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穿越之三国霸途
442400000141

第141章 珠联璧合

“可是现在我们却的就是起兵!”鲁肃说道。

“现在去的话真的不是时机!”高顺说道。

徐健考虑了一下,决定先会北海再说,现在和鲜卑有往来,那里也盛产马匹,可以从他们那里买到,运输也要近的多!于是,众人调转马头,回转北海。

有了郑浑的加入,徐健的理论得到了很好的补充!郑浑的实际操作经验让政令再次的到落实!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再次得到了提高!科学院生产的工具设备,纺织机、水车也使生产力的到了长足的发展!北海的经济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人们的生活也倒了一个新的高度,这在当时来说,是所有人都难以想象的。

回到北海,徐健的人士上又有了新的变动!高顺,被徐健亲自任命为教官,负责训练士兵。张辽和臧霸暂时进入第三军团。等到买马回来之后再决定去处。郑浑由于政绩突出,韩馥自行让位,协助处理地方政务。科学院有马钧负责,船厂辛评负责。甄文、糜天负责发展商贸。外交,由于这次鲁肃的表现,由鲁肃负责,军事上由高顺、张辽等人组成军事指挥部,徐健领导。地方治安由杨志、张鑫组建治安队,宋文、二柱还是负责情报。狼牙由徐武担任总指挥,小海这几年成长很快,他的“童子军”也在快速的成长,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张鑫的儿子——张吉!年纪轻轻的却很沉稳!

做事很有条理!小海遇事果断,但缺乏思考,两人正好互补!俩人可谓是珠联璧合,在洛阳、长安有着不俗的表现!回到北海后,徐健安排他们到学校学习,重点培养。于海、老陈负责监督工作。唯一没有变动的就是甘宁的水军,一来人数少,而来也没有合适的人选。

最让徐健头痛的还是教育问题!所有来的教师都是贫民中选出来的,当然也有一些落魄的秀才什么的,结果他们所教授的都是那些之乎者也,这让徐健大伤脑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个问题徐健相当看重!在连续停了几天课之后,徐健决定亲自撰写教科书。于是他放下所有的事,就连买马的事也放在了后面!

决定撰写教科书,徐健可费了一番心血!他把自己关在家里,回忆着自己所有的知识,数学,地里、化学、物理,等等,整整花费了徐健两个月的时间,然后又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来修改,这才算完成!正好此时造纸得到进一步改进,所生产的第一批白纸刚好出来,徐健就决定有纸装订出来。但是徐健发现一个问题,这时候没有印刷术,请人抄写,这可是件费时费工的事!要普及,得等到半年之后!于是,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徐健一边召集有关人员学习,一边想着这印刷的事,很快,活字印刷出现了!

要论徐健所撰写书放到现在,那根本算不上什么,但在这个年代,那可是掀起了轩然大波!马钧是第一个看到的,见到物理之后爱不释手,一口气看完就回到了徐健给他准备的实验室,连基本的礼节都忘了!

蔡邕,字伯喈,这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这段时间可郁闷了。自从来到北海,生活倒是美哦有什么改变,但很多事去不是他能想到和理解的!就连想找个仆人都成问题!好的事都要自己亲自去做!这让从小就生活在官宦之家的他很不理解!请人难还好一点,最不能忍受的是到了约定的时间,这人还理直气壮的跟自己要“工钱”!不给还不行!“政府”还有人出面帮他们问!在他眼中这根本就是没有天理的事!但在这个地方去成了天经地义的事!还有一件让他更为恼火的事,本来以为是自己长处,天下几乎无人能及,那就是他所擅长的文学和书法,但他见到徐健的作品后,这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说徐健所做的诗词,不单题词新颖寓意深刻,自己难以望其脊背,就是徐健那一手漂亮的行楷,也是毫不逊色与自己!本来以为可以自傲的东西被现实撕得粉碎,这种心情可想而知。所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闭门谢客!他不外出,有人却要找他出来!

活字印刷术发明了,徐健决定办报,宣传自己的政令和主张,同时还有时事新闻,以及相关的评论,让百姓更能明确的掌握和了解时政。而报纸主版的首要人选,徐健想到的就是蔡邕!

徐健草拟的内容蔡邕看过之后当场就反对!在他眼中这简直就是大逆不道!谋反!看着这个倔强的老头,徐健有一种无力的感觉,看来要改变这个时代,自己的路还有很长!这需要时间来证明!让这些顽固不化的士族阶层改变,首先要让他们看到效果!只要他们心怀天下百姓,就可以感化!

报纸还是办起来了,对这个新鲜事物的出生,所有百姓在好奇的同时惊讶的发现,他们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是那么明白,那么清楚!同时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于是,北海,乃至整个青州,无论大街小巷还是田间村后,都在议论纷纷,对自己的政府又多了一份了解,也多了一份爱戴!

报纸的畅销让很多商人嗅到了其中的商机!有找徐健要求办报的,有找徐健说在报纸上刊登消息的,徐健让商业部统一管理,很快,各种内容的报纸都纷纷办起来了,也出现了历史上第一则广告!百姓的茶余饭后又多了一些话题,整个州内发生的事他们也都能知道!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在自己的监督之下,百姓对自己政府的信任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人民报》的名字从此深入人心!

蔡邕对此嗤之以鼻,认为徐健这时哗众取宠,言辞更是大逆不道!也散尽家产办了一张名为《大汉报》的报纸,只要是介绍大汉律法,倡导儒家“礼治”思想等等,言辞中不免又对徐健乃至整个青州言辞做法予以评论攻击!这下可捅了马蜂窝!所有百姓群起而攻之!《大汉报》仅仅办了十三天,就遭到很多百姓的围攻,要不是张鑫等人及时出动治安部队,恐怕蔡邕连住的地方也没有!

北海在发展,青州的经济日益壮大,徐健也在潜心做他的教育事业。但他万万没有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就在眼前,差点让他遗憾终生!

泰山,徐健的大本营,张燕和潘凤率领的第二军驻扎在这里。这里还有徐健的一大经济支柱——酒厂!山村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规模由一个村中变成了小城市!人们的生活不用说,那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素素和宋静成为了闺中密友,俩人每天形影不离,无话不谈!看到俩人能如此有好的相处,徐母也由衷的为儿子感到高兴!只是心中思念儿子,要不是有俩女在身边,她真的不知道怎么过!

看到未来的婆婆思念徐健,二女也很着急,两人悄悄商量,既然徐健没有空,那么她们过去,到北海总可以见到人了吧?想打做到!俩人就找徐母商量,徐母想想也对。而太史夫人知道了儿子在长安带回来一个女子,她也有心过去看看,所以一拍就合,于是大家收拾行李,准备出发到北海。

曹操,自从得知上次乌巢是徐健所为就一直记恨在心!但他知道徐健的武器厉害,自己也没有对付的方法,所以在暗中发展自己的力量,伺机报仇!山阳,郭嘉也在思考对付对付徐健的办法。到底不愧为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从徐健每次出兵的人数来看,马上就猜到徐健的士兵虽然强悍,但是人数少!武器虽然先进,但只要和他们混战,这武器就会失去作用!同时他还发现了徐健的一个致命的弱点!徐健的骑兵太少!行动的速度当然快不起来!要是在战场上利用骑兵孙度快的优势,快速接近徐健的部队,不但徐健的武器失去了作用,同时骑兵对付步兵,那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想到对付徐健的郭嘉马上派人通知曹操,曹操看完郭嘉的书信难以抑制心头的喜悦!这两年有卫家的支持,而且手下谋士荀攸荀彧,还有郭嘉等为他出谋划策,自从实施军屯之后也取的了很大的成效!手下人才济济的他决定马上出兵北海,攻打徐健!

郭嘉收到曹操的回复,连忙回书,点明现在还不是攻打北海的最佳时机!等曹操收到回复,他已经率兵来到了山阳。

“主公,现在徐健在北海深得人心,而且驻有重兵,再者路途遥远,不利于我们封锁消息,要是我们贸然前往,不能避免打草惊蛇!那徐健就会有所防范,就算我们胜出,也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见到曹操郭嘉直接说道。

“那我们怎么办?”郭嘉的分析曹操不是没有想过,他只是报仇心切,一旦得知有对付徐健的的办法哪里顾得了那么多?

“主公,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们了解徐健到底有多少?就我所知,徐健现在在青州大事执行新政,整个青州境内,上下齐心。别说我们经过长途跋涉疲惫不堪,出兵的消息难以封锁,就是后继的军需补给,这运输上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要是我们贸然进攻北海,势必陷入官渡一般的苦战,要是此时袁绍等人起兵,主公,我们将得不偿失!”不知道为什么,看着曹操这样急着攻打北海,郭嘉第一次有了一种反感,但他还是耐心的劝说曹操。

“奉孝言之有理!”曹操最注重行军作战中的粮草问题,这官渡之战后他最大的感悟就是粮草万万出不得半点差错!“难不成我们就此罢休?上次的仇就不报了?我怎么向死去的士兵们交代?”

郭嘉暗皱眉头,曹操显然是垂涎与北海的繁荣,且偏偏说出这般话,但嘴上不敢说明,毕竟使君俸禄,忠君之事!“主公,徐健目前全力在发展北海那边,泰山一定有所松懈!奉孝愿意带几个人前去查看,待情况了解之后我们再起兵也不迟,主公以为如何?”郭嘉想了很久才说道。

“不行!”没等郭嘉说完曹操就阻止道,“奉孝,此行实在危险,你一个文弱书生,手无缚鸡之力!要有什么危险,我曹操岂不要遗憾终生?”曹操连连摇手,“此事万万不可!”

对曹操如此呵护自己,郭嘉还是很感激的。“主公,我最近训练了一支队伍,专门用于对付徐健的,主公请随我前去看看。”郭嘉换转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