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主持人口语表达艺术
444800000024

第24章 主持人的即兴快语(1)

现场直播节目主持人的快语应对

即兴快语是主持人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一问一答的会话方式是人类社会语言交往的最基本形态,可以说它是与人类的语言同步出现的。在这个言语形式中,答话是受问话的刺激或制约所做的对应性表述。

应对就是答对,是从会话的语用活动中分离出来的、答对一方的言语活动。在对话过程中,应对的一方是处于被迫状态的。主持人的应对质量关系到会话活动的进行,关系到会话活动预设性语用效果的实现,更直接关系到节目的质量以及在受众中的反响。

我们通常所说的应对是广义上的、抽象的概念,这种应对是在难以预料的场合下发生的。所以严格地说,除言语行为以外,表情、情绪、体态甚至距离等副语言形式都参与了“应对”,它们发挥的替代或补偿的作用及其语用表意功能是不可忽视的。从古至今一直被广泛重视。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类社会交往更加频繁,应对就强调一个“快”字,许多现实的话题催迫着我们要立时做出适应性的回答。尤其是节目主持人,在富有变化的节目语境中,要能够敏锐快捷地相时而动,做出得体的应变性表达;要能够出语迅捷、出口成趣;要能够巧语解困、妙语服人,就需要高明的快速应对的“语智”了,当然,这是长时期努力培养、锻炼的结果,而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快语应对并不是简单的所答即所问,在节目主持过程中,主持人只有运用恰当的应对策略,才能把主持人艺术的魅力发挥出来。本节我们就举如下例子对此问题加以说明。

一、以柔克刚

在应对过程中,很多时候不能直言回击,“窗户纸”不便捅破,即使在尴尬的语境中,也不便反唇相讥,这时最好的办法是绕开话题的焦点,旁敲侧击地驳倒对方。

上海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叶惠贤曾带领摄制组到日本采访,突然遇到日本某电视台“每日放送”栏目组的“反采访”。他们的主持人同叶惠贤寒暄了两句后,突然拿出一块画板,上面贴满了漂亮姑娘的照片。

主持人指着画板问:“您看,这些都是经常拍写真集的日本女孩子,您最喜欢其中哪一位?”叶惠贤很严肃地回答:“用这种方式对待姑娘,本人没有这个习惯。”主持人一时语塞,又不愿放弃,于是转而又问:“那么上海观众最喜欢哪一种类型的女孩?”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想应该是大方、清新的女孩。”这回主持人可不愿放过,他紧逼道:“那你看看这里面到底有没有?”叶惠贤机智地回答:“我把这些照片都带回去,同上海观众商量一下吧。”此时,日本主持人不得不败下阵来,连连说:“厉害,厉害!”

日本主持人提出的问题都很敏感、尖锐,叶惠贤稍有不慎便会落入圈套,这时的他显出了主持人的素质,摆脱思维直线反弹的惯性,准确地、不动声色地抓准了问话背后的底细,从而柔和巧妙地迂回曲对,充分反映他的沉着和稳健,使对方只剩下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以柔克刚”就是要绕开焦点,从旁寻找突破口,也就是避开发语者的“话锋”,讲究婉转,故意绕个弯子说到其他的内容上去。一些话语是宽泛的富有弹性的,但内部包含有许多合理逻辑关系,尽管它省略了一些推理的环节,如此既驳斥了对方,又不会使对方难堪。这就要求每一位主持人必须具备迂回曲对的能力,而且要保持沉着稳健的姿态。

二、顺水推舟

创造和谐的气氛是主持人的职责。所以,只要对方说得有些道理,就宜把握对方话语的内在线索(语脉)顺着往下说,以形成融洽的对话。只要没有大的分歧,就暂时来个“克己适彼”,为达成共识,谈话要在补充、配合的过程中进行。因此,很多著述中反复强调主持人要有平等心理、平民心态,强调主持人的谦恭、亲和。在快语应对中,内顺人心、外顺大势的随机应变,比没完没了的抬杠要明智得多。

在《正大综艺》节目插播的短片中,导游小姐问:“塞舌尔王国很有趣,在人们下飞机时每人发一块小木板,为什么?”主持人问:“谁来回答这个问题?”嘉宾回答:“我来说。(推测)塞舌尔王国是印度洋的岛国,既然是岛国,雨水一定很多,地上泥泞,那,那脚下……(语塞)”主持人立即拦过话茬:“是刮泥板,是吧?”嘉宾连忙点头称道。

做超前的推测是很难的主持手法,主持人做到了这一点,他用“巧接话茬”很轻巧地顺势一“垫”,让对方摆脱了困窘和尴尬。但如预测错误易使自己陷入窘境,建议千万不要打无把握的仗。

再如在一期新闻评论节目中,嘉宾发言说:“文物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财富。但是居然有人主张搬几个兵马俑出来拍卖给‘老外’,说是用几个‘泥人儿’赚洋人一大笔外汇搞建设是合算的……”主持人在嘉宾语言刚落的瞬间,接出一句:“我们恐怕还没有穷得非得挖祖坟才能过日子吧!”这个例子充分显示出了该主持人的语言功力,在相辅相成的语脉接引中,他巧妙地“借对方之力为己力”,顺着他的语势将语意向前推进了一步,达到了入木三分的效果。

三、以暴制暴

当今观众的欣赏水平和文化水平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主持人在节目中有时会“遭遇”为寻求意外现场效果而出现的咄咄逼人的诘难,俗称“斗嘴皮子”。此时,面对“智力冲击”逆来顺受必然自陷窘境,那就只能“背水一战”,这就全靠主持人的嘴上功夫了。其方法是:以问制问、顺势反诘、适度冲撞,不过要注意一些细节。

首先,以问制问是应对的反诘,靠的是“急智”,要沉着自信,处境难堪的时候,切忌自我泄气。因为这样会被对方乘胜追击,使自己陷入无可挽回的窘境。

其次,要突破定型思维,突破框架思维的局限。要能一眼看穿对方“怪问”中隐含的荒谬前提或结论中的破绽,快速选准突破口,使其措手不及。

再次,要掌握力度。注意言语交际中运用“以问制问”时的“冲撞效应”,有时其力度因对象的不同而难以预料,所以一定要根据不同的语境和对象,对反诘的力度做预测性调节,坚持运用“软冲撞”。所谓“软冲撞”就是以“不失和”为前提的“冲撞”,因为创造和谐气氛是主持人的职责。

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孙小梅随文艺演出团到达台湾,临时被邀请担任搭档主持人。

一上场对方就出言不善:“孙小梅,你可是大陆的红人,怎么跑到台湾来抢我的饭碗呀?”孙小梅机智地回答:“我怎么是来抢你的饭碗?我是专程来帮你赚钱的。”主持人不解:“什么,你怎么是帮我赚钱?”她顺势反唇相讥:“你想想,大陆有十几亿人口,台湾只有几千万,我来同你主持节目,回去一播出,认识你的人多了,你不是可以更赚钱了吗?所以呀,你要好好谢谢我才对!”

台湾主持人很明显地来者不善,孙小梅面对咄咄逼人的“攻势”以静制动,答语平中显巧、显奇。她一反常规,运用“仿答”应对,来了个适度冲撞,取得了应对的主动。所谓“仿答”就是根据对方的话语逻辑顺势推论,“推”出其不合理的“荒谬点”,再加以极度放大,然后用对方的话语方式给予回敬,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一针见血

这种应对方式要求要言不烦,是思维和表达的化简,最能显示语智特有的魅力。简洁本身就是一种美,郑板桥有诗曰:“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这是说“化简”本身就是“标新立异”,是一种创新。“一针见血”的快接快对的确会给人以彻悟的启迪,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这类应对方式的特点是:

首先,它要求使用者有极强的应变及概括能力,答对时来不及仔细推敲,完全是凭直觉思辨,抓住最重要的一点立即组织语言,力求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代替冗繁的解释或说明。

其次,尽量鹤立鸡群,在切合语境的前提下,选择最新颖的角度,准确地揭示事物繁杂表象背后富有规律性的东西,这样可能会“产生”极富新意的见解,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叶惠贤是上海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他非常机智、幽默。在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颁奖晚会上,主持人赵忠祥当众从信封里抽出即席问答题“拷问”获奖者叶惠贤:“请问,目前综艺晚会的通病是什么?”叶惠贤一针见血,用一首打油诗概括:“节目老一套,掌声挺热闹。不看舍不得,看后全忘掉。”言毕,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他要求再补充一句:“刚才我说的这些通病,今天的晚会上一点也没有。”台下一片会心的笑声,以及更热烈的掌声。

叶惠贤所言其实都是大家心里的话,也是对客观事实的描述,但是他将众人的看法归纳“化简”,并且言简意赅,合辙押韵,语言方式“标新立异”,语意就“出新”了。当然,鉴于处在晚会现场,他最后的“蛇足”之言,既照顾了语境的平衡,又有一语双雕的幽默。

写文章要做到人人心中皆有,个个笔下皆无。主持节目也是一样,能够做到“一针见血”且又恰到好处。

五、急中生智

这种应对方式要求一个快字,就是直接、简明、快速地回答别人提问的语用形式。主持人在某种情况下会“遭遇”到突发性的提问,并需要立刻做快速的应对,就会产生“逼”的感觉——“快接快对”的应对特点就是“逼”。“逼”的好处是可能逼出能力、逼出智慧,这就是所谓“急智”,是“无文本操作”的硬功夫。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有一次去某高校与同学座谈,回答大学生们“挑战性”即席提问。学生们口才都不错,有人首先发问:“我看你有危机感,看起来冷冷的,为什么?”他说:“我喜欢把每一天当成地球末日来过。”(鼓掌)另一位学生紧接问:“你什么时候才会笑?”白岩松微微一笑说:“会不会笑不重要,懂幽默才是重要的。我认为自己的幽默还比较丰富。”其他学生又问:“有评论说你个性木讷。”他说:“有评论说我严肃,与木讷是两个不同的词。”当学生问:“有一天你的缺点多于优点,怎么办?”他回答道:“没有优点也没有缺点的主持人,连被评论的机会都没有。我有缺点觉得幸福,因为它是优点的一部分。”(鼓掌)气氛越来越热烈,学生又寻求另外的话题道:“你同意性格决定命运吗?”他坚定地说:“我采访过400多位成功人士,我同意性格决定命运。但性格不是与生俱来,自信是最重要的品质。”最后,一位历史系的学生问道:“我是学历史的,能当新闻节目主持人吗?”他随即回答说:“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鼓掌、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