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没有落实,想法再好也是零
325700000009

第9章 落实重在到位 (1)

做好了,才算做了

在工作中,当上级向下级问及工作的情况时,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回答:“我已经做了。”如果继续问下去:“有什么效果?问题解决了吗?”很多人却回答不上来。

这样的执行只停留在“做”的层面,是毫无意义的。

“做好了,才叫真正做了”,这是针对普遍存在的执行不到位现象而提出的鲜明观点。

执行的关键就在于到位,执行不到位,就等于没执行。每做一件事情,都要达到预定的目标。

有一位企业家曾经讲述了自己经历过的“一个字值83万元”的故事。

1988年,改革开放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这位企业家应聘到沿海的一家创办不久却已有一定影响力的报社做广告业务。

当时报社最缺乏的是广告业务,而他准备上班不久就给单位一份很大的见面礼。

他得知他的一位朋友要到这个城市的开发区投资,并计划在当地媒体投放价值总计83万元的广告。在他的努力下,凭着自己所在报社是当地知名媒体的优势,再加上私人关系,朋友最终将这笔业务给了他。

要知道,这在当时来说可是一笔很大的业务,因为业绩如此突出,报社准备提拔他为副社长。

开发区举行奠基仪式的那天,他带上了社里最优秀的记者,并让广告部全体出动,准备用大幅版面进行宣传。

奠基仪式结束后,有位业务上的朋友邀请他去唱卡拉OK放松一下。盛情难却,于是他向记者和相关广告人员交代好工作就去了,一直玩到凌晨一点多才回家。

但是第二天早上,他当副社长的梦就破灭了。因为这天他们出版的报纸犯了一个最不应该出现的低级错误。

每一份报纸的头版头条都印着醒目的大标题:“某某开发区昨日奠墓。”他们竟然把“奠基”印成了“奠墓”!

当时南方沿海城市的企业都特别重视“彩头”,看重吉利,而把“基”写成“墓”,无疑是犯了客户的大忌,何况这还是开发区项目正式启动的第一天。

结果可想而知,朋友一怒之下取消了83万元的广告订单。不仅如此,报社的声誉也因此受了很大的影响,一些准备在这家报纸上投放广告的客户,也因此取消了自己的投放计划。

如此巨大的失误到底是怎样造成的呢?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这位企业家当时自以为派出的是报社最优秀的记者,因此非常放心。况且,他离开之前,还特意请副总编一定对稿子严格把关。

记者的稿子确实写得很好,但由于当时电脑还不普及,记者手写的稿件字迹很潦草, “基”和“墓”看起来非常相似。

当时还是铅字排版,稿子到了排版人员那里,他想当然地把“基”字当成了“墓”字。

稿子排完版后,交到副总编那里,正赶上副总编家里有急事,于是他只匆匆看了一眼,也没发现什么问题,就签发了。

错误就这样造成了。

事后,报社对有关人员作出了这样的处理:记者和排版工人开除,副总编降半级。 当然,他的提拔也泡汤了。

在总结这次教训时,每一个人都很后悔。记者后悔:“我的字为什么要写得那么潦草?”排版人员后悔:“我当时为什么没有仔细查看一下到底是什么字?”副总编后悔:“我为什么不认真检查完再走呢?”

当然,最后悔的还是这位企业家:“既然我知道这件事非同小可,为什么要在关键的时候走开,而不是留在报社自己监督呢?”

做好了,才叫做了,否则,就像这则故事中表现出来的一样,再多的“做”都是无用功。“做了”与“做好”,虽然只一字之差,却有本质区别。“做了”只是走过场或是糊弄人,没有保证结果;而“做好”却意味着对组织的目标负责、对工作的品质负责。一个人执行力强不强,关键就看他是重视“做了”还是重视“做好”;一个组织抓执行是不是抓住了关键,也要看管理的重心是不是放在“做好”两个字上。执行,绝对不能满足于“做了”,否则不仅浪费资源,还会使自己麻痹,也有可能使组织疏忽乃至麻痹,该有的效率出不来,未曾预料到的陷阱和危机却可能不期而至。

不是“做事”,而是“做成事”

“做事”和“做成事”,仅一字之差,但意义却是天差地别。如何能差这么多?让我们先来看一则台湾作家刘墉的小故事。

有一天,刘墉和女儿一起浇花。女儿很快就浇完了,准备出去玩,刘墉叫住了她,问:“你看看爸爸浇的花和你浇的花有什么不一样?”

女儿看了看,觉得没有什么不一样。

于是,刘墉将女儿浇的花和自己浇的花都连根拔了起来。女儿一看,脸就红了,原来爸爸浇的水都浸透到了根上,而自己浇的水只是将表面的土淋湿了。

刘墉语重心长地教育女儿,做事不能做表面功夫,一定要做彻底,做到“根”上。

其实,做任何事就和浇花一样,如果只是简单地做,不用心,不细致,不看结果,敷衍了事,那就等于在浪费时间,做了跟没做一样。

只做事,而没有做成事,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很多人看起来一天到晚都很忙,似乎有做不完的事,却忙而无效:事情没有任何结果。

领导让小刘去买书,小刘先到第一家书店,书店老板说:“刚卖完。”之后他又去了第二家书店,营业人员说已经去进货了,要隔几天才有。小刘又去了第三家书店,这家书店根本没有卖的。

快到中午了,小刘只好回公司,见到领导后,小刘说:“跑了三家书店,快累死了,都没有。过几天我再去看看!”领导看着满头大汗的小刘,欲言又止……

买书是任务,买到书是结果,小刘去实践任务,却没有业绩,也就是说,他有了苦劳,却没有功劳。不仅如此,他还浪费了半天的时间,而这半天时间老板必须给他支付工资……

其实,只要动一下脑筋,就可以想到许多好主意。如小刘买书,至少有三种方法可以保证他完成任务,把事做成。

方法一:打电话给书店,确定哪一家书店有这本书,再去购买。

方法二:上网查找这本书的信息,向网上书店订购或直接联系出版社邮购。

方法三:到图书馆查是否有这本书,如果有,就问领导愿不愿花钱复印。

这三种方法都可以保证小刘得到书,但他没有这样做。就因为小刘没有将“做事”和“做成事”分清楚,只停留在“做事”(去买书)的阶段,而没有考虑“做成事”(买到书)。而且,他的头脑中也没有“结果思维”,不了解领导布置任务的目的要的是一个结果。

“做好了,才叫做了”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许多人在工作中最容易犯的错误,正确的“做事”不只是“做”,还要“做对”、“做好”、“做成”。只满足于“完成任务”的员工不是好员工,好员工应该“得到做事的结果”——这才算得上是“真正完成任务”。只是满足于“做”却不重视是否把事情做好了。所以表面看起来,整天在付出、在努力、在忙,但是这种忙却是穷忙、瞎忙。

老板对小张越来越不满意了。可究竟为什么,连老板自己也说不太清楚。他只知道,小张每次都能把他交代的事情做对,却不能让他完全满意。

有一次,老板让小张帮忙查一下北京主要宾馆的情况,有个重要的客户从新疆过来,老板自然要好好地招待一番。

小张接到任务就忙开了。半天之后,小张给老板发来了一封电子邮件,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二十多家宾馆的众多信息,包括宾馆等级、地理位置、服务质量,等等。

老板看到这封邮件就皱起了眉头,显然,他不是很满意。他希望看到的是简洁明了的说明,最好有一些小张的建议,比如,哪家宾馆的新疆菜做得好,或哪家的服务会比较适合这位客户。但这些信息老板都没有看到。

但老板又不好指责小张,因为小张确实将老板交代的工作做了,而且已经做对了。那么,恐怕问题就出在,小张并没有把工作做好。

职场中有许多小张这样的人,他们会对老板交代的任务不打折扣地完成,并且不会发生方向的偏差,也就是能把事情做对。然而,他们还欠缺一点主动性和一点变通能力,还不能够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把事情做好。

“做了”与“做好”,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有本质区别。前面只是走过场甚至是糊弄人,后者却意味着对工作的质量负责。做工作,绝对不能满足于“做了”这一点。满足于“做了”,不仅会浪费资源,更可怕的是自欺欺人,既有可能将自己麻痹,也有可能使单位疏忽乃至麻痹,于是,该有的效率出不来,没有想到的陷阱和危机却可能不期而至。而相对的,如果你肯认真做好每一件看来貌不惊人的小事,真正的机遇也许就会随之而来。

“做了”并不意味着工作的完成,把问题解决好,“做成”才称得上是合格地完成了本职工作。我们只有把“做好”作为执行的关键,才能圆满地完成工作任务。

完成任务,不打折扣

有一位成功的培训大师曾在培训中说过这样一件事:

前不久,因为搬新家,我订购了几套新家具,因为工作繁忙,为了节省时间,我和几个厂家约好在同一天送货。谁知道,本来一天可以做完的事情,却花了整整两个星期。

到了约定送家具的那天,先是送床的工人给我打来电话,说因为绳子没有绑紧,运送的时候床垫和床架掉到了马路上,结果床垫被人捡走了,床架他们花了100元才赎回来。于是,他们给我送了一张没有床垫的床,说三天后再将床垫送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