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与生活全集
458300000060

第60章 管理经济学(3)

最成功的专业公司或企业,只留下自己的主力技能自己做,其他的事全部外包。如果精于行销,那么就不制造;如果长于研发,那么不但找别人制造产品,也把行销与销售发包出去做;如果擅长大量生产标准化的商品,就不制造特殊规格或市场顶层的商品;如果在高边际利润的特殊商品上最强,就不进入大众市场。

总之,公司应尽可能简化,全神贯注在强过对手数倍的领域,这样可获取最大利益。

这时候杠杆原理就有了用武之地。所谓以杠杆原理善用资本,是用钱来获取剩余价值。在最基本的层面上,若是机器比人有效益,便购买机器以取代人力。今日最有意思的方法之一,乃是用钱“大量生产”,这已有在特定环境中成功的例子——事实上,这是用钱来复制某些诀窍,例如电脑软件的行销,快餐店如麦当劳,以及清凉饮料的全球行销。

再举一个例子,说明如何运用80/20法则转变公司的财富,而且改变了整个公司。

乔治亚装饰公司是一家年营业额数百万美元的地毯供应商。这家公司过去只卖地毯,现在它也出租地毯,是一块块接合在一起的地毯,而非整块地毯。装饰公司意识到,在一块地毯上,80%的磨损出现在20%的地方。通常,地毯到了要替换时,大部分地方仍然完好。在装饰公司的出租计划中,地毯只要一检查出有任何的磨损或毁坏就更换。

这种做法同时降低了装饰公司顾客的成本。一个小小的80/20观法则,改变了一家公司,并且可能导致这个产业广泛的改变。

根据80/20法则来看,如果你所赚的钱中,大部分来自于一小部分活动,你就应该完全转变你的公司,并且集中精力来增加这一小部分的活动。

其实,80/20法则早已盛行,只是未受注意。我们经常只能看到公司的“净”结果,但这绝非全貌!在表象之下,正面与负面的产出力量互相拉扯,加起来共同产生了我们在表面所见的效果。一旦我们辨识出台面下所有的力量时,80/20法则最能发挥效力,我们就能去除负面的影响,将所有精力花在最有效的生产力上。

在市场经济中,利润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一个企业要达到利润最大化,就必须对投入要素进行最优组成以使成本最小。因此,我们要想取得最大利润,就要遵循成本最小化原则。

守株待兔的故事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耳熟能详的,这在经济学家的眼里可以用来阐述成本最小化原则——即付出最小的成本来获取更多的“兔子”。

其实,这个故事最初是用来讽刺那些懒惰的人,自己不付出劳动,却希望不劳而获。不过我们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考虑寓意。故事里的农夫其实并不傻,他知道比较自己的收益和成本,而且知道在树下等撞死的兔子,比种地要来得轻松,付出的成本也小很多,他觉得这是他成本最小化的一个途径。不过,他混淆了成本最小化与不付出成本的界线了,成本最小化不是不付出成本。

这里谈的成本,其实是会计学中的一个概念,在经济学的分析中也广泛应用。成本是指为了得到一定的预期结果所付出的代价。成本有不同的分类,包括生产成本、管理成本、交易成本等。企业是市场中的微观主体,是以赢利为目的的,所以,在研究企业问题时,考虑最多的就是成本问题。

企业如何控制成本,使之达到成本最小化呢?

第一,加强控制措施,减少无效消耗。

从获得产品而发生消耗的关系来看,在企业的全部消耗上,有一部分是有效消耗,它是获得社会产品(即合格品)的必要消耗;另一部分是无效消耗,是获得产品不应发生的消耗,如废品消耗、管理不善造成的浪费等。

对于获得一定产品而发生的有效消耗,在一定生产条件下是一定的,是相对固定不变的;对于获得一定产品而发生的无效消耗,是相对变化的,是普遍存在的。后者是控制的对象,要通过一系列措施对这一消耗进行控制,使其降低到最低点。

第二,加强企业管理,促进经济技术统一。

企业需要的不是单纯的技术而是经济技术,从技术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出发,重视技术进步,对降低成本有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技术上的新成果只有在经济上需要且有采用它的条件时,才能在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另一方面技术的进步也推动着经济的发展。

成本控制工程在很多方面是从企业经济方面对技术工作提出要求,如新产品开发、质量的提高等,因而能够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同时又通过技术进步对经营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达到了经济和技术的统一。

第三,加强内涵控制,推动外延控制。

一般来讲,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是按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步骤展开的。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内涵成本控制阶段。这是初步成本控制阶段,主要是打好基础。第二阶段,外延成本控制阶段。这一阶段是完善发展阶段,主要是系统控制。这一阶段的控制措施由经济管理型转向了技术管理型,发生了质的飞跃。这是因为随着企业外部原材料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企业增支减利因素不断增加,单纯靠内涵控制已不能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要求。

因此,企业必须由以内涵控制为主转向以外延控制为主,并逐步形成外延控制体系,从而极大地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消化能力和发展能力,逐步使成本达到最小化。

牢记边际报酬递减

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里,虽然政府采用各种办法对即将报废的小公共汽车和黑车进行治理,但我们还是经常可以看到这些汽车的身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其实,这种现象反映了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问题。一辆汽车在快要报废的时候,继续使用,其边际成本是非常小的,也就是汽油费用和驾驶员的工资,而这种情况的边际收益却和买一辆新车的边际收益几乎相等。

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带来的总收益的改变量。换言之,在任何给定的销售量中,它是最后一单位产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可是正值也可是负值)。

在微观经济学中,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一个重要工具。根据这一法则,当其他投入保持不变时,如果不断增加相同数量的一种投入,这样所导致的产出先上升,在超过某一点后将会下降,也就是说,从每一单位新增投入得到的收益会减少。换句话说,当工人已经用大量资本存量生产物品与劳务时,给他们增加的一单位资本所提高的生产率是微小的。

边际报酬递减的原因是:在任何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和固定生产要素投入量之间都存在着一个最佳的组合比例。开始时,由于可变要素的投入量为零,而不变要素的投入量总是存在的,因此,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远远没有达到最佳状态。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逐渐增加,生产要素的组合越来越接近最佳组合比例。在这一过程中,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必然呈递增的趋势。一旦生产要素的组合达到最佳组合比例时,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在这之后,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继续增加,生产要素的组合将越来越偏离最佳组合比例,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便呈递减的趋势了。

例如在一块土地上增加化肥的投入,一开始粮食递增。到最后随着化肥投入的不断增加,所增加的粮食呈递减的趋势。如果收益不递减我们就会放弃其他土地,专耕这一块地,在一块地上仅靠增加化肥的投入就会满足所有人的口粮。这显然是荒谬的。

18~19世纪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马尔萨斯说:“如果没有收益递减,在一个花盆里就可以种出养活全世界人口的粮食。”因为只需要不停地往里面添加肥料和劳动力就行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在其他行业的生产中也存在边际收益递减。例如,有一个蛋糕店,它的蛋糕是烤制的,但只有一个烤炉。在只有一个人工作的时候,他既要烤蛋糕,又要接电话、招待顾客、清理桌子等,他每小时可以生产10个蛋糕。如果增加第二个人,他可以专心地烤蛋糕,每个小时能增加生产15个蛋糕。但如果再增加第三个人,烤炉前面就会出现拥挤,每个小时很难再增产15个蛋糕。如果再继续增加工人,每增加一个工人,增产的蛋糕会越来越少,直到增加到某一个人的时候,不可能再增加产出,这时候边际收益下降为零。

上面说的生产活动有空间或设备的限制。我们再来看,如果没有这种限制,是否存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比如一个独立会计师,他的工作是为私人纳税人准备报税单,这种工作可以说不受空间和设备的限制。但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他连续工作8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他的工作效率会越来越低。在以后的时间里,他每个小时能完成的报税单一定会比前面的时间要少。到某个时候,他必须休息,停止工作,边际产出下降为零。可见由于人的头脑和体力的限制,边际收益递减是不可避免的。

要注意,边际收益递减的前提是其他条件不变,增加某种生产要素投入。在这个前提下,生产过程中迟早会出现边际收益递减,即投入的生产要素越多,边际产出越少。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蛋糕店扩大了营业面积、增加烤炉的数量,或者会计师聘请了助手,或是改用了先进的电脑系统,就不能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来描述。

在我国,人们更习惯用平均值的概念,对于边际分析的重大意义认识还不够。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说:“我国大多数企业领导和会计师还不懂得边际成本的意义,更谈不上对边际成本曲线有什么研究。如果能改变这一局面,全国每年多创造几十亿利润是毫不费劲的事。”因此,改变原来的思维方式,努力培养边际思维十分必要。

企业竞争必知的博弈策略

在生活中,理性重要,还是感性重要?如何学会用自己的优势换取生存,跳出权钱交易的怪圈,游离于贪婪之外?处世中的博弈原则能够让我们直击对方心理,采取有利策略,在社会关系的驾驭中游刃有余。

博弈是经济学概念,而经济学的建立是以理性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假如说每个人都是理性的,那么,当两人发生利益冲突时,是理性,还是非理性,就要看双方在博弈的时候,理性所起的作用有多大,因为作为个体的人而言都是感性的,但分析事物时都是理性的,而当我们按理性思维去操作时,又难免流于感性,感性和理性往往同在,所以我们要根据理性和感性谁起的作用更大,来选择自己用什么策略。

其实,在一定条件下,尤其是策略的选择,有时,根据需要非理性的选择也是博弈论中经常运用的重要抉择。

很久以前,在北美地区活跃着几支以狩猎为生的印第安人部落,经过长时间的生存拼搏之后,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狩猎之前,请巫师作法,在仪式上焚烧鹿骨,然后根据鹿骨上的纹路确定出击方向的印第安人部落,成为唯一的幸存者;而事先根据过去成功经验,选择最可能获取猎物方向出击的其他部落,却最终都销声匿迹了。

也许有人会感到不可思议,“科学预测”怎么会败给“巫师作法”呢?其实不然,仔细品味故事的来龙去脉,我们就会发现,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科学与迷信之间,根本原因就在于,几个部落的竞争战略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