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皮影戏
3216600000007

第7章 皮影戏的表演

装皮影的夹子被称作包册,一个皮影戏班的皮影戏箱至少有六七个包册,多者可达到十四五个包册,约五六百乃至上千件皮影。这些包册分别用来装盛头茬、身段、布景、道具。装头茬和身段的包册还能细分,装头茬的包册还能分成文头包、武头包、神怪头包,这种包册的外形就像一本书一样,打开后,两边各有好几层,生、旦、净、丑的不同头茬又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层次中。这种方法一是为了把影人压平保存,二是为了“拾戏”(演出某本戏)的时候便于找到相应的人物。也有一些迷信的人认为,把头茬和身段不分开放的话,半夜就能听见影人们说话或者唱戏的声音。

皮影戏是在特制的舞台上表演的。这种舞台易拆易搭,流动方便。皮影台,分为台架、亮子(即影幕)、灯光、台案四个部分。台架是皮影舞台的主体,由台柱、台梁组合的简单结构,一般用木结构,也可用合金铝管结构。亮子,是皮影的表演区。用四根木方,做出馏楔,将一块白幕横着绷在木方上,用两根木方作立柱,插入楔中撑起来,即成为一个平展的亮子,亮子框在台架上要略有点倾斜。最好是在幕布上薄薄地刮一层用淀粉做成的粉浆,既不漏光又好用,加强皮影在亮子上的成像效果。灯光,是皮影的照明光源。过去使用煤油灯,现在绝大多数使用电灯。照明灯悬挂在亮子后面,它的位置高低相对很重要,一定要挂在亮子中央,在演员的头上方,偏左则右暗,偏右则左暗,一般离台案的高低,以人物的高低为比例,约为一肘(八九寸到一尺),过高则光不能集中于亮子人物处,过低则妨碍把式的动作,离亮子的远近也是八九寸到一尺,过远灯光分散不集中,过近灯光只集中在亮子中央,两旁就显黑暗,且易烧毁亮子。台案主要是放置影人道具和以竹条或铁条抵住并稳定亮子上人物布景的一个平面,相当于亮子的“立足之地”。台案上一般要铺毛口袋,或毛织物的毯子,棉的也行,以使人物布景的竹条或铁条能够容易抵住,不致使其倾倒。

皮影戏班子多轻便精干,一般由男性组成,大约有五六人。前台一人叫挑线手,或称撑签手,他是总导演,影人的一切表演都取决于这位亮子后的挑线人。他端坐前台,通过双手挑线操纵出场的影人,表演复杂的动作,同时还要进行剧中各个角色的演唱,真是“掌中千秋史,驱使百万兵”。这挑线人可是个全把式,是一台皮影戏的核心和灵魂,他不但要对戏中人物生旦净丑、善恶忠奸的道白演唱和后台乐队吹拉弹打通晓娴熟,而且要纵览全局,指挥后台。一旦出现走音跑调、乐鼓不协时,即以余光手势表情暗示指挥,从而使亮子外的观众毫无察觉。特别是影戏一般都没有现成的剧本,而是一代代艺人口传心授,凭记忆唱戏。一本本的戏词、故事全装在人的心里,支起家伙,张嘴就来,出口成戏,但决不信口雌黄,胡编乱造。同时他又双手掌杆,以做人、马各种动作,有的高手一人能同时耍七八个影人。其掌握操作杆有多种技巧,分握、转、滚、夹。握签:一般两手手心朝内,以大拇指、食指、中指控制签子,既要用力,又不能握得太死,须上下左右运动,不能前后挪动。转签:签子与演员手腕同时转动。如表演点头、弯腰、指人、指物等。滚签:由大拇指和食指滚动签子。如表演抖指、玩兵器、执马鞭等。夹签:在需要表演某种特殊动作时,其余的签子则由无名指和小拇指夹带。如表演一只手的动作(喝酒、玩兵器等),另一只手的签子便要夹带。在需要眼、嘴、胡须部位活动时,则以食指去钩动机关,而另外的签子也须夹带。

皮影的伴奏乐器非常独特,大部分都是自制的,地域性非常强。譬如说渔鼓和简板是陇东道情皮影最初的乐器,也是标志性的乐器。现在的主奏乐器是四弦、唢呐、笛呐、甩梆及锣鼓。别看戏班子里人少,可个个都是吹拉弹唱的好手,样样都会。大多演出都长达三四个小时甚至一夜,而挑线人一人男腔女调,多腔并用,毫无提词,一气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