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杰出青少年应具备的30种能力
321800000009

第9章 能力三 适应环境的能力—物竞天择,适者生存(2)

第一,因势而行。所谓势,就是那些促成某件事成功的各种外部条件同时具备,即恰逢其时、恰好合一,好的机会集合而成的某种大趋势。

具体说来,这种"势"也就是由人、事等因素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可以助成"毕事功于一役"的合力。

这里的"人"是指具体做事的人,一件事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效果,即使能力不相上下的两个人,这个人做得成的某件事,另一个人却不一定能做成。这里的"事"是指具体将做之事,一定的时机做一定的事情,同样的事情此时该做亦可做,彼时却也许不可做亦不该做。可做则一做即成,不可做则绝无做成之望。

因势而变,就是在恰当的时机由恰当的人选做该做的事。

因势而行不是固定的顺势而行,因势行事,也可逆势而行,同样起到应对变化的效果。

第二,因事而行。事情有难易之分,有大小之别。有的事情和自己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就一定要去做,有的事情和自己关系不大则可做可不做。如果你对自己即将要做的事情无法做到,就不要打肿脸充胖子;如果你对自己即将要办的事情把握不大,就要小心谨慎,亦步亦趋;如果你觉得自己即将要做的事情可以做到,就要义无反顾地去做。因事而变,才能做好事情。

因事而行要注意两点:

(1)权衡利弊。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聪明人做事,在注意其利益的同时,也不忽视与之相伴的害处。他们往往能兼顾利害得失。在这点上,我们不妨吸取古人的经验和教训。

(2)顾全大局。要做到顾全大局,就必须临危不乱,关键时刻不能患得患失于小利小益,要善于分清眼前利益,能够舍卒保车,为了更大、更长远的利益舍弃眼前的利益。在相对小的利益面前装糊涂、不动心,是每一位渴望成功的人所必备的素质。

第三,因境而行。做事必须随各种环境的不同而随时调整自己的做事策略,改变做事的手段和技巧。这里所说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地理区域环境、学术环境、人际环境等。做事因环境而变,才会成功。

在特殊的场合遇到紧急情况,千万不能拘泥僵持,否则只能导致更为难堪的局面。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融原则性与灵活性为一体,事情就容易对付了。

第四,因人而行。我们在做事时应注意因人而异、视人而变,切不可不分场合,不顾人物性格,没有分寸地为所欲为,也不可在任何情况下总以同一方式"以不变应万变"。用固定招数对待每一个人,这样吃亏的是你,失败的是你。

青少年朋友一定要充分引爆自己的聪明才智,用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收集所有的变化,在变化进攻时,做出敏捷正确的反应。应对了变化,你才可能抓住每次好的机会去发展自己。

不做环境的俘虏,主动体验各种生活

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事"行",不是"言"。

--鲁迅

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不仅衣食无忧,而且人生道路也比较平坦,没有什么坎坷曲折。这种生活环境,从积极的方面来说,可以使青少年学生开朗、乐观、天真烂漫,但也因此使他们承受外来压力和挫折的能力较差,使他们较难适应困难的环境,害怕吃苦,在遭受挫折时容易灰心丧气,一蹶不振。这就需要培养他们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能力。

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位作家妈妈的心声:

"我家三个孩子都在农场出生,从小在农村长大,她们对青少年时代的艰苦生活,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当时我家老少三辈六口人挤住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筒屋里,一铺炕就占去了全屋三分之二的面积;一个小炕桌和一个放衣服用的帆布箱,就是我家的全部财产;做饭需自己去挑水,烧柴需自己去地里背苞米稭、麦稭,吃菜靠自己种,吃粮靠配给;下雨天房子漏雨,外面大下,屋里小下……这样的生活条件,我们一住就是14年,直到改革开放才有所改善。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记得老大六七岁时,就懂得为大人分忧了,她每天放学回家后,主动与五岁的妹妹(老二)抬着一个桶去井台打水,黑龙江的冬季,气温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井管常被冻住,她俩就从家里端去热水化冻,当姐妹俩一步一滑地抬着一桶水到家时,只见小脸蛋冻得通红,小手冻得像胡萝卜,我看了真是又高兴又心痛。我家喂养的十几只鸡鸭,也主要靠孩子们帮忙喂。每天早晨,老大挎个篮子去地里采鸭食菜。当她提着满满一筐鸭食菜回家时,只见两个裤脚湿漉漉的,她从不叫苦,一直坚持干。平时家里如扫地、打酱油、烧火做饭、洗衣服以及力所能及的一些劳动,孩子们都高高兴兴地去做,三姐妹各有分工,比着干,看谁干得好,定期由爸妈讲评,好的表扬,完成不好的,也不批评训斥,而是通过讲道理、大人示范或孩子们互帮互学的办法去引导。通过劳动,孩子们不仅分享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快乐与幸福,体会到了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财富的伟大意义,而且也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和父母含辛茹苦养育儿女所寄托的殷切期望,从而尊重和理解父母,在学习上奋发努力、天天向上。"

"当时我家经济上困难,上有老下有小,负担很重,因此我们在生活上尽可能做到节省,从没给过孩子零花钱、压岁钱,也从未给她们过一次生日,有时连给孩子买根三分钱的冰棍,也要掂量一下。孩子的铅笔用短了,想办法接长再用,田字格用完了,翻过来背面再用。孩子穿的衣服,都是我自己做的,衣服破了缝补好再穿,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记得老大五岁时,托人从上海给她买了件连衣裙,老大穿两年后短了,就给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利用率确实够高的了。孩子们有时穿着带有补丁但很整洁的衣服去上学也很高兴,从不与别人攀比。就这样,三个女儿从小在农村艰苦的生活环境中长大,不娇不惯,这对她们以后在漫长的人生旅程上,自立自强,艰苦奋斗,主动迎接各种挑战,确实打下了一个较为牢固的思想基础。"

现代青少年缺少的就是适应环境的能力,受一点挫折就把爸妈搬出来当挡箭牌,他们不知道如何去应付,但是做父母的要知道你能帮他一次,能帮他一辈子吗?所以,亲爱的家长们,把孩子们放到艰苦的环境中让他们锻炼一回,让他们了解生活是多么不容易。

培养青少年的适应能力,不仅是父母的事,青少年更应该主动去体验一下各种环境下的生存,比如说利用暑期打打工。利用暑期打工在缓解经济压力、增加社会阅历方面都有显著作用,为青少年日后成才奠定了良好基础。有理由相信经历心志与身体的磨炼,开学后莘莘学子定会以崭新的姿态在象牙塔中孜孜不倦地修完自己的学业。

利用暑期打工还可以帮助青少年"看看外面的世界"。当代青少年不了解社会,但渴望了解它。通过打工不仅增长了阅历,学会了待人接物,而且积累了社会经验,不再傻做"书呆子"。一个做推销员的学生说:"打工这些天遇到的陌生人,比以前遇到的还多,从中看到了'人生百态',而且我也能应付自如了。"话中颇富自豪的意味。

利用暑期打工可以锻炼青少年的能力。有个女学生给一年级的小学生当家庭教师,孩子又顽皮,又任性,简直不可理喻,有几次她都想要放弃了,但想到自己打工的目的,她终于坚持了下来,她说:"我就不信自己连一个孩子都斗不过。"其实,无论打工干什么,都是要吃苦受累的,都是需要有一定的毅力和恒心才能坚持下来的,这对于我们--在温室中长大的一代--难道不是一种最好的锻炼吗?

应对变化需要冷静

血气沸腾之际,理智不太清醒,言行容易逾分,于人于己都不宜。

--梁实秋

先哲指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就告诉我们,对突如其来的变化要有辩证的分析,宇宙是动态的,总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它可以根据一定的条件互相转化。正如某个人若处于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他身边所接触的一切必定是痛苦的刺激,不知不觉中会使人丢掉一切幻想和依赖心理,只能奋然前行而别无选择。这样,就在逆境中相应的磨炼了他的斗志,进而由苦难向成功转化。反之,一个人若生活在春风得意的顺境中,面对恭维和笑脸,可能会滋生自满,而埋下失败的种子。这就昭示出一个哲理:逆不足忧,顺不足喜。挫折饱含痛苦,却有利于奋起,下一步就是成功;成功充满快乐,却会导致骄傲,下一步就是失败。因此,变化总是无处不在的。身处逆境、遭遇挫折不必悲观失望,事在人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置身鲜花丛中,香气弥漫,甘饴润脾,切勿得意忘形,转眼之间,昔旧金阶白玉堂,即今唯见青松在。

懂得了变化的辩证关系,即解决了心理平衡问题,它可以使人振奋起来。冷静地面对变化,变化也就迎刃而解。

俗话说,潮起必有潮落,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没有一个人一生一帆风顺,任何人都会与坎坷相会,尤其是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更是历经磨难。但是请相信: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任何难题都将被我们攻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