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败走中国
326300000011

第11章 菲亚特:与自己人斗,其害无穷 (3)

2007年12月26日,菲亚特、南汽同时对外宣布,双方已经签署有关菲亚特汽车集团退出南京菲亚特的股东权益转让协议。

后续观察:2008年,菲亚特做好两手准备

2007年8月6日,经过近一年的接触洽谈后,菲亚特和奇瑞签订了合作备忘录,约定将按50:50比例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生产轿车。合资公司将设于安徽芜湖,计划于2009年投产,将生产和销售菲亚特旗下的阿尔法·罗密欧汽车,此外还将生产和销售奇瑞品牌汽车,预计年产量为175万辆。为什么菲亚特与奇瑞的合资企业大约要两年后才能生产阿尔法·罗密欧?因为奇瑞还没有能力生产档次较高的车型,菲亚特会给奇瑞两年左右的时间,先将其技术、管理等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然后再投产阿尔法·罗密欧。

菲亚特与南汽合作失败后并不想轻易放弃中国市场,2007年它还有两个大动作。12月初,菲亚特动力科技投资2200万欧元的上海研发中心开工,该中心计划于2008年底正式运营,建成后将致力于汽油、柴油发动机和变速箱的研究开发,它将成为菲亚特动力科技在全球领先的研发中心。半个月后,菲亚特汽车中国金融有限责任公司获得了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2008年将为菲亚特集团在中国生产和销售的全线汽车产品提供零售和经销商金融服务。

2008年1月,菲亚特(中国)表示,南京菲亚特生产的4款车型在2008年将正式停产。菲亚特集团首席执行官塞尔乔·马尔乔内还正式发布声明:“我们在等待确定与奇瑞汽车建立伙伴关系的过程中,这将使我们在中国的工业和商业项目进入一个新的、重要的发展时期。”菲亚特正在就一些细节加紧和奇瑞进行谈判。奇瑞方面负责人也对媒体表示,奇瑞已经加快了与菲亚特的谈判进程,双方正在就一些“很细节”的东西进行最后协商。

《广州日报》2007年曾做了一个读者调查,有近八成(791%)的读者看好奇瑞、菲亚特的合作前景,认为“菲亚特是全球著名的小车大师,和奇瑞合作前途无限”,有186%的读者表示“不好说”,只有23%的读者表示不看好本次合作前景。

在合资公司生产的轿车下线之前,菲亚特集团将通过引入进口车业务来保持并加强菲亚特在中国市场的商务运作。菲亚特2008年2月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进口所需的)3C的认证已经拿到了,接下来应该还有关于环保方面的一些认证。我们目前应该是在6月底7月初的时候开展,相关的手续应该能全部完成,可以从那时开始我们这一块的业务。”在2008年4月下旬的北京国际车展上,菲亚特带来了PandaAria、Fiat500、Linea、Bravo、GrandePunto五款车型。其中的Fiat500去年刚刚在欧洲上市,正是这款精品小车令菲亚特在欧洲市场实现了复兴。业内人士认为,菲亚特高调参加北京车展的目的是要通过进口的方式来维系与中国汽车市场的纽带,增加经销商对品牌的信心。

希望菲亚特汽车公司2008年在中国市场顺利走上复兴之路。

【四方声音】资金:菲亚特失败的一个客观原因

南京菲亚特的道路,是菲亚特和南汽“以初次投入车型和资金为赌本”希冀以赢利滚动投入、不再增资扩股的道路,双方的商业计划都缺乏多批量次第增投的计划和实际资金准备。双方加起来总资产也就是30亿。

当南京菲亚特遇到困难和亏损后无法后续投入时,菲亚特集团再从南京依维柯(这个公司一直是菲亚特和南汽的现金牛和利润牛)的赢利中调拨赢利积存增资南京菲亚特时不得不考虑再三。迫于内部的压力,迫于南京菲亚特亏损的现实,最后的结果是,菲亚特集团宁可增资持续带来赢利的南京依维柯也不把有限的资金拨给持续亏损的南京菲亚特,“我们不能一再压错牌,我们也输不起。”菲亚特中国的一位人士私下里这样说。这也是南京依维柯得以顺利增资,依维柯慨然增持跃进股份的动力所在。

让中国自给自养的根源在于菲亚特集团的巨额亏损。2002年,在南京菲亚特短暂的黄金时代,迫切需要资金增援扩大派力奥、西耶那的战果,但菲亚特汽车在2002年的运营亏损总额高达17亿美元。2005年,南京菲亚特嗷嗷待哺、命悬一线之时,菲亚特深陷于固定成本居高不下、市场占有率日渐萎缩的泥沼。据当时菲亚特提交给债权银行的一份文件,该公司现有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只够再维持13~20个月,巨额债务高达100亿美元,并开始抛售通用汽车的股份以筹集现金,导致通用汽车宁可向菲亚特支付199亿美元的高昂代价终止两公司的合作关系脱身,此时菲亚特怎样有力驰援中国?

在车型引进上同样如此,被人诟病的引进多宝被众多业界人士认为其根源也是资金问题。专家指出,两年内菲亚特没有在中国推出一款新车型,是导致其战略失误的主要原因。但据记者了解,其实在这两年间,菲亚特并非没有在中国市场投放新车型的打算,但都因各种原因未能实现。菲亚特并不缺车型。1998年到2002年间,菲亚特集团旗下菲亚特汽车投资20亿里拉,推出了19款新车。菲亚特的蓝旗亚、阿尔法·罗密欧等车型如果在中国生产,完全可以和今天卖得很好的伊兰特、天籁、福克斯、丰田车等竞争。

2004年,菲亚特曾经考虑将两厢车STILO引进中国;阿尔法·罗密欧是菲亚特旗下轿跑车品牌,其主力车型阿尔法156、166都曾经在国内有所亮相,据悉菲亚特早就有计划将该车引进国内生产。然后是蓝旗亚,“南京菲亚特铁定投产蓝旗亚Thesis,预计售价80万”的消息风传一时,但也不了了之。其中重要原因,是多宝是一款低成本即可引入的车型,“蓝旗亚是高级轿车,阿尔法·罗密欧是高级轿跑车,受到国产化率限制,引进这两个全新车型等于全盘引进两套底盘、变速箱、悬挂全系总成,包括车身开模零部件工装夹具,至少得三四十亿,长期生产还要加上发动机生产线,而投产多宝,6~7个亿就可打住。”一位业内人士透露。

三四十亿哪里来?南京菲亚特持续亏损,2004年就亏损了3个亿,2005年前几个月平均每月亏损3000万元,原本的30亿的总资产现在严重失血,于是只有再从178衍生出一款派朗救急。但此时经销商环节又出了问题:“利润太低,亏不起”,厂家宣传不到位,在广告宣传和市场广告方面力度不够,造成品牌知名度不高;知名度不高又导致销量上不去,能拿出来做推广的资金受限,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南京菲亚特越做越困难。

(节选自李潮的《缺乏军费菲亚特中国之战以人员消耗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