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小孩先抓了印章,便意味着孩子长大以后,必官运亨通;如果先抓了文具,则谓长大以后必写得一手好文章,终能科举及第;如果小孩先抓算盘,则谓将来长大善于理财。如是女孩先抓剪、尺之类的缝纫用具或铲子、勺子之类的炊事用具,则谓长大后善于料理家务;如果小孩先抓了吃食、玩具,要被说成“孩子长大之后,必有口道福儿,善于‘及时行乐’”。总之,这是长辈对小孩的一种祝愿。
“福”字倒贴的来历
“福”字倒贴的习俗,起源于清代恭亲王府。那年正值春节前夕,大管家为讨主子欢心,写了几个斗大的“福”字,叫人贴于库房和王府大门上。有一家丁因目不识丁,竟将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为此,恭亲王福晋十分气恼,欲鞭罚惩戒。幸好大管家是个能说会道之人,他也怕福晋怪罪下来自己脱不了干系,慌忙跪倒陈述:“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吉祥之兆。”恭亲王福晋一听大喜,遂即赏管家和家丁各50两银子。后来,倒贴“福”字之俗由王府传入巷陌人家,贴过后都愿过往行人或顽童们念叨几句:“福到了!福到了!”以图吉利。
贴“囍”的传说
据说王安石进京赶考时,路过马家镇,见镇上马员外家门外悬挂的走马灯上写着一副上联:“走马灯,灯马走,灯熄马停步。”却没有下联,王安石一时也没有对上下联,便暗自记在心中。王安石到京城应考,主考官指着一杆飞虎旗念道:“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王安石顿时想起马员外家那副上联,便以此为对,主考官赞叹不已。在回程路过马员外家宅时,用主考官的对子应对。谁知这对子是专为择婿而出的,马员外觉得王安石的下联对得最出色,得知王安石尚未婚配后,便将女儿许配给他。不久,在王安石完婚的大喜之日,恰逢官差来报“恭喜王大人高中了”。王安石喜上加喜,提笔在大红纸上写下一个金色大“囍”字,贴在门上。
从那以后,这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与婚姻有关的几个名称
红娘、月老、丘比特,是婚姻介绍人的代名词;牵红绳、搭鹊桥,是做媒的代称;而花烛、合卺则是结婚的异称。
红娘:这个名词是元人杂剧《西厢记》中的人物。她是崔相国女儿崔莺莺的丫环,聪明勇敢,天真爽朗。书生张生与莺莺在普救寺一见钟情,红娘从中巧妙周旋,热情地促成了张生和莺莺的结合。从此,人们就把婚姻介绍人称为“红娘”。
月老、牵红绳:这些词源于唐代。唐代有个名叫韦固的人,一次旅行住店,遇到一位老人在月光下翻检书信,身旁一个布袋里装有很多红绳,便问红绳的用途,老人答:“这是用来系夫妻的脚的,不论亲仇、贫富、远近,只要一系上便会结为夫妻。”后来,人们便用“月老”代称媒人,并把做媒叫做“牵红绳”。
丘比特:是罗马神话中的爱神。他是一个带有双翼的孩子。常携弓箭在空中飞翔,谁中了他的金箭就会产生爱情。因此,国外称婚姻介绍人为丘比特。
鹊桥:出于我国《牛郎织女》民间故事。王母娘娘的女儿织女自嫁给牛郎,王母娘娘大怒,令她与牛郎分离,只准每年七夕隔天河相会一次。喜鹊为了让他们夫妻团聚,便成群结队给他们搭桥。这就是“鹊桥”的来历。
花烛:始于南朝诗人何逊的“何如花烛夜,轻扇掩红妆”的诗句。
合卺:源于古代结婚仪式之一。《礼记》说:“合卺而卺。”就是把一个葫芦分成两个瓢,夫妻各执一半,用酒漱口。后称结婚为“合卺”。
什么是麒麟送子
民间流传着“麒麟送子”的说法。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画师,尤爱画麒麟,这位画师年老尚无子嗣。有一天晚上,老画师梦见一头闪着金光的麒麟背上驮着个小孩向他走来,第二年,他果然喜得儿子。这孩子聪明过人,六岁就能赋诗作画,人们都把这孩子叫麒麟童。于是,麒麟送子的故事就在民间广泛地流传开了。
在一些民间绘画中,一头龙首、狮尾、鹿身,身披鳞甲、马蹄细腿的麒麟,背上有的驮着一年轻女子,手中抱个胖娃娃,以示送子;有的背上骑个童子,怀抱莲蓬和笙,取“莲(连)笙(生)贵子”的谐音;有的画面的背景“天宫”隐约展现,以示天赐贵子。
决斗溯源
决斗起源于古巴比伦、古希腊等古代奴隶制国家,后盛行于中世纪的欧洲。最初,决斗是神明裁断的一种方式。所谓神明裁断,就是由神来判定诉讼双方哪一方有罪,其方法是对诉讼当事人进行各种考验。
中世纪时,随着欧洲骑士制度的产生,决斗在欧洲日益风行起来,并逐渐产生了一些规则:当两人发生纠纷时,如果有一方向对方脸上摔帽子、扔手套,或作出其他侮辱性的行为,即被视为发出决斗的邀请。一个人一经宣布要决斗,就不能反悔。如果有一方愿意言和,必须双方达成口头或书面协议,协议不成仍须决斗。决斗双方各有自己的证人,由证人约定决斗的时间、地点。决斗使用的武器依决斗者身份等级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古时用剑,后改用枪。决斗时双方拉开一定距离,谁开第一枪由抽签决定。有些没有能力提出或接受决斗的人,如妇女、残疾人等,还可以找人代为决斗。
以后法律有了改变,决斗不再是一种解决诉讼的裁断方法,但是作为一种习惯,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直到本世纪初,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法律的普及,决斗才被各国明令禁止并逐渐消亡。
为何皇家建筑多为“红墙黄瓦”
黄色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尊贵的颜色。“五行”学说认为,黄色代表中央方位(中央属土,土为黄色)。唐代,黄色被规定为代表皇室的色彩,其他人不能使用。到了宋代,封建帝王开始采用黄色琉璃瓦盖屋顶,并一直沿袭下来。
红色被视为一种美满喜庆的色彩,意味着庄严、富贵。周朝(公元前11世纪)宫殿建筑就普遍采用红色,并一直流传下来。
封建帝王的宫殿是最高统治者的活动场所,必须处处显示“至高无上”、“尊贵富有”,因此,绝大多数古代宫殿都是红墙黄瓦。
送花圈的由来
送花圈是从欧美传过来的习俗。按照北欧的传说,一个人死时带上花圈,天使就会把他的灵魂带到天堂。原来,2000多年前的古罗马法律——《十二铜表法》中《神圣法》第七条说:“假如有人或者亲身,或者由于自己的马或奴隶在竞赛中获胜而得到花圈,那么在他死时,无论在他家里或在战场,都不禁止把花圈置于死者身上。同样,也允许他的亲属带花圈参加葬礼。”显然,花圈原是一种奖赏物。既然花圈是胜利者和勇敢者才能得到的奖赏,难怪天使就只愿把有花圈的灵魂带上天堂了。
佩戴黑纱的由来
古代欧洲许多原始民族中存在一种观念,即只要有人去世,死者的亲属立刻把自己伪装起来:或在身上涂黑色泥巴,穿上干草衣服;或用黑布将全身包裹起来。他们的用意是想把死神吓跑或不让死神认出来。
在古代欧洲,如果一个贵族死了,他的仆役都要为他穿黑色丧服致哀。英国仆役在购不起丧服的情况下,首倡用一块黑纱佩戴在左臂上表示致哀。就这样,节俭易行的佩黑纱丧礼在全世界广泛流传开了。
中国为什么崇尚红色
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曾用黄色、黑色、白色代表吉庆。到了汉朝,汉高祖称自己是“赤帝之子”。“赤”就是红色,从那时起,红色就成了人民崇尚的颜色。汉朝以后,我国各地崇尚红色的风俗已基本趋于一致,并一直沿袭下来。
喝酒碰杯的由来
人们在喝酒之前习惯先碰一下杯,这个习惯是如何产生的呢?
一说是古希腊人创造的。传说古希腊人认为,在喝酒时,人的鼻子可以嗅到酒的香气,眼睛可以看到酒的颜色,舌头可以辨别酒的味道,唯有耳朵被排除在外。因此,在喝酒之前,互相碰一下杯子,杯子发出清脆响声,耳朵也能分享到喝酒的乐趣。
另一说碰杯起源于古罗马。古代的罗马崇尚武功,常常开展角力竞技。竞技前选手习惯饮酒,以示相互勉励之意。为了防止有人给对方暗放毒药,双方各持自己的酒向对方的杯中倾注一下,这样,便逐渐发展为一种碰杯的礼仪。
小费缘由
小费制度源于18世纪英国伦敦。那时,当地酒店的餐桌上一般都摆着写有“to insure pormpt service”(保证服务迅速)的碗。顾客落座后,将少量零钱放入碗中,就会得到服务人员迅速而周到的服务。后来,这种做法演变成为感谢服务人员而付给的报酬。上面几个英文单词的头一个字母联起来,就成了“tips”(即小费)。
跪拜的由来
在东汉以前,我国还没有桌椅,人们都是在地上铺上席子,然后坐在席子上。通常坐时要两膝着地,再将臀部坐于后脚跟上,脚掌向后向外。在接待宾客中,每当“坐”着向客人致谢时,为表示尊敬,往往要伸直上半身,即古书上所说的“引身而坐”,然后俯身向下,有时要前额触地。就这样,逐渐成了日常生活中的跪拜礼。汉代以后,渐渐有高座。凳椅逐渐用于生活中,人们不再“席地而坐”。因而使原来生活中的“跪坐”起了很大变化。跪拜礼虽然存在,却成为等级差别的标志,主要广泛应用于官场之中。
礼炮二十一响的由来
鸣礼炮二十一响作为最高礼仪的习俗起源于英国。17~18世纪,英国已成为“日不落”帝国,世界几乎每一块大陆都有它的殖民地。英国军舰驶过外国炮台或驶入外国港口时,蛮横地要求所在国向它们鸣炮致礼,以示对英国的尊重和臣服。作为回礼,英舰一般鸣礼炮七声。但是,英舰鸣一声礼炮,别国应报三声。这样二十一声礼炮的习俗就诞生了。后来,随着英国逐渐走下坡路,英舰也开始改为鸣二十一响礼炮,以示平等。
礼炮二十一响是最高规格,以下按单数逐级递减直到一响,用于较低的礼仪。
“男左女右”说的溯源
据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盘古氏去世之后,他的身体器官化为日月星辰、四极五岳、江河湖泊及万物生灵。《五运历年纪》中认为:中华民族的日月二神是盘古氏双眼所化,日神是盘古氏的左眼所化,即伏羲;月神是盘古氏的右眼所化,即女娲。民间传说的“男左女右”习俗,就是由此而来。
除此之外,“男左女右”还与古代人的哲学观关系紧密。我国的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物质和人事的两大对立面就是“阴阳”。自然界的事物有大小、长短、上下、左右等。古人将其归类为大、长、上、左为阳,小、短、下、右为阴。阳者为刚强,阴者为柔弱。男子性刚强,属阳于左;女子性温柔,属阴于右。中医诊脉,男子取气分脉于左手,女子取血分脉于右手;小儿患病观察手纹,也取“男左女右”。这种区分法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
“上北下南”的由来
日常生活中,人们看地图时遵循着一个共同的标准: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那么“上北下南”是如何来的呢?原来这源于我国的建筑文化有关。我国古代宫殿都是坐北朝南的,帝王的座位设在北方,面向南方。因帝王是一朝之长,万人之上,所以帝王坐在北边,北就为“上”。而坐在南边的群臣则为卑下,南就称“下”了。后来又带进了人们的实际生活,也便有了现在的“上南下北”之说。
西方为什么忌讳数字“13”
西方一些国家,十分忌讳“13”这个数字,门牌号码、楼层以及各种编号,都不使用13这个数字。在西方人眼里,“13”是个很不吉利的数字,这源于基督教的一个传说:在“最后的晚餐”上,耶稣和他的弟子们一起吃饭,其中的第十三个门徒叫犹大。他因为贪图30块银币,将耶稣出卖给当权者,并为捉拿耶稣的人带路。结果,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圣经》上的故事广为流传,使西方人禁忌“13”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下半旗志哀的来历
下半旗,是当今世界上通行的一种志哀方式。当一个国家的重要人物逝世后,习惯上要把国旗升起后下降到离旗杆顶端一段距离(距杆顶1/3处),以表示对死者的哀悼。
用下半旗表示哀悼的做法,据说最早出现在1612年。一天,一艘名叫“哈兹·伊斯”号的英国船徐徐地驶进泰晤士河,它的桅杆上飘半旗,象征船员们对已故船长的敬意。该船长是在北美北部海岸探寻通向太平洋的水道时不幸去世的。以后许多船只沿用了这种哀悼方式。
随着时间的流逝,用下半旗表示哀悼的做法便流传到陆地上,后来它被官方承认,并为世界各国所采用。
坟墓周围为何种柏树
史书记载,公元234年,正值三国鼎立,蜀国军师诸葛亮率兵伐魏,在五丈原与司马懿隔渭水对峙,不久病死军中。诸葛亮以身殉职后,遗体葬在定军山。刘禅亲自下诏,在墓地种54株柏树,象征诸葛亮终年54岁,以表彰他的赫赫战功及示其永垂不朽。那些柏树生长了1700多年,至今仍有22株活着。后人仿效此法,于是在坟墓周围种柏树的习俗在民间流传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