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处世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3217500000002

第2章 杀群牛喻(1)

这则典故是劝诫所有的人无论修养品德、钻研学问、开创事业,都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局部的困难而自弃。

此典出自《百喻经》。

过去有一个人喂了二百五十头牛。他经常赶着牛寻找水草充裕的牧场,用心地喂养这群牛。有一天,老虎吃了一头牛。当时,牛群的主人便产生了一个想法:“已经丧失了一头牛,这一群牛永远都不会是原来的满数了,剩下的牛还留下作什么呢?”于是马上将牛赶到一个深坑边,把它们全部推入深坑,摔死了。

尘世间的那些蠢人也像这样。他们接受佛祖释迦牟尼的所有戒律,如果自己违反了一条戒律,不仅不知惭愧,反省忏悔,洗刷自己的错误,反而产生这样的念头:“我已经违反了一条戒律,既然不能十全十美了,又何必还要遵守其他的呢?”结果破坏了全部的戒律,没有遵守一条。

善治伛者

“善治伛者”讽刺主观性、片面性,轻重倒置,可谓至矣、极矣。

此典出自《笑林》。

平原有个擅长治疗驼背的人宣称:“在我手下治不好这病的,一百个人当中也只有一个而已!”

有一个驼背人,照着弯曲的长短来量有八尺长,依着直立的长短来量只有六尺,便送了很多钱财来请求医治。治驼背的人说:“你躺下。”说着就要站到他背上去用脚踩。

驼背人说:“你要把我害死吗?”

治驼背的人说:“只是想要赶紧把你的曲背治直了,哪里还顾得上你的死活!”

少见多怪

“少见多怪”广指见识少的人,含讥讽的意思。

此典出自《牟子》:“少所见,多所怪,睹橐驼,谓马肿背。”

《牟子》是记述东汉牟融言论的一本书。牟融,字子优,东汉安丘(今属山东)人。他博学多才,做大夏侯尚书教授,有数百名学生,在当时很有名气。

在《牟子》一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从来没见过骆驼,也根本不知道世上有这种动物。有一天,他偶然看见了一只骆驼,看到骆驼的背上长着两个很大的肉疙瘩,很惊讶,不禁大声喊道:“都来看呀,这匹马的背肿得好高啊!”牟融认为,骆驼天生就有两个高高的驼峰,没什么可奇怪的,这个人只是没见过骆驼才觉得奇怪,这真是“少见多怪”。

舍旧谋新

“舍旧谋新”比喻抛弃从前的旧东西,重新规定和建立新的东西。

此典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是谋。”

春秋时,晋献公的儿子重耳被迫逃亡在外,他先到了卫、齐、曹、宋、郑等国,但这些国家都不肯收留他。后来,重耳到了楚国,楚王收留了他,并问他:“你将来如能再回晋国,怎么报答我?”重耳说:“我若能回晋国当上国君,如果晋、楚两国发生战争,我将退避三舍(古时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三舍即九十里),以作报答。”

重耳在外流亡了十九年,由秦国送回即了位,就是晋文公。公元前633年,晋、楚两国发生了战争。于是,晋文公为了竞现他流亡楚国时说的话,果然退军九十里。楚将子玉依仗大国强兵,坚决要和晋决战。到底是否迎战,晋文公仍有些犹豫。这时,晋军中对这事议论纷纷,有的说:“一国之君要避让一国之臣(指子玉),太丢人了。”一些知道晋文公和楚国以前内幕的人则说:“晋君现在像田野之草,美丽茂盛,可以舍旧谋新了,不应陷在和楚国的旧日情怀中。”晋文公听到这些话,终于下了迎战的决心。城濮一战,晋文公大败楚军。从此,成了一位霸主。

莫知其丑

“莫知其丑”说明坏习气一旦形成为普遍现象,就非常难于革除。

此典出自《贤弈编》。

南岐在秦岭的大山谷中,那里的水甘甜但质地不良,凡是喝这种水的人都生大脖子病,所以那里的居民全部都是大脖子。

看到外地人来,小孩和妇女们都围着看,并嘲笑外地人说:“真奇怪呀!这个人的脖子枯瘦如柴,与我们完全不一样。”

外地人说:“你们脖子上突出肥大的东西,是生了瘿病啊!你们不寻找良药治病,反而还笑我的脖子枯瘦”

讥笑外地人的人们说:“我们家乡的人都是这样,哪里用得着去治疗呢?”

最终也没人认为大脖子是丑陋的。

暮夜无知

“暮夜无知”原来的意思是夜里做的事情,没有人知道。后来人们则用“暮夜无知”比喻暗中贿赂。

此典出自《后汉书·杨震列传》:“……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东汉汉安帝在位的时候,朝廷有个太尉,名叫杨震。杨震这个人为人忠诚、耿直,做事清正廉洁,从来不接受别人的贿赂。在他做太守的时候,有一次路过昌邑,昌邑的县令正是他过去所举荐的秀才王密。王密见到杨震非常恭敬,当天夜里,他带着十斤黄金,悄悄来到杨震的住处,将黄金送给他。

杨震看到王密这种举动,十分生气,就对他说:“咱们是老相识了,我了解你,可是你不了解我,这是什么原因呢?”

王密悄悄地对他说:“你收下吧,夜已经深了,没有人会知道的!”

杨震生气地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

王密听了他的话,感到非常惭愧,便把黄金带回去了。

后来杨震做了朝廷的太尉,有权有势,许多人都来找他办事,可是他不徇私情,从不接受人家的礼物。有一次,皇帝的亲戚、大将军耿宝,向他推荐一个人做官,杨震拒绝了。耿宝威胁他说:“我推荐的这个人,皇帝都很重视,实话告诉你吧,我不过是传达皇帝的意见而已。”杨震毫不惧怕:“那么你把皇帝的诏书拿来吧!”一句话将耿宝顶了回去。

过了几天,皇后的哥哥也向杨震推荐自己的亲友做官,杨震也拒绝了。可是不久,耿宝和皇后的哥哥所推荐的人,都在朝廷做了官。杨震还因此受到一些人的怨恨。

汉安帝延光二年,皇帝刘祜为他母亲修造宅第,大兴土木,耗费巨资。朝廷上的奸臣、赃官趁机营私舞弊,搜刮民财。樊丰和谢恽更是有恃无恐,假冒诏书,调拨钱粮、木材为己所用,花费的钱财人力不计其数。杨震见到这种情况,心中非常气愤,他几次给皇帝上书,想劝说皇帝停止这种无益的工程,然而皇帝不听他的劝告。从此奸臣们更加怀恨杨震。樊丰伙同一群赃官,趁皇帝出巡在外的机会,派人去收缴了杨震的印绶,并且指使大将军耿宝禀奏皇帝,说杨震对圣上不满,怀恨在心。结果皇帝下诏,遣送杨震回乡。

杨震离开洛阳城,走到城西的几阳亭时,对他的儿子和随从们,感慨地说:

“人死了,倒没有什么,可惜我身居高位,却不能除掉奸臣,制止祸害国家的人。我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呢?我死后不要用好木头做棺材,不要设祭堂!”说完,便喝毒酒自尽了。

杨震死后一年多,汉顺帝即位,杀掉了奸臣樊丰等人,又为杨震改葬。在为杨震举行葬仪的时候,突然飞来一只大鸟,有一丈多高,两只翅膀有两丈多长,羽毛五颜六色,谁也不知道这是什么鸟。这只奇鸟落在杨震灵前,俯仰悲鸣,眼里甚至流下了泪水,一直到葬仪完毕,它才飞走。皇帝认为这是杨震死得冤枉,神仙显圣,阴魂有灵,于是下了一道诏书,给杨震修了祠庙,而且在杨震墓前又立了一个石鸟像。

黎丘丈人

这个典故的主旨,就是教育人不要被似是而非的假象所迷惑因而犯错误。

此典出自《吕氏春秋·慎行论·疑似》。

梁国的北部有个黎丘乡,那里有个奇鬼经常装扮成人的子侄、兄弟的模样。有个乡里老人到集市上去,喝醉了酒后回家,黎丘奇鬼就扮作他儿子的模样,假意搀扶他,一路上却把他折磨得痛苦不堪。

老人回到家里,酒醒以后,责备他的儿子,说:“我作为你的父亲,难道说不慈爱吗?我喝醉了酒,你在路上折磨我,这是为什么呢?”

他的儿子流着眼泪,伏在地上叩头说:“真是罪孽啊!并没有这样的事呀!昨天我明明去东乡人那里讨债去了,是可以问明白的。”

他父亲相信他的话,说:“唉!那一定是那个奇鬼了,我本来早就听说过这种事了!明天,我再到集市上去喝酒,如果再遇见它,就把它杀掉。”

第二天,老人在市上又喝醉了,他的儿子担心父亲回不来,就到路上去迎接他。老人看到自己的儿子,误以为是奇鬼,就拔剑杀死了他。

老人的智慧被像儿子的奇鬼弄糊涂了,结果竟杀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

李代桃僵

“李代桃僵”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此典出自古乐府《鸡鸣》:“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傍。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亡。”

《鸡鸣》是乐府《相和歌》的曲名,以首句“鸡鸣高树巅”名篇。这首古辞分为三段,意思不相连属。其中第二段中写道:

水井旁边有一棵桃树,桃树旁边有一棵李树。虫子咬桃树的根时,李树虽没有遭虫害,但却替桃树着急、难受,以致干枯而死。像桃李这样的树木,竟能同情互爱,以身相代,但是同胞兄弟却还有把手足之情忘掉的呢!

这些诗句,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勾心斗角和兄弟之间彼此嫉妒、自相残杀的情景,讽刺有些兄弟还不如树木。

力士脱靴

“力士脱靴”形容文人墨客蔑视权贵,狂放不羁。

此典出自《新唐书·李白传》:“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

李白喜欢喝酒。有一次,李白陪唐玄宗喝酒,喝得酩酊大醉,让唐玄宗的亲信太监高力士为他脱靴子。高力士平日显贵,遇到此事,因而觉得是一种耻辱,于是就挑拨杨贵妃说,李白在诗中把她比作汉朝的舞妓赵飞燕,这是侮辱她,于是杨贵妃怀恨在心。唐玄宗想授李白官职,但却被杨贵妃阻止了。李白深知自己不为唐玄宗的亲信所容,于是更加狂放不羁,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友,被称为“酒八仙人”。李白恳求回到山里,唐玄宗赐以金钱,就让他走了。

梁上君子

“梁上君子”是窃贼的代称。

此典出自《后汉书·陈寔传》:“时岁荒民俭,有盗夜人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成性,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

东汉时候,有一个叫陈寔的人,为人正直,办事公道,在他居住的乡下老百姓只要有什么官司、口角之类的事都会找他评判是非,因此他很受当地人的敬重。有一年闹饥荒,有个小偷到陈寔家偷东西,藏在屋梁上。陈寔假装没看见,他把子孙召集在一起并教育他们说:人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人的本性不一定就是坏的,但如果沾染了坏习惯就堕落了。梁上的那位君子就是这样的。”这个小偷听到陈寔的话非常诧异,就从屋梁上跳下来向陈寔请罪。陈寔对他说:“看你的相貌不像一个坏人,你应该弃恶从善。”说完,陈寔送给他两匹绢,送他走了。从此以后,这一带再也没有发生过偷盗事件。

聊复尔耳

“聊复尔耳”意指姑且如此罢了。也作“聊复尔尔”。

此典出自《晋书·阮咸传》:“咸以竿挂大布犊鼻于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阮咸,字仲容,西晋陈留尉氏人。父亲阮熙是武都太守。阮咸性情狂放,与叔父阮籍都是“竹林七贤”之一,经常在竹林中游乐集会,当时维护礼法的人都嘲讽他们的所作所为。阮咸与阮籍居住在道南,而其他阮姓人居住在道北。道北阮姓人富有,而道南阮姓人贫穷。当时的习俗是,每逢农历七月七日,家家户户都要曝晒衣服。那一天,道北阮姓人大晒其衣服,都挂出绮罗锦绣,鲜艳夺目。阮咸却用竹竿挑起一条粗布围裙,在院子里迎风招展。有人对他的这种做法觉得很奇怪,阮咸回答说:“我无法超脱世俗,姑且如此罢了。”

寥若晨星

“寥若晨星”比喻为数很少。

此典出自唐代韩愈《昌黎先生集·华山女》诗:“黄衣道士亦讲说,座下寥落如明星。”

唐代时,佛教盛行,全国各地建了不少寺庙,各教派聚众讲学,争取信徒。在寺庙众多的华山县(今陕西华阴县),道教、佛教各自在自己的佛寺中讲学。佛教徒讲得非常成功,因此来听讲的人很多;而道士讲学时,门庭却很凄清冷落。

当时,文学家韩愈以儒学正统自居,反对佛教和道教的流传。他写了一首《华山女》诗来讽喻佛、道两家争取信徒的情形。诗中写道:“黄衣道士亦讲说,认下寥落如明星。”意思是说,那些黄衣道士也学着佛教徒在那里讲经,但前来听讲的人却非常稀少,像早晨天空的星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