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帝国如梦魇般淹没
329300000025

第25章 东吴—富庶江南东流去

自古江南多俊杰,三国时期属三分之势的吴国就地处江南之地。东吴实力逊于曹魏,又强于蜀汉,虽然夹于二者之间,但是却不乏为后世所称道的人才。既有联蜀抗魏击退曹操的周瑜,也有联魏败蜀杀死关羽的陆逊。也许正是因为这些人才的精心治理,东吴才能成为三国中最后一个灭亡的国家。

英雄出乱世,孙坚起东吴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先有黄巾起义,后有宫廷十常侍之乱,再后来西凉刺史董卓趁乱进京,胁迫汉献帝,把持朝政,飞扬跋扈,荒淫无度。于是天下诸侯纷纷打起讨董清政的旗号,会盟十七镇诸侯,推举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其中还有其他著名人物如曹操,孙坚,袁术等。刘备当时未遇时机,还只是一个小角色。这里主要一提的是东吴的开山老祖长沙太守孙坚。

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据传是军事家孙武的后人。他作为诸侯联军的先锋,表现得十分活跃,作战勇猛,令董卓军队连连败退,董卓惧怕孙坚的勇武威猛,派部将李催前往做媒,想与把女儿嫁给孙坚,并且让孙坚开列子弟中能任刺史、郡守的名单,答应保举任用他们。在利诱面前,孙坚一身正气,他义正辞严地说:“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悬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岂将与乃和亲邪”当即下令向大谷进军。部队一直挺进到距离洛阳九十里的地方,董卓迫于形式迁都长安,孙坚进兵洛阳,修复了被董卓破坏的皇陵。此事足以表现他的英雄气概。

后来诸侯联军内部斗争加剧,矛盾激化,大家各奔西东。孙坚得此消息,十分感慨:“我们同举义兵,目的是为了挽救江山社稷。如今逆贼将被扫灭,内部却如此争斗起来,我跟谁戮力同心,回天转日呢?”说完,仰天长叹,泪如雨下。

初平二年(191年),袁术派孙坚征讨荆州,攻打刘表。刘表派黄祖在樊城、邓县之间迎战。孙坚击败黄祖,乘胜追击,渡过汉水,包围襄阳。刘表闭门不战,派黄祖乘夜出城调集兵士。黄祖带兵归来,孙坚复与大战。黄祖败走,逃到岘山之中,孙坚追击。黄祖部将从竹林间发射暗箭,孙坚中箭身死。孙坚虽死,他的儿子们却已经成长起来。

人称江东霸王,可怜英年早逝

孙策,字伯符。孙坚战死时,孙策才十七岁,身为孙坚的长子,他担负起了整个家族的重任。他将孙坚的灵柩运回后,四方结纳豪俊之士,待养成羽翼,欲为父报仇。这时有一大批江东豪俊都投奔了他。孙策很有英雄气概和人格魅力,在困难的时刻也能够隐忍,等待时机。

孙策听了张纮的建议后赶赴寿春,去拜见袁术。他流着眼泪对袁术说出了想要回自己旧部的想法。袁术观察他的言谈举止,感觉到他是个人才,以后一定能做出大事业。如果就这么把他的旧部给他,他一定会对自己造成威胁,于是,袁术便对孙策说:“我已任命你的舅父吴景做了丹阳太守、你的堂兄孙贲为都尉。丹阳是出精兵的地方,你可去投奔他们,召集兵勇重整旗鼓”

孙策便接了自己的母亲,带着吕范和孙河,到了丹阳曲阿。依靠舅父的力量,不久,孙策便召募到兵勇数百人。但是就在他羽翼未丰的时候不幸遭到泾县大帅祖郎的袭击,还差一点丢了性命。孙策只好又去见袁术。说明了缘由,袁术没有理由推脱了,这才将孙坚旧部一千多人交还孙策统领。从此,孙策渐渐流露出他小霸王的英雄本色,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这里有一个小故事可以充分体现孙策的年少有为。孙策军中有一个骑兵,犯罪后为逃避责罚,心想袁术是大将军,躲到他那里去孙策必不敢去逮他。于是他逃进袁术的军营,藏到马厩里面。哪知孙策可不吃这套,在没有跟袁术交涉的情况下,派追捕的人直入袁术营中,将罪犯搜出,当场斩首。事情结束后,孙策才去拜见袁术,说明了情况,并为自己的唐突向他道歉。袁术很喜欢孙坚,他曾经对部下说过:“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发生这么点事,他当然不会怪罪孙策,于是他说:“兵人好叛,当共疾之,何为谢也?”反而更欣赏孙策了。

仅用了几年时间,孙策便开拓出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江、庐陵六郡,招揽了大批人才,为日后东吴开国奠定了根基。不愧小霸王之名。

然而如此英雄,却不长命,建安五年四月,孙策出去打猎。他骑的是上等精骏宝马,速度很快,跟从的人赶不上他。正当他飞速奔驰寻找猎物时,突然从草丛中跃出三人,弯弓搭箭,向他射来。说时迟那时快孙策还来不及躲避,面颊就已中箭。待这时,后面的侍从骑兵才赶到,将三个人杀死。

孙策中箭后,伤口疼痛难忍。自知活不了多久了,便叫来张昭、周瑜等人,将身后之事都托付给他们,他说:“中国方乱,夫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接着,他叫来孙权,给他佩上印绶,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并叮嘱他“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当天夜里,孙策去世,时年二十六岁。

一把火守住家业

孙坚开创了孙家的基业,孙策奠基了东吴的基业,但是孙权守这份家业却是相当艰难。

孙权

就在这个时候,曹操虎视江南,想扫平诸侯,一统天下。在剿灭刘表,夺取荆州以后,又起兵号称83万人马,要收服江东六郡八十一州。消息传来,东吴上下震动,民心大乱,想投降者甚多。作为父兄产业的继承者,孙权并不愿意轻易屈服,但是内心也经不住犹豫,毕竟曹操已经成为北方不败的神话,且双方力量悬殊,兵力相差十倍之多。面对座下大多数投降主和派,孙权一个人不愿意也是没有办法的。后来鲁肃从江夏请来了诸葛亮,想促成孙刘联盟,共抗曹操。孙权心动,可毕竟还是力量相差得太多。紧要关头,孙权想起孙策临终所托: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这才想起了这位东吴最耀眼的将星——周瑜

周瑜,不仅人长的帅,而且多谋善断,胸襟广阔,更难得的是他还懂音乐,人都称他为周郎。他早年就与孙策结拜,分别娶了江东的两大美女,大乔和小乔。周瑜向孙权坚决地表明了抗曹的决心和必胜的把握,使孙权放心要与曹操决一死战。于是,孙刘联盟形成。公元208年冬,火烧赤壁大败曹操,粉碎了曹操想统一中国的计划,成为后来三国鼎立的开局。

在这场战役中,周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能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夸大了诸葛亮的神奇,其实赤壁大战的主角该是周瑜,正是由于以周瑜为核心的领导班子的精心策划,才导演了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曹操败退以后,刘备和孙权又相互争了一些地盘,总的来说,孙氏家族在江东的地位是相当牢靠,东吴的地位也巩固了起来。

孙权统治期间,江东经济有显著发展。在孙吴控制的江南广大地区,由于中原地区长年来成为军阀混战的厮杀场,江南地区与这些地区相比,又相对稳定。因此,北方人民大量渡江南迁,加上征服的山樾土著。一方面给江南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又带来了先进生产技术,为江南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孙吴政权充分利用了这个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同时还大力发展手工业,如冶铸业、丝织业,这对于稳定民心起着积极的作用。东吴不仅在江南一带发展经济,而且还将一些先进的手工业技术传到台湾(当时称为夷州)以及越南等地。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一万大军,200多艘大海船,仅用8天便抵达台湾南部。这支船队绝对是当时世界上力量最强大的海上舰队,士兵的人数多,说明东吴地处祖国东南部,人民熟悉水上生活;船只大,说明东吴国家的经济实力雄厚,造船能力领先;舰队航速快,到达南台湾只用了8天,说明舰队统帅、军官掌握了丰富的航海知识。

经济的发展,与外界交往的增加,促进了江南文化的提高,出现了一批知名的经学家和文史之士,如虞翻、陆绩、韦昭。佛教也开始在江南传播,居士支谦从洛阳南来,世居天竺的西域僧康僧会从交趾北上。关于康僧会还有一个传说故事,为了佛教的传播,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许诺送孙权一枚舍利。孙权大悦。许多天之后,从天竺来的僧人果然将舍利带到,据说这舍利十分坚硬,铜锤砸下去,铜锤都烂了,神奇无比。至于这颗东西是不是真的舍利,不知道。反正是康僧会弄来一个孙权从没见过的东西,让孙权佩服得恨不能趴在地上膜拜康僧会。吴主孙权为这个“舍利”建造了“建初寺”,由此开始,康僧会在东吴开始了长达九年的宗教活动。他们在建康译经传法,影响颇大。道教在南方民间继续流传。

攘外安内,东吴终成悲

东吴素来与蜀汉有仇恨,其实说穿了就是荆州的归属问题。所以蜀吴之间经常交战。这矛盾的源头还得从赤壁之战说起了。

那时候,吴蜀两家面对共同的敌人,所以他们联合了起来,并共同努力赶走了曹操。赤壁战后,孙权为联合刘备,将其妹妹嫁给了刘备。后又从鲁肃之计,将荆州借给刘备。后刘备取川成功,孙权让刘备归还荆州,刘备不从。孙权大为愤怒,派鲁肃征讨,但鲁肃单刀会后仅讨回了三郡。荆州问题于是成为了孙权的一块心病。甚至不惜在濡须口之战后,与曹操和睦,签定魏吴秘密同盟,共伐关羽。

公元219年,关羽将兵攻打樊城,被曹操牵制住了,孙权任命吕蒙乘机用白衣渡江之计取下荆州,又在麦城生擒了关羽。关羽被带到建业后,孙权将关羽杀害,并将头颅送给曹操。关羽可是刘备他最亲的兄弟。这下蜀吴之间算是结下了梁子。

而后,刘备结起30万大军东出攻吴,更火上浇油的是在起兵前夜,张飞被属下所杀,属下投奔东吴。孙权知道来者不善,没有丝毫犹豫,任命39岁的陆逊为大都督迎战蜀军。陆逊采取了避其锋芒,挫其锐志的战略,坚守不战。逼得刘备在长江边上摆下了八百里连营。这正中陆逊的下怀,他发现此时的蜀军已经全无斗志,便有了火烧连营的故事。蜀军大败,刘备被迫撤军,还死在了回家的路上。

而后,孙权曾亲率十万大军还被张辽以八百壮士追杀,还差点命丧张辽之手;又以诸葛恪兴兵二十余万而难攻合肥三千守将不下,还造成吴军严重死伤。此时江东战力早已不如当初赤壁之战抵抗曹操、夷陵之战阻止刘备时的骁勇兵卒。

公元252年,孙权病死。但这时的东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化,互相攻杀的事件不断发生,政治也越来越腐败。这时,三国最突出的暴君孙皓,“法禁转苛,赋调益烦”,这时的政治更加腐败不堪,东吴统治在内部矛盾和阶级矛盾进一步加深下动摇了,从而为司马氏政权的统一准备了条件。

三国终一统

孙权统治江东51年。他的一生,正是吴国创业的黄金时代。到了晚年,有才华的太子孙登不幸早逝,其他儿子们为了王位明争暗斗大伤吴国元气。导致东吴衰落直至灭亡的原因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三个。

首先是孙吴统治集团内部君主专制与权势大族矛盾加剧、导致了东吴的衰落。例如,陆逊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却被孙权逼死。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孙权认为陆逊对其统治已构成威胁。陆逊“世江东大族”,陆逊家族姻亲甚为显赫,此为孙权忌陆逊原因之一。吕蒙死后,陆逊一直镇守武昌,声望至隆。吴国权要,上自太子登,下至步骘、诸葛谨、潘睿、朱据等将相都与陆逊交好,陆逊功高震主,使得孙权畏忌,此为孙权忌逊原因之二。孙权为身后之计,怕他的继承人驾驭不了陆逊,此为孙权忌逊原因之三。

其次,几任继承者的无能直接导致了东吴的衰落。本来在孙权的继承人中还有孙登这样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但是由于他英年早逝,这继承人只能在其他几个逊色很多的儿子里面选出来。后两任继承者孙亮、孙休虽没有大过,但是在那样一个不发展就会落后挨打的时代,无功即是有过。直到第四代的孙皓。孙皓初立时,下令抚恤人民,又开仓振贫、减省宫女和放生宫内多余的珍禽异兽,一时被誉为明主。但很快他便变得粗暴骄盈、暴虐治国,又好酒色,从而民心丧尽。另外,他还把拥立自己的家臣杀掉,又曾穷折腾着迁都至武昌(今鄂州),大兴土木。如此一来,东吴的发展算是止步了。

当然,最直接的原因是西晋对东吴的直接打击。国力的衰退和政治的疲软使东吴对晋已不构成威胁,司马炎在代魏称帝后并没有直接去收拾这个他在统一路上的大敌,而是先用了接近10年的时间镇压了河西鲜卑叛乱,最后于279年12月进攻吴国,史称晋灭吴之战。司马炎以贾充为大都督,上游王濬军、中游杜预等军、下游王浑等军共六路并进。最后于280年逼近建业,孙皓投降,孙吴自此结束了“泊出东吴万里船,采得西岭千堆雪”的繁荣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