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梦里花落知多少(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故事全集)
3240600000006

第6章 唐诗故事(6)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是王勃对友人的劝慰,是千古名句。你我虽然天各一方,但只要知心朋友存在,也如近在咫尺之间。我们的心紧紧相挨着,我们的感情紧紧相通,我们的友谊不会因为山高路远而消失,而是会变得更加美好。诗人用豪迈的语言,鼓励友人振作精神,勇敢地鼓起新生活的勇气。深刻地表现出诗人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

学在苦中求,艺在勤中练。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出典】

杜甫《月夜忆舍弟》。

【原作】

戊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属湖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杜审言之孙。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744)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今属陕西)将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靠献赋始得官。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往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一说死于耒阳。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但有些作品也存在着较浓厚的“忠君”思想。有《杜工部集》。

【故事】

杜甫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由左拾遗贬为华州(今陕西省华县)司功参军后,当地发生饥荒,便弃官移家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这时诗人的心情极为苦涩压抑。乾元二年九月,史思明攻陷东京洛阳及济、汝、郑、滑四州。当时,只有弟弟杜占跟随身边,其他三个弟弟杜颖、杜观、杜丰分散在河南、山东等地,由于战争频繁,消息断绝,诗人心头时常萦绕着对弟弟们的无限忧虑、关心和怀念。

乾元二年秋天,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明月朗照,诗人久久不能入睡,只得信步走到室外。望着天空的一轮明月,他思念起长久不通音信的弟弟们,于是写下了《月夜忆舍弟》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便是这首诗中的名句。

【赏析】

诗人流落天涯,思念自己的家乡、亲人,在他的心目中,虽说天涯各地的月亮是一样的,但家乡的一切事物都是美好的。那里的月亮也比异乡的明亮得多,这是诗人的心理幻觉,也是一种曲折含蓄的写法,突出表现了诗人热切的思乡情怀。“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两句既是写景,又是写情,景中融情,景随情变。王嗣奭《杜臆》解云:“对明月而忆弟,觉露增其白,但月不如故乡之明,忆在故乡兄弟无故也;盖情异而景为之变也。”后人常引用此句来感慨自己的背井离乡。

才华是血汗的结晶。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出典】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原作】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作者简介】王昌龄(约694~756),唐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开元末,获罪谪岭南,遇赦北归,为江宁丞。天宝中,贬龙标尉。安史乱起,避乱江淮,被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世称“王江宁”或“王龙标”。诗长于七绝,以写边塞军旅生活最为出色,亦有宫怨闺情及送别之作。诗作兴象玲珑,意境超妙,含蓄蕴藉,盛唐时最负盛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代表作有《从军行》、《出塞》、《西宫春怨》、《长信秋词》、《闺怨》、《春宫曲》、《芙蓉楼送辛渐》等。后人辑有《王昌龄集》。

【故事】

唐朝开元二十九年(741)后的一天,芙蓉楼来了两位名人,一位是大诗人王昌龄,另一位便是他的朋友辛渐。原来,辛渐在这里坐船,取道扬州到洛阳去。船已经停在岸边了。

烟雨迷雾笼罩着吴地的江天,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两位好友站在芙蓉楼上,俯视楼下滚滚东去的江水,王昌龄慢慢地抬起头来,望着西北方向的楚山,不无伤心地说:“此次一别,何日才能相见啊!”

渐默默无语,仍然凝视着流淌的长江,心情沉重地说:“这几年,只因你不拘小节,不受束缚,总是发泄心里的愤懑和不满,所以受到许多人无中生有的诽谤。”

王昌龄感慨万分:“是啊!几年来多次被贬官,先到岭南,后来又到这里,贬来贬去,还是屈居下级官吏行列。”

辛渐接下来说道:“但你还是保持淡然视之的态度,像似过惯了被别人中伤、指责的生活。”

王昌龄停了停说:“我在洛阳有不少好朋友,他们也一定听到许多小人对我的谗言,请你转告他们,我仍然不会被功名利禄和谗言所迷惑。”

辛渐关切地说:“昌龄兄为人善良,性格豪爽,昨天你为我设宴辞行,今天又送我来到江边,情深意长,我不知道以后怎么感谢你。我走后,你要敞开胸怀,好好地保重自己。”

王昌龄听后很受感动,他久久地望着江水,吟出了《芙蓉楼送辛渐》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便是这首诗中的名句。

【赏析】

这是王昌龄有名的赠别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两句诗是作者托朋友辛渐向洛阳的亲友致意之词,含蓄而富有深意,体现了真挚高洁的胸怀,表现出自己坚定的操守和品格,写得明快开朗,没有渲染低沉的情绪,同时也对辛渐坦陈表白,深化对友人的真挚友情。今人引用“一片冰心在玉壶”这句诗,多用来表示自己志趣高洁。

上如阶尽管费力,却一步比一步高。不经过琢磨,宝石也不会发光。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出典】

高适《别董大》。

【原作】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作者简介】

高适(约700~765),字达夫,唐朝渤海(今河北省景县)人。他半生流浪,比较接近人民,同情民间疾苦,曾两度出塞。去过辽阳,河西,做过节度使、散骑常侍等官,对边塞生活体会较深,边塞诗写得很好,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多描述安边定远的理想,歌颂舍身卫国的精神,揭露军中官兵苦乐悬殊的现象等,风格苍凉悲壮。《燕歌行》、《别董大》是他的代表作。着有《高常诗集》。

【故事】

高适是盛唐时期的重要诗人,由于出身低微,缺乏得力的权贵推荐,几次仕途都落了空。在长期追求功名而遭受挫折的逆境中,是众多的友人给他慰勉和温暖。高适与李白、杜甫、贾至、李邕等人都有交往。

天宝三年(744)秋天,李白、杜甫和高适三位大诗人在梁、宋见面了,这也是中国文学史上千载一时的盛事。后来,他们还同游了不少地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高适在漫游漂泊时期,与唐玄宗时代着名的音乐家董庭兰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董庭兰在兄弟排行中老大,故被称为董大。

有一天,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上,风沙漫卷,满天尘土如滚滚黄云,遮天蔽日,北风阵阵,吹乱了行行雁群。随之,鹅毛大雪纷纷飘落。在这样的背景下,高适送董大置酒话别,举杯抒怀,

酒逢知己千杯少,长期驰骋在疆场的诗人高适,在惜别的时候,以豪情壮语劝勉友人,不要因为风悲日暗而感到前途迷茫、孤独无友,董大这个名扬天下的一代琴师谁人不知,哪个不晓?就这样,诗人高适一扫离愁伤怀之感,情感奔放、基调高昂地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诗——《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下识君”就是这首诗中的名句。

【赏析】

这首诗以浑朴豪健的笔调,展叙了诗人与董大的聚散情事,言辞婉转,情意真诚,于慰藉中充满信心和力量。诗的原意是赞美董大才华横溢、名声远扬,同时对他给予鼓励。

现在人们常用这两句诗鼓励那些出外闯荡的人,只要有真才实学,终会有用武之地,得到大家肯定的。

日行,不怕千万里;时时学,不怕千万卷。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出典】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原作】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作者简介】

陈子昂(659~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少任侠。文明元年(684),举进士。冲破齐梁诗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拜麟台正字。后屡上疏进谏并陈述政见,声震于朝。垂拱二年(686),从军北方,历经居延海、张掖、同城等地,直抵西北边塞。永昌元年(689),迁右卫胄曹参军。天授元年(690)九月,武后称帝,上表称颂。长寿二年(693),擢右拾遗。次年,因事入狱,遇赦,仍供原职。万岁通天元年(696),随武攸宜讨伐契丹,至东北边陲。同年回朝,仍任右拾遗,圣历元年(698),解官回乡。后为受武三思指使的射洪县令段简诬陷,卒于狱中。为唐代倡导诗文革新运动之先驱。在《修竹篇序》提出“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主张恢复建安文学传统,为文应“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极力推崇“建安作者”和“正始之音”。《感遇》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为其代表作。杜甫称其“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陈拾遗故宅》)。韩愈评曰:“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荐士》)今传《陈子昂集》(又名《陈伯玉文集》)。

【故事】

唐高宗末年,洛阳城里来了两个西域商人,手拿一把胡琴要卖百万钱。这样的高价谁肯买呢?所以周围只有看热闹的人。可有一天,一个20岁出头的青年,当场拿出这么多钱,把那玩意儿买了下来。接着,他向围观的人宣布,明天他在宣阳里摆酒席,请大家光临听琴。

第二天,真的来了一百多名客人。这位青年请他们入座,然后高声说“我是蜀人陈子昂,这回来洛阳带了近百篇诗文,但是依然不为众人所知。今天诸位是应邀来听我奏琴的,可这本来就不应该由我来干的!”

说着,陈子昂便将手中的胡琴用力向地一摔,胡琴立刻破碎,成了废物。众人正在目瞪口呆时,陈子昂已把写着自己诗文的许多卷轴,一个个地分赠完毕。

这样,陈子昂在一日之间便誉满洛阳。

陈子昂出身富家,从小爱慕豪杰侠客的为人,17岁以后才发愤苦读。他考中进士后当了小官,慷慨发言,陈述时弊,却不被武则天采纳。

公元696年,契丹攻陷营州,武攸宜奉命率军征讨。陈子昂这时在武的幕府中任职,随同出征。武攸宜是个草包,第二年打了败仗,军情十分紧急。这时,陈子昂两次提出建议,又请求率兵冲锋,武不但不听,反而把他降为军曹。

陈子昂受到打击,眼看报国的志向难以实现,满脸悲愤地登上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缅怀战国时曾在这里广招天下贤士的燕昭王,慷慨悲吟,写下了一首传诵古今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便是这首诗中的名句。

【赏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是诗人感到孤独的原因。这是从时间角度着笔的。战国时代,燕昭王姬平在齐破燕之后即位。他礼贤下士,曾尊郭隗为师,传说还为之筑黄金台,以此招贤纳士,收罗人才。于是乐毅等人纷纷前往,使燕国打败了齐国。幽州台所在地,正是当时燕国建都之地。诗人登台所见,触景生情,蕴涵着深愤浩叹:像燕昭王那样能够重用贤才的圣明之君,古代虽有,然我不及见;如此求贤若渴的贤君,将来亦会有,但我亦不及见。两个“不见”表明: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所以他感到异常的悲凉孤独。

汗水和丰收是忠实的伙伴,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丽的情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