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帝国如梦魇般淹没
329300000023

第23章 曹魏—魏武雄风终归晋(1)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站在碣石山上,看着四处溃败的袁军,心里充满了胜利的喜悦。一股天下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油然而生,曹操便吟出了如此雄壮豪迈的诗句。曹氏也就从这一刻开始写下了不平凡的家族历史。

挟天子令诸侯,阿瞒出道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州)人。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东汉末年宦官集团十常侍中的一员,说白了是个太监,汉相国曹参的后人。曹操的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曹嵩出身不明,陈寿称他:“莫能审其生出本末”,有人认为他是夏侯氏之子。仗着一个有实权的宦官老爸,曹嵩官至太尉。这在当时已经是相当大的官了,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

曹操作为一个太监的孙子,虽然从小就受人白眼,但却很轻松地就走上仕途,并在他做官期间表现出了很卓越的政治能力。但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混乱局势已不容他通过正常的途径达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对从官死了心,便称病辞职,回家过上了春夏读书、秋冬打猎的闲散日子。后来汉灵帝为巩固统治,设置了西园八校尉,曹操因其家世被任命为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再后来董卓进驻洛阳,控制了朝廷。曹操只想为汉家天下除掉这个恶贼,便设计准备杀害董卓,可是后来事情败露,他只好逃出洛阳。但这也是曹操命运的转折点——他从此走上了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的道路。曹操在老家“散家财,合义兵”,通过各地的征讨,聚攒起了雄厚的军事力量。再加上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更是使得自己的势力不断壮大。

灭掉吕布以后,曹操统一北方的道路上只剩下袁绍这一个阻碍。袁绍又岂会不知?看着曹操势力一步步壮大,袁绍也心有不安,想先下手为强趁早消灭曹操。当时袁绍的力量几倍于曹操,袁绍虽忌惮曹操却也没有把他看在眼里,只挑选精兵十万攻打曹操,想一举把曹操消灭在势力发展的襁褓里。人算不如天算,袁绍也没想到,正是这一仗成就了曹操。

这一场大仗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官渡之战,也是中国战争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这场战役一开始,曹操便解白马之围斩杀袁军颜良、文丑两员大将,然后曹操据有利地形与袁绍对峙,最后曹操偷袭袁绍囤积粮草的乌巢成功结束战争。官渡之战,曹操大获全胜,更得到了大将张欱。从客观条件上来看,曹操本处于劣势,但由于他能正确分析客观条件,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所以能扬长避短,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使战争向有利于自己的方面转化,经过自己主观上的努力,终于赢得了胜利。

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在北方称霸的基础,为他以后争夺天下扫除了最大的障碍。难怪他能写下《观沧海》这么豪迈的诗句。

赤壁:一道没越过的天堑

胜败乃兵家常事,曹操自然也不能常胜。他虽然有官渡之战的辉煌,却也曾遭受失败,最出名的便是赤壁之战。这场战争的失败是曹操经历的又一转折,它不但阻碍了曹操统一全国的步伐,而且导致了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当时曹操本意是想击败刘表,占领刘表的荆州,在他的军事行动准备实施的时候,却突然获知刘备占领了江陵。因为江陵为荆州重镇,存有大量军用物资。曹操害怕江陵落入刘备之手,遂亲率五千骑兵从襄阳(今湖北襄樊)疾驰三百里,在长坂坡(今湖北当阳东北)将刘备追上,并将刘备军击溃,随后进占江陵。

曹操的这一系列行动让东吴的孙权心里发怵了,这么一路打下来,迟早会打到孙家门口的。于是孙权接受了刘备联合的邀请,命大将周瑜率军三万,与刘备联军抵抗曹操。曹操自江陵顺江东下,到达赤壁,孙、刘联军早已守候于此,曹操与联军接战不利,便暂时驻军于乌林,与孙、刘隔江对峙。由于曹操的士兵大部分都是北方人,不习水性。联军便抓住这点,先设了一个连环计,让曹操把他的战船用铁链连在一起。然后使出诈降计,让大将黄盖率小战船十艘,上装柴草,灌以膏油,假称投降,向北岸而进,至离曹营二里之处时,各船一齐点火,然后借助风势,直向曹军冲去。这一把火把曹营烧的溃不成军,曹军大败。舟船被烧,曹操只好率军从华容道陆路撤回江陵。曹操伤了元气,只好撤军北还。

曹操在统一北方之后,乘势向江南进军,一举夺占荆州。在此关键时刻,本应集中力量,彻底追歼刘备,然后再图东吴。而曹操却骄傲轻敌,同时攻打两个敌人,以致促成孙刘联合抗曹,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赤壁之战更是扭转了局势。江南是水网地区,利于水战,而曹军长期在北方征伐,不习水战。曹操在进军之前虽然训练了一些水军,但战斗力不强;在进军中虽然又收降了荆州水军,但军心不稳。在这种情况下,要同以水军立国的东吴进行水上较量,显然是舍长就短,结果为孙刘所乘,遭到失败倒也合乎情理。不过也不能只把赤壁之战的失败归于曹操本人,诸葛亮和周瑜两大智人的联合也是关键因素。若不是他们想出火烧曹营之计,曹军就是再不习水性,那几万水军也不是轻而易举就能拿下的。可见在战场上要想取得胜利,天时地利人和一个因素都不能少。曹魏败败在此,蜀吴胜也胜在此。

长江天险让曹操惨败而归。他回去总结得失,整顿内政,吸纳了大批的人才。而后又荡平了关中。建安十八年五月,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割冀州的河东、魏郡等十郡以为魏国封地。曹操封魏公后,仍然任丞相和冀州牧,官职未变权势却是愈来愈大。同年七月,曹操建魏国社稷宗庙,又在魏国内设置尚书、侍中,俨然已是一副帝王的样子。

曹丕接过魏武雄鞭

曹操在孙权擒杀关羽、取得荆州后,封孙权为骠骑将军、荆州牧。孙权遣使入贡,向曹操称臣,并劝曹操代汉称帝。曹操将孙权来书遍示内外群臣,说:“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耶。”曹操手下群臣乘机向曹操劝进。其实曹操本人还是很痛斥谋朝篡位这种行径的,这从以前他为何讨伐董卓就能看出来,所以曹操并不想废献帝自立,于是他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公元220年),曹操还军洛阳。当月,病死在洛阳,终年六十六岁。曹操死后他的次子曹丕继位为汉朝丞相、魏王。曹丕野心勃勃,当年十月,就逼迫汉献帝禅位,自立为帝,国号魏,改元皇初,将都城由许昌迁至洛阳。曹操没做的事情他儿子完成了。

曹丕字子桓,号称魏文帝,也算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于东汉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官至五官中郎将、副丞相。曹丕在争夺继承权问题上处心积虑,战胜了文才更胜一筹的弟弟曹植,于建安二十二年被立为王世子。曹操逝世后,曹丕继位成为魏王,以不参加葬礼之罪逼弟弟曹植写下《七步诗》,险些将其杀害,又顺利夺下另一个弟弟曹彰的兵权,坐稳了魏王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