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杰出青少年应具备的30种优秀品质
321600000071

第71章 品质二十 孝顺—孝敬父母使你变得崇高(1)

中国有一句古话:"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在各种美德中是占第一位的。如果一个人连孝敬自己的父母都不知道,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青少年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当孝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社会上形成尊老爱幼的醇厚民风,这是新时代青少年应有的责任。

孝顺是一种美德

百善孝为先。

--古语

在我国古代,有一首《劝孝歌》,里面有两句话:"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语句虽然直白,但说出一个真理: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源,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孝敬父母的例子。

汉朝的时候,有个少年叫黄香。他总是主动地帮父亲做家务,邻居都夸他是个懂事的好孩子。黄香9岁那年的夏季,父亲得了一场重病,卧床不起。小黄香十分着急,跑了很远的路请来大夫为父亲治病。

大夫开了药方,小黄香又亲自抓药和煎药,然后一口一口地喂给父亲吃。

到了晚上,小黄香怕飞来飞去的蚊虫影响父亲休息,便搬来一只小板凳,坐在床边替父亲扇扇子,驱赶蚊蝇,扇凉,直到天亮。

第二天晚上,父亲怕小黄香熬坏了身体,关切地说:"孩子,我好多了,你去睡一会儿吧。"小黄香却执意不肯,说:"以前我生病时,您也是这样照顾我的,现在您病还没好,我怎么睡得着呢!"

在小黄香的精心护理下,父亲的病很快就痊愈了,可是小黄香却累瘦了。

父亲把黄香紧紧搂在怀里,流下了眼泪:"真是辛苦你了!"

黄香长大以后,被朝廷选为孝廉(孝顺廉洁的人),做了大官。他对待百姓十分仁厚,受到了大家的颂扬。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每一步都离不开父母的关怀。懂事的孩子要多替父母着想。孝敬父母是我们做人的根本,也是我们做人最起码的品德。

相传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一生弟子三千,其中贤弟子七十二。这七十二人中又有一个叫子路的人,在所有弟子当中,他尤其以勇猛耿直闻名,而其自幼的孝行也常为孔子所称赞。

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一家人时常在外面采集野菜充饥。有一次,子路年迈苍苍的父母许久没有吃过饱饭了,总念叨着什么时候能吃上一顿米饭该多好啊!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了。子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可怎么办啊?子路突然想起山那边舅舅家里还比较富足,要是翻过那几道山梁到他家借点米,他们心疼我,就一定肯借,那父母的这点要求不就可以满足了吗?

于是,小子路打定主意出发了。他不顾山高路远,翻山越岭走了几十里路,从舅舅家借到一小袋米,又马不停蹄地往家赶。夜里看着满天的繁星,一个人走在漆黑的山路还真有点害怕,可想到父母还在家里等着自己,小子路又鼓起勇气,大步流星地朝前赶去。回到家里,生火、洗锅、打水,蒸熟了米饭,自己一口也舍不得吃,连忙捧给了父母。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一切疲劳,开心地笑了。

父母去世以后,子路南游到楚国。楚王非常敬佩和仰慕他的学问和人品,给子路加官晋爵,此后子路家中车马百辆,余粮万钟(古代容量单位),不愁吃不愁喝。但是子路总是不能忘怀昔日父母的劳苦,感叹说:"如果父母还在世就好了,就算要同以前一样吃野菜,再要我到百里之外的地方背米回来赡养父母双亲也好啊!"

当老师孔子得知子路如此思念父母,并一再为父母生前无法尽心尽力奉养他们而自责,便劝慰子路说:"你在父母生前已经尽孝了。父母过世的时候,虽然后事无法用优厚的丧礼操办,可你的孝心父母已经感受到了,你也已经尽了为人子女应有的礼节。你不必内疚,而且完全可以称作是天下做子女的楷模!"

中国有一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考敬父母是在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如果一个人连孝敬父母都不知道,就很难想像他会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当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社会上形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是新时代青少年应有的责任。

亲情无价:儿女永远也走不出父母的视线

有一个年轻人对佛无限崇拜,吃着斋饭,诵着经文,烧了好多香之后,他想见见活佛是什么样子。

他筹备了路费,带足了干粮去名山古刹寻找活佛。爬过千山,趟过万水,他终于来到了名寺。寺里的方丈接待了他。他向方丈述说了一路的艰辛劳顿,并恳求方丈让他见见活佛。

方丈说:"回家去吧,佛已在你家中。那个倒趿着鞋,披散着发给你开门的就是活佛。"

他将信将疑回到家中,敲了门后,他急切地等待活佛的出现。

门开了,倒趿着鞋,披散着发给他开门的正是他的老母。听见他敲门,母亲来不及将鞋穿好、将头梳好就匆匆给他来开门。

这时,他一低头,蓦地发现母亲竟然赤着脚站在冰凉的地上!

刹那间,灵光一闪,他想起方丈的话,突然间什么都明白了。

年轻人顿时泪流满面,"扑通"一声跪倒在母亲面前。

古人孟郊曾写过一篇《游子吟》,诗中写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道尽了父母对儿女的牵挂。亲情是线,儿女好比是风筝,无论飞得多高多远,永远都飞不出父母的视线。

一天晚上,小琳琳跟妈妈吵架了,她什么都没带就只身往外跑。但是,走了一段路,她发现自己竟然一分钱都没带,连打电话的钱都没有!

走着走着,她肚子饿了,看到前面有一个面摊,煮出的馄饨香喷喷的,一定很好吃!可是,她没钱啊!

过了一段时间,面摊老板看到小琳琳还站在那边,一直没有离去,就问她:"小姑娘,你是不是要吃面啊?"

"但是……但是我忘了带钱。"小琳琳很不好意思地回答。

面摊老板热情地说:"没关系,我可以请你吃呀!来,我给你做碗馄饨吃吧,怎么样?"

"太好了!"小琳琳已经饿得摇晃了。

不一会儿,老板端来了一碗面条和一碟小菜。小琳琳吃了几口,忍不住掉下了眼泪。"小姑娘,你怎么了?"老板问道。

"哦,我没事,我只是感激!"小琳琳边擦眼泪,边对老板说:"您是陌生人,我们又不认识,只不过在路上看到我,就对我这么好,煮馄饨给我吃!但是……我妈,我跟她吵架了,她竟然把我赶出来了,还不让我再回去了……您是陌生人都能对我这么好,而我妈,竟然对我这么绝情!"

老板听了,委婉地劝说她:"小姑娘,你怎么会这样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而你妈呢?煮了十多年的馄饨,洗了十多年的衣服给你,你怎么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呢?"

小琳琳听了这话,当场愣住了!

是啊!陌生人煮了一碗馄饨,我都如此感激,而妈妈辛苦地把我养大,也煮了十多年的馄饨给我吃,我为什么没有感激她呢?

而且,只是因为一件小事,我就跟妈妈大吵了一架,唉……匆匆吃完馄饨,小琳琳鼓起勇气,朝家走去,她恨不得飞回家对妈妈说:"妈!对不起,我错了!"

当小琳琳走到自家胡同口时,看到妈妈那疲惫而又熟悉的身影,正焦急地左右张望……

看到小琳琳回来了,妈妈惊喜地叫道:"小琳琳啊!你让妈急死了!赶紧回家吧!饭已经做好了,菜都快凉了!妈以后不再跟你吵架了,好吧?"

此时,小琳琳的眼泪不争气地涌了出来,在模糊的视线中,她看到了妈妈一双泛红的双眼……

儿女永远也走不出父母的视线,无论他们走得多远,离开家多久,永远是父母心头最牵挂的人。对于每一对父母来说,儿女就是他们心中最珍贵的珠宝。

古时候的罗马城,有两个孩子正在清晨的阳光下快乐地玩耍,他们的母亲走过来对他们说:"亲爱的孩子,今天有一位富有的朋友要来我们家做客,她还会向我们展示她的珠宝。"

下午,那个富有的朋友来了。金环在她的手臂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手指上的戒指闪闪发光,脖子上挂着金项链,发髻上的珍珠饰品则发出柔和的光。

弟弟感叹地对哥哥说:"她看起来如此高贵,我从没见过这么漂亮的人。"

哥哥说:"是的,我也这样觉得!"

他们羡慕地看着客人,又看着自己的母亲。母亲只穿了一件朴素的外套,身上没有任何珍贵的饰品。她金棕色的头发编成了一条长长的辫子,盘绕在头上像是一顶皇冠。但是她和善的笑容却照亮了她的脸庞,远胜于任何宝石的光芒。

"你们想看看我其他的珠宝吗?"富有的女人问。

她的仆人拿出一只盒子并放在桌上。这位女士打开盒子,里头有成堆的像血一样红的红宝石,像天一样蓝的蓝宝石,像海一样碧绿的翡翠,像阳光一样耀眼的钻石。

这对兄弟呆呆地看着这些珠宝:"要是我们的母亲能够有这些东西该多好啊!"

客人炫耀完自己的珠宝之后,自满而又怜悯地说:"告诉我,亲爱的你真的这么穷吗?什么珠宝都没有吗?"这位母亲坦然地笑道:"不,我当然有珠宝,我的珠宝比你的更贵重。"

客人睁大了眼睛:"是吗?快拿出来让我看看吧!"

母亲把两个男孩拉到自己的身边,她微笑着说:"他们就是我的珠宝。难道他们不比你的珠宝更贵重吗?"

这两个男孩,特贝瑞斯和卡尔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母亲当时脸上骄傲的表情以及深深的爱意。数年后,他们成为罗马伟大的政治家,但他们仍然常常忆起当年的这一幕。

孩子是父母心头最珍贵的珠宝,无论什么时候他们心头最牵挂的还是自己的儿女,有时候为了儿女,他们甚至可以完全不考虑自己。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西部的青海省,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地限定为三斤,这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都依赖这三斤珍贵的水。

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样,渴啊!有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牛渴极了,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了沙漠里唯一的,也是运水车必经的公路。运水的车终于来了,老牛以不可思议的识别力,迅速地冲上公路,军车一个紧急刹车戛然而止。老牛沉默地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呵斥驱赶也不肯挪动半步。五分钟过去了,双方依然僵持着。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的情形,但它们都不像这头牛这般倔强。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最后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性急的甚至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不为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