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花儿与少年 花儿美美走世界
3224600000007

第7章 (1)

张凯丽篇

大家对“中国好女人”的定义,曾经就是凯丽饰演的刘慧芳。

善良、无私、温暖着身边的每个人,却唯独苦了自己。

只是,是否唯有奉献才伟大?当凯丽加入《花儿与少年》,就如同对女性的一种鼓舞:走出去,从此不再湮没于家庭,无论真实的自己是否那样讨人喜欢,都可以为自己而活,无论已经沉默过多少时间,都可以绽放别样的美丽。

从上世纪80年代电视剧《渴望》中的“国民媳妇”刘慧芳,到近年在《咱们结婚吧》中塑造的“薛阿姨”,张凯丽在荧屏上创造了许多不同个性的经典形象。不过她在《花儿与少年》迷糊的状态、开朗的性格、爽朗的笑声和“凯式打油诗”,让她收获更多好评。

当她收拾行李不慎划伤手指,当她出现在机场不小心跌倒,当她面对困难的外语号啕大哭时,她的真性情让我们见识到什么是快乐、坚强的二姐,因为有二姐凯丽,这场旅行充满着真实的笑语。《花儿与少年》让大家重新发现了凯丽,也让凯丽重新发现了自己。

1.开启学霸之旅

花儿们出发前,第一个任务就是学习基本的日常外语,而二姐凯丽却因此躲厕所委屈大哭。抛开影视剧中“国民妈妈”的形象,凯丽是一个率真的女人,各种情绪、委屈都会轻易地爆发出来。其实,凯丽姐本身就对外语有抵触,再加上老师第一个向她提问对话,结果她每次紧张的作答都是错误。在越来越恐慌的状态下,在其他人的帮助下终于答对,当时的她是多么的委屈、难受,一直强忍着眼泪,自尊心更是被打击得支离破碎。张凯丽是一个性情中人,当遇到让自己不自在的事情时,就会很难受、纠结,今天的遭遇带给她的感受,我们也可想而知。于是,凯丽姐找借口去了洗手间,委屈地哭了起来。张凯丽的情绪真实外露,觉得自己受到了莫大的委屈,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毫无保留地在镜头前哭了起来。“我觉得自己很傻,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遇到外语自己就不行了,都不想去了。”

凯丽透露,自己此前曾多次试图学习好外语,但自认缺乏学习外语天赋的她,连遭周边人的调侃、打击,让她后来对外语宁愿选择敬而远之。却不承想参加《花儿与少年》,第一件事就是与其他嘉宾一起学外语,简直就是被直戳命门,让她倍感“压力山大”。谈及此事,凯丽含泪哭诉,“就我开不了口,简直像个傻子”。二姐张凯丽,虽然面对委屈有点“苦大仇深”,但是却让观众看到了自己真实的一面,毫不做作的性格。

事实上,害怕学外语的凯丽,在刚刚开放高考的时候也算是个学霸。1978年,她因当兵来到北京,后被派到了军事博物馆当解说员,并拿到北京户口。然而1981年,中国恢复高考的第四年,张凯丽下定决心放弃“铁饭碗”,重返老家吉林,她要上大学。由于天资不错,张凯丽顺利地考上了吉林艺术学院攻读表演专业。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了中国煤矿文工团话剧当话剧演员,再次回到北京。在那个高考落榜屡见不鲜的年代,实在不易。

2.开启渴望之旅

纵观近几十年的内地电视剧,能达到收视奇迹的,恐怕只有“四大名著”、《还珠格格》和《渴望》了。1990年,凯丽因为扮演刘慧芳这一角色一夜成名,成为当时最红的国内女演员。在《花儿与少年》开播3期以来,凯丽三次在罗马当地被华人粉丝认出,频频要求合影签名,在圣保罗大教堂排队时,粉丝们还为凯丽唱起了《渴望》主题曲,让一个年代的记忆扑面而来,足以证明这部剧给凯丽带来的巨大荣耀和美好回忆。

1990年,电视剧《渴望》红遍大江南北,女主人公刘慧芳坎坷的命运牵动了万千观众的心,成为了当年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那年,凯丽正是中国煤矿文工团的一名话剧演员,在《渴望》之前她只拍过一部电影。当年,《渴望》的导演去煤矿文工团挑选演员,本来已经选好了刘慧芳扮演者,却因为在楼梯上偶然碰见凯丽而改变了人选。张凯丽回忆道,当时自己27岁,演完《渴望》,走到街上总会有观众过来热情地喊“慧芳”,坐飞机的时候很多乘客都来找她签名,坐出租车,司机师傅也会和她聊个没完,似乎一夜间全国人民都认识她了。若是当年就有了“追星族”的说法,那么凯丽一定是最早一代的全民偶像,是全国男人想娶的贤惠妻子。

然而,喜欢《渴望》的可能都是妈妈级别的粉丝了,如今很多年轻人喜欢凯丽,是因为凯丽从2011年《裸婚时代》出演童佳倩的妈妈开始,成功诠释了几个碎嘴妈妈的角色,迎来事业第二春。2012年,她在《新恋爱时代》再次出演姚笛妈妈,演绎中国式妈妈的操心,去年又在热播剧《咱们结婚吧》中饰演高圆圆的妈妈“薛素梅”,再掀“国民妈妈”热潮,连罗马的小粉丝都忘记了凯丽的名字,直呼“薛阿姨”。这次看了凯丽在《花儿与少年》中的表现,终于发现真实的凯丽就像那些母亲角色一样,率真、嘴快、要强、耍宝,总之可爱极了。

就是这样不多的几部影视剧,却都让她拿奖拿到手软,1990年,她凭借《渴望》夺得1991年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女主角奖和北京电视春燕杯最佳女主角奖,1992年获得第三届全国电视十佳演员的十佳之首。近几年又凭借《裸婚时代》和《咱们结婚吧》中的妈妈角色分别获得安徽卫视国剧盛典年度最佳女配角奖和演技实力派女演员奖。

3.静默岁月,低调芳华

从第一期里调侃“我们七个人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到后来不断强调“我们是一个团队”,二姐的话不断稳定军心,永远都带着最强烈的凝聚力。而这几期下来凯丽也越来越放得开,越来越爱表演,第三期的《罗马假日》主题中,凯丽在科隆纳宫可谓是过足了戏瘾,忍不住来了一段太后秀,在小花子的带领下依次接见“大臣们”,这个说着东北话的太后爆笑言论不断。

很少有人知道,凯丽其实是话剧科班出身,并且在隐于荧幕的那几年中,仍活跃在话剧舞台,也正是她在话剧舞台上练就的精湛的表演技能,才使得她能够更好地抓住电视剧角色的个性特征。1991年跟随丈夫定居深圳的凯丽离开了观众的视线,几乎没有影视作品,直到1998年,张凯丽的事业再次赢来转机。那一年,她主演的话剧《下岗了,别趴下》在全国反响强烈,还因此得到了中央实验话剧团的仅有的进京指标,调入中国国家话剧院,仅一天时间又把户口迁回北京了。2001年和2002年分别凭借话剧《纪念碑》与《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斩获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和最高政府奖项中国话剧金狮奖。

如果不是看《花儿与少年》,我们怎知二姐凯丽原来是位诗人,即兴打油诗脱口而出,这是她给三姐许晴写的诗:“三姐许晴有智商,美丽浪漫又大方。自己的世界很精彩,轻松快意没负担。”把许晴逗得倒床大笑。生活中的二姐是个如此幽默又有生活情趣的女人。那是因为她有一个作家丈夫和一个甜美的妙龄女儿。

张凯丽的丈夫是知名作家张建全,后在深圳做房地产生意,两人1995年在深圳拍戏时相识,第二年走进婚姻的殿堂。当年凯丽放弃如日中天的事业,为了家庭从北京跑到深圳来,10年后,丈夫看凯丽依旧热爱舞台,为了爱情也放弃深圳的事业,跑到北京来,重新干起。1997年,张凯丽女儿可可降生。如今可可已经是17岁,读中学,外形甜美可人。

凯丽曾表示过在荧幕之外,最愿意做的事情还是写诗念诗。曾经因为吃了朋友送的两只山鸡,她还特意写了一首打油诗,名为《山鸡叹》,读来颇为有趣。在外地拍戏时,凯丽思念丈夫和女儿时,就会写些打油诗和丈夫交流,丈夫也会以诗回她。生活就该这样充满乐趣!

无论是早前的勤劳女性形象,还是之后的“多事”妈妈,张凯丽总是能将不同年龄阶段的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但大家决然想不到的是,这位在众人印象中相当利落的女人,现实生活里竟然是个“生活白痴”!不仅出行前所有行李都靠着女儿帮忙打包,面对五花八门的电子产品更是一窍不通。生存能力如此令人堪忧,难怪连自己女儿都放心不下“不知道妈妈该如何照顾好自己”。因为凯丽对于手机一窍不通,女儿更是耐心地将手机中各项功能告知,以免妈妈在国外与队伍失去联系。

离别前,女儿特地交代导演组“你们一定要好好照顾我妈!”对此,凯丽也颇为不好意思地说:“女儿老问我:妈咪,没有我的那几十年,你是怎么活过来的呀?”她还一再跟导演组强调,出行期间什么都不给也没关系,但电话一定要留下,因为多年来她已习惯了每天给女儿、爱人打电话。

张凯丽曾说过,她之所以参与这次旅行,主要是因为女儿的莫大支持与鼓励。荧屏上她是又一次成功的“妈妈”形象,在现实生活中,女儿才是她最大的宝贝。

4.永不放弃,发现更美的自己

凯丽在《花儿》旅行中爱唱歌的习惯也给很多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听完华晨宇演唱的《亲爱的小孩》后,二姐也会自顾自地哼起旋律,一晚上都停不下来,即便在马车上游览,也会有二姐高亢的美声飘出。虽然有时候歌词都记不住,虽然有时会跑调,场合也随意,但新一代神曲之王俨然诞生了。连导演都说,凯丽姐一路高歌到底,绝对是团队中最有爱的开心果。而用她的原话来说就是“我们路上缺点歌声,就是要嗨,嗨起来!”

其实张凯丽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演员,更是一位好歌手,也是一位主持人。

作为歌手,她曾凭借一首《昨天的爱》获中国音乐电视大赛银奖,也翻唱过《嫂子颂》《好人一生平安》等经典歌曲;作为主持人,1978年,她当兵刚来北京时曾被派到了军事博物馆当解说员,后来以专题片《凯丽阿姨讲科学》在全国电视节目评比中获得金奖,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她早年还是一位短道速滑运动员,跟中国女子著名速滑运动员叶乔波是上下铺的好姐妹,这样的二姐真是多才多艺样样精通,其早期的主持旧照更是被网友笑称神似朝鲜女主播。

人到中年 依然保持年轻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