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泰,一片愁云惨淡。
明军已经用绝对的优势兵力将阿尔泰团团包围,而此时的准噶尔部你,已经是到了块山穷水尽的地步,整个部落拼下来,可以作战的成年男子十不存一,人口大量锐减,战争潜力已经被明军完全杀空了。
不过兵临城下的明军并没有发动进攻,卢象升派出了一名使者入城对准噶尔部进行了招降。
准噶尔部首领哈喇忽刺手上已经没牌可出了,而明廷开出的条件实在诱人,当天哈喇忽刺就打开城门,率部向明军投降,接受了明廷对他们开出的战后待遇。
准噶尔部获得的待遇,与明统区内的那些蒙古牧民一样。对于这些蒙古人,大明根本没必要赶尽杀绝。毕竟蒙古人没有什么极端宗教,只要接受了大明制定的新秩序,对大明根本没有什么威胁。
刚打完一场战场,死了那么多人,就没有仇恨么?
还真没有!
对于蒙古贵族来说,统治利益依旧是最重要的。死的人确实多,但在他们眼中不过是炮灰而已。只不过准噶尔部团结炮灰作战比较有一套,炮灰们非常英勇。只不过英勇的目的,只是为了保护贵族的统治利益罢了。
一场战争下来,准噶尔部山穷水尽。明军的强大战斗力,让他们没有了半点与其争锋的想法。
在卢象升对准噶尔部统治者传达了战后待遇之后,准噶尔部统治者见他们投降之后依旧能够获得可观的统治利益,自然是毫不犹豫的做出了选择。
被打得服服帖帖的准噶尔部。如甘似怡的投降了。对于准噶尔贵族们来说。他们非常欢迎明廷提出的战后新秩序。在这样的秩序之下,意味着他们能够稳定的获取统治利益,而且还能到关内的花花世界去潇洒。
而对于那些生还的成年男子来说,他们同样欢天喜地。因为一场战争下来,可以作战的成年男子只剩下了不到两万人,而那些老弱妇孺却没什么损失,还有将近三十万。这意味着一个很美好的局面的出现了,战后那些女人都是他们的。
一场快要流干了准噶尔部鲜血的战争过后。貌似双方都得到了好处,颇有一些皆大欢喜的感脚。
实际上这些异族因为没有发展农业,人口增加之后矛盾一旦出现,就肯定要通过流血战争来消耗人口,不是内部消耗就是外部消耗。等人口消耗得差不多了,这时候才能过上一段安生日子。
这个结果虽然皆大欢喜,又有点让人哭笑不得。
明王朝攻入准噶尔盆地,一场战争下来消耗掉了准噶尔部大量的人口,加上明廷的战后秩序对准噶尔部不具备强烈压迫性,并且联合了准噶尔部的贵族。以至于投降之后的准噶尔部未来的日子反而变得挺美好的了。
当然摆在眼前的还有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准噶尔部缺乏粮食。开春正是要抓紧放牧的时候。因为与明王朝发生了战争,导致大量牲畜都在战争中损失掉了。二十多万人如果没有明王朝的帮助,很大一部分人口是活不过今年冬天的。
这些准噶尔部的人口也是财富,他们在新秩序下可以进行生产,既然投降了明王朝,自然是要进行救济的。因此卢象升直接调拨了一批军粮给准噶尔部,并且上疏朝廷,为准噶尔部申请足以度过今年的粮食。
朝廷接到快马奏报,朱由校当即派出官员前往准噶尔盆地,并向准噶尔盆地调拨粮食、牲畜,帮助准噶尔部恢复生产。
同时对投降大明的准噶尔部首领哈喇忽刺进行册封,和明统区那十万户蒙古牧民中的蒙古贵族不同的是,准噶尔部首领哈喇忽刺原本就统治着这个大部落,因此朱由校给了他向所有准噶尔部贵族抽税三成的权力。
相当于是其他准噶尔部贵族向统治的牧民抽税,然后哈喇忽刺再向那些蒙古贵族抽税。
而准噶尔部的安置方案也和之前不太一样,一部分是直接分配草场,一部分则是分配土地给牧民,让他们从事棉花种植业。
西域地区本身就非常适合发展棉花种植业,加上交通不是那么方便,所以发展商品粮就不太靠谱了,反倒是发展牧业和种植业这些符合工业革命的农牧业生产更为合适。
英国工业革命的时候,发生了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实际上就是把原本用于种植粮食的土地,变成养牛、养羊的牧场,从而产出皮革、羊毛等工业革命中所需要的工业原材料,而粮食则通过外部掠夺获取。
工业革命的趋势又是差不多的,只不过大明的国情又和英国不一样,英国国家小,转型要比大明这种大国容易多了。英国缺乏的粮食可以大部分从海外掠夺,而大明却是不行。
这时代大明人口这么多,而世界其他国家那么落后,又有多少东西足够抢来养活这么多人的?
因此工业革命一旦发生,尽管需要足够的原材料供应,同样也要自己生产粮食。唯一可以掠夺的方式,那就是大明自己开发海外。
所以说工业革命,往往在小国家更容易成功,因为小国家有小国家的优势。然而大国一旦转型成功,那么对于那些小国家基本就是秒杀。从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格局就能看出,真正有自主主权的国家,十根手指头都数的过来,整个欧盟除了一个法国稍好一些之外,其他都是美国的傀儡。
这个世界上,国家虽然多,但大部分国家都是打酱油的。真正能争霸世界的国家,从来也都是那么几个。什么战国七雄、春秋五霸,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可以看出这个道理了。
如何成功转型为工业国家,这是大明未来要面临的一个巨大的挑战。工业革命的结果,必然是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同时资本家与传统地主之间的矛盾又会不断凸显,接下来的北方全面改革,实际上就是一个严重的雷区,搞不好就要大战一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