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处在某种生活状态中,这种状态既包含着物质的拥有,更显示着精神的姿势。因为身在此山中,我们自己往往很难用一个词来描绘这种由诸多元素合成的状态。但旁人,或许因为与你存在着距离,反而能清晰地穿透你的言行,对你的生存状态作出一言以蔽之的、综合性和概括性极强的评价。“温柔的挣扎”这个语汇就出自我一位文友的描述,“温柔”与“挣扎”这两个情感指向迥然有别、行为姿态截然不同的词,居然能如此浪漫而又理性地、轻柔而又有力地统一于同一个话语环境中,不由让我怦然心动,我认同它作为我生存状态的语言形态了。
自古及今,对有理想、有志向的人来说,“入世”与“出世”总是一对矛盾。“入世”,便免不了与俗世产生种种的龃龉。不甘心于以皓皓之白蒙世俗之尘的人们,只能选择精神的“出世”,在自己的心灵深处,留一泓纯净的山泉。这或许就是一种挣扎。这种挣扎,可以发为焚膏继晷,可以发为对酒当歌,可以发为曲水流觞,可以发为弹琴长啸,可以发为醉卧沙场……在我,只是寻常的读读写写罢了。
令我羞惭而无奈的是,我始终不是一个只固守自己精神领地的“逸民”。有的人,为了自己的精神生活,可以睥睨世俗的种种,可以漠视八面来风。我敬佩他们的高格独标,但我做不到。一方面,我仍要承担我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赋予我的责任;另一方面,出于各种情势,我也不得不时而躲闪,时而腾挪,时而委曲,时而迎合。所以,作为修为尚不到家的凡夫俗子,我的所谓“挣扎”不是金刚怒目式的,仍是温柔敦厚的。
这本集子,是我赋闲在家一年的产物。为了对应书名,分为“温柔:情”、“挣扎:思”两编。这种拆字的游戏本有些牵强,好在第一编确以温柔的情事为主,第二编那些理性稍强的文字,也算体现了我对于庸常安逸生活的一种挣扎吧。
今年7月,是包括我在内的南京大学中文系1983级本科生毕业20周年。今年,我也将完成我人生的重要转折——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谨将这本小书,这一束情思,献给我20年来魂牵梦萦的大学时代,也献给我18年无怨无悔的军旅生涯。
阿明
二00七年四月于
南京东郊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