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就是算纯度,算含金量。金饰品的含金量用K表示,其中“24K”为“足金”或“足赤”,K金标志也打印在首饰的背面。
白金首饰的鉴别知识
白金是铂族稀贵金属的总称。白金首饰分白长金首饰、铂族白金首饰和铂白金首饰3种。
鉴别真假白金首饰有如下几种方法:
1辨标志。金银首饰的背面一般都打印有成分印鉴,凡打印PT、PZAT或PLATINUM的是白金。
2称比重。白金较重。
3比外观。白金外观呈灰白色,较硬。
4化学检验。用硝酸和盐酸滴在检验品上,若没变化则为白金。
珍珠的鉴别知识
珍珠是贝类软体动物在外界条件刺激下,以分泌物形成的固体珠状物。
天然珍珠与人工养殖珍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
1天然珍珠的外表,有隐约的晕彩珠光,而养殖珍珠的色裹层薄且透明;表面仅有蜡状光泽。
2在强光照射下转动珠子,当养殖珍珠转到一定角度时,珍珠母球的核心会反射出闪光,而天然珍珠没有这种现象。
3洗净珍珠,用强光照射珍珠的穿绳孔并在放大镜下观察。天然珍珠有极细的生长线,像树木的年轮一样,均匀地层层排列到中心,仅在接近中心时颜色较黄或较褐。
白银的鉴别知识
白银首饰品有如下主要特征,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征来进行判断。
比重判断: 白银比重为10.5,比其他具有银白色金属或合金都大得多,如铅的比重仅为2.7。
声响判断 :白银柔软,抛落在坚硬物体上发出的声响疲软,而其他金属发出声响清脆。
颜色判断:其他金属具有的白色终究与银白色有所区别,方法一用火烧。火烧冷却后,区别尤其明显。用火烧烤后,如是真白银,银色不变;若是假白银,或是成色低劣品,则烧烤后即会变黑。方法二用硝酸。将硝酸点滴在银器饰品表面,抹去硝酸后,饰品表面仍呈银白色,这说明含银量相当高;若是银含量低的饰品,则会呈灰黑色。
祖母绿宝石的鉴别知识
把宝石放入铜盆中,四周用白纸围好,用火点燃白纸,若能使火变成绿色的,是真宝石。
准备热炭一盆,把宝石放入炭中,炭飘香气而火却立刻熄灭,是真的祖母绿宝石。
用碗盛满清水,把宝石放入碗中,能使整个碗出现隐隐绿色的,是真宝石。
象牙鉴别知识
鉴别象牙的方法有:
1用醋卤煮象牙,变软者为真。
2真象牙有一些细小花纹,如把它放进醋中浸上一夜,它就会柔软得如同就要烂了一样,可以任意制作精细工艺品,制作完成后,用木贼草水放慢火煮一下,就会坚硬如石。
衣服质地的英文标志
纯羊毛——100% Wool 真丝——100% Silk
腈纶——Acrylic维纶——Vinylon
锦纶——nylon涤纶——Polyester
棉——100% Cotton麻织物——Linen
涤棉混纺织物——PC
器物用品
肥皂溯源
5000多年前的埃及,一位厨师在为国王办宴席时,不慎失手将一盆油翻泼到炭灰里,意外发现手洗得比往日要干净得多。后来此事传到了国王那里,就吩咐照样仿制。于是,人类最早的“肥皂”就在这次偶然失手的启发下诞生了。
公元70年,罗马学者普林尼第一个用羊油和草木灰制成块状的肥皂,后来,这一制造肥皂的方法在欧洲各地传开。直到1791年,法国化学家卢布兰采用电解法从食盐中获得氢氧化钠后,才真正制造出以油脂和氢氧化钠为原料的肥皂,沿用至今。
拉链的发明
1893年,一个叫贾德森的美国工程师,研制了一个“滑动锁紧装置”,并获得了专利,这是拉链最初的雏形。但这一发明并没有很快流行起来,主要原因是这种早期的锁紧装置质量不过关。
1913年,瑞典人桑巴克改进了这种粗糙的锁紧装置,使其变成了一种可靠的商品。这种拉链的工作原理是:每一个齿都是一个小型的钩,能与挨着而相对的另一条带子上的一个小齿下面的孔眼匹配。这种拉链很牢固,只有滑动器滑动使齿张开时才能拉开。
火柴的历史
1805年,俄国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类似化学火柴的玻璃头发火棒,用一对钳子在它的棒头上一夹就会使它燃烧起来,但如果身边没有钳子就无法取火。
1833年,世界上第一家火柴厂在瑞典卑尔加城建成,人们开始使用小巧方便的摩擦火柴。不过,它还不够安全,因为火柴头的主要原料是毒性剧烈的黄磷,且燃点很低,稍不注意就会引起火灾,它是奥地利人泼来歇耳发明的。
1855年,瑞典人伦德斯脱路姆用赤磷代替了黄磷,发明了安全火柴。
打火机的来历
为了克服火柴易断易受潮的缺点,人们设计制造了一种更新的取火工具——打火机。1823年,德国化学家德贝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打火机。原理是利用锌和硫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气,氢气喷到铂棉上自动起火。由于这种打火机缺点很多,未能得到推广使用。后来我们使用的打火机,是利用打火石与转轮的摩擦而产生火花,点燃汽油灯芯而着火的,使用起来十分方便。现代的电子打火机以石油液化气取代汽油作为燃料,用电子陶瓷取代火石作为引燃物,用起来方便快捷。
锁的历史
锁早在3000多年前就出现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了。但那时的锁没有机关,只是做成老虎等凶猛动物的样子,想借以把小偷吓走,只能说是一种象征性的锁。
据说第一个给锁装上机关的人是鲁班。从出土文物及史料所反映的情况看,古代的锁是靠两片板状弹簧的弹力工作。直到现在,这种弹簧仍在应用。
在国外,古希腊人虽曾发现了一种极为可靠的锁,但因钥匙较大,要扛在肩上,所以并未推广使用。古代印度人则制成了另一种鸟形的“迷锁”,钥匙孔藏在可以抖动的翅膀里。现代锁的兴起始于由18世纪英国人发明了“焊钓锁”。我们如今广泛使用的弹子锁,是美国人小尼鲁斯·耶鲁于1860年发明的。
剃须刀的发明
吉列剃须刀是现在著名的品牌,实际上剃须刀就是由美国的吉列发明的。
1895年的一天,吉列在理发店刮胡须时被刮出了血。“要是有一种安全剃须刀就好了。”吉列以从商者特有的敏感意识到,如果发明一种新式的安全剃须刀,肯定有销路。
回到家后,吉利便一头钻进了试验室。在朋友们的帮助下,经过千百次试验,吉列终于制成了一种“T”字形的剃须刀。这种剃须刀的刀刃很薄,很锋利,但在刮胡须时,它能随着接触面变换角度,因而不会伤人。1901年,吉列为自己发明的安全剃须刀申请了专利,同时开了世界上第一家经营这种剃须刀的公司。
古代盛酒器
青铜器起源于夏,现已发现的最早的铜制酒器为夏二里头文化时期的爵。商周的酒器的用途基本上是专一的,按用途分为煮酒器、盛酒器、饮酒器、贮酒器,此外还有礼器。青铜酒器的基本组合主要是爵与觚。
盛酒器具是一种盛酒备饮的容器。其类型主要有尊、壶、区、卮、皿、鉴、斛、觥、瓮、瓿、彝等。每一种又有许多式样,有普通型,也有取动物造型的。以尊为例,有象尊、犀尊、牛尊、羊尊、虎尊等。
饮酒器的种类主要有:觚、觯、角、爵、杯、舟。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的饮酒器。
商周以后,青铜酒器逐渐衰落。秦汉之际,在中国的南方漆制酒具流行。漆器成为两汉魏晋时期酒具的主要类型。
瓷器大致出现于东汉前后,与陶器相比,不管是酿造酒具还是盛酒或饮酒器具,瓷器的性能都超越了陶器。
唐代出现了桌子,也出现了一些适于在桌上使用的酒具,如注子,唐人称为“偏提”。其形状似今天的酒壶,有喙,有柄,既能盛酒,又可注酒于酒杯中,因而取代了以前的樽勺。
宋代是陶瓷生产的鼎盛时期,有不少精美的酒器。宋代人喜欢将黄酒温热后饮用,故发明了注子和注碗配套组合。
明代的瓷制品酒器以青花、斗彩、祭红酒器最有特色。清代瓷制酒器具具有代表性的有珐琅彩、素三彩、青花玲珑瓷及各种仿古瓷。
镜子的发明小史
在土耳其中部非同寻常的石器时代都市中心恰塔尔许于克,曾发现已知最早的镜子。在10座公元前6千纪的女子墓穴中都葬有用火山玻璃即黑曜岩做成的镜子,其表面极其光洁。
为了制作镜子,在前哥伦布时代的南北美洲居民也同样利用了黑曜岩和其他矿物的这种反射特性。秘鲁的印加人曾使用一种如今称作“印加石”的火成岩,抛光之后,这种石块看上去就如同发亮的白钢一般。墨西哥的阿兹台克人出于礼仪或神秘的目的制作镜子,所用材料为黑曜岩或反射性能极强的块状晶体硫化铁矿石。有时,阿兹台克人还要给自己制作的玩偶眼中镶嵌用黑曜岩做成的小镜子,给人以莫测高深的感觉。
在旧大陆,抛光的青铜和红铜是最常见的制镜材料,从公元前约2900年起和在公元前2800~前2500年间,埃及人与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印度河谷文明,即已开始用这种材料制作镜子。
在古老的中国,青铜镜的制造历史可以上溯到商代(约公元前1500~前1000年)。汉代(公元前202~公元前220年)铜镜工艺高超,制作精良,有些镶有金银和绿松石,可以挂在腰带上,因而最为出名。
也是在汉代年间,制镜实验导致中国人发现了潜望镜的制作原理。从《淮南万毕术》的一段文字中,我们看到,早在公元前2世纪,人们就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书中讲道:“将大镜高悬,底下置放水盆,你便能看到周围的人。”
在古代希伯来,早在希伯来人出埃及时期(可能在公元前1400年),青铜手镜即已在他们中间成为寻常物品。此说之所以成立,是因为摩西曾用女人们所携带的镜子为圣所铸造过一些容器。大约在同一时期,在西奈半岛哈迪姆山劳作的矿工们也已开始铸造铜镜。这些铜镜很可能被他们当成了为矿井照明的工具。
希腊人爱美,所以也喜爱镜子,并于公元前5世纪发明了“盒镜”。盒镜系现代有镜粉盒的雏形,由两块用合页固定在一起的金属圆片做成;其中一块的内表面打磨成镜,另外三面雕刻图案。
罗马人使用青铜、红铜和银镜,按埃特鲁欺坎和希腊风格进行装饰。金属镜易失光泽,故盒中往往放置一小块蘸有浮石粉的海绵。就像别的物品一样,罗马人也将镜子带到了城镇之中。
在公元前的最后4个世纪内,古代不列颠与法兰西的凯尔特人以及意大利中部的埃特鲁斯坎人,使铜镜雕刻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凯尔特人钟情于抽象图案,这些图案通常为螺旋形状,迥然有别于他们的其他艺术形式。埃特鲁欺坎人的手镜是其青铜制造业的上佳产品,上面多雕有日常生活和神话场景,或二者兼具。……事实上,几乎每一种古代文明都拥有某种形状或形态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