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的陷阱全集
325800000052

第52章 是交往还是交易—社交的陷阱 (2)

在传统的社会结构里,对于一个理性的“经济人”而言,他是轻易不会“杀熟”的,因为“杀熟”的成本往往要远远高出它的收益。人们的交际范围有限,重复互动的频率也很高,相互的利益联结也紧密,道德监督也相对容易,“杀熟”容易败露。而一旦败露,就等于触犯了整个网络中的人情法则,代价不仅仅是个别关系的终止,更会影响到他在所属的关系网络中的声誉,所以无论是从“面子”方面考虑还是从长远利益考虑,“杀熟”不是一个理性人愿意去做的事情。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原先的熟人之间的关系受到了挑战。原来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狭小的地域性社会,受传统和历史支配,讲究身份,个人很难基于自身特质来获得成就,而随着转型期市场经济制度的转轨,“杀熟”行为明显多了。

通过托关系,本想买点便宜货,结果买回来的东西比市场价还要贵,这是一种常见的“杀熟”。最厉害的“杀熟”大概要算传销了,我们经常听到传销引起的父子夫妻不和、兄弟姐妹反目的故事。

几年前,在西安到处可以看到“保安培训班”的招生简章,宣传小传单上把培训班吹得天花乱坠。陈程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小伙子,家住咸阳附近,在一个远房亲戚的再三保证下,他向亲友借了几千块钱,到西安去“学习”。但没过几天,陈程就摇身一变,成了保安学校“招生办”的人,跑回来“大量招生”。结果陈程或远或近的亲戚、邻居都把孩子交给了他。后来大家才知道,陈程的“待遇”,就是从亲自招的“学员”身上“提成”出来的;而所谓的“保安学校”,只不过是一个空壳子而已,结业分配等承诺只是一句美丽的谎言。

这是一桩典型的利用传统熟人关系来“杀熟”的事件。在市场经济中,人们会充分借助于自己的熟人关系网络来获取信息和资源,就像陈程的亲朋好友想充分借助陈程这个熟人关系来求职一样。陈程的那些亲朋好友认为陈程和自己都“熟人”,相互间都值得信赖,而没有看到其中的风险,更没想到陈程会“杀熟”。而陈程不但没有帮助亲朋好友们,相反,他还利用这个机会来赚一笔,他通过“杀熟”这种非法手段来获取资源。

通过上例,还可以进一步看出来,当人们在利用这种熟人关系网络,并把它作为一种社会资本来经营时,很可能没有意识到这里面的风险,在市场经济中熟人的关系运作情境显然和前市场经济已经不能同日而语了。

“杀熟”伤了感情,但更可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信任感以及人际关系安全感成了最大的牺牲品。据一项调查显示,现在有29.8%的中国人认为陌生人值得信任和完全信任,而对于熟人的信任度仅有20.6%。

其实,我们所有人都是自利的经济人。在与熟人交往时,我们也应该学会保护自己,以理性的眼光去与人交往,不落入“杀熟”的陷阱中。

人际关系的缺失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我们应该学会用一些方法保护自己。一是只要自己有疑虑,不管关系有多好,都要直接讲出自己的担心。二是必要时,不要害怕面子,要敢于撕破脸皮。当对方油腔滑调地反复说服你时,或者用“你不够意思”、“忘恩负义”的语言激你时,对这样的人,撕破脸皮可能是最好的办法。三是不怕啰唆,反复提醒。这适用于对方向你借一笔数目可观的钱时,要经常提醒他还钱,不要觉得难为情,难以启齿。

【陷阱提示】 在与熟人交往时,我们也应该学会保护自己,以理性的眼光去与人交往,不落入“杀熟”的陷阱中。

恩人如何变仇人

有两户人家是邻居。两家平日里相处得不错,关系很融洽。两家都以种田为生,其中一家的人更勤奋一些,家中条件也更宽裕。

有一年遇上旱灾,两家都颗粒无收。相对贫穷的一家家中并无余粮,指望着田里的收成过活,眼看着一家人就要饿肚子了。而富家因为往年有结余,家里有不少储备的粮食,看到邻居家有困难,富家送去了一升米,解了穷家的燃眉之急。

有了这一升米,穷的一家才没有在灾年饿死。度过灾年后,穷家家长专门去富家拜谢。交谈之中,又提到穷家现在连吃饭都很困难,下一年的种子更没有着落。于是,富家再一次表现慷慨,又拿出一斗粮食给穷家。

回家后,穷家一家人商量这一斗粮食应该怎么分配。分来分去,最后发现,除了吃以外,这斗粮食根本不够明年地里的种子。于是,穷家开始抱怨起来,觉得富家太过分了,既然有富余,就该多给他们一些粮食。心里有了怨气,就难免到处说富家坏话。

没过多久,富家也知道了穷家的抱怨。富家人非常生气,心想:“我白送你们这么多的粮食,不仅不感谢我,还到处说我坏话,怎么会和这样的人做邻居!”于是,两家断绝了来往。

关系挺好的两家人,因为由一升米提高到一斗米而成为仇人。这就是俗语中常说的“一升米养个恩人,一斗米养个仇人”

一个人在饥寒交迫的时候,得到一把米,能解决他的生存问题,他自然会感激不尽。不过,如果继续给他米,那么这个人就会觉得理所当然,慢慢会变得心安理得。一把米已经不够了,两把、三把,甚至更多,他的欲望已经被放大。

经济学家认为,我们向往某事物时,情绪投入越多,第一次接触到此事物时情感体验也越为强烈,但是,第二次接触时,会淡一些,第三次,会更淡……以此发展,我们接触该事物的次数越多,我们的情感体验也越为淡漠,一步步趋向乏味。这就是“边际效益递减率”。

曾经有一个母亲在女儿出嫁前嘱咐女儿:“到了婆家,记住不要一直做好事。”这位母亲正是深谙“边际效应递减”规律。母亲担心女儿一直做好事,婆家会认为这个媳妇天生就是这样,对她所做的好事不会记上心,反而会有更多的要求,甚至不允许她日后出现一点点的细小差错。

生活里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当第一次帮助了某人,他会对你心存感激。而第二次帮助他的时候,他的感恩心理就会淡化。数次之后别人甚至将你的付出当成是理所当然的事。而一旦他所期望的帮助没有出现,反而还对你心存怨恨。

施恩不图报,这是很多人帮助他人的初衷。然而,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走向了“理所当然,恩而不谢”,你还能坚持把好事做下去吗?

【陷阱提示】 我们向往某事物时,情绪投入越多,第一次接触到此事物时情感体验也越为强烈,但是,第二次接触时,会淡一些,第三次,会更淡……

记住,同事与朋友是两回事

现代人大都在事业上竭尽全力,每天与同事在一起的时间有时会大大超过家人。在职场上奋力打拼的人们该怎样处好同事关系?很多人把同事混同于朋友,其实我们应该从经济学的角度重新思考这个问题:同事之间理应有互相帮助之谊,但同时又存在成为潜在竞争对手的可能,其间利害关系甚大,所以同事不宜成为朋友。

同事之间永远存在着利益关系,而朋友之间一般是纯友谊,一旦有了利益关系,朋友的感情也会变质的。同事之间的利益关系包括:升迁、加薪、责任等。只要同事间存在竞争的机会,就绝不要轻易与同事交朋友,因为难保哪天所谓的“朋友”就会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而将工作过失推卸给你。

道理其实很简单,职场如同生意场,在职场这个大舞台上,人和人之间最终只有一种关系:利益关系,以利益为基础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在一个单位共事,为了团队的目标合作在所难免,但各人的利益目标也非常明显,冲突也最容易发生,同事之间难以交朋友和产生真正的友谊。

刘苏梅是一家公司的职员。她在前公司有个同事叫王琴,比她年长几岁,她一直把王琴当大姐看待,什么心里话都对王琴说,王琴也成天对她“小妹,小妹”叫得很亲热。没想到年终评先进时,一直自以为表现良好的王琴居然没有评上,于是她就咬定是刘苏梅这个当人事主管的小妹做手脚,任苏梅怎么解释她都不信,从此她俩形同陌路。

不久,公司内就有了刘苏梅的很多谣言,有的说她跟公司经理有一腿才当上主管的;有的说她之所以在外面住是因为有个五十多岁的大款包了她;甚至还有人她说几月几日请了一天的病假,是因为去医院做人流。当时苏梅真是气晕了,每天都是以泪洗面,不知道该如何去澄清自己,又担心越澄清越给别人以“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要知道那时她还是个未婚的姑娘!

后来,刘苏梅只好跳槽换了一家单位。如今,她与公司的同事们只谈工作,不谈生活,上班准时到,下班准时离开,同事们谁都不了解她的私生活,但每个人都很尊重她,因为她的工作能力不差。她终于明白,其实很多同事是不适合成为朋友的。和同事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才是最美的。

一位心理学老师说,职场的关系越简单越好,即同事就是同事,最好不要变成什么闺中密友,更不要和同事发展恋情。你只有把“少说多做”作为自己的法则去坚持,把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圈子分开来看,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在同事中能找到知心朋友吗?有人认为同事间有着共同的话题,容易产生共鸣,可以成为知心朋友。他们只看到了问题的一方面,在另一方面,同事间有着太多的利益冲突,人都是利己的,在物质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说不定哪一天就会遭受同事的温柔一刀。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同在一个办公室下,同事之间相互都自觉不自觉地戴着厚厚的面具,把真我掩藏在那虚情假意之下。

确实,同事间的关系很微妙,同事是合作者还可能是竞争对手,我们要正视这一点,在真诚的基础上保持一定的距离。人们常说不要把工作烦恼带入家庭生活,其实,也不要把生活过多地带入工作。

但不管怎么样,没有人否认同事关系的重要性,都希望同事至少能成为普通朋友。既然如此,我们就要善待这份同事缘。如有些刚出校门的年轻白领流行“同事文化”的社交方式,上班时默契配合,下班后一起逛街、泡吧,日子过得好不惬意。

【陷阱提示】 同事之间理应有互相帮助之谊,但同时又存在成为潜在竞争对手的可能,其间利害关系甚大,所以同事不宜成为朋友。

与人为敌对自己有什么好处

在一个家属院里住着五六户人家,平时由于太忙,各家都互不来往,关门过着平静的生活,邻里之间形同陌路。但不久前,这个家属院热闹了,原来,有一户人家为女儿买了一把小提琴,小女孩没有学过小提琴,所以拉得难听极了。但小女孩坚持天天拉,还总挑人们午休的时间,弄得家属院的人都难以忍受,矛盾就这样产生了。有的人直接找上门去提意见,结果闹得不欢而散,小女孩依然我行我素。大家私下里议论纷纷,有年轻人发了狠话,干脆一家买一个铜锣,到午休的时候一齐敲,看谁斗得过谁。几家人还真那样做了。结果合计的几家人,终于让那个小女孩停止了拉提琴。但从那以后,小女孩见了邻居,更是如同见了仇敌一样。小女孩认为,自己不能再拉小提琴,都是他们跟自己过不去。邻里关系更是进一步恶化。

可以说,这个一方吃掉另一方的零和博弈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对于这件事,其实双方都有好几种选择。对于小女孩这一家来说,最好的选择是让女儿去培训班参加培训。稍次一点的选择是在被邻居告知后,改变女儿拉提琴的时间。最坏的选择是在被邻居告知后,不去理会。而其邻居也有如下选择:最好的选择是建议这家的家长,让小女孩学习一些有关音乐方面的知识。稍次的选择是建议他们让小女孩不要午间休息拉琴。最坏的选择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结果,双方的选择很令人遗憾,因为他们都选择了最坏的方案。事实证明,在很多时候,参与者在人际博弈的过程中,往往都是在不知不觉做出最不理智的选择,而这些选择都是由于人们的为己之利所得出的结果,要么是零和博弈,要么是负和博弈,都是非合作性的对抗博弈。

如果博弈的结果是“零和”或“负和”,那么,对方得益就意味着自己受损或双方都受损,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因此,为了生存,人与人之间必须学会与对方共赢,把人际关系变成一场双方得益的“正和博弈”,与对方共赢,这也是使人际关系向着更健康方向发展的做法。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要借助合作的力量。

可以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不依靠他人而独立生活的,这本来就是一个需要互相扶持的社会,主动伸出友谊的手,你会发现原来四周有这么多的朋友,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更需要和其他人互相扶持,共同成长。

因此,在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如果能从对方的利益出发,能从良好的愿望出发,便能使人际交往达到互利互惠的正和博弈。也就是说,在人际交往中,要达到效益最大化,就不能以自己的意志作为和别人交往的准则,而应该在取长补短、相互谅解中达成统一,达到双赢的效果。

其实,在交际中,如果遇到与交际对象发生冲突的时候,互相之间若能为对方着想,采取一种双方合作的态度,那么,就一定能避免交际中的对抗性博弈发生。

【陷阱提示】 拥有博弈中的双赢思维,拥有平等、互惠的思想,采取合作的态度,这样才能使人际关系呈现“正和”状态,并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而收到良好的交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