书城体育劲羽飞凌:羽毛球
3195500000005

第5章 中国羽毛球的发展及其辉煌

一.中国羽毛球辉煌发展历程

现代羽毛球运动大约于1920年左右传入我国,最初在上海、广州、天津、北京等城市的教会组织的青年会和大学。中学里开展过羽毛球运动。解放前,由于参加此项活动的人数较少,也没进行过重大比赛,因而,我国羽毛球运动的水平很低,更谈不上普及。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心下,我国羽毛球运动得到蓬勃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五十年代起步

50年代初期,羽毛球运动首先在全国各大城市开展起来。在周恩来总理和贺龙副总理亲自关怀下,1953年在天津举行了全国篮球、排球,网球、羽毛球四项球类运动会,羽毛球为表演项目。虽然当时技术水平很低,但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54年,以王文教、陈福寿为代表的第一批印尼华侨回国,给我国的羽毛球运动带来了当时世界上的先进技术和战术,使我国的羽毛球运动水平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他们的传经送宝揭开了中国羽毛球事业兴起的序幕,一批批优秀羽毛球选手的脱颖而出,全队迅速崛起,成为国际羽坛劲旅。

1956年,中国羽毛球协会成立,标志着我国羽毛球运动新纪元的到来,在羽毛球协会的组织下我国每年都举办全国羽毛球比赛,使羽毛球比赛逐渐制度化、规范化。1956年在天津举行了第一届全国羽毛球比赛,参加的单位有11个城市的男运动员49人,女运动员29人。

1956年2月,印尼队来我国访问,共比赛10场,结果印尼队全胜。但是,我队不甘落后,认真分析失败原因,奋发图强,刻苦训练。1957年4月,我队回访印尼时,情况有了很大好转,在9场比赛中,我队获得了7胜2负的好成绩。

在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上,羽毛球作为正式比赛项目、共有21个省、市派选手参加了比赛,这对羽毛球运动的普及和羽毛球技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国内练兵的同时,我国羽毛球运动员认真、虚心学习世界先进经验。

六十年代初期世界羽坛的“无冕之王”

第一届全运会后,汤仙虎、侯加昌、陈玉娘等一批优秀羽毛球青年选手又相继回国。在中国羽协的重视培养下,在教练们的精心指导下,些羽毛球优秀选手刻苦训练,认真钻研,敢于创新,在技术打法上在以快为主、以攻为主的方向上迈出了一大步。在竞技能力上出现了一个划时代的飞跃。这也使我国的羽毛球运动水平成了我国羽坛的中坚力量,他们以快速、灵活准确的技术特点而闻名世界羽坛。虽然我国羽毛球队没有参加过正式比赛,但通过与世界冠军队的互访比赛,表明了我国羽毛球运动水平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1963年连获第四、第五两届“汤姆斯杯”的世界男子团体冠的印尼羽毛球队来访中国,我国家队、青年队和一些省队都在对抗赛上获胜,取得了6胜4负战绩。1964年印尼队在蝉联三届“汤姆斯”杯冠军后再次访问我国,中国队以4:1取胜,印尼队又铩羽而归。

1964年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羽毛球训练工作会议及时总结了经验,明确提出了我国羽毛球运动“快、狠、准、活”的技术风格和“以我为主、以快为主、以攻为主”的发展方向。以理论指导促进训练比赛实践。我国羽毛球技术风格的形成和训练指导思想的建立,为促进世界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65年、1965年中国羽毛球球队出访欧洲羽毛球王国丹麦和另一羽毛球强国瑞典,中国羽毛球运动员以其先进的技术风格、快速的打法和灵活多变的战术取得34场比赛全胜的辉煌战绩。此时,因为国际羽联长期错误地接受台湾羽毛球组织为一个国家组织,使中国羽毛球队没有参加“汤姆斯”杯等世界羽毛球比赛,但是,亚洲和欧洲的世界冠军都败在中国羽毛球运动员的拍下。中国羽毛球队的战绩使世界羽坛为之震惊,在此情况下,欧洲报纸舆论评论中国羽毛球队是世界羽坛的“无冕之王”,“真正的世界冠军”。在一片欢呼声和赞扬声中,中国羽毛球队没有陶醉,而是努力为攀登新的高峰打坚实的基础。

印尼羽毛球运动员梁海量从1968—1976年共8次获得全英羽毛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在没有举办世界羽毛球锦标赛时,全英羽毛球锦标赛的冠军被视为世界羽毛球冠军)。在所参加的羽毛球比赛中几乎无败绩,被誉为世界羽毛球的“天皇巨星”。而中国的汤仙虎、侯加昌两人,因不参加全英羽毛球锦标赛,而从未与梁海量交手,但是在汤、侯成名后与所有其他外国运动员的比赛中从未输过一场,甚至于从未丢过一局。因此,世人极想看到“无冕之王”的代表人物汤仙虎、侯加昌与羽球王国的世界“天皇巨星”梁海量比赛一场,分个高低。1973年12月,香港羽总举办了一次规模盛大的羽毛球国际邀请赛,印尼没来参加。为使中国羽毛球运动员有机会与世界冠军印尼队交手,泰国在1974年举办了曼谷国际羽毛球邀请表演赛,印尼虽派运动员参加,但梁海量没出现在赛场。而在1974年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的第7届亚运会羽毛球比赛,梁海量在又获当年的全英羽毛球男子单打冠军的状态下却再次回避。失去了这样几次难得的机会后,汤仙虎与侯家昌这两位耀眼的世界羽球明星,终于未能了却与梁海量切磋球技的夙愿。

中国羽毛球运动调整、复苏阶段

由于受十年动乱影响,我国正处于上升时期的羽毛球运动受到了严重挫伤,水平直线下降。1971年9月13日,林彪叛逃折戟沉沙后,其反革命集团覆灭:“四人帮”的嚣张气焰也不得不暂时有所收敛。此时,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和具体领导下,国家体委于1972年6月10日举行了全国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五项球类运动会。这是自1966年“文革”后第一次全国性的比赛。参加羽毛球比赛的单位有福建、广东、上海、江苏、辽宁、湖南、湖北、浙江、福州部队、广州部队、云南、广西等十二个单位。各项冠军的获得者:男子单打侯加昌;女子单打陈玉娘;男子双打侯加昌/汤仙虎;女子双打陈玉娘/梁秋霞。

全国五项球类运动会的举行,大大推动了各省市羽毛球运动的开展,下放到农村和干校的羽毛球教练员、运动员先后调回。到1973年全国已有二十一个省、市及部队相继恢复和新建了羽毛球队。从这年开始举行全面性的比赛,并增加了少年赛及分赛区。

在全国各种羽毛球队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福建、广东等老队在发展,辽宁、江苏等新队相继成立。他们都是在1971年建队的。这些新队建队之初十分困难,没有教练,没有场地。远在东北的辽宁队为了羽毛球事业的发展,不远千里把队伍拉到福建进行冬训,这样既可解决具体困难,又可向基础较好的福建队学习。福建队伸出了友谊之手,先是派老教练林丰玉指导,协助选材、组队,后又腾出场地让兄弟队进行训练。江苏队为克服场地困难,连续多年借部队场地训练,过部队生活。无论新队还是老队,都非常珍惜遭到厄运之后得来不易的局面,力争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他们严格管理,严格训练,取得突飞猛进的效果。

然而,在大伤元气之后力图登上新台阶,毕竟不是短期内能如愿以偿的。当时全国羽毛球队的数量已超过“文革”前,但从质量上还差得远,在两三年内能接替国家水平的运动员太少,女队稍好些。而那时能代表国家水平的年龄最大的已三十六岁,其他都在三十岁左右;陈玉娘、刘晓征也已二十六岁,球技虽能保持高水平,体质却明显下降。同时,新建队伍普遍缺乏教练,致使运动员基本技术不全面,基本功不扎实,打法单一,严重影响着向高水平发展。

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国家体委自1974年起,每年举行一次全国性的青少年比赛,花大力量培养后备队伍。为了推广先进经验,在1974年于昆明举行的全国青少年比赛期间,请福建队教练杨人燧介绍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的经验。福建队在培养少年运动员的工作中先走了一步,颇有成效。杨人燧就此阐述了需正确处理的五个关系,即:一、技术训练与思想建设的关系;二、长远与眼前的关系:三、技术风格与基本功的关系;四、选材与施教的关系;五、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关系。另外,还请广东队教练徐权亨做专项性全面步法训练的示范课,全面介绍步法训练的方法,使各队教练和运动员受到启发和教益。

1975年9月,中断十年的第三届全运会在北京举行。参加羽毛球比赛的有二十四个单位371名运动员,其中成年男运动员130人,成年女运动员116人,少年男运动员61人,少年女运动员64人。比赛分男女团体、男女单打、男女双打、混合双打和少年男女单打和双打。这次最引人注目的是新建的江苏队在男子团体赛中以三比二打败了实力很强的广东队,而后败于福建队,荣获亚军,可谓一鸣惊人。湖北队、福建队、湖南队分获女子团体前三名。福建队获得冠军,广东队屈居第三。男子单打前两名仍为老将所获:福建队的汤仙虎和广东队的屈居第三。男子单打前两名仍为老将所获:福建队的汤仙虎和广东队的侯加昌,湖南队的周克俭获第三。湖南队的梁秋霞取代湖北老将陈玉娘摘取了女子单打桂冠,陈玉娘退居第二,湖南队另一名女将李方获第三。

虽然在70年代初,重新恢复了训练,也取得了一些比赛的胜利,第四届亚洲羽毛球锦标赛,我队以2:3负于印尼队,在1978年举办的第八届亚运会上又以1:4败在印尼拍下。为了重振我国羽坛雄威,迅速调整、恢复我国羽毛球运动水平,1978年国家体委、羽毛球协会联合召开了第二次全国羽毛球训练工作会议,总结了经验教训,重申了我国羽毛球的技术风格和指导思想,制订了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新的规划和具体措施,使我国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生机。

八十年代独领风骚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中国羽毛球事业呈加速发展态势,强者地位日益巩固。1981年,国际羽联和世界羽联合并,开始了全球羽毛球发展新时代。在国际比赛中,中国男女选手共同出击,个人赛与团体赛屡创佳绩。

1981年7月,在美国圣克拉拉举行的第1届世界运动会羽毛球比赛的五个项目中,中国运动员一举夺得男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单打和女子双打共4枚金牌,这是我国羽毛球运动员首次在世界性羽毛球比赛中亮相。继此之后,在1982年首次参加汤姆斯杯赛,经过艰苦奋战,最后以5比4反败为胜,从印尼队的手中夺得世界羽毛球男子团体冠军。1984年中国女子羽毛球队把世界女子羽毛球团体赛的奖杯“尤伯”杯又捧在怀中。1986年中国的男女羽毛球队在印尼首都雅加达把“汤姆斯”杯和“尤伯”杯双双举起。次年1987年,在中国北京举行的第5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的5个单项比赛中,中国羽毛球运动员囊括了全部冠军。至此,中国羽毛球创造了一个国家同时获得并保持了世界羽毛球比赛男女团体赛和5个单项个人赛的全部7项冠军,这一国际羽坛史无前例的纪录。根据全国羽毛球训练工作会议提出的奋斗目标,全国羽毛球界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掀起了刻苦训练,拼搏奋进,再攀世界羽坛高峰的热潮,使一大批优秀青年选手脱颖而出,1979年在香港举行的印尼——中国男、女羽毛球对抗赛上,我国的韩健,栾劲、孙志安、姚喜明、刘霞、韩爱萍、张爱玲为代表的新秀向世界老牌冠军林水镜、纪明发、张鑫源等发起挑战,中国男女队分别以6:3和5:o获胜。

进入80年代后期,我国羽毛球运动进入第二个鼎盛时期,我国羽坛选手全面参加各种世界比赛,都取得了好成绩。1981年,在美国举办的第一届世界运动会上,中国队获得了男女单打、双打四项冠军。1982年在全英锦标赛上,我队夺取女单、女双两枚金牌,一块男单银牌。最令人兴奋的是1982年我国男队第一次参加第十二届汤姆斯杯比赛,在与印尼队决赛的第一天,我队出师不利,以1:4落后,舆论全部倒向印尼队,但我队不气馁,在第二天的比赛中奋力拼博,一鼓作气,连胜4场,最后终以5:4击败印尼队,夺得汤姆斯杯;登上了世界冠军宝座。

我国男子羽毛球队1986年、1988年、1990年连续三次捧回汤姆斯杯。我国女子羽毛球队在男队连续获得世界冠军的喜讯鼓舞下,奋起直追,1984年在吉隆坡举行的尤伯杯赛中,以优异的成绩一举夺得尤伯杯。随后,我国羽毛球女队又以强大的优势蝉联五届尤伯杯赛冠军。

在八九十年代,我国选手分别参加了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世界杯赛和全英羽毛球锦标赛等系列大奖赛,共获70多次单项冠军。1987年在北京举行的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和1988年在曼谷举行的世界杯赛上,中国男女羽毛球队囊括全部冠军。

在系列大奖赛决赛中,我国女选手7次夺金,男选手6次夺冠。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羽毛球运动最辉煌的时期,是世界羽毛球运动的“中国时代”,中国羽毛球队为祖国争了荣誉,振了国威。

九十年代再度辉煌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羽毛球一方面是处于世界羽坛众目睽睽之下,各国都在研究、寻找击败中国选手的方法,另一方面我国羽坛也受到经济大潮的冲击,训练体制和人才体制都相应受到影响,训练质量下降,人才外流,没有解决好新老更替等导致了中国羽毛球队严重滑坡的现象。1992年羽毛球项目被列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正式比赛项目,而中国的羽毛球水平却跌落到低谷,世界大奖赛的冠军与中国运动员极少有缘,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的羽毛球比赛,中国运动员一枚金牌都未得到。中国男子羽毛球队1992年在汤姆斯杯半决赛时以2比3不敌马来西亚,连决赛权都未能取得。直至1998年连续3届也都未取得最后的决赛权。中国女子羽毛球队也在1994年和1996年的尤伯杯赛中两度被印尼队夺走奖杯。这表明,中国羽毛球运动水平已经跌落到自60年代以来的最低谷。这一严酷的现实使整个羽毛球界为之震动,舆论一致认为我们的技术打法陈旧了,原有的技术风格给丢了,训练作风及训练质量存在严重问题。我国羽毛球运动的严重滑坡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痛定思痛,中国羽毛球队开始大力改革、创新。1993年开始,一批年轻化、专业化、事业心强的教练班子走上了新一届中国队教练岗位。

宝剑锋从磨砺出埋头修炼的中国队开始爆发了。1995年第四届苏迪曼杯赛,中国队尽遣年轻队员出场,不料正是这些年轻的小将为中国首夺苏迪曼杯。自此,中国羽毛球队进入了腾飞时期。苏迪曼杯第五、六、七届,中国队连续卫冕。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女子双打葛菲、顾俊奋力拼搏,摘取了羽毛球女双金牌,董炯也取得了男子单打银牌的好成绩,这表明中国羽毛球已经走出了低谷。1997年,以一年内同时夺得苏杯和世锦赛3个单项冠军为标志,中国羽毛球实现了彻底翻身,并将辉煌延续到今天。1998年中国女子羽毛球队夺回“尤伯”杯,而在代表男女羽毛球整体实力的“苏迪曼”杯比赛中实现了1995年、1997年、1999年三连冠,2000年中国女子羽毛球队蝉联“尤伯”杯冠军,男子队也得了亚军。2000年悉尼奥运会,4枚羽毛球金牌收入中国队账下;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队再夺三金。迄今为止,中国羽毛球队风雨兼程,共夺得汤杯、尤杯、苏杯、世锦赛和奥运会冠军多达103个。羽毛球队不愧为中国世界冠军的摇篮,有人甚至誉之为“准国球”。

二.中国羽毛球领跑世界

中国与羽球世锦赛:37金独占鳌头,87年囊括五金

在已进行的13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中,中国选手独得37枚金牌,金牌总数遥遥领先世界列强,尽显国际羽坛第一大国的风采。

出手不凡

由国际羽联主办的第一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1977年在瑞典马尔默举行。由于国际羽毛球联合会的一些人无视成员国的正当要求,坚持其不合理的选举制度,严重阻碍了世界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泰国、巴基斯坦、尼日利亚等成员国脱离了国际羽联,和中国共同创办了世界羽联。

世界羽联第一届、第二届世锦赛分别于1978年、1979年举行。首届比赛在泰国曼谷揭幕,中国选手在五项比赛中夺得四金,庾耀东获得男单冠军,他和老将侯加昌合作,赢得男双金牌。上海姑娘张爱玲独得女单、女双(与李方合作)两枚金牌。第2届比赛在中国杭州上演,技高一筹的国手摘得三金,韩健勇夺男单桂冠,17岁小将韩爱平在女单比赛中笑到最后。孙志安/姚喜安获得男双冠军。

这期间,国际羽联同样举办了两届世锦赛。和世界羽联世锦赛一样,这两届比赛均未吸引世界羽坛的所有高手参赛,严格意义上讲,这四次世锦赛均称不上真正的世界羽毛球锦标赛。

1981年,国际羽联和世界羽联合并,成立了新的国际羽联,中国羽毛球协会成为联合后的国际羽联的正式会员。长期无缘参加世界最高级比赛的中国选手得以在更高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

从第3届起,世锦赛每两年举办一届。第3届世锦赛1983年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中国选手大显身手,赢得两面金牌,成为最大的赢家。女单新秀李玲蔚、韩爱平、张爱玲包揽前三名,女双选手林瑛/吴迪西获得女双冠军。

中国选手在第4届世锦赛上再次成为第一金牌大户,获得了三枚金牌。在男单头号选手赵剑华赛前因病退出的不利形势下,老将韩健挺身而出,他在决赛中力压夺标呼声最高的丹麦名将弗罗斯特。上届女单亚军韩爱平击败了队友吴健秋,获得冠军。女双决赛在两对中国选手之间进行,李玲蔚/韩爱平战胜了上届冠军林瑛/吴迪西。男双新秀李永波/田秉义获得亚军。

登上巅峰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羽球几乎统治了国际羽坛。那段时间举行的两届世锦赛,中国选手夺得10个项目中的9枚金牌,开创了一个令人眩目的中国时代。

1987年,第5届世锦赛在中国北京举行,中国选手一举囊括5枚金牌,创造了国际羽球史的一个奇迹。上届男单亚军——丹麦名将弗罗斯特击败了刚刚复出的赵剑华,闯入决赛,决赛对手是另一位中国好手杨阳。家门口作战的杨阳在决赛中打得有章有法,以2:1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弗罗斯特又一次与金牌擦肩而过。这位顶尖高手曾200多次夺得国际公开赛单打冠军,但却从未尝到过世锦赛、世界杯冠军滋味,成为他一生的遗憾。李永波/田秉义击败了大马好手西德克兄弟,夺得男双金牌。混双新秀王朋仁/史方静决赛中击败了一对韩国高手,成为我国第一位羽球混双世界冠军。女单、女双决赛均在中国选手之间进行,韩爱平战胜了自己的双打搭档李玲蔚,蝉联女单冠军;合作不久的林瑛/关渭贞力克上届冠军李玲蔚/韩爱平,获得女双冠军。

两年后,中国选手在第6届世锦赛赛场上又现风流,夺得五个单项中的4枚金牌。男单比赛,兵强马壮的中国选手一度陷于困境,仅杨阳一人杀入四强。面对占有地主之利的三名印尼好手的夹击,胆识、技术过人的杨阳尽显王者风范,他连克苏吉亚托、阿迪两位劲敌,蝉联男单冠军。李玲蔚战胜了小师妹黄华,第二次夺得女单冠军。李永波/田秉义、林瑛/关渭贞分别击败了队友陈康/陈红勇和一对韩国选手,蝉联男双、女双冠军。

由盛转衰

1991年第7届世锦赛,中国选手保住了三枚金牌。赵剑华在男单比赛中冲出了印尼人的包围圈,夺得了期盼6年之久的世锦赛冠军。新秀唐九红、关渭贞/农群华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分别获得了女单、女双金牌。中国羽毛球队虽然继续扮演了第一赢家的角色,但已露出青黄不接的迹象。

中国羽球一年后开始滑坡,1992年丢掉了汤姆斯杯。1993年第8届世锦赛,中国选手在男女单打、男双和混双4个项目角逐中纷纷倒在决赛场外。两对女双选手为中国队保住了一丝颜面,陈颖/吴宇红半决赛险胜实力高过自己的韩国名将郑素英/吉永雅,使女双金牌提前落入中国队囊中。决赛中,农群华/周蕾击败了陈颖/吴宇红。

两年后,中国羽球在世锦赛上依然仅收得一金。女单选手叶钊颖、韩晶娜冲破印尼、韩国选手的夹击,在女单决赛中胜利会师。但在其它四个项目中,中国选手无一人闯入决赛。当时,苏杯赛和世锦赛放在一起举行。那届苏杯赛,名不见经传的中国队首次闯入决赛,并在决赛中打败了印尼队,首捧苏杯。这一计划外的收获预示着中国羽球即将东山再起。

重现神勇

随着董炯、孙俊、叶钊颖、葛菲、顾俊等一拨新人的逐渐成熟,中国羽球迎来了第二个春天。

1997年,第10届世锦赛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中国羽球国手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一举夺得三枚金牌,再次坐上国际羽坛的头把交椅。女单国手包揽前四名,叶钊颖蝉联冠军。女双选手葛菲/顾俊技压群芳,轻松夺金。葛菲还和刘永合作,赢得了混双冠军。

中国选手在两年后的第11届世锦赛夺得两枚金牌。上届比赛因伤与金牌失之交臂的男单名将孙俊,击败了盖德、陈锋等好手,如愿以偿夺得男单金牌。葛菲/顾俊以出众的实力,再夺女双冠军。略感遗憾的是,戴韫以一分之差不敌丹麦名将马尔廷,与女单金牌擦肩而过。

2001年,中国选手在第12届世锦赛中摘得三金,依然傲视群雄。国手在女单项目中占尽优势,囊括前四名,新秀龚睿那、周蜜分获金银牌。高凌/黄穗击败了队友张洁雯/魏轶力,获得女双金牌。高凌和张军合作,勇挫韩国混双名将金东文/罗景民,夺得了计划外的一枚金牌。

2003年的第13届世锦赛,中国再获丰收,夺得男单、女单和女双三枚金牌,继续保持着国际羽坛龙头老大的地位。夏煊泽获得了男单金牌,老将张宁获得女单金牌,高凌/黄穗蝉联女双冠军。

2005年第14届世锦赛历经七天的起伏跌宕,终于在美国的阿纳海姆落下了帷幕。中国队仅夺走了女双、女单两项冠军,金牌数与印尼队相等,比上届少了一金。在总共五项决赛中,中国队仅男双一项无人,在两金之外收获了四银,奖牌数是绝对的第一,而这一战绩也再次印证了中国队在世界诸强中具有的领先地位。

2006年世锦赛比赛中国创造了很多的第一。比如女双第一次包揽四强。男单会师决赛也从未有过,而且这次我们还是前三名,这也很难得。现在跟以前完全不一样,参赛资格限制增多,比如女单曾经有7人参加世锦赛,有集团优势确保,男双选手蔡赟/付海峰是17年来第一次进入决赛,这是一个巨大的惊喜。1989年我跟田秉毅拿了冠军后,男双再未进过决赛。男双算是真正走出低谷了,值得祝贺。现在只是证明他们又上了一个台阶,进入到了竞争的行列里面。整个中国羽毛球界都会为这枚金牌而高兴。毕竟17年了,汤姆斯杯也没有等这么长的时间。现在只是证明他们又上了一个台阶,进入到了竞争的行列里面。整个中国羽毛球界都会为这枚金牌而高兴。毕竟17年了,汤姆斯杯也没有等这么长的时间。

2007年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今天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拉开战幕。这次世锦赛是北京奥运会前最重要的一次羽坛盛会,参赛各国几乎都派出了全部高手,为奥运做准备。中国军团将展开4个单项的卫冕战和冲击混双冠军。比赛在变,不变的是中国羽毛球队对世界羽坛的统治地位。2007年羽毛球世锦赛的比赛全部结束。中国队在5个项目中拿到3枚金牌:在男单决赛中,中国虎将林丹优势明显,最终以2比0横扫印尼选手索尼,荣获世锦赛两连冠。在女单决赛中,中国金花朱琳表现完美,以2比0完胜中国香港名将王晨,问鼎女单桂冠,这也是朱琳首次站在世界最高领奖台。在女双决赛中,中国组合杨维/张洁雯配合默契,以2比0完胜队友高崚/黄穗,第二次问鼎世锦赛女双桂冠军。而在率先进行的混双决赛中,中国组合郑波/高崚在与印尼组合维迪安托/纳西尔苦战两局后,以0比2不敌对手,痛失金牌。至此,中国队连续在四届世锦赛中憾失混双冠军。在男双决赛中,印尼组合马基斯/亨德拉发挥出色,以两个21比19横扫韩国组合郑在成/李龙大,首次夺得世锦赛冠军。

前13世锦赛金牌榜(含两届世界羽联世锦赛)中国获得金牌37枚稳居金牌榜第一名,在奖牌榜上占尽绝对的优势。第二名印尼队14枚,第三名韩国队9枚。

中国与汤姆斯杯:尽显风采

1981年国际羽联和世界羽联两大羽毛球组织合二为一后主办的首次汤姆斯杯赛是1982年在伦敦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男队首次参赛就捧回了冠军杯。以下是中国男队在汤杯赛场上的历程

1982年第十二届,伦敦由栾劲、韩健、孙志安、姚喜明和陈昌杰等组成的中国队在两天的决赛中实现大逆转,以5:4战胜梁海量、林水镜为首的印尼队,首次参赛就夺得了汤杯。

1984年第十三届,吉隆坡自1984年开始,汤尤杯赛从每三年一届改为两年一届,从9盘5胜制改为5盘3胜制并合在一起举行。由栾劲、韩健、杨阳、李永波、田秉毅等组成的中国男队在决赛中与印尼队再次相遇,结果以2:3失利。

1986年第十四届,雅加达中印两队在决赛中再次交手,杨阳、丁其庆、熊国宝、张强、周金灿前4场战平。关键时刻,李永波/田秉毅击败了林水镜/叶忠明,中国队第二次捧起了奖杯。

1988年第十五届,吉隆坡由名将杨阳、赵剑华、熊国宝、李永波、田秉毅组成的中国队男队此时正值红火之时,他们在决赛中以4:1战胜了东道主马来西亚队,首次蝉联汤杯冠军。

1990年第十六届,东京此时,以老将杨阳、赵剑华、熊国宝、李永波/田秉毅等为主的中国队已达到事业最高峰,在决赛中以4:1战胜韩健带领的马来西亚队,实现了三连冠。

1992年第十七届,吉隆坡这届比赛中国队已出现年龄老化的问题,结果在半决赛时被韩健、陈昌杨阳率领的马来西亚队淘汰出局,兵败吉隆坡。

1994年第十八届,雅加达本届比赛是中国羽毛球队经历了从总教练到队员的大换血后第一次出赛,结果由刘军、董炯、谢阳春、孙俊等新人组成的中国队在半决赛中以1:4被马来西亚队挡在了决赛大门之外。

1996年第十九届,香港董炯、孙俊、陈刚、刘永/刘坚军等组成的中国队以小组第二进入半决赛。半决赛对阵拉尔森、盖德出阵的丹麦队,最终以2:3再次在半决赛中遭淘汰。

1998年第二十届,香港香港回归祖国后,中国队再次踏上夺杯征程,这届阵容与上届基本相同。在顺利进入半决赛后,中国队在前四盘就以1:3不敌印尼队,最后董炯虽胜陈甲寅,但中国队仍以2:3无缘决赛。

2000年第二十一届,吉隆由夏煊泽、吉新鹏、陈宏、罗毅刚、孙俊,张军/张尉、余锦豪/陈其遒、刘永等组成的中国队此次表现有所回升,以小组第二名进入半决赛后,以3:1淘汰李炫一率领的韩国队,自1992年失去汤姆斯杯后首次闯入汤杯决赛。决赛中与卫冕冠军印尼队相遇,结果以0:3败北,与汤杯擦肩而过。

2002年第二十二届,广州这是中国内地首次举办汤尤杯大赛,也是国际羽联试行7分5局3胜制的大赛,本想借主场之力夺回汤杯的中国队以新老结合阵容出战,新人鲍春来和林丹出现,但终因双打实力不足,在半决赛时被马来西亚队淘汰出局。比赛期间,国际羽联召开代表大会,决定恢复15分制,废除7分制。

2004年第二十三届,雅加达。由新生代球星林丹、鲍春来等为代表的中国男队此时已壮大起来,在小组赛战胜东道主印尼,接着在八强赛时淘汰日本队,半决赛战胜韩国队,最后在决赛中以3:1战胜丹麦队,时隔12年再次捧起冠军奖杯。

2006年第二十四届,东京几乎是上届汤杯赛的原班人马,林丹、鲍春来、陈金、夏煊泽、陈宏、蔡赟、付海峰、郑波、谢中博和郭振东组成的中国队在小组赛先后战胜印度队、德国队,接着以同样的3:0战胜英格兰队和印尼队,最后在决赛中再次与丹麦队相遇。结果前三盘林丹、蔡赟/付海峰和鲍春来就利落地夺得制胜3分,为中国队第六次夺得汤杯。本届比赛试行21分每球得分制,比赛期间国际羽联代表大会决定废除实行了几十年的15分制,改为21分制。

十一次参赛九度夺冠中国女队尤伯杯战功卓著

作为世界羽毛球强国,中国女队虽然自1984年第十届尤伯杯赛才开始参与其中,但却毫无疑问是该项赛事战绩最为辉煌的球队。从1984年第十届到2004年的第二十届,中国队在11次尤杯征程中全部打进了决赛,其间共取得了9次冠军和2次亚军的好成绩,是国际女羽当之无愧的霸主。

1984年,由李玲蔚、韩爱萍、张爱玲、林瑛/吴迪西、徐蓉/吴健秋等选手组成的中国队,参加了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的第10届尤伯杯赛。中国队从小组赛、半决赛和决赛中均是顺风顺水,以五个5-0的比分横扫对手,轻松地拿下了第一座尤杯,也由此开创了中国女羽一统天下的年代。此后的两届尤杯,钱萍、关渭贞等新人迅速崛起,她们在李玲蔚的带领下延续了中国女队在尤伯杯赛上的强势,1986年和1988年两届尤伯杯赛,中国队分别在决赛中以3-2和5-0的比分击败印尼队和韩国队,整体实力仍无人能敌。

进入90年代,中国女队的实力有所下降,李玲蔚和韩爱萍两位划时代的单打选手相继退役,双打名将林瑛也是急流勇退,虽然唐九红、黄华等一批新秀挑起了单打的重任,但是双打上的实力不足已经让中国女队感受到了危机的存在。1990的第13届尤杯赛,中国队在小组赛中以1-4惨败给韩国队,引起了不小的震动。随后中韩两队在决赛中再度碰面,中国队的年轻选手们从小组赛失败的痛苦中振作起来,依靠单打上的出色发挥最终保住了冠军奖杯。两年后的第14届尤杯,中国队再次遭到了老对手韩国队的顽强抵抗,双打实力的不足弱点尽显无疑,唐九红、黄华先后在第一、三盘的单打中胜出,韩国队则在第二、四盘双打比赛中两度将比分追平,决胜局年仅18岁的第三单打叶钊颖临危受命,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连追两局,帮助中国如履薄冰一般地连续第五次取得尤伯杯的冠军。

此后的两届尤杯赛,幸运女神没有再次降临到中国队的身上,新老交替的阵痛影响着女队的整体实力,中国队两次在决赛中败于印尼队,连续与冠军擦肩而过,而印尼队则迎来了短暂的辉煌时期。

1998年的第17届尤伯杯赛,中国队迎来了复仇的机会,在绝对实力上已经恢复元气的中国队没有再给印尼队机会,叶钊颖,葛菲/顾俊和龚智超接连取分,为球队时隔6年后再次夺回了尤伯杯。近四届的尤伯杯赛,中国队的实力愈发强大,包揽了冠军,甚至可以用打遍天下无敌手来形容,中国女子羽毛球运动的又一个“黄金时期”已经来到。

2000年第十八届,吉隆坡

实力越来越强大的中国女队,在本届比赛前已无人敢奢望与中国队争夺冠军,亚军成了他们奋斗的目标。中国队小组赛先后战胜了韩国队、荷兰队和瑞典队,半决赛轻取印尼队,决赛战胜了丹麦队,全部5场比赛中国队以不失一盘的佳绩成功卫冕。

2002年第十九届,广州这是中国内地首次举办汤尤杯大赛,实力本高出一筹的中国女队借主场之利更是无人能敌,一路获胜,并在决赛以3比1战胜韩国队蝉联冠军。

2004年第二十届,雅加达

这届比赛汤尤杯赛“扩军”,从8支增加到12支。此时,中国女队的优势继续扩大,小组赛大胜印尼队和荷兰队,八强赛击败马来西亚队,半决赛淘汰日本队,最后决赛经过近四个小时苦战中国女队以3比1战胜韩国队,连续四次捧起实现四连冠。

2006年第二十一届,东京

拥有世界单双打最优秀球员的中国女队,在比赛还没开始时就已被视为冠军。中国队一路不失一盘,分别战胜了美国队、中国台北队、新加坡队和德国队,最终在决赛中以3比0直落三局击败以张海丽领衔的荷兰队,以五战五胜一分不失的骄人战绩成功卫冕再次实现五连冠,而这也是中国队连续第132次闯进尤伯杯决赛,同时也是第十次将尤伯杯捧回中国。

中国队出征苏迪曼:六捧苏杯

第一届:1989年5月,印尼雅加达

作为赛事的东道国和苏杯的“发明者”,印尼人自然想当“始祖”。中国队拥有男单“三剑客”杨阳、熊国宝、赵剑华,男双高手李永波/田秉毅,女单超一流高手李玲蔚、韩爱平,女双梦幻组合关渭贞/农群华,混双世界冠军王朋仁/史方静,大有傲睨群雄之势。

经过抽签,中国队与两支欧洲球队——丹麦队和瑞典队同分一组。中国队先以5:0完胜丹麦队,再以4:1击倒瑞典队,轻松冲入半决赛。中国队与强旅韩国队在半决赛中狭路相逢。中韩之战首盘比赛,国手便遭到太极虎的痛击,世锦赛、世界杯混双双料冠军王朋仁/史方静0;2完败韩国名将、世界混双头号种子(并列)朴柱奉/郑明熙。后两场是女单和男单比赛,韩爱平和杨阳充分展示出“天后”、“天王”的风采,将大比分反超。国手们刚刚松了一口气,就遭到太极虎更凶猛的反扑,第四盘女双赛,林瑛/关渭贞0比2不敌郑素英/黄惠英;决胜盘,李永波/陈康0比2负于韩国的男双黄金搭档朴柱奉/金文秀。五盘大战,中国队以2:3失利,无可奈何地退出苏杯竞争圈。

韩国队的好运在半决赛后也画上了句号。决赛中,东道主印尼队以3:2力克韩国队,成为苏杯赛的“始祖”。

最后成绩:印尼队获得第一届苏迪曼杯冠军,第二到第六的依次为韩国、中国、丹麦、瑞典、英格兰.

第二届:1991年,丹麦哥本哈根

中国队的那拨名震天下的名将大都退役,男单三剑客仅剩下“末代天王”赵剑华,两位女单高人李玲蔚和韩爱萍均退出沙场,虽然涌现出吴文凯、唐九红、黄红等实力不俗的新锐,但整体实力不比以往已是不争的现实。

小组赛首轮,中国队面对实力平平的瑞典,竟以3;2险胜。次轮对手是上届冠军印尼队,首盘混双赛,中国队失利。后两盘单打赛,唐九红和赵剑华分别负于对手,连取三盘的印尼队提前获得决赛权。中国队以小组第二名的身份出线。半决赛中,中国队遇到了“仇敌”韩国队,虽然心怀复仇之意,但当时中国队的实力已难以撼动阵容齐整的韩国队,这场斗垒几乎是上一届的翻版,吴文凯、唐九红两位小将捍卫了中国队在单打项目中的传统优势,但三盘双打却成了韩国人的独角戏,男双名将李永波/田秉毅0:2不敌朴柱奉/金文秀,女双小将姚芬/赖彩勤0:2负于郑素英/黄惠英,混双组合于勇/农群华同样以0;2的比分惨败在朴柱奉/郑明煕的手下,中国队再一次无缘跻身决赛场。

冠亚军决赛仍然在印韩两强之间展开,韩国队凭借三盘双打的胜利,以3:2力挫上届冠军印尼人,第一次夺得羽毛球项目的世界团体冠军。印尼、中国、丹麦(并列第三)、瑞典、日本分获二至六名。

第三届:1993年5月,英国伯明翰

处在低谷之中的中国队依然没有改变“小三子”的尴尬身份。

中国队与韩国队、瑞典队同分一组。首战瑞典队,中国队以5:0大胜,次轮1:4不敌上届冠军韩国队。以小组第二名的身份闯进四强。中国队半决赛的对手是印尼队,前两盘是单打,虽然叶钊颖不敌王莲香,但带伤作战的吴文凯2:0活捉阿尔比却是意外之举。第三盘女双赛,姚芬/林燕芬首局得手,次局与对手战成15平,只要再夺三分即可获胜。可就在这节骨眼上,林燕芬的右腿抽筋了……姚芬/林燕芬连输两局,十分遗憾地丢掉一分。大难不死的印尼人在后面的男双比赛中占尽优势,提前一场将决赛入场券放入自己的口袋里。另一场半决赛,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丹麦队在大好形势下输掉了第二盘的女单比赛,大难不死的韩国人在后面三盘比赛中又赢得两盘,以3:2险胜实力强大的东道主。

决赛依然在韩国队和印尼队之间进行,印尼队的男女单打拥有明显优势,韩国人则在三盘双打略占上风。比赛中,韩国队女双曾被印尼人逼至绝境,如果失手,意味着桂冠将回到印尼人的手中。大优形势之下,印尼队却重演了丹麦队的一幕,作风顽强的韩国女双郑素英/吉永雅拼命咬住对手,一分一分地追,她俩竟连扳两局,反败为胜。凭着这场胜利,韩国队又一次以3:2气走印尼队,蝉联苏迪曼杯。获得二至六名的分别为印尼、中国、丹麦、英格兰、瑞典.

第四届:1995年5月,瑞士洛桑

随着董炯、孙俊、叶钊颖、韩晶娜、葛菲/顾俊等小将的逐渐成熟,中国羽毛球队开始显露出上升的势头,但整体实力仍略逊于兵强马壮的印韩两强。然而,这拨小将在赛场上却表现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竟然以四连胜的不败战绩夺走冠军奖杯。

小组赛,中国队首场以3:2扳倒韩国队,再以4:1击败英格兰队。以全胜战绩占得小组头把交椅。半决赛以4:1制服欧洲强旅丹麦队,第一次闯进苏杯决赛场地。

中国队的决赛对手是当时整体实力最强的印尼队。首场是女双比赛,世界排名第一的小将葛菲/顾俊充分发挥出快速、凶狠的特点,直落两局完胜对手。第二场女单比赛由叶钊颖迎战王莲香,面对近两年自己从未赢过的强敌,叶钊颖打得相当耐心而富有机智,竟以11:2、11:3的悬殊比分获胜。前两场的胜利给了后面出场的男单新秀孙俊极大的鼓舞,在与世界头号选手阿尔比角逐时,机智灵活的孙俊采取了稳固防守,伺机施放网前球的战术,与后场攻击力超群的对手周旋。经过三局苦战,孙俊以2:1扳倒强大的阿尔比,使中国队第一次举起了苏迪曼杯。

值得一提的,这一胜利也是李永波执掌国家队后夺得的首项世界团体冠军,洛桑大捷给尚处于低谷之中的中国队注入了一支强心剂。翌年,葛菲/顾俊为中国队填补了奥运会金牌的空白。此后几年,中国先后收回了尤伯杯、汤姆斯杯,屡屡扮演世锦赛的头号金牌大户,重新成为国际羽坛的霸主。获得第二到第六的依次是印尼、韩国、丹麦、英格兰、泰国.

第五届:1997年5月,英国格拉斯哥

小组赛,中国队先以5:0狂胜英格兰队,第二轮碰到了韩国队。考虑实力不及中国对手,韩国人摆出了一个非主力阵容,使得中国队在前三盘轻松获胜。为了避免在半决赛中碰到强大的中国队,丹麦队和印尼队展开了一次生死搏斗,最终丹麦队以3:2险胜。中国队与印尼队进行的半决赛打得并不轻松,首场混双赛,刘永/葛菲实现“开门红”,但叶钊颖却在第二场不敌老对手王莲香。第三场由董炯迎战印尼老将阿迪,经受了奥运战火洗礼的董炯早已不是当年的“楞头青”,他直落两局活捉对手。虽然第四盘男双不敌对手,但葛菲/顾俊在第五场轻松地为中国队夺得第三分,中国队如愿进入决赛。另一场半决赛,渐显老态的韩国队以3;2击败实力高过自己的丹麦队,取得了与中国队争夺冠军的资格。中韩决战是一场实力泾渭分明的角逐,中国队连续以五个2:0击败对手,无可争议地蝉联冠军。韩国、丹麦、印尼、瑞典、英格兰分别获得第二到第六名.

第六届:1999年,丹麦哥本哈根

中国队小组赛首战4;1轻取马来西亚队,次战印尼队,中国队虽然在男双、男单项目中不敌对手,但仍以3:2击溃印尼人。半决赛对手是韩国队,经过五盘大战,中国队以3:2扳倒对手。在另一条战线上,东道主丹麦队突围而出,这也是丹麦人首战赢得苏杯决赛权。中丹决赛,善打头阵的刘永/葛菲未能续写辉煌,以0∶2负于丹麦的混双名将约尔根森/克里斯腾森。戴韫与马尔廷次役狭路相逢,前两局双方各胜一局,决胜局戴韫曾以2:9落后,顽强的戴韫没有轻易放弃,她竟然把比分追成10平,并以13比11反败为胜。大难不死的中国队后两场士气大振,孙俊2比0活捉盖德,“软肋”男双张军/余锦豪以15∶12、15∶13取胜埃里克森/拉尔森,也夺得一分。中国队以3∶1战胜东道主丹麦队,荣膺冠军,如愿实现了“三连冠”。丹麦、印尼、韩国、瑞典、马来西亚分别获得第二到第六名

第七届:2001年5月28日,西班牙塞维利亚

中国队已经连续三届获得苏迪曼杯赛冠军,这次旨在“四连冠”。中国队参加这次比赛的官员、教练员和运动员有:团长刘凤岩,总教练李永波,副总教练田秉毅,教练员汤仙虎、唐学华、刘新民、钟波、翁建德、杨代明、陆亨文、陈兴东;运动员有男单选手吉新鹏、夏煊泽、陈宏,女单选手龚智超、戴韫、周蜜,男双选手张军、张尉、刘永、陈其遒,女双选手杨维、黄楠雁、高凌、黄穗,混双选手程娇。比赛分为a、b两组,a组:中国、瑞典、韩国;b组:丹麦、印度尼西亚和英格兰。

决赛是在中国和印尼之间进行,面对卫冕道路上的最后一个障碍印尼队,中国队发挥出了极高的水平。首先出场的是男双选手张军/张尉,虽然他们尽了全力,但仍以13:15和1:15输给了去年奥运会的冠军吴俊明和陈甲亮。在第二场比赛中,中国队的女双选手高凌/黄穗保持了中国队女双的一贯优势,以15:1和15:2干净利索地战胜了印尼队的德亚娜和坦特里。接下来的男单比赛由中国队的新秀陈宏迎战印尼老将叶诚万,陈宏利用年轻、体力充沛、速度快的优势,苦战三局以15:12、13:15和15:10拿下了最为重要的一盘。第四盘女单比赛,奥运冠军龚智超以11:2和11:5轻松战胜尤莉,为中国队的四连冠扫清了最后一个障碍。由于大局已定,最后一场混合双打不再进行。中国队再捧苏迪曼杯。获得第二到第六的依次是印尼、丹麦、韩国、英格兰、瑞典.

第八届,2003年3月18日,荷兰埃因霍温

在这之前泰国队因对分组不满退出,由瑞典队幸运地取而代之,但这丝毫不能影响到中国、韩国、丹麦、印尼四强争抢苏杯的格局。从某种意义上说,苏杯赛创立至今一直是属于当今世界羽坛这四大豪门的。

中国队派出18人参加这次的比赛:陈宏、夏煊泽、鲍春来、张尉/王伟、付海峰/蔡赟、周蜜、张宁、龚睿娜、高凌/黄穗、杨维/张洁雯,魏轶力/赵婷婷张军/高凌、陈其遒/赵婷婷。

首战中国队前三盘直落六局轻取瑞典,小组最后一场比赛,以张军/高崚、陈宏、龚睿娜、张洁文/杨维和张尉/陈其遒组阵的中国队迎战尽遣替补出阵的韩国队,在头三项混双、男单和女单比赛中便以3比0锁定了胜局,以小组第一出线。半决赛中国队战胜印尼队闯进决赛。

决赛在中国队与韩国队之间进行,首局混双张军/高凌0比2负于韩国金东文/罗景民(8比11,0比11),开局不利;女单龚睿娜2比1战胜全在娟(7比11,11比7,11比2);男单陈宏0比2负于李铉一(10比15,12比15);男双比赛,中国张尉/蔡赟0比2负于韩国李东秀/柳镛成(3比15,14比17),卫冕冠军中国队以1比3的总比分不敌韩国队,没能实现五连冠的梦想。这届杯赛名次依次为韩国、中国、丹麦、印尼、英格兰、瑞典。

第九届:2005年5月,中国北京

第九届苏迪曼杯赛于2005年5月在中国北京举行。国际羽联针对赛制又进行了修改,自2005年苏迪曼杯赛开始,参加最高级别a级组别的决赛队伍由原先的6支球队增加为8支球队。仍采用分组抽签方式进行预赛,各小组前两名队伍进入下一轮交叉淘汰赛,胜者进行最后决赛产生冠军。北京此次荣获苏迪曼杯赛的主办权,是苏迪曼杯赛自1989年后首次在亚洲举行,中国也成为了在欧洲以外举办苏迪曼杯赛的第二个亚洲国家。本届参赛阵容,中国队的综合实力最为强大,先在小组赛中以三个5比0的总比分大胜瑞典、中国香港和印尼队。半决赛,中国队又以3比0的总比分完胜韩国队。决赛中,中国队再次迎战印尼队。首场混双比赛,张军/高崚以2比1的总比分力克印尼选手诺瓦/纳西尔。第二场男单比赛,世界头号选手林丹迎战奥运冠军陶菲克。林丹最终以17比15和15比9的比分击败陶菲克。随后的女单比赛,奥运会冠军张宁在实力上完全压倒印尼选手哈里,结果张宁直落两局击败对手,中国队从而以3比0的总比分击败对手重夺苏迪曼杯。本次苏迪曼杯比赛中,中国队展现了强大的实力,他们以连胜21场比赛的成绩夺冠。本次夺冠也让中国队包揽了国际羽坛三大杯(苏迪曼杯、汤姆斯杯、尤伯杯)。中国队以明显的整体优势捍卫了冠军的荣誉,这种辉煌被许多专业媒体称作为“国际羽坛的中国时代”。

第十届:2007年6月,苏格兰格拉斯哥

苏迪曼杯赛冠军争夺战中国队以3:0的总比分完胜印尼,其中混双郑波/高崚以19:21、21:17和21:19力克印尼林培雷/玛莉莎、男双蔡赟/付海峰以21:11和21:13轻取基多/陈甲亮、女单张宁以21:11和21:9横扫福尔达萨里,在实现两连冠的同时,中国队成功地第六次获得苏迪曼杯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