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效沟通
326100000027

第27章 有效倾听 (3)

5倾听主要观点

不良的听者倾向于只听事实。要学会区分事实和原理、观点和举例、证据和辩解。

提炼主要观点的能力取决于你组织信息和传递语言的能力以及讲话者的重复。主要观点可能在讲话的开始、中间或结尾,所以你必须一直注意着,如果讲话者对讲话做了回顾或总结,那么你就要更加仔细地听。

6用批判的态度听

你应当在无偏见的情况下,对讲话者使用的假设和辩解持评判的态度,并小心估量主要观点背后的证据和逻辑基础。

注重谈话中的积极倾听

谈话过程中,如果不注意积极倾听,就有可能使得沟通出现偏差,甚至出现一些自己不希望看到的结果。这种例子在推销中比比皆是。

每位推销员都经过严格的职前训练,他们都熟知如何抓住顾客的心理。除非把他们挡在大门外,否则很容易掉进陷阱,卷入一场拉锯战中。

一般对商品知识完全外行的家庭主妇,碰上口才高明的推销员只有听的份,加上推销员利诱,如什么永久售后服务、可获赠品等,到最后一定会掏出腰包。

为避免发生这种情形,听者与说者之间应保持适当距离。尤其是顾客更需冷静,然后竖起耳朵,仔细听推销员说些什么,而避开不谈什么。推销员当然是强调优点为主,消费者本身须听清楚,便于判断真正想了解的。

比方说,该产品的使用价值、性能等,当然还要考虑是否真正需要。只有一切都确定后才能买下,如此才不至于买到不用的东西而懊恼。

不仅对待推销员如此,与一般人应对也必须掌握这个原则。因为有些人说话常拐弯抹角,而不直接表白,使得听者需旁敲侧击才能明白。举个简单的例子,原本直接说明真相可能会遭受指责,但以其他言辞代替,情况可能有所转变。

推敲说者真正的意思,就需要积极的倾听。只要集中精神听人说话,自然能听出内容以外的意义,也能认清对方的真面目。

移入流行的同理技巧

沟通要想达到最佳的效果,就要学会用同理的技巧去倾听。

同理,而不是同情

要达到最佳效果,就要用同理心去倾听,而不是同情心。然而,人们经常混淆这两个词,把它们当做同义词。其实它们并不是同义词。

同理心是一种理解,但同时它需要一定程度情感上的距离——你必须与悲痛、恐惧、愤怒保持距离,创造一定的空间,让你的理性思绪平抚非理性的感觉。你必须先把成见摆在一旁,压抑想要评断与谴责的下意识反应。因为还有更迫切的,也就是追求“理解”、或最终希望能“宽恕”的需要求。

同理心虽起于理解,但和许多人所想的相反,同理心不只是理解。同理心不是简单地说:“我了解你的感觉跟想法。”这只是漫长的努力过程中的第一步。一旦你拥有足够的熟悉与理解,同事心会要求你付诸行动,做一个能施展同理心的人。

关于同理心,有一个基本 不变的事实:即使我们深刻的了解他人的感觉与思想,但如果什么事也没做,我们并不能算是有同理心的人。如果我们只是坐在那里,分享他人的情绪,但没有办法或不愿意将感觉转化为行动,便是否定了同理心的自然进展。

在相互交流时,表现出同情,经常是很受欢迎的,但积极倾听,在更大程度上却是同理倾听。同理应用更为广泛,适用于所有场合的交流。下面的部分将帮助你理解同理和同情的意义以及对二者加以区分。但是,重点是在积极倾听中如何使用同理技巧。

下面是同理和同情在倾听中的表现:

1同理倾听

同理倾听,接收方要表现出关心、尊重,并且要对讲话者的观点进行理解。倾听者不应进行批评,也不应该一言不发,不要把话题从讲话者的信息中转移开来。

首先,倾听时对讲话者要表现出同理;其次,重点要放在倾听上。

2具有同情心的倾听

同情倾听,接收者努力表现出怜悯、可怜,甚至被讲话者表达的感情深深地感动了。

具有同情心的倾听让讲话者知道,大体上,你已经感受到他的痛苦。让讲话者知道你真的很关心他,你的感受和他一样。

有的人常说,最高层次的是同心的听,这是倾听的最高境界,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真正体会、执行同心的倾听。

而同心的听的基础就是同理心(EMPATHY)。

同理,“EMPATHY”的起源来自希腊字“ empatheia ” ,“ empatheia”之意为“情绪进入”。起初是希腊美学家的用语,表示一种能力——觉察他人之个人经验的能力。

情绪的表白没有文字,是不言不语的,文字则是理解力的表现——理性思维的过程。以“直觉”感受他人的情绪,在于“阅读”他人非语言表白的能力,非语言意指声调、手势、面部表情等。

“同理心”浅显的解释即是——辨识或感觉他人情绪的能力。

同理心也意指“直觉”或“感同身受”,因为我们常以直觉来了解他人无文字或无解释的情绪。

同理心是“人际知识”的基础,是与他人和睦共处的能力。它主要由三项要素组成:

(1)有同理心者对于他人的感受,有效及精确地了解与体会,然而同时能够维持一定的距离。

(2)有同理心的人了解怎样的情境助长或“引发”哪些情绪。

(3)有同理心的人,与人沟通的方式,让人觉得能够接受、理解。

根据研究报告指出:同理心是至善的推动力,具有高度同理心的老师培育的学生有较高的学业成长,人际关系也较为和谐。

卡尔·罗杰斯说:“对于培养个人发展改善一个人的人际关系,以及与他人的沟通而言,同理心是我们所知最有效的媒介。”

有同理心的人不仅能培养他人作建设性的改变,他的同理心也帮助自己往正面积极的方向发展。借助与他人间同理心的接触,他的眼界将更为宽广、敏感度将更深刻。

有些心理学家相信同理心是情绪智商及成熟度的最佳指标之一。

一个人能在沟通时发挥同理心,感同身受地了解他人是非常重要的,此举不在于我们从人们中得到许多信息,而在于帮助人们知道我们能够领受他们的世界。

同心倾听的意义是:意图了解的倾听,也就是说追寻了解,真切了解他人的动机、心愿及情况,同心倾听进入他人内心的准则,以他人看世界的眼光来看世界,了解并感受到他人的感觉。

“先寻求了解”对多数人而言乃是一个心智模式的转换,在我们与他人沟通时,通常总是自我先寻求被了解,我们自以为是,被自己的眼界涨满。

同心倾听的本质不在于想同意他人,而在于你完全地、深刻地了解他,情绪上与理智上的全然投入。

请你牢记,反复地思索或了解他人所说的每一个字,仅仅是同心倾听的一小部分。

同心倾听不是单纯、单一地听,它涵盖的范围极广,是用你的耳朵、你的眼睛、你的心来倾听。

避免语言障碍:缺乏同理的9种倾听模式

下面有9种缺乏同理的倾听模式,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想与他人有效地沟通,就必须避免这9种模式。

1批判式

作为批判式倾听者,通常是对从讲话者那里听到的信息给予批判。这种批判常常是个人之见,很容易让讲话者觉得受到了批评或者是贬低。

批判式的讲话对人产生刺激,让别人觉得自己受到了轻视。对方会认为你不是在了解他的问题,而是对他的价值进行判断。

2认同式

当你采用认同式进行倾听时,讲话者讲述的内容让你联想到自身的事情,并且在弄清楚它之前,你开始寻找自己的经历。一旦你理解了讲话者的信息,你就会将讲话者的内容转移,让自己成为讲话者。

落入认同式的陷阱中是相当常见的。你因为急切地想讲述你相似的经历,从而对对方的信息一无所知。

运用认同式,你能发现,虽然通常倾听者意图很好,不过,他仍然会把讲话者所说的内容岔开,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影响倾听的效果和沟通的进程。

3防御式

当你正努力和对你怀有戒心的人交谈时,你会注意到对方那种焦虑和紧张的肢体语言,面部扭曲或面红耳赤,紧张或不安的手势,听到刺耳的嗓音,或者音调高亢。由于这种情况的出现,你可能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打断,而不得不面对攻击性反应或嘲弄。这和强烈的非语言反应一样,这些语言,在人们处于防御式倾听过程中时,经常能刻画出人们的状态。作为讲话者,就会觉得心里有了一堵墙,并且觉得自己的信息一点也没被理解。反过来,怀有戒备心理的倾听者,很可能让讲话者也产生戒备心理,如此一来,沟通当然就不能顺利进行了。

4否认式

否认式的回答常常会激怒讲话者。同防御式一样,否认式经常说自己遇到问题或卷入利害关系时,是如何做的。这种方式其实是对讲话者的一种侮辱。

5自以为是式

在自以为是的讲话模式中,倾听者有些令人讨厌,对讲话者的话吹毛求疵,也就是说,竭力更正一些通常都是不太重要的细节。另外,自以为是式的倾听者还给人以苛刻的印象。任何事情,无论怎样,都必须分出对错,而没有商量的余地。

和其他模式一样,在自以为是式中也经常出现臆断的情况,结果,听者既没有听清也没有了解信息的内容。

6质问式

从这个名字上可以看出,质问式的倾听者将讲话者拿到了显微镜下,对他或她的问题严加盘问,有时甚至步步紧逼。质问式倾听者问的许多问题都是封闭式的,毫无根据的。

面对质问讲话者会觉得自己在接受审讯,面对的是难缠的检察官,他会时刻对自己的辩解进行回击。

7进攻式

进攻式的倾听和质问式存在许多相通之处,都给予讲话者激烈的反驳,让讲话者产生戒备。不同之处在于,进攻式不仅有难缠的问题,而且谈话演变成辩论,某观点与其对应观点之间的争论,讲话者与倾听者之间进行论证与反证。

8诊断式

采用诊断式交谈的倾听者经常拿看到的东西开玩笑,但从不拿经验开玩笑,他们对讲话者进行分析、心理治疗和猜测,从本质上告诉讲话者他的动机是什么以及他为什么会这样。诊断式倾听者的评论对于讲话者经常具有攻击性,并且通常超出了他们的信息讨论范围。

9建议式

建议式中,倾听者经常想努力去帮助别人,但总是详述他或她认为讲话者应该怎么做。即使讲话者仅仅是想分享他的生活经历,或者只是发一下牢骚而已,建议式的倾听者也会全力提供一个解决方案,这只会令讲话者苦恼不已。

在建议式中,倾听者忘记了解决问题和提出建议的几个基本步骤。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要了解问题,不要急于解答。第二步,以问题存在为前提,解决问题往往取决于提问题的人。那个人可能只是想让某人充当共鸣箱,帮他思考这个问题,找出答案。第三步,给出最佳建议,当然,要人家问你才行。当你处于建议式的倾听模式中时,你无视别人的请求,无偿地提建议,滔滔不绝,而不考虑后果。

鉴于此,在实际的沟通过程中,你就要尽量避开以上缺乏同理的9种倾听模式,让沟通有效进行。

在恰当的提问中领会同理

在倾听过程中,恰当地提出问题,往往有助于我们领会同理,从而有效地沟通。我们的沟通目的是为获得信息,是为了知道彼此在想什么,要做什么,通过提问的内容可获得信息,同时也从对方回答的内容、方式、态度、情绪等其他方面获得信息。下面是有关提问的一些问题。

1倾听中的提问应注意的事项

(1)数量要少而精,太多的问题会打断讲话的思路和情绪,改变谈话的主题。恰当的提问往往有助于双方的交流。因此,掌握提问的时机和度是至关重要的。

(2)要紧紧围绕谈话内容,不应漫无边际提一些随意而不相关的问题。这很容易分散谈话者的注意力,导致交流的中断。

2提问应掌握的一些必要的技巧

倾听中的提问不是随便的,注意和掌握必要的技巧会使你的提问事半功倍。

(1)理解。作为管理者,设身处地理解别人是必备素质之一,以理解的态度交谈,就能认真倾听,就能诚恳而准确地提出一些双方都能接受的问题,从而更有利于双方的沟通。

(2)时机。倾听中提问的时机十分重要,交谈中遇到某种问题未能理解,应在双方充分表达的基础上再提出问题。过早提问会打断对方思路,而且显得十分不礼貌;过晚提问会被认为精神不集中或未能理解,也会产生误解。

(3)提问内容。提问就是为了获得某种信息,要在倾听者总目标的控制掌握下,把讲话人的讲话引入自己需要的信息范围。

(4)注意提问的速度。提问时话说得太急,容易使对方感到咄咄逼人,引起负效应;说得太慢,对方心里着急,不耐烦。

3提问的分类

美国沟通专家把提问分为两种方式:一种为开放式提问方式,回答这种提问,不能用简单的“是”或“不是”来回答,回答结果一般无法预料。

另一种为闭合式提问方式,经常提问是否、是谁、什么时候等问题,其结果往往可控制,与预期结果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