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卓越方法探寻(人生高起点)
3227000000009

第9章 思考的力量:点燃你头脑的火药库(3)

盼盼集团的前身是营口市金属制品厂,是韩召善背着86万元债,带领十几名工人创办起来的。从最初只做些零活到逐渐有了自己的产品,整整经过了十多年的艰辛努力。当时他们生产的“宫灯牌”档案柜在当时的市场上十分畅销。90年代初,工厂已有800多人,年生产产值1700万元,实现利税300多万元,这对镇办小厂来说已是相当可观的,但韩召善却感到铁皮柜市场基本饱和,不会有大作为,商场如同战场,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研制开发出新的、更好的拳头产品。这一年,适逢中国刮起老城市改造之风,建筑业十分火热,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韩召善发现家用防撬门市场前景不错,便提出转产防撬门。韩召善万万没想到,班子中大部分成员和供销人员都不赞成,他们认为眼下维持好铁皮柜的生产就可以了,怕再折腾个鸡飞蛋打一场空,弄不好,还把这几年积攒下来的老本儿都得搭上。

企业兴衰成败关键要看企业领导人战略决策上的判断是否正确。乡镇企业在走过初期繁荣的一段后,便进入漫长的往复徘徊,要么衰落,要么勉强维持生存的现状,如不尽快迈上新的发展台阶,将很快重蹈其他企业破产的覆辙。于是,韩召善对员工们说:“继续坐在老产品上,不思进取,不思开拓,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经过一段时间,大家的思想都统一起来了,韩召善终于力排众议,新产品如期上马。

韩召善对广告费的支出从不吝啬。他认为做广告就像搞储蓄,到头来总会有效益的,投入1元钱会得到3元钱的回报。盼盼集团每年都要拿出销售额的6%~8%做广告,从1992年到1997年,广告费共支出4700多万元,仅1997年一年的广告费就达到2600万元。他们先后在中央电视台、辽宁电视台等几十家新闻媒体为“盼盼”投入大量广告费。广告产生的巨大威力是不可低估的。随着广告力度的加大,经济效益也随之大增,仅就“盼盼”防撬门的专业生产看,正是以每年产值、利润翻一番的速度递增,去年已达到年产50万个的预定目标,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达到20%,库存量为零。他们的目标是占据防撬门市场份额25%以上,实现产值超过10亿元人民币。

盼盼集团将过去过于杂乱的CI设计统一起来,很快就被市场接受。目前正与国际流行设计接轨,并将集团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进行计算机管理。最近,盼盼集团又推出了盼盼儿童卡通形象。这主要是为了树立一种名牌意识。一个知名企业不应光盯着眼前这一点。名牌意识往往要在几代人的身上得到体现。比如可口可乐,现在无论大人、小孩都对它非常熟悉。因此,盼盼希望自己的名牌产品也能够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

售后服务是市场竞争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手段,是商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种产品质量再好,百密难免一疏。防撬门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保障安全,给“盼盼”上保险会彻底清除消费者的顾虑,盼盼与保险公司签订了保险协议,给每个防撬门交纳有关保险费,在保险期内,因产品质量原因发生被撬,或者明显盗窃痕迹,致使用户遭受家财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3000元限额内按实际损失负责赔偿。投保后的“盼盼”胸戴PICC标志,身携“产品质量保险卡”。

所有这些措施,强化了盼盼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

“盼盼”之所以取得这么令人瞩目的成就,可以说韩召善不拘于一点的散射式思维帮了大忙。假如当初只固守铁皮柜市场,不迅速转入防撬门市场。也许今日的“盼盼”还是乡镇小厂,或许早就跨掉了。

7开放眼界,海阔天空

商海中,创业者的眼界必须开阔,不能只看见某一点,而不及其余,或者只看到局部而不及全部。

三星财团是韩国十大财团之一,该企业创建之勋李秉哲,经过近50年奋斗,使企业闻名遐迩,称雄世界,他发展企业的原则和经营策略,更为人们所信服。他的生平业绩和经营思想,1986年被日本著名的“讲谈出版社”编辑成书,在日本极为畅销。他卓越功绩不仅被韩国所公认,也被世界所认可。1979年美国巴比森大学授予他最高经营奖,1982年4月3日美国波士顿学院授予他名誉博士称号。他逝世后,韩国当局还追授他一枚一级国民勋章。

李秉哲的前半生经历了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时期,这期间他虽然也创办了企业,但只是为了谋生吃饭,并无大的宏图。1945年韩国光复后,他在苦难生涯中受到教育和启发,确立了“事业报国”的创办企业的方向,但动荡的国内局势,朝鲜战争的爆发又使他的事业惨遭失败,李秉哲并没在失败中倒下,他从痛苦失败中总结创建事业的四大原则:第一必须敏锐地调查时代的动向。第二必须抑制贪心,不能超越自己的能力去经营企业。第三必须绝对避免投机心理。第四办企业要有上、中、下策多种准备,当上策受挫或失败时,就要果断地放弃上策,依次采取中策和下策,做到有备无患。李秉哲在后来事业中,始终遵循这一准则,使三星集团逐步发展壮大,为韩国经济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

李秉哲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后,始终本着不断进取,无终点创业的精神。他认为:“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满足于一得之功,安于现状,就是衰退,就是走自我毁灭之路。”李秉哲通过经营实践体察到:特定商品和事业达到顶点时,就应该开辟其他商品和领域,他把这种经营策略叫“企业变身”,他对所属企业管理者经常说:“必须具有事先了解企业寿命的智慧,以便在其寿命结束之前做好转向其他商品或事业。”遵照这一原则,他不断开拓自己经营领域,他首先是从制糖业开始的,以后又延伸到轻工业、重工业、电子工业、尖端技术,甚至文化艺术业等,所有这些都是他“无终点创业”的具体体现。

李秉哲认为,随着时代发展,企业经营者在抓住可变经营手段同时,还应注意抓住经营哲学中的不变规则,这就是技术革新和经营合理化。进入20世纪80年代,李秉哲把这一经营思想高度概括为“尖端技术、尖端经营”。他认为在国际竞争中要生存下去,就必须不断地使企业经营合理化,即通过尖端技术,降低成本,生产物美价廉的产品。因此,必须不断开发新技术。

李秉哲早在创建“第一制糖”企业时,就注意抓经营者和普通社员技术培训,培训员工们技术革新意识,使企业不断进步。他认为技术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钥匙,他时时搜集新信息,不断选择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技术加以引进,并确定明确引进原则,为此他组建了“三星综合技术院”,云集一批科技人才,专门负责新技术信息的搜集、引进、消化、开发和利用。并亲自负责组织和管理,他为该院规定4项任务:1应在全财团范围开发所有有前途的尖端产品;2开发高技术或可在若干会社共同利用的核心技术;3开发周期长且波及效果大的材料和产品;4属于会社之间重点开发或属大型项目应属全财团共同开发的任务。他制定中长期计划,有预见未来的眼光,并舍得下本钱培养技术人才,这项工作的落实为其几项基础产业如半导体、电子计算机、汽车等尖端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此,1982年到1986年,三星集团用于技术开发和人才培训投资总额达460亿韩元,占该会社当年销售额4%。三星不仅注意开发本企业应用技术,还瞄准宇航、情报通信、新材料等尖端技术和基础科学研究下功夫,使三星在韩国处于领先地位,这些尖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企业经济效益也起到很大推进作用。

8多想几步即可成功

曾有这样一个故事:

爱若和布若差不多同时受雇于一家超级市场,开始时大家都一样,从最底层干起。可不久爱若受到总经理青睐,一再被提升,从领班直到部门经理。布若却像被人遗忘了一般,还在最底层混。终于有一天布若忍无可忍,向总经理提出辞呈,并痛斥总经理狗眼看人低,辛勤工作的人不提拔,倒提升那些吹牛拍马的人。

总经理耐心地听着,他了解这个小伙子,工作肯吃苦,但似乎缺少了点什么,缺什么呢?三言两语说不清楚,说清楚了他也不服,看来……他忽然有了个主意。

“布若先生,”总经理说:“您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

布若很快从集市上回来说,刚才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车土豆卖。

“一车大约有多少袋,多少斤?”总经理问。

布若又跑去,回来说有10袋。

“价格多少?”布若再次跑到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