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你学拳击(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
3241700000002

第2章 拳击运动概述(1)

拳击运动简介

体育运动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室内外体育运动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主要项目有田径、球类、游泳、武术、登山、滑冰、举重、摔跤、自行车、摩托车等数十个类别。

拳击是戴(拳击)手套进行格斗的运动项目。它既是一项业余的,也是一项职业的运动项目。比赛的目标是要比对方获得更多的分以战胜对方或者将对方打倒而结束比赛。与此同时比赛者(拳击运动员)要力图避开对方的打击。

拳击比赛在由三条绳围绕的拳击台上进行。一场业余拳击比赛有三回合,每回合三分钟。拳击运动员要戴(拳击)手套。其他用具包括:头盔,护齿,运动短裤和护裆。拳击运动员的比赛按体重分级。

赤手的拳术,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当作一种为自卫而习练的技艺,而且被列入古代奥运会。1867年英国采用了昆斯伯里拳击规则,(比赛者)要戴(拳击)手套进行比赛。1880年业余拳击联合会在英国成立。1946年国际业余拳击联合会成立。

在世界拳击运动中属于领先地位的国家有美国、古巴、英国和俄国。拳击运动要求运动员具有力量、耐力、速度、灵活、凶猛、协调、果断和勇敢等素质。

拳击的起源与发展

拳击运动源远流长,它起源于人类产生之初。为了生存和竞争,人类发明了它。最初,它是保护人们生命财产的一种手段。有记载表明,它有5000多年的历史。在《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就有“公元前40世纪,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两河流域发现拳击的遗迹”的记载。古埃及人用象形文字记载了拳击用的护具“皮绷带”。后来大约在公元前17世纪,拳击运动经过地中海的克里克岛传播到古希腊。公元前5世纪在爱琴海岸发掘的一对磁瓶上,有两人相互攻防的拳击图案。在希腊神话中,传说雅典王子赛希阿斯(公元前1000年)就通晓拳术,曾玩过这种拳击。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考古发掘中,也发现了1700年以前拳击活动的遗迹。

自从古罗马皇帝西奥多雷斯下令禁止拳击后,拳坛几乎寂寞了4个多世纪。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们对古罗马拳击的粗野影响难以忘怀;另一方面因为欧洲各地时兴骑马斗剑,马上技术抑制了拳击的发展。骑士体育是属于统治阶级和贵族的,而且必须是基督徒。而拳击作为一种自卫技术、娱乐活动,在民间仍然不断地流行着,只是不能公开比赛。

公元8世纪,奥斯曼大帝执政,法庭制定了一种新制度:“斗审”。就是在审判中遇到疑难案件,命令诉讼双方进行决斗,胜利者获胜诉。如果是贵族间的诉讼,就接贵族习俗骑马、穿护身甲胄进行斗剑;而平民间的诉讼,则以拳击决胜负。从此,拳击在平民百姓中更为广泛地流传了。

公元1200年间,传教士圣倍纳丁看到当时许多青年在斗剑中丧生的悲剧,设法推行拳击代替斗剑。他废止了古罗马拳击的野蛮方法,提倡赤手拳击,使之成为以锻炼身体为原则的体育活动。圣倍纳了在意大利的西纳开设了一所拳击训练学校,亲自担任教练,并主持拳赛,执行裁判工作。在赛程中遇有可能发生危险的紧急关头,他会及时命令停止比赛,以防止不必要的伤害事故发生。这种改良的拳击,逐渐在青年中流行起来。圣倍纳了一生始终热衷于拳击运动,使中断了几个世纪的拳击东山再起,成为拳击史上不可磨灭的里程碑。

到了16世纪拳击运动越过了多巴海峡,传播到了英国。公元17世纪末,拳击在英国复兴起来。公元18世纪初,在英国出现了有奖的拳击比赛。1719年产生了被称为现代拳击始祖的第一位英国拳击冠军詹姆斯·菲格(1695~1734年),并把冠军保持了11年之久,他有“无敌将军”的美称,菲格的拳击是没有防护的徒手的“生死”型格斗。他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拳击学校,成为英国拳击运动员的培养摇篮。

菲格死后,他的得意门生约翰·布劳顿(1704~1789年)继承了他的拳击事业。为了使拳击减少伤害事故,他组织了拳击俱乐部。为了使拳击更富有体育精神,他于公元1743年8月16日又推出了新的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职业拳击运动比赛规则,命名为“布劳顿规则”。规则主要规定不准打击已倒地者和不准打击腰部以下任何部位。同时,布劳顿又发明了第一种软皮手套,以保护脸部皮肤。后来布劳顿还在伦敦建造一所大型竞技场,作为专门教授拳击和组织拳赛的中心。由于布劳顿对拳击运动提出了新的方向,对拳击的健康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后人称他为“拳击之父”。

公元1792年,英国拳击冠军门道沙为了推广拳击,加入马戏团到英伦三岛各地,做拳击表演,积极宣传拳击。1798年他写成拳击史上第一本拳击指南,定名为“拳击艺术”,深受人们的欢迎。门道沙是位研究拳击的先驱者,也是开展拳击运动的功臣。

1838年,英国伦敦在布劳顿最初的规则基础上,制定颁布了《伦敦拳击锦标赛规则》,被用在了拳击比赛中。1853年还对这一规则进行了修改。1865年,英国伦敦业余竞技俱乐部成员。记者约翰·古拉哈姆·千巴斯又进一步完善修订了新的拳击规则,英国昆士伯利的侯爵约翰·肖鲁图·道格拉斯担任了这个新规则的保证人,并把它命名为英国“昆士伯利拳击规则”。在这个规则中,明确规定了参加拳击比赛的人必须戴拳击手套,比赛的每个回合打满3分钟,回合之间休息1分钟;比赛中禁止发生搂抱和摔跤现象,否则被判为犯规;一方被打倒后开始数秒,如果10秒钟被打倒的人不能站起来,就判定对方胜利等内容。这个规则基本上形成了后来拳击比赛的竞赛框架,为促进拳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英国昆士伯利规则形成之后,大约经过20年的反复实践和运用,才逐渐被人们肯定。例如比赛必须使用手套的规定,一直到1892年9月7日约翰·L·萨里班和基姆·哥培德戴着五盎司重的拳套进行了世界第一次重量级冠军赛,这个规定才最终在拳击比赛规则中确定下来,并被所有的拳击比赛所采用。上述规则的不断修订和完善,特别是英国昆士伯规则的最终确定,为促进现代拳击比赛奠定了基础。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英国拳击爱好者的努力,为推动和促进现代拳击比赛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古代奥林匹克拳击

拳击是在公元前688年第23届古奥运会上被正式列为竞赛项目的,并逐渐成为古奥林匹克运动会占有重要地位的运动项目。从公元前616年第41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又列入少年拳击比赛。

古奥运会的拳击运动,不论在形式、比赛规则或击打所用的用具方面,均有别于现代的拳击运动。

古奥运会拳击赛的规则与当今的拳击规则大不相同。参赛者规定必须是纯正本族血统、身家清白的自由人。竞赛者必须参拜宙斯神像,祈祷取得优异成绩,宣誓遵守规则,服从裁判。那时比赛没有专门的场地,只要在平地上就行了。比赛没有我们今天实行的“回合制”,它是没有局数限制的,运动员也不按体重分级。除了掩盖下身外,裸体赤足,赤手空拳进行比赛。站立姿势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双拳屈向胸前,昂首挺立面向对方。右拳进攻,左拳防卫。

这个时期的比赛还带有野蛮色彩,比赛规定,除了咬、踢和抓握外,可使用包括扭摔在内的任何攻击动作,但不得打击腰以下任何部位,从古代的遗迹来看,打击的主要部位是面部。

比赛时间没限制,取胜的因素主要是靠身体耐力和勇敢的拼搏。如果双方没有人提出弃权,那么比赛就一直进行下去,直到对手失去战斗力瘫倒在地,或者把对手打得高举伸出食指的手臂表示认输为止。因此,每届运动会上拳击比赛花费的时间最长,甚至有两天才见胜负的情况。

最初的拳击比赛都是空手相互击打。从公元前8世纪起,拳击者开始使用软皮手套。当时的软皮手套仅仅是相当于人体两倍长的牛皮条用油浸软,然后缠绕在手指和手臂上,绝非今日的手套那样舒适、柔软。这种简陋的手套,一直使用了300年,到了公元前5世纪,被一种硬皮手套所代替。这种硬皮手套是用生牛皮从肘部向前臂缠去,在牛皮的端部衬着厚厚的羊皮垫。这种硬皮手套深受竞技者的喜爱,它在拳击场中一直被使用到公元前2世纪。到了罗马时期,硬皮手套演变成了一种叫作塞斯特什的牛皮手套。这种手套也用软牛皮条缠绕手指和关节,不同的是在这些皮条上缀有铅珠,拳击时手中还握着一个硬珠或圆筒,以增加出拳时的打击力量。后来运动员在肩部和上臂套上羊毛袖来保护。

也有人在皮条上缀着铁钉而不是铅珠。使用这种手套常常会打得人皮开肉绽,拳击场上不断有伤亡出现。雅典王子塞秀斯组织拳赛时,特制一种足以置人死地的拳套,称之谓“赛司土斯”。这种拳套是用硬皮制成的,在指关节处装有金属大头钉,一下子就能把对方整排牙齿打落,甚至将脑壳打碎,因而每次拳赛结果必造成一方重伤或一方死亡。

其实,对这种残杀性的拳赛,早在荷马时期就有记载。在“荷马史诗”中,在为帕特诺克洛斯举行葬礼时,倒霉的埃里亚洛斯便在拳击比赛中被对方打得头破血流,口吐鲜血而几乎丧命。1848年在罗马城帝国大街发掘出来的雕像,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竞技者的面目,有的牙齿被打落,有的眼睛被打坏,有的耳朵完全被撕裂,有的鼻子被打塌……有谁能够经历过如此的激战还安然无恙呢?因此社会人士对这种不道德的残杀性的拳赛极度憎恨,结果给拳击带来了厄运。

公元394年,罗马皇帝西奥多雷斯接受了基督教父的请求,下令禁止一切拳击活动,流传了十多个世纪的古希腊拳击到达了终点。

造成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就是古代拳击的职业化。直到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中期,拳击仍然是以市民身心锻炼为主旨的业余体育活动。到后期,拳击就职业化、商业化了,尤其到了古罗马时代,统治者及其贵族为了寻求刺激,在比赛用具和比赛结果上做手脚,因此就造就了拳击的残忍和凶暴,也把拳击运动送上了断头台。

然而,为了自身和家乡城邦的荣誉,古希腊的壮士们仍然勇敢无畏地走上拳击场。据文献记载,如古希腊拳击竞赛者获得奥林匹克冠军,比赛结束当众宣布优胜者及其父亲的名字,获胜者必须立即赶到宙斯神像前祈祷致谢。当地统治者亲置美酒佳肴,举行隆重欢迎大会,并在庄严的乐曲声中,亲自以棕树枝赠给他,用野橄榄叶编成的项圈戴在他的脖子上。冠军除了受到隆重的欢迎和赏赐金钱外,还可免除一切纳税义务和劳役,终身由国家供养。如连获三届冠军,就在奥运会所在地给他塑造巨型塑像。

在众多的拳击手中,涌现了一批优秀的选手,他们的故事被广为传颂,格劳柯斯就是其中的一位。

在65届古奥运会上,格劳柯斯不负众望,夺得少年拳击赛冠军。在以后几届比赛中,格劳柯斯又连续取得胜利,共夺7次冠军。后来,奥林匹亚为他竖了一个名叫“楔子拳击者”的雕像,雕像特别着意表现了他手腕动作速度迅速,因为在当时的拳击手中,格劳柯斯的手腕动作迅速名列第一。他去世后,卡里托斯人在一个岛上为他修建了墓地。后来,人们又把这个岛称为格劳柯斯岛。

西西里亚岛上的拉克索斯城,本身虽已毁灭,但是这个城的名字却长期流传下来,因为曾4次获得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拳击冠军的德桑·杜勒斯就诞生在那里。

另一位着名拳击竞技者,是荷马十分推崇的英雄波里德克斯。这个柯尔戈劳廷人接受了当时着名的拳击家伯布里克森国王阿米格斯的挑战,结果他把这个称雄一时的国王击败并把他缚在树上。

在第23届古奥运会上,第一个冠军为希腊人奥诺马斯图。但是,在拳击比赛中最受人尊敬的据说还是那种自己一拳不发而又没有被对方击中过的竞技者。他们靠自己灵活的身法和步法,巧妙地避开对方的每一次攻击,不断消耗对手的体力,最后轻而易举地取得胜利。小亚细亚卡林的麦兰柯马斯就是这样的胜利者,古希腊人对他的体力、耐力和崇高的风格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的名字流传了数百年之久。

现代奥林匹克拳击运动

现代奥林匹克拳击运动(即业余拳击)最早由美国发起。1888年,美国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12个业余拳击俱乐部。他们在规则和形式上与以前的(职业)拳击有所区别,成为现代奥林匹克拳击运动的雏形。

当时,拳击运动并没有职业和业余之分,所有的比赛几乎全是以赌博赢利为主要目的,运动员多以打拳为主要谋生手段,比赛因此变得很残酷。加之当时的规则和医务监督工作极不完善,比赛回合过多,一方运动员不将另一方击倒不起,比赛就不会停止,给人的印象极为野蛮。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文明的不断提高以及教育事业的不断普及,许多有识之士对当时的拳击运动看法有了根本的改变。首先,作为一项体育运动,拳击比赛的最终目的不是将对手击倒击伤甚至致死,而应是勇敢精神、顽强意志和精湛技术的体现;第二,拳击比赛应本着友好竞争的原则,旨在健体强身,锻炼意志品质,不应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第三,拳击比赛主要是双方运动员意志和技术的较量,比赛时间不宜过长。

当时,一位叫杰·卡迪的美国的业余拳击活动家(后来成为第一位国际业余拳击联合会主席)四处游说,宣传业余拳击的意义,在美国社会中起了相当大的影响。首先响应的是美国陆军、海军、军校、大学俱乐部和纽约警察,他们纷纷把拳击作为身体训练、防身自卫的必修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直到现在,美国军队每年还举行业余拳击比赛,并有自己的协会。例如,前WBA重量级冠军史密斯就是在美国军队拳击锦标赛中脱颖而出后,转为职业拳手,最后成为世界冠军)。那时的比赛主要在军队、警察和俱乐部之间展开,比赛时间为3个回合。这是现代拳击运动诞生几百年来,首次出现的以友好竞技、健体强身为主要目的业余拳击锦标赛,标志着现代奥林匹克拳击运动的开始。

然而,当时世界上许多国家尚未开展拳击运动,尽管许多人热情宣传、拥护将这一古老传统项目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但在第1届希腊和第2届巴黎奥运会上,这项提案均遭到否决。拳击到底能否进入奥运会,许多人都感到茫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