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有些人的不满,一旦直接表现出来,往往会受到无情的指责,又无从寻求“合理化”以自慰,也无从以声东击西的办法发泄出来。于是,只好把不满压抑下来,日积月累,终将以特异的形成发出来,然而仍不可直接对不满对象进行抨击,于是就表现为转弯抹角的谩骂,以假代真,使人无从进行反击。这些方式虽然卑劣,但由此解开了心结,对其心理的压抑,也有缓和的作用。
可见,从话题展开的过程中,往往能够明显看出一个人的品格和特殊的心理状态。
如前所述,由话题呈现的深层心理,除了从话题的内容去看,还要注意话题展开的方式。如有人不管大家正在说话,突然站起来提出与讨论问题毫不相干的话题,这是人们都很反感的举动。例如,大家正在谈仓库管理问题时,突然有位主管站起来说:“哦!对了,明天的会议取消,我要去打高尔夫球。”可以说这样的主管是相当霸道而不得人心的,而且工作草率,不负责任。这种人多半支配欲、自我显示欲都很强,而且蔑视他人,惟我独尊。当然更谈不上顾全大局关心他人。因此,他很难合群相处。
对自己的话题要有深切的感受,这一点极为重要。除非对自己所选择的题目有着特别偏爱的情感,否则就甭期望听众会相信你那一套话。道理很明显,如果一个人对选择的题目有实际接触与经验,对它充满热诚,那么就不愁到时会不热心了。卡耐基曾在纽约遇到一场讲演,其热诚所造成的说服力,至今无有出其右者。卡耐基说这次讲演是真诚战胜常识的绝例。
前面讲过纽约一家售卖公司的一名销货员提出反常的论调,说他已经能够使“兰草”在无种籽、无草根的情形之下生长。根据他的经验,他将山胡桃木的灰烬撒在新犁过的土壤里,然后一眨眼间兰草便出现了!他坚决相信山胡桃木灰、而且只有山胡桃木灰是兰草长出的原因。
他对自己的立论非常热烈,简直是不可救药。他说他知道自己说话的对象,并引据资料和证据,他的声音充满着真诚与诚实。
事情的发展简直令人不可思议。好多学生都站到他那边去了。于是卡耐基就问那些站到他那边的人,是什么动摇了他们原先的观点?他们都说是讲演者的热诚和笃信使他们自己怀疑起常识的观点来。
由于人们如此易于轻信,卡耐基只得写信给农业部请教这个问题。果然,农业部的人答复说,要使兰草或其他活的东西自山桃木灰里长出,是不可能的,他们并加上说,他们还从纽约收到另一封信,也是问这样的问题。原来那位销售员对自己的主张太有把握了,因此回去后也即刻写了封信。
这件事给了卡耐基一个难忘的启示。讲演者若是热切强烈地相信某件事,并热切强烈地演讲它,便能获得人们对他的信任和拥护。既然这样,我们所归纳、整理出来的信念,即使在常识和真理这边,又会有多大的说服力呢?
几乎所有的讲演者都会怀疑,自己选择的题目是否能引起听众的兴趣。只有一个方法保证会教他们感兴趣,那就是点燃自己对题目的狂热,就不怕不能把握人们的兴趣了。
有一次,有人问起前美国驻意大利大使理查·华须本·乔尔德,他何以能成为一位意趣无穷的作家?成功的窍门在哪里?他回答说:“我非常热爱生命,因而无法静下来不动,只是觉得必须告诉人们这点而已。”遇上像他这样的讲演者或作者,也由不得不为他所吸引了。
卡耐基回忆他曾听到一个人在演说中警告听众,如果任由人们在奇沙比克湾捕石鱼的方法继续下去,而且不出数年这个品种便会绝迹。他对自己的题目确实感受深刻,对它是真诚热烈之至,他的内容及态度实在都显示出这一点。其实,在他起初讲话时,卡耐基也不晓得奇沙比克湾里有什么石鱼这玩意儿。他猜想多数听众也和他一样孤陋寡闻,并且缺乏兴趣。可是,这个讲演者尚未讲完,卡耐基说恐怕我们全体已经愿意联名向立法机关请求立法、保护石鱼了。
有一次卡耐基在伦敦,和一行人听完演讲后,其中一个著名的英国小说家说这场讲演的最后一部分要比第一部分更令他所欣赏。卡耐基问他何以如此,他回答说:“讲演者本身似乎对最后一部分兴趣较大,而我一向都是依赖讲演人来为我提供热情和兴趣的。”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是如此,所以一定要记住这一点。
卡耐基告诉我们,在讲演中,除了要热切强烈地投入演讲之中外,还要仔细地选好讲题,说服何尝不是如此呢?下面这个例子可以说明慎选题目的重要性。
一次傅零先生的演说是描述美国的首都。他的事实,是从当地一家报社所发行一本小册子里搜集来的,听起来枯燥、不连贯、未经消化。下面的人听着难过,他自己也讲得痛苦。
谁料,两星期后发生了一件事情,傅零先生的一辆新车停放在街上,一个不知名的车撞上来,把它撞个稀烂,肇事司机逃逸。这件事可是活生生的亲身经验了。因此,当他说起这辆撞得稀烂的汽车时,他的讲演却辞真意切,源源泉涌,烈火沸腾,好似维苏威火山爆发。同样是一次讲演,两星期前,人们还烦躁无聊,在椅子上扭动不安,现在却给了傅零先生的讲演以热烈的掌声。
所以,卡耐基曾一再指出,如果题目选的正确,一定会成功的。有一方面的题目是保证错不了的:谈自己的信念。你对自己周围生活的某方面一定有些强烈的信仰,因此你不必上天入地去寻觅这些题材。它们通常就在你的意识表面,因为你时常会想到它们。
你也许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坐在汽车上,一路斜坡很多,可谓高低起伏,蜿蜒曲折。司机将车开得飞快,看着窗外那令人心惊胆颤的深谷,你的心七上八下,非常紧张。然而司机的技术可谓巧矣,他熟练自如地换档,坐在车内你会觉得非常平稳。如果你不看窗外,闭目养神的话,你甚至会产生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
但是你知道谈判中存在着一个“换档”的问题吗?
谈判中的“换档”当然也包括谈判进展速度,但是它还有更宽广的涵义,比如谈判意向、谈判内容、谈判主题等等的改变。
这里有一个要求是与司机换档的要求一致的,那就是眼明手快,熟练自如。
千万不要让对方明白你的意图。一旦对方对你的意图了如指掌,你谈判中的话题的转换就会遇到很大的阻碍,你的“换档”技术的运用也会有很大的困难。因为,有的时候,谈判中的某一方非常希望能达成某种协议。比如,你非常想买进对方所拥有的那套设备,但是,你越是希望得到它,就越应提醒自己。
你可以“哼哼哈哈”,你可以“顾左右而言他”,也可以装出毫无兴趣的样子,也可以装着对与之相关的另一件事情大为赞赏。总之,在你现在的言行与真实目的之间撒上一层雾障,使对方难以辨别。这样,你就始终是主动的,可以一上来就把对手引入你的圈套,从而取得谈判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