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人生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326000000022

第22章 哲学宗教—以深邃的目光看世界 (1)

哲学思想

儒家思想简介

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

儒家哲学注重人的自身修养,要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对待长辈要尊敬讲礼貌。朋友之间真诚守信用,“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为官者要清廉爱民。做人有自知之明,尽分内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统治者要仁政爱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对待其他人要博爱,“幼吾幼,及人之幼。老吾老,及人之老。”。对待上司要忠诚,“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对待父母亲属要孝顺,“父母在,不远游。”,“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尊重知识,“朝闻道,夕死可矣。”,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提倡人要到达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境界。

儒家思想不同于其他宗教。一般的宗教,往往力图一统宇宙,把“自然”、“科学”和“人”、“社会”的问题建立在一个体系之下,而人类对“自然”、“科学”的认识呈现日渐增长的状态,因而过去宗教的设论不断地变成谬误;而儒家思想关注的并非“自然”、“科学”,而是人和社会,是人类永恒的课题,在这些永恒的课题上儒家思想建立起了具有永恒价值的价值体系。

何为无为而治

“无为”是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的政治思想,主要是针对政治上的“有为”而言的。在他看来,“有为”政治带来的祸害非常严重。防禁越多,人民越陷入贫困;法令越森严,盗贼越增加。统治者征收大量赋税,造成人民饥饿;统治者越是强作妄为,人民越是难以管理。

老子对“有为”政治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他说道,大路很平坦,君主却喜欢走斜径。朝政腐败了,弄得农田全都荒芜,仓库十分空虚;统治者还穿着锦绣的衣服,佩带锋利的宝剑,吃厌了精美的饮食,搜刮更多的财货。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老子提出统治者应该“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指的是,统治者在表面上应该少一点欲望,少一点作为,对人民顺其自然,这样做,统治才能得到巩固。

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诸子百家”,其实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等。“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何谓“三教九流”

人们常用“三教九流”一语来泛指社会上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各式人物或学说。那么何谓“三教九流”呢?

“三教”,最早出于《翻译名义集》:“吴主问三教。”尚书令阚泽对曰:“孔、老设教,法天制用,不敢违天,佛之设教,诸天奉行。”所以,“三教”即是指“儒教”、“道教”和“佛教”。

所谓“九流”,就是指九派学说。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九流,即儒家者流、道家者流、法家者流、名家者流、墨家者流、阴阳家者流、纵横家者流、杂家者流、农家者流。

“三教”和“九流”之称,在汉朝时并无贬义。后来到了唐代,唐人撰《春秋榖梁传·序》,才把“九流”与“异端”并列,加之佛教、道教迷信日盛,“三教九流”便渐渐含有贬义了。

阴阳五行说

阴阳五行说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对中国古代的学术和日常生活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古人取名都要注意五行协调齐全。

事实上,阴阳五行说,可分为阴阳说与五行说,然而两者相辅相成,五行说必合阴阳,阴阳说必兼五行。

阴阳学说早在夏朝就已形成,它认为阴阳两种相反之气是天地万物泉源。阴阳相合,万物生长,在天形成风、云、雷、雨各种自然气象,在地形成河海、山川等大地形体,在方位则是东、西、南、北四方,在气候则为春、夏、秋、冬四季。

五行学说也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一种哲学思想。它以日常生活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元素,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这五类物质各有不同属性,如木有生长发育之性;火有炎热、向上之性;土有和平、存实之性;金有肃杀、收敛之性;水有寒凉、滋润之性。五行学说把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性质纳入这五大类的范畴。

苏格拉底的主要哲学思想

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出生于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他早年继承父业,从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后来研究哲学。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做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几乎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所占的地位相同。

苏格拉底可以说是古代希腊哲学的一个分水岭。在他之前,古代希腊的哲学家都偏重对宇宙起源和万物本体的研究,如泰勒斯、毕达哥拉斯等,对于人生并不多加注意。苏格拉底扩大了哲学研究的范围,他将哲学引到对人心灵的关注上来。他引用德菲尔阿波罗神庙所镌刻的那句神谕来呼吁世人“认识自己(Know thyself)”,旨在希望人们能通过对心灵的思考关怀而追求德行。可以说,苏格拉底把哲学的领域扩展了,对后来的西方哲学和宗教,乃至社会和民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也为基督教的欧洲化奠定了人文基础。

亚里士多德及《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和哲学家,是希腊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恩格斯称他是最博学的人。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

《形而上学》是古希腊哲学思想的重要标志,并被后人公认为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部专门研究哲学问题的著作。其中的许多名词、术语、观念已深入西方各门学科领域,至今还发挥着巨大作用。亚里士多德也被称为“古代的黑格尔”,因为直到两千多年后,才又出现大致能和他相匹敌的哲学家,比如康德、黑格尔、尼采,等等。

康德的“三大批判”

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他的伟大哲学体系,它们是:“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0年)。

“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形而上学问题其实是无解的。

“纯粹理性批判”研究的人类如何认识外部世界的问题,而康德1788年发表的“实践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伦理学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简单化地说,康德告诉我们说:我们要尽我们的义务。但什么叫“尽义务”?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康德提出了著名的“(绝对)范畴律令(Kategorischer Imperativ)”:“要这样做,永远使得你的意志的准则能够同时成为普遍制定法律的原则。”康德认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为虽然受客观因果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可以抱有什么希望?康德给出的答案是: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须假设有上帝的存在,假设生命结束后并不是一切都结束了。“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关心的问题还有人类精神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方式,包括人的美学鉴赏能力和幻想能力。

康德带来了哲学上的哥白尼式转变。他说,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康德甚至认为,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康德的著名论断就是:人是万物的尺度。他的这一论断与现代量子力学有着共同之处:事物的特性与观察者有关。

叔本华及《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叔本华(1788~1860),悲观主义大师,诞生于德国但泽。1819年发表重要哲学著作《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中,开篇就宣称“‘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一个真理,是对于任何一个生活着和认识着的生物都有效的真理;不过只有人能够将它纳入反省的、抽象的意识。……人们不能把精神归于物质,只能通过精神认识物质。人类不能靠先考察物质,再考察思想来发现现实的奥秘。人类绝不能从外面得到事物的真正本质,只能得到印象和名称。探索心灵的深处,才可能获得开启外部世界的钥匙。因为凡已属于和能属于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无可避免地带有以主体为条件的性质,并且也只是为主体而存在。世界即是表象。”

尼采及《悲剧的诞生》

《悲剧的诞生》是德国现代哲学家尼采(1844~1900)第一部较为系统的美学和哲学著作,写于1870~1871年间。从书名来看,本书是对作为文学形式之一的悲剧的探讨,但实际上包含着比较丰富的内容,阐述了作者的许多哲学思想,因而可说是他的哲学的诞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