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创新力
323000000017

第17章 从众定式—锁在别人的头脑里 (1)

从众定式是思维定式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不利于个人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从众有时是盲目跟随,只会被淘汰,而过于屈服大众会过早地扼杀创新力。理解了枪不一定打出头鸟、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我们才能大胆地跳出从众定式,勇于挖掘创新力。

“跟着大家走,没错!”

你应该有过这样的经历,你骑着自行车来到一个十字路口,看到红灯亮着,尽管你清楚地知道闯红灯是违反交通规则的,但是你发觉周围的骑车人都没有停车,而是对红灯视而不见往前闯,于是你犹豫了一下,也跟着大家一起闯红灯。

比如,你经过几天几夜的思考,获得了一个自以为很好的新想法。当你把这个想法告诉一位同事,那位同事说:“你错了!”你又告诉第二位同事,第二位同事还是说:“你错了!”于是,你告诉自己:“大家都认为我是错的,看来我的确是错了。”

再比如,你与朋友们上街买衣服,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挑来拣去,你选中了一件自己喜欢的衣服,但朋友们普遍认为这件衣服不怎么好,不怎么适合你,不怎么实用等,罗列了一大堆意见。迫于多数人这种“无形的意见压力”,你最终放弃了自己的意见。

我们再来看一个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例子:

节假日有一家超市在搞优惠促销活动,于是发生了这样一个笑话:有一位老头,看见很多人挤着排队,自认为一定是买什么好东西,便跟在后面排了起来。排了一个多小时终于轮到他买了,一看每人只能买两包卫生纸,真是哭笑不得。

你看到上面事例的共同点了吗?不错,那就是从众。

从众,其实质就是一个人因受到群体的影响,最终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现象,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随大流”,它是引发思维定式的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从众定式通常表现为在认知事物、判定是非的时候,多数人怎么看、怎么说,自己就跟着怎么看、怎么说,人云亦云;多数人做什么、怎么做,自己也跟着做什么、怎么做,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它是思维定式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思维上的“从众定式”,使得个人有一种归宿感和安全感,能够消除孤单和恐惧等有害心理。另外,以众人之是非为是非,人云亦云随大流,也是一种比较保险的处世态度。你想,自己跟随着众人,如果说的对、做得好,那自然会分得一杯羹;即使说错了、做得不好也不要紧,无须自己一人承担责任,况且还有“法不治众”的习惯原则。所以,很多人愿意采取“从众”这种中庸的处世方式。

从众是人类或群体动物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方式,本来无可厚非,但有时人们的从众心理具有盲目性,大家都参与、自己也参与,从来不问所参与事情的是非对错,后果往往令人啼笑皆非。如果一个人做事情不独立思考、盲目跟从。那么,他一定会形成一种从众定式。从众定式是可怕的,这时候人们的思想被“随大众”所局限,自己的意志和思想无法发挥作用,更不可能作出创新之举。只有那些敢于跳出从众潮流,作出“与众不同”行为的人,才有可能摘取创新之果。

过于屈服将会扼杀创新力

其实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倾向,一般是倾向于大多数人的想法或态度,以证明自己并不孤立。有人做过研究,持某种意见人数的多少是影响从众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人多”本身就是说服力的一个证明,很少有人能够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还坚持自己的不同意见。

1952年,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做了一个实验,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作出明显错误的判断。他请大学生自愿做他的试验者,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当某个大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有6个人先坐在了那里,他只能坐在第7个位置上。事实上他不知道,其他6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只有他是受试者。

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实验共进行了18次。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判断的。

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6个串通好的人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那个人开始迷惑了,他是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但自己心里认为不正确的答案呢?

从结果看,平均有33%的人的判断是从众的,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判断错的可能性还不到1%。当然,还有24%的人没有从众,他们按照自己的正确判断来回答问题。

研究表明,从众性与创新性呈负相关趋势。从众者自觉的创新意识淡漠,内在的创新动机弱化,思路窄而浅,缺乏自信心与独立性,焦虑感重,依赖性强。姑且不论其能否发现问题,即使是真的发现了,也不敢大胆地求证和否定。靠别人眼色行事的人,怎么会有自己的一片蓝天呢?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出于群,言必毁之。压力是人们屈服于群众的一个决定因素。在一个单位内,谁作出与众不同的判断或行为,谁往往就会被其他成员所孤立,甚至受到严厉惩罚,因而所有成员的行为往往高度一致。美国霍桑工厂的实验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工人对自己每天的工作量都有一个标准,因为任何人超额完成都可能使管理人员提高定额,所以,没有人愿意去打破这个标准。这样,一个人干得太多,就等于冒犯了众人;但干得太少,又有“磨洋工”的嫌疑。因此,任何人干得太多或者太少都会被提醒,而任何一个人冒犯了众人,都有可能被抛弃。为了免遭抛弃,人们就不会去“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只会采取“随大流”的做法。试想,这种时时处处屈服于大众的人,创新力从何而来呢?

从众定式不利于个人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如果一味地“从众”,一味地屈服,个人就不愿开动脑筋,也就不可能获得创新。

因此,对于一个团体来说,“一致同意”、“全体通过”并不见得是件好事,可能它是集体屈从的现象,可能它的背后隐藏着“从众定式”。

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一次董事会议上,有位董事提出了一项决策议案,立即得到大多数董事的附和。有人说,这项决策能够大幅度提高利润;有人说,它还有助于我们打败竞争对手;还有人说,应该组织力量,尽快付诸实施。

但是,会议主持人则保持了冷静的头脑。他说:“我不赞同刚才那种团体思考方式,它把我们的头脑封闭在一个狭小的天地内,这会导致十分危险的结果。我建议把这项议案搁置一个月后再表决,请每位董事各自独立地想一想。”一个月后,重新讨论那项议案,结果它被否决了,而有人提出了另一项更有创新性的议案。

会议主持人无疑是聪慧的,他嗅出了从众的气息,也觉察了从众的危险性,及时跳出了从众定式,为公司挽救了一场未知的损失。同时,他给大家开辟了避开从众的创新空间,让大家的创新力得到尽情发挥。

我们要想在生活中、事业上有所成就,有所创新,那么就一定要摆脱盲目从众、过分屈从的恶习,善于独立思考,对事情保留自己的看法。

盲从只会被淘汰

法国的自然科学家法伯曾经做过一次有趣的“毛虫试验”。

法伯把一群毛虫放在一个盘子的边缘,让它们一个紧跟着一个,头尾相连,沿着盘子排成一圈。于是,毛虫们开始沿着盘子爬行,每一只都紧跟着自己前边的那一只,既害怕掉队,也不敢独自走新路。它们连续爬了7天7夜,终于因饥饿而死去。而在那个盘子的中央,就摆着毛虫们喜欢吃的食物。

为什么毛毛虫全死呢?原因就在于它们是群居动物,有着一种强烈的“从众倾向”。这是自然界的“盲从”现象,不问原因,不问对错,盲目的毛毛虫,最终只能被食物“遗弃”,被生命“淘汰”。

估计很多人都知道现代经济学上的鲶鱼效应,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人类学上还有个鲦鱼启示录。如果仅将鲦鱼的实验拿来解释人类行为,可能不见得完全合理,但就人类与其他生物事实上具有某些共通性的特征而言,鲦鱼的实验为人类至少提供了一个警讯式。

鲦鱼是一种群居的鱼类,这是因为它们没有太大的能力去攻击其他鱼类的缘故。通常它们有一个聪明且活动力强的首领,其他的鲦鱼便追随在它后面,亦步亦趋地形成一种极有趣味的马首是瞻的生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