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主持人口语表达艺术
444800000050

第50章 主持人播音的训练(7)

形象思维就是最突出的艺术思维形式。活跃的形象思维活动一定要贯穿文艺播音始终。形象思维不要脱离形象想像和情感,它是包含想像、情感、理解、感知等多种心理因素、心理功能的有机综合体。在文艺播音的全过程中,不论是理解原作、认识稿件,还是语言表达设计和话筒前的有声创作,无处不是在播音员积极活跃的形象思维活动的指挥、推动下进行的。尤其是在文艺播音的稿件理解阶段,形象思维在认识和审美上更是起着特殊的作用。

在吸引受众上,形象思维更是起到非凡的作用,最终实现广播文艺作品的价值。文学艺术是通过具象概括来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通过催动读者、受众的形象思维活动展开相应的想像和联想,来最终实现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好的文艺作品所以感人,不是由于它有多少抽象高深的议论和多少抒情词句,而是由于它给予不具形的思想感情以优美、正确、鲜明的形象。这就是艺术的感染力。这种艺术感染力的发挥正是文艺播音的一个主要任务。

演播者要提高语言的艺术感染力,必须加强艺术思维亦即形象思维的能力。通过自己丰富的想像和联想,把作品的诗情画意,把舞台上人物的腾挪跌宕、场景的复杂变化,乃至无言的舞蹈语汇一一水乳交融地表达出来,使人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得到美的享受。

文艺播音需要播音者有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因为文艺作品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变化多端,有的悠悠婉婉,有的铿锵响亮;时而柔情款款,时而慷慨激昂;时而缠绵悱恻,时而大气磅礴……而演播者在串联、解说或加以评议时必须与作品融为一体,某些时候要求演播者既要溶进去又要跳出来,做到真实自然、妙趣横生而又流畅得体。由此可见,提高语言表现力和驾驭整体节日的能力自然成了提高节目质量的必须条件。

二、文艺播音的语言感染力

世间万物,如能吸引、感染人,肯定有其魅力。文艺播音的语言也是这样,它的魅力就在于能使人感受到美的气息。“有声语言是播音员创造性劳动的最终体现”。文艺广播稿件的有声表达,是播音艺术表达规律的特殊个性体现,它遵循着一切播音表达的共同规律,同时也显示出鲜明的浸润着共同规律的独特性。

有声语言是播音艺术的物质材料,它依照稿件内容和形式的相近或相异,构筑成不同文体播音独具特色的有声形式。文艺播音语言魅力的本质,是这项有声语言的复杂功能所产生的综合性美感效应,它主要来源于艺术形象的美学力量。文艺播音正是依仗于其有声形式所显示出的三项主要功能——形象的叙述、对感情的煽动和提供美的享受,才呼唤出受众的美感共鸣,才能对人们的精神、情感起陶冶作用。通俗地说,主持人在进行有声表达时,倘若在以上三方面实现其追求,便能使自己的文艺播音具有感人的魅力。

1形象的叙述

主持人就如同导游、导购一样是处于介绍者地位的,只不过介绍的是精神作品,期望得到的是受众的热情。他的语言不是直接塑造具体艺术形象,而是通过多种手段间接地传递形象信息,最终以诱发受众的想像实现其传达形象的目的。我们将主持人的这项语言功能称之为形的喻示。

塑造形象用来抒发情感是文艺作品的主要特征,如果主持人的语言不能诱使受众“看见”、“听见”特有的艺术形象,便只能使文艺作品变成概念和声音的结合了,根本不能表达出任何思想感情。这样的语言会很快从受众的意识中滑过去,即使他已坐在收音机或电视机旁,也难以控制思路,最后仍不能进入艺术欣赏的境界,甚至恍惚间不知所云。

在艺术创造中演员与主持人扮演着两种完全不同的角色,他们虽然都在追求艺术语言的“形象化”,但其内涵却有着质的差异。前者通过介绍来传达形象,后者通过扮演来塑造形象。播音艺术借鉴戏剧表演艺术的技巧是必要的,但若全盘照搬,甚至连语言技能训练方法也原封不动地挪用过来,那便会使文艺播音的语言追求偏离方向,变得乏味无力。

主持人使用原有音色是由其节目介绍者身份决定的,不能采用声音化妆的方法来刺激受众的想像,实现其传达形象的目的。借己形喻他人之神是主持人传达形象的关键。我们认为只要能传达出形象的内在精神气质即神似,再通过适度的声音对比和语气、节奏的变化对具体形态有所喻示,就可以从多方面提示受众,使他们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像出那“不似之似”的形象。将国画论的“不似之似似之”的理论引申到文艺播音的语言技巧运用方面,可以使语言表达在理论的指导下拥有更大的魅力。

运用各种装饰音会给主持人的工作带来负面影响,但利用音高、音强、音长、音色的适度对比变化,对时间、地点、形态、动作及由此引起的观赏者的情绪反应等有所喻示,以此来加强被介绍者的“形”及“神”的可感信号则是可取的。尽管听觉对形象的感知是间接的,但是只要有声语言能对受众提供一定量的形、神提示信号,即“对(受众的)想像提出形象”,受众的审美情趣也会得到最大的发挥。

主持人要想加强此项语言功力,在平常就应该做多种多样的对比练习。练习应由大跨度对比开始,而后逐渐转移到小跨度的细微对比。有计划的由强到弱的对比控制,不但可以加强主持人的对比意识,而且还可以逐步熟悉、掌握对比技巧,丰富表达能力。大跨度练习是用对形象差异较大的形态的介绍,促使主持人突破原有语言模式,从状态、气息、声音、语气、节奏几方面加大对比变化幅度和体会对比变化的效果。

要想熟练掌握对比的技巧,小跨度的变化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

小跨度的变化练习是借用对形象差异较小的形态介绍,促使主持人在体会了大幅度对比的效果之后,进而把握对比变化的分寸,使对比变化的技巧更加娴熟。

2感情的煽动

形象与感情的结合就是艺术的实质。艺术作品只有形象还远远不够,它还必须有情感、有韵味。只有形象而无情感的作品如同僵尸一般,没有任何生命力。富有感情的作品,才有奔腾的血液,蓬勃的生气,旺盛的生命力,才能诱发观众、听众的情感,拨动他们的心弦,震撼他们的心灵。广播文艺作品“寓教于乐”,通常是为陶冶人的情操而创作出来的。在广播文艺作品时,主持人的有声语言的每一次抑扬顿挫都是在传递内在情感信息。它是具体内容与可感声音的结合体,在形神上是完全统一的,因此能如文学语气般状情生色,直接引起受众的共鸣。语言具有引发受众情感定向燃烧的能力。主持人驾驭语言能力的高低与主观能动性直接关系到这个能力发挥的好坏。

调动感情主要靠以下两点:

(1)表达自然平和、热情贴切

文艺节目可陶冶人的情操,愉悦人的心情,往往在茶余饭后供人品味、欣赏。要使受众在娱乐之中受到教育,得到熏陶,播音者尤其需要自然平和、热情贴切。这样有助于受众心悦诚服地认同,从而受到深刻的感染。

(2)以浓厚质朴的情感打动人

凡是文艺节目,都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播音者要注意多发有情之声,既不能无动于衷,千篇一律,又不能过于夸张,华而不实。多运用自然的口语,会给人亲切的感觉。

在实际操作和有意识地训练文艺播音中感情的煽动时,要注意两点:一是体现时的宜收不宜放,二是训练时的宜放不宜收。

从艺术心理学角度考虑,好的艺术作品都给欣赏者以自由想像的空间。潜藏着智慧的语气,不但调动了欣赏者的灵感,也让其反思以及深入探掘潜在的知识和经验。正因为如此,我们不主张在广播文艺节目中,播音员把一切都讲尽,把所有的情都宣展透彻,还是不要代劳而阻碍受众再创造欲望的发挥为好。再者,每一个时代的受众的鉴赏需求、趣味、能力、视野总是潜在地影响着广播文艺创作发展的方向和总的水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欣赏心理也随之变化,尤其青少年收听群体的变化反应最为强烈,他们对艺术作品内容、形式体裁、节奏以及内涵的要求更加立体化,他们已经扬弃了那种以“一竿子捅到底”的“说教”。他们之中有这样一个共同的声音:给思想一点自由吧!过犹不及,过多的指点、过强的煽动反而会引起受众的逆反心理。

训练是为了提高技能,播出是为了满足受众,所以播音员的训练与播音实际要求不尽相同。上面阐述的技能使用时“宜收不宜放”的种种缘由,都是基于收听效果的总体考虑,而在技能训练时我们提倡“宜放不宜收”是基于文艺播音语言能力的有效提高考虑。播音员的有声语言有一种习惯定势,那就是总沿着新闻类稿件的有声表达规律延展,这是由于日常工作接触的和耳濡目染的几乎全是新闻类体裁的节目,久而久之,自然形成了难以跨越的语言定势。如果训练时不采取“宜放不宜收”的方针,那无力的小波小折、小曲小伸是无法突破定型声圈的习惯势力的。训练中“放”的目的首先是让播音员找准表现的感觉,其次才是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3提供美的享受

为受众提供美的享受是感染受众的必由之路。文艺作品也不例外。文艺作品不仅通过美的声音的传导使受众获得悦耳的快感,而且还由于它所具有的语言功能,使受众同时得到“理智的满足加上情感的陶冶”,这是一种更高级的审美快感,被称为美的情感的感动。文艺作品的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都是寓于其审美作用中的。一切美的事物都必须具有美的形体,一个受听众欢迎的文艺作品的形体美是体现在多方面的,就作品中播音员的有声语言分析,音乐美和与录音素材配合的和谐美相辅相成,是语言美的主要体现。

音乐是世界上最美的声音,只有语言体现了音乐美,才能在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语言内容的同时,给人以美的享受。什么是语言的音乐美呢?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经说过:“语言的形式之所以能是美的,因为它有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这些美都是音乐所具备的,所以语言的形式美也可以说是语言的音乐美。”语言的音乐美和音乐自身的美感一样,是通过语流(旋律)的起伏高低,节奏的快慢交替,力度的强弱变化,音色的明亮悦耳等方面显示出来的。

要想使文艺播音的语言和谐悦耳,就必须具备整齐、顿挫等音乐的美感,这样便具有了吸引受众、打动受众,陶冶受众情操的魅力。

和谐是一种美,播音与录音素材和谐融入会使语言增添难以估量的感召力。播录文艺节目,无论音乐、戏曲、曲艺乃至文学小品、电影、广播剧解说等,常常要接触大量录音素材。播音者要做到播出完整,就必须注意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稿件文字与录音素材,有声语言与音响效果应做到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在节目制作之前要反复听研录音素材,依据表演、弹拉说唱录音,对自己播讲情感的贯穿、语气的转换、停连的把握乃至整体节奏的变化,都应做到心中有数。

作为一种综合语音艺术,文艺广播节目当然包括多种声音样式。除了播音员的话以外还有音乐、音响和对白。它们之间互相配合、和谐一致,才能浑然构成一个新的艺术品,才谈得上向受众提供美的享受。在以上那几种声音样式中,只有播音员的话可调性最大。可见,实现和谐的关键就在于使播音与节目中的音乐音效和人物语言协调在一起。

在文艺广播节目里,播音员的话和录音素材都是表现手段,它们不论以插播还是混播的形式配合,都得统一在“这一个”节目里。这种统一既包含着基调的同一性,也包含着体现这同一基调的变化一致性。实现和谐技巧的前提就在于这一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