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一堂哲学课
445500000037

第37章 哲学与生命之旅:我从何处来,将往何处去 (1)

两个吝啬鬼在路上相遇。

“你去哪儿啊?”一个问。

“我不想活了,去跳河。”

“你傻了吗?怎么还穿着新衣服?”

死亡并非是一件坏事

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

——《圣经》

死亡并非是一件坏事,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生活本身是具有某种额外的肯定力量的,即使生活中的不幸不足以被其所包含的好事所盖过,生活仍然是值得一过的。

的确,死亡总是我的,别人不能把我的死拿过去,因为,死亡是谁也替代不了的,是和别人毫无关联的,可以说死亡是世界上最私有的东西,每一个人都只有自己去承担自己的死,谁也帮不上忙。死亡是回归天上的家乡,连你自己也不知道返回的路程。

人之生必然相伴着死。我们每个人从生下来的那一刻开始,便步入了走向死途的过程。那么,我们在生的过程中就应该去体验生、去沉思生,去由对死的叩问而让自我的生命获得更为长足的发展,从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有价值。

有一天夜里,洞山良价禅师说法没有点灯,有禅僧能忍问洞山禅师:“为什么不点灯呢?”

洞山禅师听能忍这样问,就叫侍者把灯点亮,然后对能忍说道:“请你到我的面前来!”

于是禅僧能忍走向前来。

洞山禅师对侍者说:“你去拿三斤点灯的油送给这位上座!”

能忍甩甩袖子就走出讲堂,边走边思量:洞山禅师的意思,是慈悲?抑是讽刺我的贪求?或者还有别的意思?经过一夜的参究,能忍若有所悟。于是立刻拿出全部积蓄,举办斋会,供养大众。

禅僧能忍悟道后,在洞山禅师这里随众生活,一过又是三年,三年后,能忍才向洞山禅师告辞,说要到别的地方去。

洞山禅师没有挽留,只是说:“祝你一路顺风!”

这时雪峰禅师恰好立在洞山禅师身边,于是等禅僧能忍转身外出,他就问洞山禅师道:“这位禅僧走了以后,不知要多久才能回来?”

洞山禅师回答道:“他知道他可以走,但他却不知自己什么时候可以再回来。你如不放心,可以去僧堂看他一下!”

雪峰到了僧堂,岂知能忍回僧堂以后,就坐在自己的席位上往生了,雪峰禅师赶紧跑去报告洞山禅师。

洞山禅师说道:“他虽然是往生了,但是如果和我相比较,却比我慢了三十年。”

从这段公案看来,禅僧能忍责问洞山禅师说法开示为什么不点灯,在黑暗的时候需要光明,这是人之常情,洞山禅师因嘱侍者点灯,这种随顺舆情,也是人情之常。黑暗与光亮,的确有区别。其实,如果心中有盏灯,黑暗的时候又何须点灯。

虽然死亡是我们所不愿意去接受的,但死亡对于个体而言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无可避免的,因为死亡是自然而然的事,个体的死亡是人类种族得以繁衍、得以常青、得以永恒的基础和前提,人类为了发展自己,自然会不惜牺牲个体。视死如归的确是穿透生命的大智大勇。死亡是灵魂的归家,这在自然界中是明明可见的,这就是死亡之后乃是新生命的活活见证。

善待自己的人生

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法】蒙田

《玉燕姻缘全传》第四十回:“蝼蚁尚且贪生,为人岂不惜命?纵然明日老爷、夫人知道,再作道理。”亦作“蝼蚁尚且偷生,为人岂不惜命”。《拜月亭》第十一出:“蝼蚁尚且偷生,为人岂不惜命?……双手劈开生死路,一身跳出是非门。各人各自逃生去了。”亦作“蝼蚁尚且贪生,岂有人不惜死”。

小生物在自然中活得更为艰难。但生命的力量又是令人震惊的,即使弱小的动植物也不例外。细小的种子珍惜了上天的赐予,不断努力,根拼命往下钻,芽使劲往上挤,就是在坚硬的石堆中也毫不畏惧,只为了接受轻风的爱拂,阳光的淋浴;一只小小的蚂蚁为了难得的生命不白白消磨,勤勤恳恳,忙忙碌碌;墙角的壁虎为了延续自己的生命,可以毫不犹豫地舍弃自己的尾巴。这些毫不起眼的动植物不忍生命的白白消逝,努力争取享受生命的乐趣,进行了不屈的抗争。我们,自诩万物灵长的人类又岂能漠视生命的存在。

一个人经过两山对峙的木桥,突然,桥断了。但奇怪的是,他并没有跌下去,而是停留在了半空中。他往下望去,脚下是深渊,是湍急的涧水,心里万分恐慌;他抬头往上望去,却发现一架天梯荡在云端,但是天梯看起来是那么遥不可及,他在心里哀叹:“天梯离得太远了,我肯定抓不到它的。要是它落在悬崖边就好了,我哪怕乱抓一气也会抓住它的。即使抓不住天梯,抓住一根救命小草也好啊。看来,我今天必死无疑了。”面对这样的绝境,他彻底绝望,吓瘫了,抱头痛哭等死。渐渐的,天梯缩回了云中,不见了踪影。这时,云中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这是障眼法,天梯看起来离你很远,其实离你很近,你只需伸出手就可以够到天梯,然而你放弃了求生的欲望,不敢冒险一试,你也就放弃了你的生命,只能坠入地狱承受轮回的苦难。”

世间万物,各得其所,人的存在也有自身存在的意义,所以要珍惜自己的生命。蒙田曾说:“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生命是宝贵的,失去了生命,我们将变得一无所有。

天地造化赋予人一个生命的形体,让人劳碌度过一生,到了生命的最后才让人休息,而死亡就是最后的安顿,这就是人一生的描述。善待自己生的人,也一定会善待自己的死。

生命是虚无而又短暂的,它如流水般消逝,永远不复回。一个人只有真正认清了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方向,善于好好地活着,才能懂得死亡。

在非洲的戈壁滩上,有一种小花,花呈四瓣,每瓣自成一色:红、白、黄、蓝。通常,它要花费五年的时间来完成根茎的穿插工作,然后,一点点地积蓄养分,在第六年春,才在地面吐绿绽翠,开出一朵小小的四色鲜花,尤其让人们惋叹的是,这种极难长成的小花,花期并不长,仅仅两天工夫,它便随母株一起香销玉殒。

小花的生长和蝉的生命历程有着惊人的相似。它们只是大自然万千家族中极为弱小的一员,可是,它们却以其独特的生命方式向世人昭告:生命一次,美丽一次。

生命之旅,无论短如小花,还是长如人类,都应当珍惜这仅有一次的生存权利。让生命更精彩,我们理应在有限的时间里,绽放生命的花朵。生死是人生的一个大学问。一个真正善其生的人,能够主宰自己的生命,所以才能够善其死。

有爱、知识与苦难,生命便不乏味

三种简单却极其强烈的情感主宰着我的生活: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痛苦的难以承受的怜悯之心。

——【英】罗素

1872年5月18日,英国哲学家罗素出生于英国一个贵族家庭。他两三岁时父母和姐姐相继去世。祖父祖母自愿承担了抚养他的责任。罗素的祖母具有自由主义政治观点,常教导罗素要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祖母是一个虔诚的清教徒,严格简朴的家教使得罗素备受压抑。罗素的祖父有一个藏书极为丰富的图书馆,他经常藏身其中广泛吸收文学、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他有勤于思考的习惯,这无疑受其祖母的影响。他自己也承认,从五岁起他就感到生活的无聊而常常独步于园中,有时还因厌倦而有自杀的念头。然而罗素不仅没有自杀,而且成为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

是什么支撑罗素超越自己,走向如此有意义的人生呢?或许我们在他的著名的《我为何而生》中,能找到答案:

“三种简单却极其强烈的情感主宰着我的生活: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痛苦的难以承受的怜悯之心。这三种情感,像一阵阵飓风一样,任意地将我吹得飘来荡去,越过痛苦的海洋,抵达绝望的彼岸。

我寻找爱,首先,因为它令人心醉神迷,这种沉醉是如此美妙,以至于我愿意用余生来换取那几个小时的快乐。我寻找爱,其次是因为它会减轻孤独,置身于那种可怕的孤独中,颤抖的灵魂在世界的边缘,看到冰冷的、死寂的、无底深渊。我寻找爱,还因为在爱水乳交融时,在一个神秘的缩影中,我见到了先贤和诗人们所想象的、预览的天堂。这就是我所追求的,尽管对于凡人来说,这好像是一种奢望。但这是我最终找到的。

我曾以同样的热情来追求知识。我希望能理解人类的心灵,希望能知道为什么星星会发光。我也曾经努力理解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理论,他们认为数字主宰着万物的此消彼长。我了解了一点知识,但是不多。

爱和知识,可以最大可能地,将人带入天堂。可是,怜悯总是将我带回地面。人们因痛苦而发出的哭声在我心中久久回响,那些饥荒中的孩子们,被压迫者摧残的受害者们,被子女视为可憎负担的、无助的老人们,以及那无处不在的孤单、贫穷和无助都在讽刺着人类所本应该有的生活。我渴望能够消除人世间的邪恶,可是力不从心,我自己也同样遭受着它们的折磨。

这就是我的生活。我觉得活一场是值得的。如果给我机会的话,我愿意开心地,再活一次。”

如果心中有爱,又何惧生死。所谓“千古艰难唯一死”,如果这一点能够看透的话,人生还会有什么困难呢?人只有面对死亡,想到死亡,才能真正冷静理智、大彻大悟、超越自我。因此,当你得意或失意的时候,请站在生命的制高点上,叩问生死,思考人生。有了看透生死的勇气,才能顺应自然、重生乐生,选择超越自我的人生观,创造超越自我的人生价值。

有一天,如来佛祖把弟子们叫到法堂前,问道:“你们说说,你们天天托钵乞食,究竟是为了什么?”

“世尊,这是为了滋养身体,保全生命啊。”弟子们几乎不假思索地答道。

“那么,肉体生命到底能维持多久呢?”佛祖接着问。

“有情众生的生命平均起来大约有几十年吧。”一个弟子迫不及待地回答。

“你并没有明白生命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佛祖听后摇了摇头。

另外一个弟子想了想说:“人的生命在春夏秋冬之间,春夏萌发,秋冬凋零。”

佛祖还是笑着摇了摇头:“你觉察到了生命的短暂,但只是看到生命的表象而已。”

“世尊,人的生命在于饮食间,所以才要托钵乞食呀!”又一个弟子一脸欣喜地答道。

“不对,不对。人活着不只是为了乞食呀!”佛祖又加以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