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人生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326000000038

第38章 节日礼俗—感悟讲礼重仪的文化风情 (1)

中外佳节

“过年”的由来

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年”这种猛兽的威胁。后来,人们从与“年”的屡次斗争中总结出,它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点起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年”就不再闯进村庄。

以后每到冬天的这个时间,家家户户都在门上贴红纸对联、挂灯笼、敲锣打鼓、燃放烟花爆竹、夜里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贺道喜的习俗。

元宵节的起源

关于元宵节的起源,民间有许多传说。

一种传说认为:天上的天鹅不幸被猎人射死。玉帝欲替天鹅报仇,便在农历正月十五日派天兵天将下凡,想把人畜全部烧死。有一个好心的神仙冒着生命危险,告诉了百姓。人们便在农历正月十五前后,挂红灯、放鞭炮,装出人间已经起火的样子,骗过了玉帝,才避免了一场灾难。

另有一种传说认为:汉武帝时期,宫女元宵不能在父母面前尽孝,欲投井自杀。东方朔为成全宫女,农历正月十六火神君奉玉帝旨意火烧长安。汉武帝问东方朔有没有解决之法,东方朔说火神君最爱看红灯,如果皇帝、后妃、文武百官上街观灯火,便可以避灾。于是,元宵终于有机会回家与家人团聚了。

腊八节溯源

腊八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大约从秦代开始,我国就把农历十二月定为“腊月”。汉代把冬至后第三个戊日为“腊日”。南北朝时,把这个节日改为腊月初八过,称为“腊八节”。从此,“腊八”就成为传统的节日了。

在腊八节这一天,老百姓有吃腊八粥、腌制腊八蒜的习俗。

端午节的起源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又名端午、午日、重午、地腊、中天等。

端午节的起源有几种说法:

1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所写的吃粽子的起源和宗懔《荆楚岁时记》所写的龙舟竞渡的起源,都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2认为端午节是龙的节日。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与《端午的历史教育》中提出来的,现在学术界大多沿用此说。

3为纪念伍子胥说。传说吴王夫差打败越国时,骄傲轻敌,伍子胥力劝,太宰伯嚭进谗言,于是夫差令伍子胥自刎,并将伍子胥尸体扔到江中。伍子胥含冤死后,变成了“波涛之神”,江浙一带百姓每逢端午节就要举行祭祀活动以悼念伍子胥。

清明节的由来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谚语。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地,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寒食成为清明的别称,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国公子重耳流亡期间,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都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从此,“寒食节”又称“思亲节”。在中国民间,至今仍然保留着在清明前一天禁火寒食和扫墓的旧俗。为此,唐代诗人杜牧在《清明》一诗中描绘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中秋节溯源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苏东坡在《水调歌头》中曾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千古名句。至明清时,中秋节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此外,关于中秋节的许多美丽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在民间也是广为流传。

重阳节的由来

唐代大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其中的“佳节”指的就是重阳节。

九九重阳,最早见于《易经》,《易经》把九列为阳数。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名重阳节。屈原曾写过“集重阳入帝宫兮”的诗句,说明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已形成风俗。

重阳节登高则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据南朝梁代·吴均著《续齐谐记》载:东汉时,汝南、汝河一带瘟魔为害,疫病流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拜道长费长房为师,学消灾救人的法术。一天,费长房告诉桓景说,九月初九日,瘟魔又要害人,你快回去搭救父老乡亲。并告知初九离家登高,把茱萸装入红布袋,捆在胳膊上,喝菊花酒,即能战胜瘟魔。桓景回家,遍告乡亲。九月初九那天,汝河汹涌澎湃,云雾缭绕,瘟魔来到山前,但因菊花酒刺鼻,茱萸香刺心,难以接近。桓景挥剑斩瘟魔于山下。傍晚,人们返回家园,见家中“鸡犬牛羊,一时暴死”,而人们因出门登高而免受灾殃。自此,重阳登高避灾流传至今。

七夕的由来

每年农历的七月七日,即七夕,又称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七月七日晚上,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在今天,七夕也逐渐演变成中国的情人节。

回族开斋节的由来

伊斯兰教历十月一日是开斋节,开斋节始于伊斯兰教纪元第二年。按伊斯兰教法规定,伊斯兰教历每年九月为斋戒日,每日自破晓至日落禁止饮食和房事,称为“封斋”。伊斯兰教认为,九月是颁降天启《古兰经》经文元月,且是12个月中最吉祥、最高贵的月份,信徒逢此月应封斋。斋月最后一天寻看新月(月牙),见月的次日即十月一日即行开斋,为开斋节。如未见月,则继续斋戒,开斋节顺延(一般不超过三天)。开斋节期间,人们身着洁净的服装,走亲访友,互相登门祝贺,家家炸油香、馓子等食品待客或馈赠,各族穆斯林沐浴后前往清真寺会礼,听教长讲经布道,并上坟悼念亡人。

藏族雪顿节的由来

雪顿节是一种宗教活动,时间是藏历六月三十到七月初五,阳历8月份,起源于17世纪以前。

藏传佛教认为,夏季是“生灵”(生命)最旺盛的时期,信徒们夏季必须在寺内修习佛法,不能到户外活动,以免伤害“生灵”。每到解禁的日子,百姓将酸奶奉送到寺院,表示慰问和祝福。从17世纪中叶开始,西藏各地著名的藏戏团体赶到拉萨演出慰问。从此,雪顿节演变成为集宗教、文化、娱乐于一身的重要节日。

傣族泼水节的由来

每年4月中(傣历六月)的泼水节,是云南西双版纳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相传在很久以前,傣族家乡,来了一个火魔,把傣族家乡变成酷热干旱、五谷不生的地方。

有一天,火魔抢了7名年轻美貌的傣族姑娘。其中最小的姑娘叫侬香,她骗取了火魔的宠爱,在傣历六月的一天,侬香设计把火魔的头勒了下来。

奇怪的是,魔头一离地,火就灭;一着地,火又起。于是七姐妹轮流提着魔头,不让它落地。魔头滚烫,就不停地泼水降温。一直到7年以后,火魔才死去。

从此,傣族人民为纪念她们的功劳,每年傣历六月都要举行泼水节,庆贺除魔的胜利。节日期间,年轻人放鞭炮、赛龙船、载歌载舞,一直持续三四天。

彝族火把节的由来

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最普遍的节日。传说很久以前,天王恩泽不让彝族过好日子,派了十大力神到人间糟蹋庄稼。勇敢的彝族小伙包聪与大力神摔跤三天三夜,终于将十大力神摔倒,十大力神低下头变成了一座秃山。天王恩泽恼羞成怒,往地下撒了一把香面,香面变成了无数害虫来吃庄稼,聪明的彝族每人点燃一把火,把害虫全部烧光。天王恩泽不甘心失败,年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都要撒下害虫,彝族也毫不妥协地点燃火把对付害虫。于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就成了彝族传统的火把节。

中外植树节

我国最早在1915年规定每年的清明节为植树节。后于1929年把植树节改为每年的3月12日。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于1979年五届人大常委会六次会议决定,仍以3月12日为全国植树节,规定每人每年植树3~5棵。

国外也有植树节,古代犹太人把每年1月份后半月的一天作为植树节;美国规定每年4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为全国性的植树节,日本则把每年4月份的1~7日称为“绿化周”;目前世界上已有四五十个国家规定了植树节。

“五四”青年节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青年运动的开端,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余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要求“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由此,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拉开了序幕。为了纪念“五四”运动,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规定,以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七一”建党节

把7月1日定为党的生日,是毛泽东同志1938年5月提出来的。当时在延安的党的一大出席者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他们记得一大是1921年7月份召开的,但记不清确切的日期,当时的严酷斗争环境也没有条件弄清确切日期,于是就把7月的月首作为中国共产党诞辰纪念日。

把“七一”作为党的生日,是1941年6月党中央发的《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日四周年纪念指示》的文件。从此,“七一”建党节。

“八一”建军节

1933年6月26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的最高领导机关——苏区中央局,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建议,做出了《中央局关于“八一”国际反战争斗争日及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的决定》。

同年6月30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决定“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的命令,指出:“1927年8月1日发生了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领导的南昌暴动。这一暴动是反帝的土地革命的开始,是英勇的工农红军的来源。”7月11日,革命根据地的中央政权——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召开了第46次会议,决议“批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建议,规定以每年‘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此后,每逢“八一”建军节,都要开展拥军优属的活动。中国人民解放军组成后,仍然以“八一”为建军节。

教师节的由来

9月10日是我国的教师节,每到这一天,全国都会开展各种尊师重教活动。

1950年,周恩来总理认为教师是脑力劳动者,提议以“五一”劳动节同时作为教师节。但因劳动节是全国性的节日,活动内容很多,而教师节没有单独的活动,“五一”并未真正成为教师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