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效沟通
326100000007

第7章 自我和有效沟通 (1)

自我因素在人际沟通中的精彩表现

自我概念是指如何看待和感受自己。而我们的感觉来自于我们与他人的沟通。所以,自我因素在人际沟通中有着无足轻重的作用。

人格因素与人际沟通

人格因素与人际沟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美国斯坦福商学研究所教授汤玛斯·哈瑞尔(ThomasWHarrell),曾经做了一个为期二十年、有关事业成功的研究。虽然,在研究中无法归纳出成功之道,但是哈瑞尔却发现,有三项人格特质,在你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具有相当正面的影响。这三项人格特质是:

(1)外向、积极向上的人格特质。

(2)具有追求的欲求,乐于与人交谈,与人工作。

(3)具有权力的欲求。

虽然权力欲求和人际关系的技巧关联不大,但是前两项特质——外向、积极向上、乐于与人交谈、乐于与人工作,则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而这里所提的人格特质和前面讲到的“人格因素”,其实是同一件事。

哈瑞尔在他研究的结论中说:

“人格特质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最主要因素。”

美国著名的民意调查机构——盖洛普,在总统大选前的两个月,针对共和、民主两个候选人里根、蒙代尔,做了一份民意调查。这份民意调查要选民就政见、政党认同和人格因素三项指标,选出他们心目中理想的总统,你一定会认为这场竞选战必然十分激烈,但事实不然。两个月后,两位候选人正式得票数的差距,正是他们在人格因素“得分”上的差距——16%。

其实,从约翰·肯尼迪和尼克森角逐总统宝座开始,乃至之后几届美国总统的选择,“人格因素”一直都是大众预测谁会当选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如同策略一般,“人格因素”在健全个人人际关系上,亦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而且,尽管你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改造人格特质仍有助于改善你的人际沟通技巧。

那么,什么是“人格因素”呢?除掉道德上的因素之外,你的性格也是“人格因素”之一。性格上的缺陷已被列为“人格缺陷”,这是我们不得不加以重视的。

有个性格内向的大二学生,被他的教授给吓住了,因为他的教授告诉他,除非他表现得更积极一点,否则他这一科休想及格。由于这名学生一家子全都是领袖人物,所以听了教授这席话,学生觉得分外难过,因此他决定马上去参加一个活力十足的自我改进课程。没想到这样一来,竟改变了他的一生,这个人就是诺曼·文生·皮尔,现在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有些人天生下来就是精力充沛、自信满志,这种人与他人沟通时显得应付自如;但有些人则需要通过努力才能如此,不过,对绝大多数的人来说,沟通的能力是可以靠学习而来,或是予以补强的,只要你愿意持续不断地学,并应用在你的实践中,那么你的沟通能力定会大大提高。

心理因素与人际沟通

随着对沟通深入研究的进行,人们发现心理因素对沟通起着巨大的作用,直接影响到沟通的进行。

心理研究表明:即使一个心智健全的人,也不可能毫无心理问题,只不过程度有轻重之别而已。

我们随时都在对自己的不良心理进行矫正。然而,心理并无定律,由于环境不同,自身条件不一,不同人的心理意识就存在一定的差别。有的人情操高尚,积极进取;而有的人精神空虚,行为怪异;有的人无端恐惧,自我设限:有的人命运坎坷,成功难遇。为什么不同的人之间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心理学家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每个人的心理不同,即健康心理和病态心理。拥有健康心理的人,不让自己深陷一种不幸与痛苦之中,以获取人生的幸福快乐与成功。

那么,什么是健康的心理呢?健康的心理是一种对任何人、情况或环境所把持的正确、诚恳而且具有建设性,同时也不违背法律和人类权利的思想行为或反应。在人际沟通中,健康的心理是进行成功的沟通不可或缺的要素。

刚迈上工作岗位的小王外表看起来很讨人喜欢,但是跟她谈过话的人,却总会说,小王全身散发着一股冰冷的味道,这种说法表面看来夸张了点,但是她那难得一笑的脸庞,的确令人颇感疏远。

在公司里,小王经常是深沉、恬静的,让人不知该找什么样的话题与她交谈,有时鼓足了勇气和她闲话家常,却又会被她出奇平淡的反应给打住了。

虽说如此,但是她做起事来依然有板有眼,能干可靠,不过她却不喜欢身居高位,有几次总经理想提升她,都被她婉拒了。

最近几个星期以来,小王却显得更加忧郁,成天沮丧,萎靡不振,愁眉不展,对外界的一切活动更是提不起劲,这些情况公司同事看在眼里,很为她担心。

例中小王就属于心理存在一定程度问题的类型。这种类型的人不愿与人打交道,不愿意与人家沟通,因此,她的人生道路必定会有许多曲折。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之所以不愿意与人沟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心理素质不过关。怎样才能提高心理素质,开始积极的人生呢?下面有几点建议值得人们好好琢磨:

1克服自卑心理

心理学上将自卑列为人的性格上的一个缺憾。自卑就是一个人对自己做出偏低的评价,总觉得不如人,因而悲观,丧失信心。

比如说,在生活中,很多人缺少某种能力,却认为他人都拥有那种能力,这是经常发生的事。我们当中很多人因此会感到自卑,与自己过不去,轻视自己,这是许多悲剧的根源所在。我们希望像他人那样去生活,买相同的衣服、相同的家具,像他们一样地说话、做事。我们将自我置于别人的人格之下,鞭打自己的灵魂,批判自己。无限夸大别人的能力,这种夸大又反衬出自己的渺小,这是伤害自我的致命武器。我们会觉得自己的人格极不完善,有各种各样的缺点和不足,而别人却完美无瑕,显得沉着自信。这种感觉是极其荒谬的。我们应该明白,别人的内心世界也同样残留着过去失败所留下的伤疤。懂得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再把自己破裂的伤口看得那么严重。

大诗人李白在《将进酒》中吟道:“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何等豪迈的气势!心理学家读到此句的时候,肯定还会再加上一句:这是何等的自信!现代人周围充满竞争,眼前常有机遇,尝试成了现代人相当时髦的人生信条。每当人们走向新的挑战之前,总是向挑战者或竞争者显示: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次胜利非我莫属!但是,在人生舞台上,有些人却低低哀叹:天生我材……没用。这种自卑的“自白”与自信者产生了强烈的反差:自信者相信自己的力量,竭力去做人生舞台上的主角;自卑者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只适合当观众。自卑是个人由于某些生理缺陷或心理缺陷及其他原因而产生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个方面或其他各方面不如他人的情绪体验,表现在交往活动中就是缺乏自信,想像失败的体验多。自卑是影响交往的严重的心理障碍,它直接阻碍了一个人走向群体,去与其他人交往。

无论自卑是怎么形成的,我们都要想办法克服,有关专家经过研究后总结出了如下几点克服自卑的方法:

(1)大哭一场。专家都说伤心一阵子很有作用。这并不可耻,流眼泪不仅是伤心的表现,而且是悲哀或感情的发泄。

(2)参加辅导团体。一旦决定“要好好过日子”,就要找个倾诉对象,跟过来人谈谈也许很有帮助。

(3)阅读。初期的震荡过后,应重新集中心神开始阅读。阅读书刊——尤其是教你自助自疗的书籍——能给你启发,使你放松。

(4)写日记。许多人把遭逢不幸之后的平复过程逐一记载下来,从中获得抚慰。此法甚至可以产生自疗作用。

(5)安排活动。要想到人生中还有你所期盼的事,这样想可以加强你勇往直前再创造前途的态度。不妨现在就决定你拖延已久的旅行日期。

(6)学习新技能。到社区学院去选一门新课,找个新嗜好,可以学打球。你可以有个异于往昔的人生,可以借新技能加以充实。

(7)奖励自己。在极端痛苦的时刻,哪怕是最简单的日常事务——起床、洗澡、做点东西吃——都似乎很难。应把完成每一项工作(不论多么微不足道)都视为成就,奖励自己。

(8)运动。运动能使你抛开心事,抛开烦恼,让你脚踏实地感受自己在做什么,然后心情也会变得豁达舒畅。

(9)莫再沉溺。有许多人挨过了创痛期之后,最终会感到必须有所为,也许是创设有关组织,或写书,或是参与促请公众关注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去发现、帮助他人是很有效的自疗方法。

不要总认为别人看不起你而离群索居。你自己瞧得起自己,别人也不会轻易小看你。能不能从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得到激励,关键还在自己。要有意识地在与周围人的交往中学习别人的长处,发挥自己的优点,多从群体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能力,这样可预防因孤陋寡闻而产生的畏缩躲闪的自卑感。这样,自卑就被逐步克服了。

2克服社交恐惧症

有些人由于缺少社交经历,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总是产生一种恐慌害怕的心理。比如,不少人害怕在人多的场合讲话,怕在公共场合讲话。不愿意接触人,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不愿与人共事,这就是一种社交恐惧症的心理疾病。对于这种现象,你应从两个方面去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首先,弄清楚自己到底恐惧什么,它构成什么威胁。社交恐惧者一遇到交往就恐惧和忐忑不安,无意识地回避交往对象,实际上他们很少正视自己所恐惧的东西,仅是下意识地要回避要改变这一点,这时就得说服自己正视要回避要恐惧的到底是什么。

其次,排除自我意识中的消极因素,也就是改变不利于交往的气质因素。比如说抑郁质的人一般对自己的举止言行特别敏感,生怕在交往中失态,遭人品评、嘲笑,因而在交往前就受到自己所构想的外界压力,这就自然使自己在交往中异常紧张,导致口齿不清,逻辑混乱,手足无措。克服这种社交恐惧症,在开始交往时,这样在心理上就居于主动地位,有利于形成交往过程中的心理良性循环。

有些人一见生人就脸红,感到很害怕,说话紧张,嘴里说的和心里要表达的相距很远,这种社交恐慌症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害羞。

对于那些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容易产生自卑、恐惧、羞怯心理的人来说,心理学家史华兹博士认为,克服这些弱点的训练在平常,他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了建立自信的五种方法:

(1)挑前面的位子坐。你是否注意到,在教堂、教室中,后面的座位是怎么先被坐满的吗?大部分占据后排座位的人,都希望自己不要“太醒目”,而他们怕受人注目的原因就是缺乏信心。

(2)练习正视别人。一个人的眼神可以透露出许多有关他的信息。一个人不正视你的时候,你会直觉地问自己:“他想要隐藏什么呢?他想对我不利吗?”

不正视别人通常意味着:“在你旁边我感到很自卑,我感到不如你,我怕你。”

要让你的眼睛为你工作,也就是专注别人的眼神,这不但能给你信心,也能让你赢得别人的信任。

(3)把你走路的速度加快25%。许多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改变走路的姿态与速度,可以改变心态。你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身体的动作是心灵活动的结果。那些遭受打击、被排斥的人,走路都拖拖拉拉很散漫,完全没有自信。

另一种人则表现出超凡的信心,走起路来比一般人快,像是在短跑。他们的步伐告诉这个世界:“我要去一个重要的地方,去做很重要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我会在15分钟内成功。”

使用这种“加快25%”的技术,可助你建立信心。抬头挺胸走快一点,你就会感到自信心在增强。

(4)练习当众发言,有很多思路敏锐、天资高的人,都无法发挥他们的长处参与讨论,并不是他们不想参与,而是因为他们缺少信心,在会议中沉默寡言的人都认为:“我的意见可能没有价值,如果说出来,别人可能会觉得很愚蠢,我最好什么也不说,不要让他们知道我是怎样的无知。”

如果尽量发言,就会增加信心,下次也更容易发言。所以,你必须练习多发言,这是信心的“维生素”。

(5)咧嘴大笑。咧嘴大笑,你会觉得“美好的日子又来了”。但是要笑得“大”,半笑不笑是没有用的,要露齿大笑才能见功效。

当然,你可能笑不出来,但窍门就在你强迫自己说:“我开始笑了。”然后,你就放松地大笑。

只有通过练习,克服自卑和社交恐惧的心理,你才能信心十足地去同别人沟通交流。

克服自身障碍大胆沟通

回避成功的心理障碍对有效沟通是十分有害的,要想使沟通顺利进行,就必须克服这种障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