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自立成就好人生(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3233700000008

第8章 锻炼适应能力(1)

如今,很多的青少年均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没有兄弟姐妹的环境中。由于现代家庭往往是独门独户,由于家长担心孩子在外面受到“伤害”,所以,目前青少年失去了很多与同龄人接触的机会,一部分青少年得不到锻炼而变得胆小,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友爱,不善于合作,缺乏必要的责任感与公德意识。所以,青少年要敢于走向社会,走向人群,锻炼自立的能力。

1积极投身实践

有句古话说得好:实践才能出真知。因此来说,唯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一千多年前意大利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伽利略发现了摆动定时性定律,提出了自由落体定律,发明了比重秤、空气温度计。众所周知,正是由于伽俐略懂得了实践的重要性,他才在自己的实践中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论点:物体从高处落下时,速度是由重量决定的。物体越重,下落速度也越快。这条定理的否定,无疑就是伽俐略通过实践才得出的正确答案。

对于青少年来说,一个花一样的年龄,更是一个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只有社会实践才能真正的让青少年掌握丰富的知识以及具备各种各样的能力,日后也才能在社会上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学习,永无止境

有一个徒弟认为自己学的已经很好了,就跑去对师傅说:“师傅,我已经学足了,可以出师了吧!”师傅并没有回答,而是先让他去装一大盆子的石子,直到自己认为装满为止,这个徒弟就去做了,一会儿工夫他觉得自己已经装的满满的,然后他就去见了师傅。

师傅也没有说什么,就问徒弟:“装满了吗?”“满了!”徒弟自信的答道。师傅也并没有回答,而是抓来一把沙,掺入那个大盆子里,没有溢出。师傅又问:“满了吗?”“满了!”徒弟这次极为肯定地回答。师傅又抓来一把石灰,掺进那个盆子里,还是没有溢。“满了吗?”师傅再问。“满了!”徒弟显的很不耐烦的说道,接着,师傅又到了一盅水下去,仍然没有溢出来。“满了吗?”徒弟这次无言以对。

其实无论什么人,什么时候,都离不开学习。更不能停止去学习,“人活着就要永远学习。”不知道是谁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但是对于学习来说,应该是没有尽头的,也只有那些不断学习的人,才会有可能成为成功之人。

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才会得到不断的提高,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纵观古今,那些真正的学问家,因为懂得学无止境,所以总能看到自己无知的一面。孔子曾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对于青少年来说,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学会学习,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要能够在这学习中学会实践,这才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21世纪中的文盲将是那些不会学习而且不懂得学习实践的人。而对于学习本身,其实也是一门学问。一个学习优秀的学生,一定有科学的方法,有需要遵循的规律。因为只有按照正确的方法学习,学习效率才会高,学的也才会轻松,思维也变的灵活流畅,能够很好地驾御知识,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

从学习中懂得人生,从学习中懂得实践。然后养成一边学习,一边实践的好习惯,青少年的人生才能在不断的学习和不断的实践的过程中变得更加精彩。所以,青少年在学习中应追求更高的学习境界,然后使学习成为一件愉快的事。

对于青少年来说,学好科学知识是第一要务。只有学好了科学知识,才谈得上今后建设祖国或者是从事科研工作。而不能好高骛远,基础都没有打扎实就想展翅高飞。古人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青少年风华正茂,正处在学习的大好时光,一定要锲而不舍地学习,要从书本上学习,也要从实践中学习,掌握各种知识和本领。而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一定要更加的努力。

青少年一定要知道,学无止境!知识永无穷尽之日。身为八九点钟的“太阳”,青少年理所当然地要以谦虚求实之心,勇于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只有这样,民族的振兴、祖国的腾飞,才能指日可待!

实践出真知

有这么一则寓言,说是有一个哲学家要过河,所以他就去河边叫一个船夫。在过河期间,他想向船夫炫耀一下自己的博学多才,就问船夫:“你懂数学吗?”“不懂。”船夫说。“你的生命的价值失去了三分之一”,哲学家说。“你懂哲学吗?”“更不懂。”哲学家感慨的:“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一半!”

过了一会儿,过来一个巨浪,一下子就把船打翻,哲学家掉在河里。船夫就问:“你会游泳吗?”“不会,不会!”船夫说:“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全部!”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古诗千百年来被传诵。其内在的意义每一个都知道,而现如今,21世纪是一个知识突飞猛进的世纪,也是一个催人奋进的世纪。青少年将成为21世纪进步的主力军。更应该抓住这个学习的好时光,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在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实践。

世界上有些事情只有当自己亲自去实践过才会发现其中的奥妙。了解自己不了解的不知道的事情,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所以伸出你的双手走出去,到实践中去找寻你的答案。对于青少年则更是如此。唯有实践才能出真知。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人生价值和理想的实现,都离不开社会实践。而故事中的哲学家虽然自己满腹才学,但是却连最根本的自救都不会,最后也就丧失了宝贵的生命。连一点儿社会实践都没有,还去高谈阔论自己的才学。其实,不懂得实践的人,就算你有再大的能力,在实践面前,将永远是一个零。

毛泽东也这样说过:“你要有知识,你就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青少年只要懂得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就会在实践中不断的提高自己,因为纸上的知识得来的终会觉得浅,要想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还是得躬行。其实不听不如听之,听之不如亲眼所见,眼见不如认识懂得,认识不如亲手变革的行动,学习达到了会干、会做的程度,就到头了,会做、会干就意味着认识了、懂得了。这段话隐喻了知与行的关系。应该知道所有真正的道理都是在实践中得来的。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唯有永远的学习,才能够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更重要的是要让学习和实践相结合,才是学习是最高境界。用知识创造生活,你的人生就会树立起永不沉沦的风帆。

2主动与他人合作

合作,就是人和人之间相互配合。一个人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合作能力。“我能行”的含义,并不是“只有自己行,别人都不行”,恰恰相反,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取长补短走天下”。懂得与人合作,以达双赢,做大人生局面。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总是很有限的,就像孤掌难鸣一样。所以,要想办事成功,就要主动与人合作。不管是帮助自己还是帮助别人,那样效率才会高一些。如何使效果达到最大化,还得自己斟酌。别闷在一大堆事情中间,探出头来,你会找到更好更有效率的解决方式,只有这样才会取得最大的效率。

合作的功效

从前,有两个非常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子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子活鱼,而另一个人则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烤起了那些鲜活的鱼。把鱼烤好以后,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就连鱼带汤吃了个精光,可是鱼毕竟是有限的,还没过几天,他就把鱼全部吃光了。不久,便饿死在了空空的鱼篓旁了。

而另一个得到鱼竿的人,提着他的鱼竿朝海边走去,他忍饥挨饿走了几天,当他终于能看到远方蔚蓝的大海时,他用尽了浑身最后一点力气,再也走不动了。最后他也只能倒在了他的鱼竿旁,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间。

同样,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鱼。但他们没像前两个人那样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寻找大海。他们两个带着鱼和鱼竿踏上旅程。在路上,他们每次只煮一条鱼,经过艰难的跋涉,他们终于来到大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自己的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和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

我们可以从故事中发现,同样是面对着鱼竿和满篓的鱼,四个人却有不同的表现:前两个人只顾眼前利益,得到的只是暂时的满足和长久的悔恨;后两个人却很有心机,懂得人生的智慧在于目标存高远但立足于现实,于是两个人合作,发挥了鱼竿和一篓子鱼的双重功效,最后过上了自己所希望的幸福生活。

生活中,一个人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只有与人合作你才能取得更大的收获,否则这样下去,你终有一天会因“体力不支”而倒下去。与人合作,合力双赢不是更好吗?既可以发展自己,也可以让自己得到最大的好处。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主动与人合作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个哲人曾说过这么一段话,大体上的意思是这样的:你手上有一个苹果,我手上也有一个苹果,两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能力,我也有一种能力,两种能力交换后就不再是一种能力了。所以说,只有合作才能产生奇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中国有句古话:“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说的也是合作的积极意义,青少年要学会主动与别人合作,才能在生活和学习中游刃有余。

合作是成功的基石

有人和上帝讨论天堂和地狱的问题。上帝对他说:“来吧!我让你看看什么是地狱。”他们走进一个房间。一群人围着一大锅肉汤,但每个人看上去一脸饿相,瘦骨伶仃。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只可以够到锅里的汤勺,但汤勺的柄比他们的手臂还长,自己没法把汤送进嘴里。有肉汤喝不到肚子。只能望“汤”兴叹,无可奈何。

“来吧!我再让你看看天堂。”上帝把这个人领到另一个房间。这里的一切和刚才那个房间没什么不同,一锅汤、一群人、一样的长柄汤勺,但大家都身宽体胖,正在快乐地歌唱着幸福。

“为什么?”这个人不解地问,“为什么地狱的人喝不到肉汤,而天堂的人却能喝到?”

上帝微笑着说:“很简单,在这儿,他们都会喂别人。”

合作与不合作,带来的结果截然相反。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当危机来临时,合则共存,分则俱损。

四肢看到胃成天不干活,心里很不平衡,它们决定像胃那样,过一种不劳而获的绅士日子。

“没有我们四肢,”四肢说,“胃只能靠西北风活着。我们流汗流血,我们受苦,我们做牛做马地干活,都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胃!我们什么好处也没有得到,我们全在忙碌,为它操心一日三餐。我们现在马上停工不干了,只有这样,才会让它明白,一直是我们在养着它。”

四肢这样说了,果真也这么做了。于是,双手停止了拿东西,手臂不再活动,而腿也歇下了,它们都对胃说已经伺候够了它,让胃自己劳动,自己去找吃的。

没过多久,饥饿的人就直挺挺地躺倒了。因为心脏再也供不上新鲜的血液,四肢也就因此遭了殃,没有了力气,软绵绵地耷拉在身上。

这下,不想干活的四肢才发现,在全身的共同利益上,被它们认为是懒惰和不劳而获的胃,要比它们四肢的作用大得多。

人与人之间也是这样,既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又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群体。一个人如果完全脱离社会,那他根本就不可能生存下去。懂得他人的重要性,危机来临时,更要善于与他人合作,才能更快地摆脱危机。

俗话讲:“孤掌难鸣”,一个人纵然能力再大也总是有限的,再大的本领也需要别人的合作和支持。常言道:“生意好做,伙计难处”,合作的前提基础,就是彼此之间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互相服务。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哲学家威廉·詹姆士曾经说过,“如果你能够使别人乐意和你合作,不论做任何事情,你都可以无往不胜。”合作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艺术。唯有主动与人合作,才能获得更大的力量,争取更大的成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交往日益频繁,既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又有着广泛的联系与合作。一个缺乏合作精神的人,不仅事业上难有建树,很难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难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越是现代社会,孤家寡人、单枪匹马越难取得成功,越需要团结协作,形成合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帮别人就是帮自己,合则共存,分则俱损。

3从小事做起

生活就是由无数个小事组成的,做好了小事,也就做好了工作,把握好了生活,经营好了人生。不要认为小事无关紧要,不要眼高手低一心只想成就大业,一屋不扫,何心扫天下,一件小事都做不好,何以做成大事。小事忽视不得。与人交往中,小事往往更能反映一个人的品德、智慧和气度,更能反映一个人内心深处最本质的一面。“小事决定成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只有从小事做起,大事才能够做好。如果你拒绝做小事,就会得不到周围人的认同,同样你就会失去做大事的机会。

小事促成成功

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到深圳求职,在奔波了一个星期后,毫无收获,而且糟糕的是在乘公交车时,他的钱包被偷,钱和身份证都没有了。在受冻挨饿了两天后,他决定开始拾垃圾——虽然受白眼,但至少能够解决吃饭问题。一天,他正低头拾垃圾时,忽然觉得背后有人注视自己。回头一看,发现有个中年人站在他背后。中年人拿出一张名片:“这家公司正在招聘,你可以去试试。”

那是一个很热闹的场面,当他一递上名片,小姐就伸出手来:“恭喜你,你已经被录取了。这是我们总经理的名片,他曾吩咐,有个青年会拿着名片来应聘,只要他来了,就成为我们公司的一员!”就这样,没有经过任何面试,他进入了这家公司。后来,由于个人努力,他还成为了副总经理。“你为什么会选择我?”闲聊时他都会问总经理这个问题。每次,总经理都神秘兮兮地一笑。

又过了两三年,公司业务越做越大,总经理要去新城市进行新投资。临走时,将这个城市的所有业务都委托给了他。送行那天,他和总经理在候机贵宾室里面对面坐着。“你肯定一直都很想知道,我为什么会选择你。那次我偶然看见你在拾垃圾,就观察了你很久,你每次都把有用的东西拣出来,将剩下的垃圾归类好再放回垃圾箱。当时我想,如果一个人在这样不利的环境下还能够注意到这种小事,那么无论他是什么学历、什么背景,我都应该给他一个机会。而且,连这种小事都可以做到一丝不苟的人,不可能不成功。”

正是小事成就了他现在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