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启蒙三书
329900000014

第14章 《百家姓》(2)

姓氏起源

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朝初年,周武王封虞舜的后人胡公满在陈,建立陈国,胡公满的后代便以陈为姓。

陈氏名人

陈寿:西晋著名史学家,著有《三国志》。

陈胜:秦末农民起义领袖,“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是他的名言。

陈子昂:唐代著名诗人。

名人故事:

陈子昂摔琴

唐代大诗人陈子昂年轻时就很有抱负,从家乡四川来到长安,准备一展鸿鹄之志。然而朝中没有他认识的人,所以总是四处碰壁,怀才不遇的他忧愤交加。

一天,他在街上漫无目的地闲逛,看见一个人手捧胡琴,以千金出售,观看的人中有不少达官贵人,但他们都不知道好坏,所以没人敢轻易买下。陈子昂灵机一动,二话没说,就买下琴,众人都感到很吃惊,忙问他为什么肯出如此高的价钱。他说:“这是把好琴,明天请你们还到这里来吧,我为你们演奏。”

第二天,街头围满人,陈子昂弹过一曲后,手捧胡琴,忽地站起,激愤地说:“我是四川的陈子昂,写过许多首诗却没人知道!这古琴只不过能奏出平凡的曲子罢了,今天却有这么多人站在这里听。”说完,他用力一摔,价值千金的琴顿时粉碎。还没等众人回过神,他已拿出诗文,分发赠送给周围的人。众人为他的举动所震惊,再看看他的诗,工整精巧,便一个个争着相互传看,一天之内,他便名满京城。陈子昂中进士后,他的诗也被广为传诵。

褚

姓氏起源

据《通志·氏族略》记载,殷商王族后裔食采于褚邑,便以褚为姓。

褚氏名人

褚少孙:西汉史学家,曾补写过司马迁的《史记》,其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补作。

褚遂良:初唐大臣,书法家,他和欧阳询、虞世南、薛稷一起被称为“初唐四大书法家”。

名人故事:

褚遂良“慧眼识字”

褚遂良的字写得“古雅绝俗,瘦硬有余”,《唐人书评》里曾评价为:“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同时,他还有一双鉴赏书法的神奇慧眼。

有一次,李世民得到一卷古人墨宝,便让褚遂良去看看是不是王羲之的真迹。褚遂良看了一会儿就说:“这是赝品。”唐太宗听后,特别惊奇,忙问他是怎么看出来的。褚遂良便让唐太宗把这卷书法拿起,透过阳光来看,还用手指着“小”字和“波”字,对他说:“这个小字的点和波字的捺中,有一层比外层更黑的墨痕,王羲之的书法笔走龙蛇,超妙入神,不应该有这样的败笔。”

唐太宗听后,打从心眼里佩服褚遂良的眼力,从那以后,只要一得到王羲之的墨迹,真假难辨时,唐太宗都要请褚遂良去鉴定。

卫

姓氏起源

据《广韵》记载,周文王之子康叔,统治商朝七族后建立了卫国,卫国的公族后代便以国名为姓。

卫氏名人

卫青:汉武帝时期的重臣,军事家,姐姐是皇后卫子夫。

卫子夫:汉武帝刘彻的皇后,大将军卫青同母异父的姐姐。

卫表:字明德,明代抗倭名将。

名人故事:

卫青抗击匈奴

汉武帝时,匈奴常常侵犯大汉疆土,有一次,匈奴又兴兵南下,前锋直指上谷。汉武帝果断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迎击匈奴。

这次,汉武帝分派四路兵马出击,命车骑将军卫青直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从代郡出兵,轻车将军公孙贺从云中出兵,骁骑将军李广从雁门出兵。四路将领各率1万骑兵。

卫青虽然是首次出征,但他英勇善战,直捣匈奴的巢穴,斩敌兵700人,取得巨大胜利。而另外三路,两路失败,一路无功而返。汉武帝看到只有卫青凯旋,非常赏识他,很快就加封他为关内侯。

蒋

姓氏起源

西周初期,周公旦的第三个儿子伯龄被封在蒋,建立蒋国。春秋时期,蒋国被楚国所灭,于是伯龄的后代子孙便以国名为姓。

蒋氏名人

蒋植:清代戏曲作家、文学家。

蒋廷锡:清康熙时期文华殿大学士。

蒋介石:我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名人故事:

蒋干盗书

蒋干自幼和周瑜同窗,后来在曹操门下当谋士。赤壁大战前夕,他请求曹操准许他过江到东吴去做说客,劝周瑜投降。曹操很高兴,还亲自设宴为他送行。

周瑜知道后,已猜出蒋干来意,但他早已想好对策。宴会上周瑜吩咐说:“蒋干和我是同窗好友,你们不要心疑。今天只准共叙朋友旧情,不提战事,否则立即斩首!”

宴会结束后,蒋干扶着周瑜回到帐中,周瑜说道:“很久没和子翼兄睡一张床啦,今天晚上又可以一起睡了。”说着,就睡着了。

见周瑜鼾声如雷,蒋干便摸到桌前,拿起文书来看。他发现里面有一封曹操的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投降书信,大吃一惊,慌忙把信藏在衣内。趁周瑜睡熟,他便偷偷爬起来逃回去见曹操。

其实,这一切都是周瑜定下的反间计。他知道曹军中只有蔡、张两位大将精通水战,便设下这个计谋,想借曹操之手杀掉这两个人。曹操果真上当,斩了蔡瑁、张允。结果,赤壁一战,曹操水军一败涂地。

韩

姓氏起源

据载,韩姓出自姬姓。周武王的小儿子叔虞的后代毕万,受封在韩原,其子孙便以韩为姓。

韩氏名人

韩 非:战国末期思想家,法家创始人。

韩 信:西汉时期著名军事家。

韩 愈:唐朝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首开宋明理学之先河。

名人故事:

韩愈祭鳄

从前,潮州的韩江里有很多鳄鱼,会吃过江的人,害得百姓好苦,人们就把韩江叫做“恶溪”。  韩愈知道后很着急,心想鳄害不除后患无穷,便命令人们宰猪杀羊,决定到城北江边设坛祭鳄。

韩愈在渡口边的一个土墩上,摆好祭品,点上香烛,对着大江严厉地宣布道:“鳄鱼!鳄鱼!韩某到这里来做刺史,为的是保土庇民,你们却在此祸害百姓。如今姑念你们无知,不加惩处,只限你们在三天之内带族类出海,三天不走就五天走,五天不走就七天走。七天不走,便要严处!”

说来也奇怪,从此,江里再也没鳄鱼,所有的鳄鱼都出海到南洋去了。为了纪念韩愈的功绩,  人们把韩愈祭鳄鱼的地方叫做“韩埔”,渡口叫“韩渡”,还把大江叫做“韩江”,江对面的山叫做“韩山”。

秦

姓氏起源

秦姓出自于嬴姓。据《通志·氏族略》记载,伯益的后代嬴非子,为周孝王放牧马群有功,被封在秦,他的子孙后代便以秦为姓。

秦氏名人

秦越人:即扁鹊,战国时名医。

秦观:北宋著名词人。

秦九韶:南宋杰出的数学家。

名人故事:

讳疾忌医

扁鹊是战国时的名医,一次,他去拜见蔡桓公,发现蔡桓公身体不对劲,就说:“大王,您皮肤上有点小病,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蔡桓公回答说:“我的身体很好,没病。”扁鹊走后,蔡桓公说:“这些医生总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好像这样才能显示自己医术高明。”十天后,扁鹊又拜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已到了皮肉之间,要不治,就会加深。”蔡桓公还是没有理睬。

又过十天,扁鹊再次拜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进入肠胃,要不治,会更加严重。”蔡桓公依然不听劝阻。再过十天,扁鹊远远看到蔡桓公,撒腿就跑。蔡桓公奇怪并派人去问,扁鹊说:“以前每次提醒大王身体有病,是因为还可以治疗,现在他的病已发展到骨髓里,我已无能为力,因此不再过问。”

五天后,蔡桓公感到浑身疼痛,便派人去寻找扁鹊,而扁鹊早已逃到了秦国。不久,蔡桓公就死了。这就是“讳疾忌医”的故事。后来,人们常常用它来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许

姓氏起源

炎帝的后人文叔被周武王封在许国,世称许侯,到战国时,楚把许灭掉,许国的后代就以国名为姓。

许氏名人

许衡:元朝理学家、思想家。

许道宁:宋代画家。

许浑:唐代诗人。

名人故事:

许衡不食无主之梨

许衡是元代有名的学者,一次,他外出办事,刚好赶上大热天,长途跋涉后,喉干口渴,但一路上都没有水,嗓子直冒烟。走着走着,终于看到一处路口有棵梨树,树上挂满诱人的梨子。行人见后一窝蜂地去摘梨子解渴,唯独他一动不动。

大家觉得奇怪,有人不解地问他:“你怎么这么傻,不去摘几个解渴?”许衡淡淡地回答:“那梨树不是我的,怎么可以随便去摘来吃呢?”

那人说:“现在时局这么乱,大家都各自逃难,这棵梨树,恐怕早已没了主人,你又何必介意?”许衡说:“纵然梨树没有主人,难道我自己的心也没有主人吗?”这回,说得路人一个个惭愧地红了脸。

张

姓氏起源

张姓的始祖是皇帝的孙子挥,他是弓的发明者,被封为弓长,他便把“弓”和“长”两个字和在一起,作为自己的姓氏。

张氏名人

张衡:东汉科学家、文学家。

张仲景:东汉医学家,后人尊其为“医圣”。

张良:西汉谋臣。

名人故事:

张大千脱身

张大千是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无所不通。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占领了北平,这时,张大千正好住在颐和园内。

当天,日本兵封锁了颐和园,把园中居民赶到排云殿前。日军一名大佐,把留有大胡子的张大千认成国民党监察院长于右任,要将他押到宪兵队去。

张大千辩解说:“于右任是书法家,不会画画,我是张大千,是画画的,不信我画给你看。”

日军大佐点点头,张大千提起画笔,蘸着墨汁,几笔就勾出一只大螃蟹,舞爪瞪眼,口吐白沫。日军大佐知道他确是著名画家张大千,但很想把他留下画画,于是又说:“你不要走,留下来好好画画。”

正在这时,杨宛君带着穿白大褂的大夫走过来说:“不行,他患了传染性肝炎,会传染的,请你们离开,医院已派专车来接他了。”日本大佐一听也慌了手脚,一挥手就把他们给放了,张大千得以脱险。

孔

姓氏起源

契是商族的始祖,为子姓,历经十四代,传到成汤,灭夏桀,建都于亳。成汤是一个圣明的君主,字太乙,其子孙中有一支为了纪念他,以商族的姓“子”,与他字中的“乙”组合起来定为姓氏,就是孔氏。

孔氏名人

孔子: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创始人。

孔融: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孔尚任:清代著名戏曲作家。

名人故事:

孔融拜客

孔融不但懂事好学,而且特别聪明机警。十岁那年,父亲带他到京城去见世面。当他听说京城有位姓李的大官很有学问时,高兴极了,一心想拜见李姓大人,可孔家和李府非亲非故,要见上一面谈何容易。

孔融左思右想后对父亲说:“我有个办法让李大人接见我。”于是自己去拜访李大人。

到李府后,孔融不慌不忙往前排的红木椅上一坐。由于人小,他坐在椅子上两脚悬空。李大人朝孔融上上下下打量一番,心中有些疑惑。

李大人对孔融说:“小客官,你跟李家到底是什么亲呢?”

小孔融不慌不忙地答道:“孔家和李家可以算是世交,好几百年前两家就建立起了友谊。我们家的祖宗孔子,曾经向你们家的祖宗李耳拜过师,请教学问,作为孔家的后代,今天特来登门拜见您。”姓李的大官和在座的所有宾客,听了孔融的一番话都十分惊奇,连声赞叹他的聪明机智。

曹

姓氏起源

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叔振铎被封于曹,建都陶丘,成为始封的国君,也就成为曹氏的始祖。后来,他的后代就用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

曹氏名人

曹操:三国时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曹雪芹:清代著名小说家。

曹植:魏晋时期的著名诗人。

名人故事:

“七步诗”的由来

曹植从小就才华出众,深得父亲曹操的疼爱。父亲死后,哥哥曹丕当上魏国的皇帝。曹丕是个嫉妒心很强的人,老担心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一心想置曹植于死地。

有一天,曹丕把曹植叫到面前,让他在七步之内做出一首诗,以证明自己的才华。如果写不出,就等于在欺骗皇上,必须立即处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伤心又愤怒,但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不等曹丕把话说完,就应声说出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来。因为规定在七步之内必须做出来,所以,被后人称为“七步诗”。后来,人们常常用《七步诗》里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来比喻兄弟之间相互残杀。

魏

姓氏起源

周文王第十五个儿子毕公高受封于毕,他的孙子毕万在毕国被西戎攻灭后,便投奔到晋国,成为大夫,被封在魏地,称为魏氏。毕万的后代魏斯建立魏国,公元前225年被秦所灭后,亡国的魏国王族就以国名魏为姓氏。

魏氏名人

魏源:清末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

魏延:三国时蜀汉名将。

魏无忌:魏国信陵君,战国四公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