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处世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3217500000010

第10章 希世之珍(1)

这则典故说明拘泥于盲目崇古的人,缺乏现实感,因而也往往是最愚蠢可笑的。

此典出自《郁离子》。

工之侨得到了一块质地优良的梧桐木,把它削制成一张琴,安上丝弦弹奏,好像金玉的声音一样和谐动听。他自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了,便把它献给朝廷的乐官太常。太常请宫中的乐工来查看,乐工说:“并不古老。”就把琴还给了工之侨。

工之侨把琴拿回家,先和油漆匠商议,在琴的漆上造了很多花纹,又和雕刻工商议,刻镂了古字题款。这一切都做好后,工之侨把琴装在匣子里,埋在地底下。一年后,工之侨把那把琴取了出来,抱着它到市场上去卖。一个有钱的人路过看见了,用一百两金子买下来,把它献给朝廷,乐官们争相传看,都赞不绝口地说:“这真是世上少见的宝物呀!”

虚词招谤

这则典故说明“虚词招谤”,“诳亦何益”。这对任何人都有十分积极的教诲意义。

此典出自《阅微草堂笔记》“是非之公,人心俱在,人即可诳,自问已惭。况公论具存,诳亦何益?荣亲当在显扬,何必以虚词招谤乎?不谓后起胜流,所见皆如是也!”

有一个世家的子弟,夜间行走在深山里,迷失了方向,看到前面有一个岩洞,想暂且进去休息一下,发现已死的老前辈某公在里面,内心恐惧不敢进去。但是,前辈某公却殷切地邀他进洞,他估计不会有什么祸害,就上前行礼拜见。老人问寒问暖、起居劳苦像活着时一样,又略问了他家中的事,共感悲伤慨叹。士人接着问:“您的墓地在其他地方,为什么一个人游逛到这里来?”

老人长叹了一口气说道:“我在世时没有犯过错误,读书时只是跟随着别人作计议,做官时只是安分守己地工作,也没有什么建树。没想到我死了几年之后,在我的坟墓前面忽然树起了一块大石碑,在螭首上刻着一些篆文,写的是我的姓字和官阶,碑上文字所叙述的却是我根本不知道的事情。其中稍微有些符合的,又都言过其实。我一生质朴直率,心里感到不安,再加上游人过路诵读,时常说出讽刺的评语;那些鬼魂围着观看,常常讥笑声不绝于耳。我实在受不了这些嘈杂的声音,就避居在这里。只是到了年终祭祀扫墓的时候,我才回到坟地里去,看看自己的子孙后代而已!”这位士人委婉地安慰老人说:“仁人孝子,不这样做就感到不能荣耀自己的亲人。像恭喜中朗这样的名人,也免不了写些于心有愧的碑文;像韩吏部这样的名家也曾写过阿谈的墓志铭。自古以来已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您又何必介意呢?”老人严肃地说:“是非公论都在人们心里;人们即使可以被欺骗一时,但我扪心自问已觉得非常惭愧。何况公论俱在,欺骗又有什么益处呢?要想光耀祖宗,应当看他的昭著事迹,何必用虚伪的言词招惹诽谤呢?难道不知道后起的名流,他们的见解也都是这个样子吗?”老人说罢拂袖而起,士人若有所思地回家去了。

袖手旁观

“袖手旁观”形容置身于外,不参与不过问,对事情采取消极、被动、坐观成败的冷漠态度。

此典出自唐代韩愈《祭柳子厚文》:“不善为斫,血指汗颜;巧匠旁观,缩手袖间。”

唐朝时候,有一位大文学家名叫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今山西)人,贞元(唐德宗)时中了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后来因受到连累,被贬到永州(今湖南零陵)做司马(官名),最后在去柳州刺史的任上去世。

柳宗元写的文章既雅健而又雄深,发表的议论像风势般奋发而深远,是一位博学而有才能的人。当时的大文豪韩愈在柳宗元死后写了一篇非常著名的《祭柳子厚文》,其中有这样几句:“不善为斫,血指汗颜;巧匠旁观,缩手袖间。”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不善于砍木的人,弄得满头大汗,指破血流;而巧熟的大匠往往拢着双手,站在一旁观看。韩愈对柳中元的文采才华之美,颇为赏识,看到他不被重用,成为一个袖手旁观的巧匠,最终默默无闻地死去,为他感到非常不平,所以说了上面那几句颇有牢骚味的话。一个有学问、有本领的人没有发挥才能的机会,这是多么可悲可叹的事情呀!

雄鸡断尾

“雄鸡断尾”比喻某人担心谗言,决心自我隐晦,甘心做平庸无用的人。

此典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二年》。

春秋时期,周景王有一个长庶子,人们都称他为王子朝。王子朝的师傅叫宾起,是周王朝的大夫。

王子朝和宾孟都深受周景王的宠爱,周景王和宾孟也都喜欢王子朝,想立他为太子。当时,很有权势的刘献公有一个庶子,名叫刘蚡。刘蚡侍奉周大夫单穆公,也拥有一定的政治势力。刘蚡讨厌宾孟的为人,打算杀掉他。同时,刘蚡也讨厌王子朝的言辞,认为他说的话违背礼制,也想除掉他。有一次,宾孟来到郊外,看见一只大公鸡自己弄断自己的尾巴。宾孟询问侍者公鸡这样做的原因,侍者回答道:“这只大公鸡害怕充当祭祀用的牺牲品,所以自残形体,以避其难。”那只大公鸡是否真的“自断其尾”?即使是真的,到底出于什么原因?应该说是一个谜。侍者的回答不过是信口开河而已,没必要多想?而宾孟却借题发挥,马上回去报告周景王说:“公鸡害怕被人所用,这一点和人不同。在祭祀时当作牺牲品,是供别人使用的,而被人所用是很难的,被自己使用却没有什么妨害。”宾孟的意思是,自己非常愿意为景王效力的,但是屡遭谗言和攻击,实在太难做人了。还不如像公鸡那样“自断其尾”,韬光隐晦,还可保全性命。周景王明白他的意思,没有答话。

先入为主

“先入为主”意思是以先听进的话为主,不听取后来的话,后来也用它表示怀有成见。

此典出自《汉书·息夫躬传》:“唯陛下观览古戒,反覆参考,无以先入之语为主。”

汉朝哀帝执政时,董贤、孙宠、息夫躬这三个人都深受哀帝的宠信。哀帝下诏书封他们为侯,各食邑千户。丞相王嘉劝哀帝说:“不能封他们三人侯位,董贤权势太大,孙宠和息夫躬二人是奸佞之臣,为了避免日后他们扰乱朝廷,生出祸患,所以不可任用。”皇帝最终没有听从王嘉的劝告,坚持给他们三人封了侯。

息夫躬看到董贤的地位越来越高,权势也日益扩大,心里很不服气,因此想取代他。息夫躬编造一套谎言,哄骗哀帝说:

“陛下,匈奴的单于今年没朝见天子,推说生病了,表示明年再来朝见,这一定是有变故,可能是要领兵侵扰边境,陛下应当赶紧想退兵之计……”

原来息夫躬事先已派人通知单于,让他不要入塞朝拜天子,所以单于没有入塞。

对于息夫躬的话,大臣们都不相信,也纷纷劝哀帝不要轻信。哀帝又问丞相的意见,王嘉说:

“天子应该推诚行善,百姓万民才能安居乐业。息夫躬的话分明是一派谎言,借天子出兵之机图谋不轨。陛下千万不要轻信,以免生出后患陛下决不能因为先听到息夫躬的话,就以他的话为真,做出错误的决定啊!”

最后,哀帝还是相信了息夫躬的话,准备派军队出征,却又遭到董贤的反对,最终哀帝放弃了出征的念头。不久,息夫躬的计谋露了馅,结果被关进大牢,死在狱中。全家遭到满门抄斩。

西施至姣

这个典故的主旨,在于宣扬“处势”的重要。

此典出自《慎子·外篇逸文》:“西施,天下之至姣也,衣之以皮,则见者皆走;易之以玄緆,则行者皆止。由是观之,则元緆色之助也,姣者辞之,则色厌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

西施,是天下最漂亮的女人了,如果给她戴上鬼怪的假面具,看见她的人就都吓跑了;如果给她换上美丽的细布衣裳,那么,行路的人都会停下来凝望的。由此看来,美丽的细衣裳能够助长她的美色,如果漂亮的人不穿它,那么,她的美貌也就会因而减色了。

衔肉著口

这则典故表明缺乏思考分析能力,就会上当受骗。

此典出自《笑林》。

某甲卖肉,走过城市厕所时进去小解,把肉挂在门外。

某乙把肉偷了去,还没来得及离开,某甲就走出来找肉,某乙便奸诈地用嘴咬着肉说:“挂置在门外,哪能不丢失?像我这样用嘴咬着肉,还会有丢失的道理吗?”

胁肩谄笑

“胁肩谄笑”意思是耸起双肩,表示恭敬的样子并且谄媚地装出笑容。人们常用来形容逢迎巴结人时的丑态。

此典出自《孟子·滕文公下》:“胁肩谄笑,病于夏畦。”

战国时,孟子的学生公孙丑问孟子:“文人学士是不是就不应该和执政者接触了?”

孟子回答说:这要看具体情况。古代有这样的规矩:不是臣属关系,就不见君王。从前,魏文侯去访问名士段干木,段干木跳墙逃走了;鲁穆公去访问贤人泄柳,泄柳关着门不出来相见。春秋时鲁国执政者季孙氏的总管阳虎想见孔子,但自己又不肯放下架子,便想出了一个方法——趁孔子不在家的时候派人给孔子送去了一条火腿,想借孔子亲自去答谢馈赠者时见他。孔子知道这是阳虎的花招,也有意趁阳虎不在家才去答谢。如果阳虎不摆架子,不耍花招,孔子自然会见他的。当然,向权贵者献媚和曲意逢迎是可耻的。正如曾参说的:对人低头哈腰、讨好巴结,装成恭敬的姿态,比在盛夏时在田间暴晒还难受。

雪泥鸿爪

“雪泥鸿爪”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此典出自宋代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宋代时,著名文学家、诗人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曾到过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并在那里的一所寺院里住宿过。寺院里的老和尚奉闲殷勤地接待了他们。他们也在寺庙里的墙壁上题过诗,苏辙(字子由)还写过一首《渑池怀旧》诗记述这件事。

后来,奉闲老和尚去世了。苏轼从苏辙的诗中又想起了当年游渑池的情景,禁不住感慨万分,便写了《和子由渑池怀旧》这首诗。全诗共八句:

人生到处如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人生在世,四处漂流,一会在这里,一会儿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说像什么呢?我看像到处飞翔的鸿鹄,偶尔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下脚一样。飞鸿在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是偶然的,因为它飞来飞去没有固定的去处。老和尚奉闲已经去世了,他留下的只是一座藏骨灰的新塔。我已没有机会再去渑池那座寺庙中去观看当年题过字的破壁了。这和飞鸿在雪地上留下爪印差不多。当年去渑池的过程还记得吗?路途遥远,人又疲劳,连骑的驴子也累得疲惫不堪。

渔阳参挝

“渔阳参挝”本是鼓曲名,人们用它来形容人狂傲不逊;也可用来形容击鼓作乐。

此典出自《后汉书·祢衡传》:“次至衡,衡方为渔阳参挝,蹀蹋而前,容态有异,声节悲壮,听者莫不慷慨。”

东汉的很有名气的辩才祢衡,恃才傲物,狂放不羁,他与文学家孔融结成忘年之交。孔融爱惜祢衡的才能,多次向曹操夸耀他。曹操想见祢衡,而祢衡却一直轻视和讨厌大权在握的曹操,谎称自己患上了疯病,不肯去,并且对曹操说了些不敬之辞。曹操虽然心怀忿恨,但因为祢衡有才气和名声,不想杀他。曹操听说祢衡善于击鼓,就下令让他做击鼓的小吏,于是大会宾客,检阅一下击鼓奏乐的盛况。鼓吏们到来之后,曹操叫他们脱下上身穿的衣服,换上鼓吏专门戴的帽子(岑牟)和苍黄色的单衣(单绞)。轮到祢衡时,他击奏的鼓曲叫《渔阳参挝》,踏着舞步,向前行进,仪态不俗,鼓声悲壮,听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祢衡行进到曹操面前时停了下来,官吏斥责他说:“你身为鼓吏,为什么不换衣服,如此随便地行进呢?”祢衡道:“好。”于是他先解开近身衣,然后才脱下其他衣服,赤身裸体地站立着,慢腾腾地拿起帽子、单衣,慢慢地穿戴起来。穿好衣服后,又击鼓而去,脸上没有一点儿羞愧的神情。曹操笑着说:“我本来要羞辱祢衡,反而被祢衡羞辱了。”

曳尾涂中

“曳尾涂中”的意思是,拖着尾巴在泥中爬行。人们用它形容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

此典出自《庄子·秋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战国时代的庄子在濮水钓鱼。楚威王听说庄子贤达,想让他做卿辅,管理国家的政务。于是楚威王派两个大夫做使者,带着玉帛,到濮水边上去请庄子,说:“大王要把国家政事交给先生操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