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早领悟,早幸福
328300000070

第70章 健康是开启幸福大门的金钥匙(1)

没有什么比健康更快乐的了,虽然他们在生病之前并不曾觉得那是最大的快乐。

——(古希腊)柏拉图

良好的健康状况和由之来的愉快的情绪,是幸福的最好资金。

——(英国)斯宾塞

人类所能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拿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

——(德国)叔本华

健康,人生第一财富

人生一世,最值得珍惜的东西是什么?事业,金钱,爱情,名誉……答案众说纷纭。

一位哲人却用“10000000000”来比喻人的一生,其中“1”代表健康,各个“0”代表生命中的事业、金钱、地位、权利、快乐、家庭、爱情、房子……纷繁冗杂的“0”充斥了人们的生活,“1”常常被忽略,但“1”一旦失去,所有浮华喧嚣都将归于沉寂。

这个比喻让那些只顾工作、只顾追逐财富而忽视自身存在的现代人感到震惊!人们往往为了工作而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甚至无暇休闲、运动和注意自己的健康。再加上常有的患得患失之心,精神上的压力很大。这样的情况,正是培养慢性病的温床。

健康是生命之源,失去了健康,生命会变得黑暗与悲惨,会使你对一切都失去兴趣与热诚。能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种健全的精神,并且能在两者之间保持美满的平衡,这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生命中最重要的奖赏是健康、坚强和健壮。人并不是必须具有很大的块头和威武的外表,但应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精神力量。这种东西体现在布瑞汉姆领主连续工作176个小时的狂热中,体现在拿破仑24小时不离马鞍的精神中;体现在富兰克林70岁高龄还露营野外的执著中,体现在格莱斯顿以84岁的高龄还能紧握船舵,每天行走数公里,到了85岁时还能砍倒大树的状态中。上述种种,成就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充沛的体力和精力是成就伟大的事业的先决条件,这是一条铁的法则。虚弱、没精打采、无力、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年轻人,虽有可能过上一种令人尊敬和令人羡慕的高雅生活,但是他很难往上爬,不会成为一个领导者,也几乎不可能在任何重大事件中走在前列。

米开朗琪罗在他伟大的绘画作品中,无论是描绘天堂还是地狱,无一不体现出强大的身体力量,这就是意大利人对身体力量的热爱与崇拜之情。

不良的身体,衰弱的精神,真不知造成了天下多少悲剧,破坏了天下多少家庭。

身体和精神是息息相关的。一个有一分天才的身强体壮者所取得的成就,可以超过一个有十分天才的体弱者所取得的成就。

我们需要有一个健康而强壮的身心。这是可以做到的,只要我们能够过一种有节制、有秩序的生活。

幸福顿悟:

拥有健康并不能拥有一切,但失去健康却会失去一切。健康不是别人的施舍,健康是对生命的执著追求。

健康新观念,让你一生幸福

21世纪的健康专家认为:“观念决定习惯。”拿破仑·希尔在成功学中讲:“一切缘于一个观念。” 而观念决定你的一切,只有有了健康的观念,你才会珍惜健康,去追求健康,为健康付诸行动。观念如果不健康,即使我们潜心追寻健康,也会远离健康。

生活中,我们大都存在以下几种不健康的观念:

吃的好=营养好

1996年1月,美国农业部颁布了饮食金字塔(适用2岁以上所有群体),多吃五谷杂粮、蔬菜、水果,少吃鸡、鸭、鱼肉、蛋,少吃油、甜、咸食物。而现在我们的饮食结构,正好与科学饮食相反,天天鸡、鸭、鱼肉、山珍海味,难怪人类营养学家惊呼:“文明人痛快地吞进了文明病。”

预防>治疗

很多人有一种错误的观念,就是认为等有了病再去医院治疗。其实很多的疾病在早期是很难被发现的,有些疾病一旦发病医院也无法治愈。比如,脑血栓、肾脏疾病、肝脏疾病、糖尿病、肿瘤、癌症等。当人的生命受到威胁时,花钱就不会心痛。因为这时候我们才会发现:我们已经没有资格与自己的健康讨价还价了。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是在给医院打工,透支自己的健康来换取金钱、权位,前半生拿命换钱,后半生拿钱换命。

金钱>健康

很多人都储蓄金钱,但却没有储蓄健康。健康是工作、事业、家庭的基础。当我们拥有健康时,可以追求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当我们失去了健康时,才想到健康的重要,但为时已晚,所以金钱不等于财富,只有健康才是无价的。

没有病=健康

无病(没有症状)就是健康,似乎已成为人们深信不疑的信条。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大误区。

许多疾病不一定都有症状,以中老年人最为常见的高血压病为例,约有半数的患者没有症状,这些无症状高血压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治疗,就会并发中风、心肌梗死等更危险的疾病。

许多疾病的发生决非一朝一夕的事,如果平时不注意科学的饮食,不爱好体育锻炼,不善于调适自己的精神,以及染上吸烟、酗酒等不良行为,就会导致诸多慢性病。可见,无病不等于健康。

幸福顿悟:

唯有摒弃旧观念,树立科学的健康新观念,我们奔向成功、幸福时才不会南辕北辙。

科学饮食,为生命摄取最佳养料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解决温饱之后,现代人对于各种美味中所隐藏的神奇奥妙愈加关注。为了从日常饮食中获取更多的营养,或是改变自身的健康难题,人们开始对食物越来越挑剔、越来越苛求,因为一分一厘的取舍对于我们来说都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自身的健康。

历史上,不少长寿的名人都从饮食受益匪浅:

唐代杰出的医药家、养生家孙思邈,被誉为中国“药王”,寿高101岁。他极重视食养:“清晨一碗粥,晚饭莫教足,饮酒忌大醉,常以手摩腹”。

伟人毛泽东享年83岁,他的饮食习惯堪称养生之法。他最喜欢吃红烧肉。现代研究证实,红烧肉经过4个小时的文火烧制,脂肪中的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含量下降50%,而具有防治心脏病、抗衰老的。另外,他很喜欢吃茶叶。茶叶中含有有益人体健康的成分将近400种,如茶碱、黄酮类、鞣质、挥发油、维生素等含量均很丰富,有抗癌抗衰老的作用。喝茶只吸收茶叶中的水溶性成分,不溶于茶叶中的成分被丢弃,因此,喝完茶再把茶叶吃掉更有营养。

著名作家冰心享年99岁,她长寿的原因之一就是饮食生活有规律,她每天7点钟吃早饭,喝一碗奶,加上少许咖啡和蜂蜜,小半碗稀饭和一个蛋白,每顿饭吃一个香蕉,中饭、晚饭总是半碗米饭,吃一点肉或鱼、豆腐,各种带纤维的蔬菜和几匙汤,睡前喝一碗牛奶。

诗坛泰斗臧克家年过九旬,他饮食以素食为主。花生是他每顿必吃的菜。

大画家刘海粟活了99岁,他平时注意饮食,不挑食品的粗细和味道,但很注意食物中的结构,力求荤、素、咸、淡相宜;他喜欢吃鲜鱼活虾,爱吃稀饭和软饭,不吃油腻食物。

今天,山吃海喝的现代人,不妨向他们学点健康之道。

健康专家提醒,科学的饮食包括以下方面:

杂食

杂食充分体现食物互补的原理。日本提出“每天至少吃30种食物”,我国也应赶上,可先从每天吃10种、15种食物做起。杂食是获得各种营养素的保证。

慢食

已证明,“一口饭嚼30次,一顿饭吃半个小时”有多重效应:减肥、美容、防癌、健脑。

素食

原意为“基本吃素”,而不是一点荤也不吃,这也是人的进食原型。素食是防治文明病的核心措施。

早食

即三餐皆需早。早食与晚食大不一样,可避免一天中营养的短期不平衡。早餐早食还是一天的“智力开关”;晚餐早食可预防十余种疾病。

淡食

包括少盐、少油、少糖三大内容。多盐、多油、多糖称“三害”,一个“淡”字可解。

选食

新世纪已进入个体营养时代,应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食物(甚至可根据个体基因类型),使营养更具针对性。

断食

即在一定时间内,一顿或一天不进食。可有效地增进消化道功能,还可彻底地排除体内毒素,利于挖掘人体潜力。

冷食

低温可延寿,目前多为“外界降温”,而冷食则是内部降温法。冷食还可增强消化道功能。

鲜食

绝大多数食物均以新鲜为上,许多“活营养素”可得以保持。提倡“鲜吃鲜做”、“不吃剩”。

洁食

“干净”包括无尘、无细菌病毒以及无污染物。

生食

并非一切均生食,而是“适合生食的尽量生食”。

定食

定时定量进食,久之形成动力定型,这是人体生物钟的要求,也是最佳的养生之道。

稀食

食粥养生自古延续至今,除粥外,还包括牛奶、豆浆等流质,已形成许多粥、汤模式。

小食

21世纪进餐制以日进五餐或六餐为宜,三顿正餐外的小餐(上午10点、下午16点及20点左右)称为“小食”,具多重功效。它与平时所说的零食有别,后者无定时定量的概念,导致与正餐的矛盾。

幸福顿悟:

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即为自己立下了一份幸福人生的保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