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一堂哲学课
445500000010

第10章 哲学与舍得的智慧:为自己做减法 (1)

有两个朋友在山上寻找精美的石头,一个背了满满的一筐,另一个的筐里只有一个他认为最精美的。

背了满满一筐的嘲笑另一个:“你为什么只挑一个啊?”

“虽然有很多漂亮的石头,但我只要一个我认为最好的就够了。”

下山时,背着一筐石头的人感到负担越来越重,最后不得已不断地从一筐的石头中挑一个最差的扔下,到下山的时候他的筐里也只剩下一个石头!

人生常需做减法

许多人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拥有的也失去了。

——【古希腊】伊索

人生的许多沮丧都是因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其实,我们辛辛苦苦地奔波劳碌,最终的结局不过是入土为安,这可以说是对得不偿失最好的诠释。

其实,人人都有欲望,都想过美满幸福的生活,都希望丰衣足食,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把这种欲望变成不正当的欲求,变成无止境的贪婪,那我们就无形中成了欲望的奴隶了。

在欲望的支配下,有些人不得不为了权力、为了地位、为了金钱而削尖了脑袋向里钻。虽时常身心俱疲,但是仍觉得不满足,因为在这些人看来,很多人比自己的生活更富足,很多人的权力比自己大。所以他们别无出路,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在无奈中透支着体力、精力与生命。

相传,有一次,苏格拉底带着他的学生来到一个山洞里,学生们正在纳闷,他却打开了一座神秘的仓库。这个仓库里装满了放射着奇光异彩的宝贝。仔细一看,每件宝贝上都刻着清晰可辨的字,分别是:骄傲、嫉妒、痛苦、烦恼、谦虚、正直、快乐……这些宝贝是那么漂亮,那么迷人。这时苏格拉底说话了:“孩子们,这些宝贝都是我多年积攒下来的,你们如果喜欢的话,就拿去吧!”

学生们见一件爱一件,抓起来就往口袋里装。可是,在回家的路上他们才发现,装满宝贝的口袋是那么沉重,没走多远,他们便气喘吁吁,两腿发软,脚步再也无法挪动。苏格拉底又开口了:“孩子们,还是丢掉一些宝贝吧,后面的路还很长呢!”“骄傲”丢掉了,“痛苦”丢掉了,“烦恼”也丢掉了……口袋的重量虽然减轻了不少,但学生们还是感到很沉重,双腿依然像灌了铅似的。

“孩子们,把你们的口袋再翻一翻,看看还有什么可以扔掉的。”苏格拉底再次劝他的学生们。学生们终于把最沉重的“名”和“利”也翻出来扔掉了,口袋里只剩下了“谦逊”、“正直”和“快乐”……一下子,他们有一种说不出的轻松和快乐。

人的欲望就像个无底洞,任有万千金银也难以填满。欲望是需要用“度”来控制的。人具有适当的欲望是一件好事,因为欲望是追求目标与前进的动力,但如果给自己的心填充过多的欲望,只会加重前行的负担。人贪得越多,附加在心理的负担也就越重,可明知如此,许多人却仍然根除不了人劣根性的限制。对于真正享受生活的人来说,任何不需要的东西都是多余的,适当放下是一种洒脱,是参透人性后的一种平和。背负太多的欲望,总是为金钱、名利奔波劳碌,整天忧心忡忡,又怎么会快乐呢?只有放下那些过于沉重的东西,才能使心灵放松。

一个人所需要的其实很有限,许多附加的东西只是徒增无谓的负担而已,人们需要做的是从内心爱自己。曾有这样一个比喻:“我们所累积的东西,就好像是阿米巴变形虫分裂的过程一样,不停地制造、繁殖,从不曾间断过。”而那些不断膨胀的物品、工作、责任、人际、家务占据了你全部的空间和时间,许多人每天忙着应付这些事情,早已喘不过气来,甚至连吃饭、喝水、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也没有足够的空间活动。

拼命用“加法”的结果,就是把一个人逼到精神濒临错乱的地步。这时候,就应该运用“减法”了!这就好像参加一次旅行,当一个人带了太多的行李上路,在尚未到达目的地之前,就已经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了。唯一可行的方法是为自己减轻压力,就像扔掉多余的行李一样。

欲望使世界上少了一个天使,满足一个人的欲望,就使世界上少了一个生命。放下心中的“妄念”,才能使你于利不趋,于色不近,于失不馁,于得不骄,达到宁静致远的人生境界。

放下多余的身外之物

我们不是这个尘世的永久房客,而是过路的旅客。

——林语堂

意大利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人生只不过是一次放逐,我们生活的世界并非自己的家园,我们只是作为他者在这个世界上存在。因此人来此世间,只是在路上而已。

林语堂也说过:“我们不是这个尘世的永久房客,而是过路的旅客。”因此我们对于人生可以抱着比较轻快洒脱的态度。既然人生而必死,什么也带不走,因此对于世间的一切,就不必太过贪恋。不要活得太累,太多牵挂,因为我们真正需要的本来就不多,能够轻松快乐平安一生就好,学会放下,这是一种比较明智的有节制的快乐主义。

从前有个流浪汉,在一个烈日炎炎的中午行走着。他的目标只是想寻找一个可以让他过夜的地方。可是他身上带着很多的东西,背着一扇破石磨盘,左手举着一个烂西瓜,右手拽着一条破石链。负重的他每走一步都很艰难,并流下很多的汗,非常累。负重、炎热、汗水和劳累使得他沮丧极了。

在路上流浪汉遇到了一位在路边休息的农妇。农妇一脸茫然地看着他,奇怪地问流浪汉:“你是靠乞讨为生,既不种庄稼也不磨粮食,要那石磨有什么用呀?还是把这个石磨盘丢了吧,这样你赶路也可以快一点,自己也可以轻松些呀。”流浪汉听着有道理,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决定,把石磨丢掉了,继续往前走。这次上路后他感觉轻松了很多,心情比刚才好多了。可是走着走着他又感觉特别累。

在这时他遇到了一个小孩。小孩一边玩耍一边冲着流浪汉说:“你怎么举着一个烂西瓜呀?西瓜烂了是不能吃的。”流浪汉听了小朋友的话,一想是呀,这个西瓜现在已经不能再吃了,我为什么还要举着它呢?于是决定把这个烂西瓜也丢掉了。就在此时他看了看手里拽着的破石链,觉得也是一种多余无用的负担,最后他决定把身上所有这些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全部丢掉。

第三次上路的时候他感觉到自己从来没有过的轻松。虽然太阳还是那么的炎热,可是此时的流浪汉心情非常好,因为之前东西太重了,他一直都是低着头往前走,现在他没有东西压着了,他抬起了头边走边愉悦地欣赏着路边的风景。很快他发现了一个路边废弃的瓜棚,就这样他找到了可以让他过夜的地方,也完成了自己的这次旅行。

在人生旅途上的我们就像那个流浪汉一样,总是背负过多的东西,殊不知放下那些无足轻重的困扰,前方的路我们才能走得更顺畅。苏格拉底说:这世界上有多少东西是我并不需要的!背负的越少,旅途也越轻松愉快。我们常常是对世间心存了太多的欲求,仿佛流浪汉,牵缠挂碍,才把这一过客的旅途走得身心俱皮,过度劳累。我们需要的其实很少,多余的背囊不仅不会给我们带来有益的帮助,反而无形中增加我们的负担。将那些多余的身外之物放下吧,学会放下,才会真正懂得生命的真谛!

心淡如水,寡欲则明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

欲望,本身就是一个具有诱惑力的字眼。人没有欲望就无法生存和进步,而有了欲望却让自己永远陷入了矛盾与烦恼中。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有一种放弃欲望的清醒。其实在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今天,摆在每个人面前的诱惑都有许多。唯有保持一颗清凉心,并能善待欲望的人,才不会误入歧途。无尽的欲望只会让人成为一口枯井。贪婪是耗尽人的能量,却永不让人满足的地狱。所以,我们一定要锁住自己的欲望,不要让它成为我们攀登人生高峰的阻碍。

拉尔夫是一位国际著名的登山家,他曾经在没有携带氧气设备的情况下,成功地征服了多座高峰,这其中还包括了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其实,许多登山高手都以不带氧气瓶而能登上乔戈里峰为第一目标。但是,很多登山好手来到海拔6500米处,就无法继续前进了,因为这里的空气变得非常稀薄,令人感到窒息。因此,对登山者来说,想靠自己的体力和意志,独自征服8611米的乔戈里峰,确实是一项极为严峻的考验。

然而,拉尔夫却突破障碍做到了,他在事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出了这一段历险的过程。拉尔夫说,在突破海拔6500米的登山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心里各种翻腾的欲念。在攀爬的过程中,任何一个小小的杂念,都会让人松懈意念,转而渴望呼吸氧气,慢慢地让人失去冲劲与动力,而“缺氧”的念头也会开始产生,最终让人放弃征服的意志,不得不接受失败。

拉尔夫说:“想要登上峰顶,首先,你必须学会清除杂念,脑子里杂念愈少,你的需氧量就愈少;你的欲念愈多,你对氧气的需求便会愈多。所以,在空气极度稀薄的情况下,想要登上峰顶,你就必须排除一切欲望和杂念!”排除一切欲望和杂念,保持身心安定、清净、祥和。身心清净,没有欲望和杂念的干扰,能量的消耗就会降到最低限度。

没有多余的欲望和杂念,便可使身体能量的消耗降到最低,只有摒除杂念才可登上高峰。

一个人如果没有欲望,其品格就如苍松翠柏,任凭乌云翻卷、雨暴风狂,也能挺立世间,永不摧折。

人无欲则刚,人无欲则明。无欲能使人在障眼的迷雾中辨明方向,也能使人在诱惑面前保持自己的人格和清醒的头脑,不丧失自我。在这个充满诱惑的花花世界里,要想真正做到没有一丝欲望,像水一般平平淡淡毫无牵挂,的确很难。

要想做到“无欲”,首先要有一颗静如止水的心。心淡如水是生命褪去了浮华之后,对生活中那些细微处的感动,只有用感恩的心生活,才能在人生感悟之中找寻到生命的意义所在,才能做到不为“欲”所牵连、不为“欲”所迷惑,在物欲横流、权欲泛滥、钱欲盛行、色欲蔓延的浊世之中仍能保持心中的一方净土。

满足不在多加燃料,而在于减少火苗

满足不在多加燃料,而在于减少火苗;不在于累积财富,而在于减少欲念。

——【英】汤玛斯·富勒

贪欲会使人的精力和体力双重透支。放下贪欲,追求平实简朴的生活,是获得快乐的最简单的方法。

当欲望产生时,再大的胃口都无法填满,贪多的结果只会是无穷尽的烦恼和麻烦;学会接纳自己,欣赏自己,使我们从欲念的无底深渊中得到释放与自由,是快乐的始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