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名人:交友之道
3218000000008

第8章 一片冰心在玉壶(1)

引言

我们都渴望得到感情的交流,所以都想结交知心的朋友。当知心朋友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有灵犀的感应。心灵的天平永远准确无误,面对朋友应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一切皆是心灵的交汇,汇成绚丽的图画——无论时光怎样流逝都不会褪色。

真诚是友谊的空气,离开这样生长的环境,友谊只会衰竭而死。朋友的基本含义包含了“交心”,只有真心付出,才能交到知心朋友。

1.谈交友

朱光潜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现代著名美学家。60年代,他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认为客观世界和主观能动性统一于实践。主要著作有《谈美》、《西方美学史》等,译著有黑格尔《美学》、柏拉图《文艺对话录》等。

人生的快乐有一大半要建筑在人与人的关系上面。只要人与人的关系处理得好,生活没有不快乐的。许多人感觉生活苦恼,原因大半在没有把人与人的关系调处适宜。这人与人的关系在我国向称为“人伦”。在人伦中先儒指出五个最重要的,就是君臣、父于、夫妇、兄弟、朋友。这五伦之中,父子、夫妇、兄弟起于家庭,君臣和朋友起于国家社会。先儒谈伦理修养,大半在五伦上做工夫,以为五伦上面如无亏缺,个个修养固然到了极境,家庭和国家社会也就自然稳固了。五伦之中,朋友一伦的地位很特别,它不像其他四伦都有法律的基础,它起于自由的结合,没有法律的力量维持它或是限定它,它的唯一的基础是友爱与信义。但是它的重要性并不因此减少。如果我们把人与人中间的好感称为友谊,则无论是君臣、父子、夫妇或是兄弟之中,都绝对不能没有友谊。就字源说,在中西文里“友”字都有“爱”的意义。无爱不成友,无爱也不成君臣、父子、夫妇或兄弟。换句话说,无论哪一伦,都非有朋友的要素不可,朋友是一切人伦的基础。懂得处友,就懂得处人;懂得处人,就懂得做人。一个人在处友方面如果有亏缺,他的生活不但不能是快乐的,而且也绝不能是善的。

谁都知道,有真正的好朋友是人生一件乐事。人是社会的动物,生来就有同情心,生来也就需要同情心。读一篇好诗文,看一片好风景,没有一个人在身旁可以告诉他说:“这真好呀!”心里就觉得美中有不足。遇到一件大喜事,没有人和你同喜,你的欢喜就要减少七八分;遇到一件大灾难,没有人和你同悲,你的悲痛就增加七八分;孤零零的一个人不能唱歌,不能说笑话,不能打球,不能跳舞,不能闹架拌嘴,总之,什么开心的事也不能做。世界最酷毒的刑罚要算幽禁和充军,逼得你和你常接近的人们分开,让你尝无亲无友那种孤寂的风味。人必须接近人,你如果不信,请你闭关独居十天半个月,再走到十字街头在人丛中挤一挤,你心里会感到说不出来的快慰,仿佛过了一次大瘾,虽然街上那些行人在平时没有一个让你瞧得上眼。人是一种怪物,自己是一个人,却要显得瞧不起人,要孤高自赏,要闭门谢客,要把心里所想的看成神妙不可言说,“不可与俗人道”,其实潜意识里面唯恐人不注意自己,不知道自己,不赞赏自己。世间最喜欢守秘密的人往往也是最不能守秘密的人。他们对你说:“我告诉你,你却不要告诉人。”他不能不告诉你,却忘记你也不能不告诉人。这所谓“不能”实在出于天性中一种极大的压迫力。人需要朋友,如同人需要泄露秘密,都由于天性中一种压迫力在驱遣。它是一种精神上的饥渴,不满足就可以威胁到生命的健全。

谁都知道,朋友对于性格形成的影响非常重大。一个人的好坏,朋友熏染的力量要居大半。既看重一个人把他当做真心朋友,他就变成一种受崇拜的英雄,他的一言一笑,一举一动都在有意无意之间变成自己的模范,他的性格就逐渐有几分变成自己的性格。同时,他也变成自己的裁判者,自己的一言一笑,一举一动,都要顾到他的赞许或非难。一个人可以蔑视一切人的毁誉,却不能不求见谅于知己。每个人身旁有一个“圈子”,这圈子就是他所常亲近的人围成的,他跳来跳去,常跳不出这圈子。在某一种圈子就成为某一种人。圣贤有道,盗亦有。隔着圈子相视,尧可非桀,桀亦可非尧。究竟谁是谁非,责任往往不在个人而在他所在的圈子。古人说:“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久闻之后,香可以变成寻常,臭也可以变成寻常,习而安之,就不觉其为香为臭。一个人应该谨慎择友,择他所在的圈子,道理就在此。人是善于模仿的,模仿品的好坏,全看模型的好坏。有如素丝,染于青则青,染于黄则黄。“告诉我谁是你的朋友,我就知道你是怎样的一种人。”这句西谚确是经验之谈。《学记》论教育,一则曰“七年视论学取友”,再则曰:“相观而善之谓摩”。从孔孟以来,中国士林向奉尊师敬友为立身治学的要道。这都是深有见于朋友的影响重大。师弟向不列于五伦,实包括于朋友一伦里面,师与友是不能分开的。

许叔重说文解字谓“同志为友”。就大体说,交友的原则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但是绝对相同在理论与事实都是不可能。“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不同亦正有它的作用。朋友的乐趣在相同中容易见出;朋友的益处却往往在相异处才能得到。古人常拿“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譬喻朋友的交互影响。这譬喻实在是很恰当。玉石有瑕疵棱角,用一种器具来切磋琢磨,它才能圆融光润,才能“成器”。人的性格也难免有瑕疵棱角,如私心、成见、骄矜、暴躁、愚昧、顽恶之要多受切磋琢磨,才能洗刷净尽,达到玉润珠圆的境界。朋友便是切磋琢磨的利器,与自己愈不同,摩擦愈多,切磋琢磨的影响也就愈大。这影响在思想方面最容易见出。一个人多和异己的朋友讨论,会逐渐发现自己的学说不圆满处,对方的学说有可取处,逼得不得不作进一层的思考,这样地对于学问才能鞭辟入里。在朋友互相切磋中,一方面被“磨”,一方面也在受滋养。一个人被“磨”的方面愈多,吸收外来的滋养也就愈丰富。孔子论益友,所以特重视直谅多闻。一个不能有诤友的人永远是愚而好自用,在道德学问上都不会有很大的成就。

好朋友在我国语文里向来叫做“知心”或“知己”。“知交”也是一个习惯的名词。这个语言的习惯颇含有深长的意味。从心理观点看,求见知于人是一种社会本能,有这本能,人与人才可以免除隔阂,打成一片,社会才能成立。它是社会生命所借以维持的,犹如食色本能是个人与种族生命所借以维持的,所以它与食色本能同样强烈。古人尝以一死报知己,钟子期死后,伯牙不复鼓琴。这种行为在一般人看似近于过激,其实是由于极强烈的社会本能在驱遣。其次,从伦理哲学观点看,知人是处人的基础,而知人却极不易,因为深刻的了解必基于深刻的同情。深刻的同情只在真挚的朋友中才常发现。对于一个人有深交,你才能真正知道他。了解与同情是互为因果的。你对于一个人愈同情,就愈能了解他;你愈了解他,也应就愈同情他。法国人有一句成语说:“了解一切,就是宽容一切。”这句话说来似乎很容易,却是人生的最高智慧,需要极伟大的胸襟才能做到。古今有这种胸襟的只有几个大宗教家,像释迦牟尼和耶稣,有这种胸襟才能谈到大慈大悲;没有它,任何宗教都没有灵魂。修养这种胸怀的捷径是多与人做真正的好朋友,多与人推心置腹,从对于一部分人得到深刻的了解,做到对于一般人类产生深厚的同情。从这方面看,交友的范围宜稍宽泛,各种人都有最好,不必限于自己同行同趣味的。蒙田在他的论文里提出一个很奇怪的主张,以为一个人只能有一个真正的朋友,我对这主张很怀疑。

交友是一件寻常事,人人都有朋友;交友却也不是一件易事,很少人有真正的朋友。势力之交固容易破裂,就是道义之交也有时不免闹意气之争。王安石与司马光、苏轼、程颢诸人在政治和学术上的倾轧便是好例。他们个个都是好人,彼此互有相当的友谊,而结果闹成和市俗人一般的翻云覆雨。交友之难,从此可见。从前,人谈交友的话说得很多。例如“朋友有信”,“久而敬之”,“君子之交淡如水”,视朋友须如自己,要急难相助,须知护友之短,像孔子不假盖于悭吝的朋友;要劝善规过,但“不可则止,匆自辱焉”。这些话都是说起来颇容易,做起来颇难。许多人都懂得这些道理,但是很少人真正会和人做朋友。

孔子尝劝人“无友不如己者”,这话使我很彷徨不安。你不如我,我不和你做朋友;要我和你做朋友,就要你胜似我,这样我才能得益。但是这算盘我会打你也就会打,如果你也这么说,你我之间不就没有做朋友的可能么?柏拉图写过一篇谈友谊的对话,另有一番奇妙议论。依他看,善人无须有朋友,恶人不能有朋友,善恶混杂的人才或许需要善人为友来消除他的恶,恶去了,友的需要也就随之消灭。这话显然与孔子的话有些牴牾。谁是谁非,我至今不能断定,但是我因此想到朋友之中,人我的比较是一个重要问题,而这问题又与善恶问题密切相关。我从前研究美学上的欣赏与创造问题,得到一个和常识不相同的结论,就是:欣赏与创造根本难分,每人所欣赏的世界就是每人所创造的世界,就是他自己的情趣和性格的返照;你在世界中能“取”多少,就看你在你的性灵中能提出多少“与”它,物我之中有一种生命的交流,深入所见于物者深,浅入所见于物者浅。现在我思索这比较实际的交友问题,觉得它与欣赏艺术自然的道理颇可暗合默契。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得到什么样的朋友。人类心灵常交感同流。你拿一分真心待人,人也就会拿一分真心待你,你所“取”如何,就看你所“与”如何。“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不爱你敬你,就显得你自己亏缺,你不必责人,先须返求诸己。不但在情感方面如此,在性格方面也都是如此,友心同心,所谓“同心”是指性灵同在一个水准上。如果你我在性灵上有高低,我高就须感化你,把你提高到同样水准;你高也是如此,否则友谊就难成立。朋友往往是测量自己的一种最精确的尺度,你自己如果不是一个好朋友,就绝不能希望得到一个好朋友。要是好朋友,自己须先是一个好人。我很相信柏拉图的“恶人不能有朋友”的那一句话。恶人可以做好朋友时,他在他方面尽管是坏,在能为好朋友一点上就可证明他还有人性,还不是一个绝对的恶人。说来说去,“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那句老话还是真的,何以交友的道理在此,如何交友的方法也在此。交友和一般行为一样,我们应该常牢记在心的是“责己宜严,责人宜宽”。

2.关于友情

[日]池田大作

池田大作,1928年生。日本创价学会名誉会长,国际创价学会会长。著名的佛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作家、桂冠诗人、摄影家,世界文化名人,国际人道主义者。1983年获联合国和平奖;1999年获爱因斯坦和平奖;曾在中国获得中日文化交流贡献奖。

撇开友情,无法谈青春,因为友情是点缀青春的最美丽的花朵。

回顾青春时代,对恋爱的回忆往往是苦多于甜,而对友情的回忆,总会唤起清爽的怀旧之情。

人的一生,伴随其成长阶段,结识各种各样的友人。刚开始懂事时候的小伙伴,小学时的学友,青年时代的挚友,走向社会之后的同事,棋友、酒友,到了老年则有茶友,等等。

无论哪一种,所谓朋友,都应该是没有利害、不要卑鄙手腕、纯粹的人与人之间真诚结交的关系。当然,其间有互相理解的深浅和对友情所持态度的强弱的差异。

少年时代在彼此理解上还不太成熟。成人以后的互相交往,权宜色彩浓厚起来,就是说,视可利用的程度而区别对待。能够以整个人格互相信赖,也许是彼此过于认识了“人”的缘故。

青春时代的友情,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恋爱的序曲。自己以人格相许,也期望得到对方整个人格的信赖。这是明白了人的尊严之后的宝贵一步。尽管这一步很短暂,其经验却影响一生。没有体验过真正的友情的人,作为人是残废的——我想这么说也绝不过分的吧。

以信赖感和期待信赖的心愿结成的朋友,互为镜子。能够逐渐有意识地审视“自我”的正是青春期。交朋友、相信朋友的同时,自己也尽力去报答朋友的信赖,这大概就是向自己的变革挑战,是最初的体验。

幼年时,他周围的亲属和教师尽管有时会申斥他,却是他可以倾吐心里话的人。在他心里,还没有“自我”的清晰影像。

到了青春期,“自我”才作为影像出现在自己的面前,从而进入了把同样处于人格形成中的友人作为一面镜子的意识阶段。

不言而喻,文明社会里人际关系占着生活环境的大部分。对人们交织在一起的复杂而微妙的关系,能理解到何种程度?怎么处理?这里包含着人生的智慧。

朋友是不为装潢门面或欲望支配的野心所能玷污的、纯洁无瑕的、最像人的样子的关系。活着的人应有的相互理解,是人生遇到的所有人际关系的不可缺少的基础。

将来成为社会上的人,与公司前辈、后辈、竞争对手等交往,表面上看千差万别,但只要有人的理解为根基,就能受益匪浅。

现代社会,人们之间越来越难于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这是所谓技术优先、组织优先的现代文明的基本状况必然导致的结果。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上缺少友情的缘故。

在激烈的考试竞争中,青春阶段在“教育妈妈”和学校老师管束下,必须拼命学习,得不到真正交朋友的充裕时间。在竞争的人生当中,本应该是最好的朋友的人,也只能成为可恨的敌手。激烈至极的大学考试在15岁至17岁之间,便深深扎下了问题的根子。

人与人之间保持温暖的心与心的互相接触是如何重要,这一点,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还未来得及体验到。也可以说,在大学纠纷中,学生们对教授和社会的态度,的确像人们谴责的那样,是以幼稚的任性为基调的。不过,把这个责任推给他们就未免太苛刻了。因为把他们扭曲成只能如此思想和行动的人们,不是别的,正是现代社会,是大人们。不这样深刻地反省,就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未来的完全建设也定会落空。

通过友情的交流,青年才懂得世上不允许任性。无视这个道理,自己在社会中的正当位置,将会被剥夺,没有立足之地,在自然的意志中等待着他的只能是严厉的惩罚。

为朋友的不幸而哭泣,为朋友的喜悦而欢欣,这种生命的共鸣,意味着向社会敞开的人格正在真正形成。恐怕再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人生一课了。我想,如果认真地考虑自己孩子的教育,就决不要忘记让他们交朋友,珍惜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