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人生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326000000044

第44章 体育健身—更快更高更强 (2)

1823年11月21日,发生了一件改变整个世界足球面貌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这天,一群学生在操场上踢球。一个叫威廉·韦步埃利斯的15岁的男孩在比赛进行中抱着球跑,这个简单而平常的动作竟然把足球世界分为两部分:允许用手持球的走的成为橄榄球,允许用脚踢、头顶的成为足球。这以后,一些热心于足球运动的人在伦敦一家旅馆里召开会议,起草足球协会的章程,其中有一条明确规定,即禁止手持球走。

1863年10月26日,英国足球协会在英伦召开了现代足球史上十分重要的会议。比赛归程草拟出来,虽然有些条文离今天的规则相距甚远,但标志着现代意义上足球运动的基本成形。

田径运动的常识

田径运动是走、跑、跳、投等运动技能组成的以个人为主的运动项目。田径运动分田赛、径赛和全能运动三大类。

田赛项目包括:跳远、三级跳远、跳高、撑竿跳高、推铅球、掷铁饼、掷标枪、掷链球和投手榴弹等。

径赛项目包括:竞走、短跑、中长跑、马拉松跑和跨栏跑等。

短跑包括60米、100米、200米和400米跑;男子800米、1500米、3000米、和女子800米、1500米属于中距离跑;男子5000米、10000米和女子3000米、5000米、10000米属于长距离跑。马拉松也属长跑项目。

男子五项包括:跳远、标枪、铁饼、200米和1500米跑;女子五项包括:100米栏、铅球、跳高、跳远、800米跑。

足球赛中红、黄牌的由来

在激烈的足球比赛中,裁判员经常出示黄色、红色小牌,对运动员的犯规行为予以警告或罚出场。

红、黄牌是南美足球协会联盟在1970年举办米尔斯·里梅特杯赛时首先采用的,目的是帮助裁判员克服比赛场上的语言障碍。以后经国际足联裁判委员会研究并经世界杯赛组织委员会批准,在墨西哥城世界杯赛中使用,并沿袭至今。国际足球比赛规则规定:一个运动员在同一阶段比赛中,被裁判员出示黄牌累计达两次者,即停止下一场比赛。一个运动员被裁判员出示红牌,除当场停止比赛外,还停止参加下一场比赛。

为何称足球裁判为“黑衣法官”

1978年以前,足球裁判不像现在这样在场内跑来跑去,而是坐在看台上进行裁判。但由于足球场场地大,坐在看台上裁判,不可能发现所有的犯规情况。后来决定裁判员到场内进行判决。

裁判员在场内随运动员来回跑动而判决,易与运动员混淆。为使裁判员在场内区别于运动员,足球裁判员都穿上黑色服装。这是因为,黑色是严肃的、庄重的象征,所以,为显示足球裁判员的神圣地位,就规定他们着黑色服装。人们也因此把足球裁判员尊称为“黑衣法官”。

传统体育活动

武术溯源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种类繁多。“武术”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文选》第二十卷中有《皇太子释尊会作诗一首》,诗中说:“国尚师立,家崇儒门……僵闭武术,阐扬文令。”这时的武术泛指军事技术。“武术”一词的普遍使用,则是辛亥革命前后的事情。

1911年,青岛出现了“武术传教所”。1919年,山东教育界创办了“武术传习所”。1923年4月,上海举办了“全国武术运动大会”。人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主要是指武术中常见的一些长短兵器,一般包括刀、枪、棍、剑、棒、戟、斧、锤、矛叉、鞭、锏、槊、镗、铲、环、拐、钺、戈等。

1956年,中国国家体委把武术正式列为比赛项目。

太极拳溯源

“太极”一词源自《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含有至高、至极、绝对、唯一之意。太极拳,早期曾被称为“长拳”、“棉圈”、“十三势”、“软手”。清朝乾隆年间,山西人王宗岳著《太极拳论》,才确定了太极拳的名称。

关于太极拳的创始人,众口不一,现在多数拳家亦以现传各式太极拳出自陈式太极拳,而持清朝陈王廷创拳之说。太极拳综合吸收了明代名家拳法,并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气功之术和中医经络学说,以及古代朴素辩证唯物主义的阴阳五行学说,以道教、太极八卦等理论为太极拳的哲学基础,赋予了太极拳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思想。太极拳动作衔接紧密,劲断意不断,势断意相连。同时,太极拳运动也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在太极拳中存在着刚柔、虚实、动静、快慢、开合、屈伸等诸对既对立统一,又可相互转化的矛盾。

什么是五禽戏

五禽戏是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和神态来进行健身运动的一种方法,为汉末医学家华佗所倡导。据《三国志·华佗传》记载:“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沾濡汗出,因上着粉,身体轻便,腹中欲食。普施行之,年九个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五禽戏就是气功的一种,可惜没有流传下来。

什么是围棋

围棋,是我国传统棋种,也是当今体育运动竞赛的项目之一。传说它诞生于我国的远古,起源于古代部落会议。当时,部落首领会议为商讨对敌战争,就地画图,用两种不同颜色的小石子代替敌我兵卒,进行筹划,制定作战的策略。

时间一长,由于它能启人心智,便逐渐演变成了人们的游戏,以供消遣取乐。而后,它又逐渐传到日本、朝鲜等地,使之成为一种世界性的体育娱乐运动。

围棋九段制的由来

围棋棋手定段位的“九段制”,源于我国古代品评人物、书画、职官的等级。

《汉书·古今人物表》把古今人物分为九等,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三国魏司空陈群最早制定选拔官员九品之制,又称“九品中正制”。

古代品评书画艺术分神品、妙品和能品,其源出南朝《书品》的上、中、下三等(每等又分上、中、下,共为九例),称为“三品九等”或“三等九品”。

在我国古代,围棋棋手的等级称为“棋品”。因受人品、官品、书品“九品制”的影响,故棋品也设“九品制”。

明清以来,有国手、二手、三手、四手之分。每手又分先后,略近九等。日本效之称为九段。随着近代中日围棋交流,中国也采用九段制了。至于“十段赛”中的“十段”,只是一个荣誉性的称呼,并没有真正的“十段”段位。

中国象棋溯源

中国象棋大约起源于战国时代,那时盛行着一种文博象棋,每方有6枚棋子。

唐代,象棋在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了一些变革,已有“将、马、车、卒”4个兵种,棋盘由黑白相间的64个方格组成。后来又参照我国的围棋,把64个方格变为90个点。

宋代,中国象棋基本定型,除了因火药的发明增加了“炮”之外,还增加了“士”、“象”。宋代的《事林广记》中就记载着中国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的象棋谱,比西方15世纪出现的国际象棋谱早200多年。

到了明代,为了下棋和记忆的方便,才将一方面的“将”改为“帅”,和现代中国象棋一样了。

象棋中“楚河汉界”探源

在我国象棋的棋盘中间有一行空隙,上写有“楚河”、“汉界”字样。它们是怎么来的呢?

据史料记载,“楚河汉界”在古代的荥阳、成皋一带,北临黄河,西依邙山,东连平原,南接嵩山,是历代兵家兴师动众的战场。公元前203年,刘邦出兵击楚,项羽粮缺兵乏,被迫提出了“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的要求,从此就有了“楚河”、“汉界”的说法。

至今,在荥阳广武山上,还保留着两座遥遥相对的古城遗址,西边那座叫汉王城,东边的叫霸王城,传说就是当年刘邦、项羽分别所筑。两城中间,有一条宽约300米的大沟,这就是人们平常说的“鸿沟”了。

人们根据古代的楚汉战争,落实到象棋盘上,划出了“楚河”、“汉界”。这就是“楚河汉界”的由来。

舞狮的传说

关于舞狮的传说,众说纷纭,大致有如下几种说法:

乾隆说:有一天,乾隆皇帝做梦梦到有只五色圣兽,他叫人把梦见的圣兽做出来,并叫两名舞者入内跳舞。

年兽说:传说在一个小村落里,每年都会出现一只兴风作乱的怪兽,发出“年”的声音,人称为年兽。于是农民用竹子做出“怪兽”,再加三角布作兽身,里面有两个人。等到年兽再度出现,农民敲锣打鼓发出巨大的声音,“怪兽”舞蹈了起来,年兽受到惊吓,逃入山中不见了。

佛山说:传说在广东省佛山的某个小村落,有只凶暴的狮子伤害村民。村里的武艺师傅教村民学武术拳法,终于制服了狮子。村民为了纪念胜利,便依照狮子与武术家格斗的模样舞蹈,于是有了舞狮。

舞龙的传说

舞龙最初是作为祭祀祖先、祈求甘雨的一种仪式,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民间运动。舞龙起源于汉代,传说有一天,龙王腰痛难忍,用尽龙宫中所有的药也不见效,于是只好变成老头来到凡间求医。大夫摸脉后甚觉奇异,问道:“你不是人吧?”龙王看瞒不过去,只好说出实情。于是大夫让他变回原形,从其腰间的鳞甲中捉出一条蜈蚣。经过吸毒、敷药,龙王完全康复了。为了答谢治疗之恩,龙王向大夫说:“只要照样子扎龙舞耍,就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此后,每当旱灾时人们便舞龙求雨。

踩高跷溯源

踩高跷是一种盛行于民间的群众性体育运动。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源自古代人为采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这一行为。

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早在春秋时就已出现。我国最早记载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跌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流行。

踢毽子溯源

据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证明,踢毽子始于我国汉代,盛行于六朝、隋、唐。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宋代高承在《事物绝原》一书中,对踢毽子有较详细的记载:“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有里外廉、拖抢、耸膝、突肚、佛顶珠等各色。”

明、清时期,踢毽子进一步发展,至清末踢毽子已达到鼎盛时期,踢毽子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不仅用来锻炼身体,还把踢毽子和书画、下棋、放风筝、养花鸟、唱双簧等并提,一些人以会踢毽子为荣。

拔河的起源

拔河始于春秋时期的楚国,距今已有2400年的历史。楚国地处大江南北,水道纵横,除陆军外,还拥有一支强大的水军舟师,并曾发明一种专门用于水上作战的兵器,叫做“钩拒”。当敌军被击败撤退时,楚军使用钩拒将敌船钩住,使劲往后拉。后来钩拒从军中流传至民间,逐渐演变成拔河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