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别样红楼别样情
335200000053

第53章

黛玉几个则面带笑容的看着,贾珠闻言拿起金堑走到床前,轻轻一挑红盖头,一张娴静端庄的脸出现在众人面前。

李纨早就听到黛玉等人的声音,只是隔着盖头模模糊糊看不真切。如今去了那东西不禁抬起头打量屋里的众人。

只见四个模样俊俏的女娃,齐刷刷盯着她。高一点的两个人都是团团脸,显得稳重端庄;一个鸭蛋脸,身量尚小却也是个美人胚子;个子中等的那个艳若春桃,眼转秋波,盈盈的笑容见之忘俗。

李纨不免在心中惊叹,这女娃要是长大了不知要怎么倾国倾城呢?断定是黛玉。旁边还站着一个眉眼清秀的男孩,脖子上带着一块美玉,李纨心中料定必是宝玉!

身边两道目光看得李纨浑身不自然,扭头一看一个身穿喜袍的男子正站在她身边。李纨知道是贾珠,忙站起身红着脸低头不语。

黛玉见状忙笑着说道:“今个我们几个闹洞房,只有三个节目,只好珠大哥和大嫂子做到了,我们立马走人!”

说罢命人斟满两杯酒,笑着说道:“第一项喝交杯酒!”

贾珠和李纨都扭捏着不动,黛玉命小丫头把二人拉到一起,然后亲手把酒杯递了过去。

只见二人的脸都红的像大萝卜,喝交杯酒本就是洞房必做的,只是碍于众人都在场才会不好意思。

黛玉两手分别拉扯着二人的胳膊一交叉,然后笑着说道:“再不喝可要灌了!”

贾珠和李纨只好低下头各自抿了一口,将要撒开手,贾珠的衣袖竟夹在李纨的金镯子里。越是拉扯缠绕的越紧,李纨少不得低声说道:“爷不要急,交给我!”

温柔的声音使人如沐春风,贾珠不由自主的停下手,任凭李纨伸出酥手摆弄起来。

片刻就解开了,黛玉几个人少不得吃吃的笑起来。

“第二项同吃子孙馍馍。”

黛玉让二人一同坐在床上,然后命小丫头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馍馍。她则脱了鞋子跑上床,馍馍的中间穿上了一根红线被黛玉拿在手中。

她把馍馍垂到二个人的中间,笑着说道:“每个人都要咬到一口才能多子多孙哦!”

贾珠见了说道:“这个就免了吧!”

黛玉笑着回道:“我这样举着可累着呢!要是珠大哥再不吃,我就喊外面的丫头来轮流举着!”

贾珠听了忙往前凑过去,黛玉猛的一抬手,贾珠朝着李纨的脸就过去了。他的嘴唇一下子蹭到李纨的脸上,沾了一嘴的胭脂。

二个人都想被蝎子蛰了一样,迅速的同时背过脸去,都是浑身的不自在。

黛玉忙穿上鞋子,拍着手红着脸说道:“真是让人看着害羞,我们都走了你们夫妻自己玩吧!”说罢带着头跑了出去。

宝玉等人也跟了出去,这里贾珠如何洞房略过不提。

黛玉回了院子,水溶正在门口张望,“跑什么,大黑天的小心跌了!”

“溶哥哥没去真是遗憾,好玩极了!”黛玉笑着说道。

二人边说边进了屋子,淼莲忙过来斟茶,“玉主子可算回来了。二皇子一直催奴婢去接您呢。奴婢说,‘玉主子好不容易闹一回洞房,还不痛快了才回来,奴婢去了岂不扫了兴致?’。听奴婢这样说,二皇子才作罢!”

黛玉忙端起茶要喝,水溶忙说道:“别喝这个,赶紧把宫里送出来的糖酪拿来。”

“奴婢竟把它忘了!”淼莲闻言忙取了来。

黛玉舀了一匙递到水溶嘴边,然后自己也吃了一口,不一会一碗糖酪见了底。

贾珠大婚的第二天,如妃就派人来贾府接回了水溶和黛玉。不出一个月,贾敬的媳妇竟早产了,生下了一个女婴。

可怜贾敬媳妇生产的时候大出血,还没来得及看一眼孩子就撒手去了。贾敬不得不从城外回府了,料理完媳妇的丧事就立即回去了,一点不见悲伤的样子,就连孩子也是一眼未瞅,名字也没给取。

贾敬本是世袭的宁国公,她媳妇也是二品的诰命夫人,丧事自然是办的风风光光,银子又是流水似的花。

贾母见刚出生的孩子可怜就抱过去养在了身边,取了个名字叫惜春,也有可怜、疼惜的意思在里面。

贾母本就喜欢女孩,一并把迎春、探春也放在身边了。

因为生母的离去,惜春的满月自然就不能操办了,只是贾母、贾珍等人送了些礼物而已。

薛姨妈又住了两日,忽有家丁送信说是薛家老爷染病了。薛姨妈听了忙带着薛蟠、宝钗赶回去了。

邢夫人已经去王家提过亲了,王家一口应允了。前儿贾珠大婚,熙凤不曾来也是因为定下亲事的缘故。

因为府里刚刚办完丧事,贾琏的婚事就搁置了下来。不过也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只是等个一年半载而已。

一时无事,一晃到了腊月,金陵越发的冷起来。皇上突然想到南巡,一方面视察各地的情况,另一方面也能避寒。

黛玉听了自然是高兴,借着南巡可以回扬州家里看看了。

一时间,皇宫里人人雀跃都想跟着一同前往。没有几日,南巡的名单定了下来。如妃、水溶、黛玉等都在名单当中。兰贵人原本也要跟着,只因今日抱恙,所以留了下来。

还有冯将军、卫将军、太医等,每个人都要带一些贴身侍候之人。这样数下来,不算护驾的士兵也有百十来人。

朝廷里就由大皇子水湛监国,皇上挑选了一个黄道吉日就南巡了。

皇上独坐一个豪华的龙撵,用八八六十四壮劳力抬着,每一个时辰轮换一批人。里面迥然一个设施齐全的房间。

地上铺着长毛的红色地毯,一张雕龙秀凤的大床,上面铺着金黄色的缎子被褥。中间放着一张小炕桌,摆放着水果、点心、茶壶等东西。

对面是一个小巧的书架,前面是一张长案几,一个散发着檀香味的紫铜香炉放在上面。左右两边放着几张圆形的春凳。侧面一张带靠背的长椅,皇上就坐在上面看途经各省、县送上来的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