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热点面对面
456700000033

第33章 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与转移 (1)

中国经济版图正在重新布局,产业升级和迁移已是大势所趋,在国家鼓励加工贸易企业迁往中西部和升级的政策下,珠三角和长三角企业早已开始搬迁潮,而做为承接方的中西部城市也打响了争夺沿海企业的“承接战”。

十七大报告将发展重心从以往的珠三角、长三角扩及西部、中部和东北。目前,在沿海城市忙着帮助企业升级的同时,中西部城市的重庆、安徽等地,最近正忙着改造当地经营环境,调整资源配置,希望籍此吸引更多的企业来落户,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而在大规模的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中,中国的经济也面临着考验。中国有足够的技术支持产业升级吗?中西部崛起还要等待多久?中国能通过产业调整实现内外平衡的发展战略吗?

【热点跟踪】产业调整:经济改革的“攻坚战”

产业结构调整大方向:创新、服务产业是主打

国家发改委在2005年底发布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明确,今后将凸显发展以装备制造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等八项重点。

这八项重点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强能源、交通、水利和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振兴装备制造业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优化服务业结构,促进服务业全面快速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优化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区域产业布局;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

八项重点中,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是重中之重。

产业结构调整示意图

“发展先进制造业”自从国家开始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以来成为一种新的提法。所谓发展先进制造业,就是要振兴装备制造业,依托重点建设工程、提高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水平。其重点要在高效清洁发电和输变电、大型石油化工、先进适用运输装备、高档数控机床、自动化控制、集成电路设备、先进动力装备、节能降耗装备等领域实现突破,提高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的整体水平。 

在发展先进制造业过程中,政府会着力调整原材料工业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例如,支持发展冷轧薄板、冷轧硅钢片、高浓度磷肥、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乙烯、精细化工、高性能差别化纤维。促进炼油、乙烯、钢铁、水泥、造纸向基地化和大型化发展。加强铁、铜、铝等重要资源的地质勘查,增加资源地质储量,实行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 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也是这次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头戏。随着中国出口导向的经济战略的转移,中国必须走一条创新富国的发展之路,必须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大力开发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支持开发重大产业技术,制定重要技术标准,构建自主创新的技术基础,加快高技术产业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 

其中,按照产业聚集、规模化发展和扩大国际合作的要求,要大力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产业,培育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要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尤其是集成电路、软件等核心产业,重点培育数字化音视频、新一代移动通信、高性能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等信息产业群,推进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生物农业、生物医药、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等生物产业也是重点发展对象。政府还将加快发展民用航空、航天产业,推进民用飞机、航空发动机及机载系统的开发和产业化,进一步发展民用航天技术和卫星技术;积极发展新材料产业,支持开发具有技术特色以及可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光电子材料、高性能结构和新型特种功能材料等产品。

十七大曾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方向,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

人类发展已从工业社会逐步进入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当物质产品的短缺基本消除后,经济增长必将更多地依靠服务业带动,这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曾培炎称,目前,中国人均GDP已超过2000美元,但服务业产值比重还不到40%,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亟待加快发展。

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减弱。目前,主要工农业产品供给能力相对充裕,规模扩张受到国内外市场容量的制约,而服务业发展不充分、水平不高,增长潜力很大,尤其是现代服务业附加价值较高,拉动能力较强,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国务院去年提出了未来中国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到2010年,全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05年提高3个百分点,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到2020年,全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服务业结构显着优化,就业容量显着增加,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显着提高,市场竞争力显着增强,基本实现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西迁计划”,实现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西迁计划”是在人民币不断升值,通胀呈全球蔓延之势,内部宏观调控趋紧的背景下,为了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加快东部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之目的,而实施的由东向西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家战略。

今年,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东部沿海地区发生了大批中小企业倒闭或外迁现象,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及时遏制,必将对我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适时推动中小企业西迁战略,建立由东至西的产业梯度链条,强化商品内销,扩大内需,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内部经济循环体系,以此减缓国际环境变化对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形成的冲击,不仅可以挽救大批濒于倒闭的中小企业,还可以实现我国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当属一举多得之为。 

经济建设我们国家是分层次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了未来产业调整的方向——东部做技术升级换代,由制造业产业链低端向高端升级;而劳动力密集企业沿着珠江,长江和三横的铁路经济带向中西部转移,利用劳动力低廉的优势,促进中西部劳动力就业和经济发展。这次规模庞大的经济带的转移很可能是第三次改革开放的大跃进。若此次产业调整成功,一来可改变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二是劳务工不用背井离乡去谋生;更重要的是可让中国经济环境持续向好,真正成为世界发展的引擎。

产业升级主要是指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产业结构的改善表现为产业的协调发展和结构的提升;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表现为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产品质量的提高。产业升级必须依靠技术进步。中国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产业升级,而东部沿海地区正在接受着产业升级带来的严峻考验,珠三角、长三角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制造业聚集区,万余港企面临关闭、中小企业面临外迁。

但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是世界有目共睹的事实,但要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动态跟踪国际产业发展趋势,通过完善我国产业体系、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来增强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因此,产业升级是势在必行的。目前正在实施的“西迁计划”的现实意义是巨大的。

一为中小企业的转型提供缓冲期。中小企业数量众多,由于存在事实上的“搭便车”行为,它们之间难以采取“一致行动”,通过产品涨价来消化成本上升压力,其次,它们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实力有限,也难以在短期内通过技术提升来消化成本上升压力。所以,对某些中小企业来说,只有先转移,才有生存的可能,只有生存,才有转型的机会。“西迁计划”的实施,对中小企业来说,就是用空间换时间,用转移来为转型做准备。

二为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腾挪空间。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扩张是以承接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为发端的,而这次我国承接的产业又以加工制造业为主。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整个产业体系,在利用现代技术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改造的同时,还要积极向高附加值的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靠拢。由于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及市场基础,在推动产业升级过程中,东部地区应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但产业升级需要空间,只有先将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的企业转移出去,才能给发展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产业腾出空间。

三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产业的东西梯度结构。虽然发达国家仍居于世界技术创新的“中心”,作为“外围”国家,中国暂时还处于接受发达国家技术辐射、产业转移的位置,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能永远处于国际产业分工的末端。因为中国幅员辽阔,可以在东部发达地区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之间形成一个产业梯度,构建起从基础产业到IT产业的完整产业链条,避免两者间的同质化竞争,进而凝聚成一个强大的、统一的对外产业竞争体系。产业转移实质上是生产力空间布局的调整,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实选择。政府要抓住国内外产业自发转移的机遇,加强规划,科学引导。一方面东部地区要主动承接国际高端产业的转移,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又要积极承接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形成一个合理的、由东至西的产业梯度转移链条。具体而言,就是东部地区要侧重研发、设计与营销管理,中西部地区要主攻生产与制造。

四缩小东西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我国现有中小企业4000多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九成以上,是一股推动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强大力量。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经验也表明,中小企业不仅在解决社会就业,推进技术创新,加速城镇化建设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同样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有关研究表明:中小企业是决定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东部地区比西部有更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因为东部地区的中小企业数量更多,密度更大,由此创造了一个竞争性更强的市场环境,强化竞争可以增进效率、带动经济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部地区在国家多种优惠政策的支持下,率先发展起来,提前进入了小康社会。进入新世纪后,国家又提出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战略,所以,为了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应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东部中小企业的西迁工作,使得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走上健康、快速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