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会在2008年出现通胀迹象
继2007年5月猪肉价格飞涨之后,我国粮食价格、蔬菜价格也紧跟着上涨。2007年8月,CPI加速上升,2008年初的雪灾更是把物价推向了高峰。2008年以来,我国CPI涨幅持续走高,2008年2月CPI上涨8.7%,创近12年来新高,其中,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45.3%,其中猪肉价格上涨63.4%,乳及乳制品价格上涨16.4%。
2008年5、6、7三个月CPI稍有走低。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63%,使2008年以来CPI涨幅连续第三个月走低,通胀压力稍微得到缓解。而CPI未来的发展尚不明显,仍有多种因素在制约CPI走势。
当物价上涨时,货币就开始贬值了。如果物价指数上升10%,今年100元钱只能买到去年90元能买到的东西,那么今年的100元钱就只值去年的90元了。所以,政府在想办法怎么让中国的物价水平降下来。而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找到物价升上去的原因。
物价水平到底是因为什么而涨起来的?涨到现在让政府紧张,让普通老百姓每月都为生活费用多支出好几百元而担心。
一种观点从需求的角度出发,认为是流动性过剩和投资过热导致了通货膨胀。流动性过剩源于国际收支双顺差导致的外汇储备激增。中国的贸易顺差不断推升,出口企业不断把收回的美元兑换给国家,国家就得不断地向经济体系投放人民币,因而造成基础货币投放增加,过剩的流动性进入商品市场导致物价普遍上涨;而同样由于市场中的人民币过多,而导致了对能源和初级产品旺盛的投资需求,从而推高了生产资料价格,引发了物价全面上涨。 另一种观点则从总供给角度出发,认为是供给的减少造成了物价的上涨。供给为什么减少有诸多原因。例如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吸引了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就业,从而降低了养猪的劳动力数量,以及其他农产品的劳动力数量导致供给减少。还有前些年的农产品利润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削弱了农民养猪、种田等的积极性,等等。
那么,造成2008年严重通货膨胀局面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
1.高增长时期埋下通货膨胀的种子
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分别来解析高通胀,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然而,要更加深入地剖析通货膨胀的原因,还得从当前的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层面中跳出来,到历史中去探寻更深层次的原因。事实上,中国政府长期以来实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在为国民经济带来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为通货膨胀埋下了爆发的种子。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实施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试图通过发展加工贸易来拉动本国经济增长并积累国民财富,最终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来完成向发达经济体的跃迁。然而,要成功实施出口导向战略,要让本国出口商品在全球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当时唯一现实的选择,就是千方百计压低出口商品的国际价格,用物美价廉的商品来赢得国际市场。
为了压低出口商品的国际价格,中国政府采取了这样的策略:第一,维持人民币相对于发达国家货币的汇率低估,尤其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低估,从而压低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第二,维持出口行业在劳动力成本方面的优势,推迟对非熟练劳动力(主要是农民工)在社会保障、医疗、教育培训方面的改革;第三,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其他生产成本,中国政府长期以来维持了生产要素的低廉价格,包括原油、煤炭、电力、水资源、土地等;第四,中国政府迄今并未将环境成本内化到企业的生产成本中去,未征收污染税,导致中国出口产品的生产成本实际上被严重低估。此外,中国政府还实施了大规模的引入外资政策,相对于国内企业,给予出口导向的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更优惠的条件,包括更廉价的土地、更优惠的所得税、更便宜的生产要素价格等。
中国政府实行的这些政策,的确在短期和中期内促进了“中国制造”风靡全球,出口的高速增长既拉动了经济增长,也带来了巨额的外汇储备。然而,巨大的外汇储备也孕育了流动性过剩的潜在趋势。
2.出口导向发展战略转型加速通货膨胀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近年来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弊端愈发凸显:
第一,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导致了错误的资源配置。低估的人民币汇率水平导致了制造业相对于服务业的过度繁荣,造成服务业发展不足,甚至有所停滞。第二,农民工的薪酬待遇和社会保障长期以来不能得到提高,繁荣的出口状况是以牺牲农民工的健康状况和再教育机会为代价的。第三,用压低生产要素价格来人为地刺激出口,本质上是用中国的资源来补贴外国消费者,这是得不偿失和不可持续的发展战略。第四,环境是不可再生的,用牺牲环境来换取出口增长的做法更不可取,这种短视的做法已经引发越来越多国人的担忧和谴责。第五,尽管发达国家消费者购买了价廉物美的中国制造,并在无形之中享受了来自中国的资源和环境补贴,但发达国家还是对中国的贸易顺差怨声载道,甚至加以指责,认为中国通过人为压低人民币汇率水平向发达国家市场倾销商品,从而可能冲击到发达国家的进口替代行业和蓝领工人就业。随着中国贸易顺差规模的增加,来自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也与日俱增。这逼迫着中国的出口导向战略不得不在全球环境下作出调整。
基于以上这些压力,中国政府已经到了不得不考虑由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向内外平衡的发展战略转型。而在这个重大的转型中,种种因素增加了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
与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相比,内外平衡的发展战略意味着要扩大内需(尤其是居民消费),拉动当前的经济增长,兼顾当前利益与长远发展。而要扩大内需就要重视劳动者的工资、教育和福利。
十一五规划和十七大以来,从出口导向战略到内外平衡战略的转型已经启动。在这种战略转型的过程中,必然伴生着劳动力、能源、资源、环境价格等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由于上述生产要素的价格长期以来被人为压制,因此要素价格市场化的过程本身就是要素价格上涨的过程。而伴随生产要素价格的重估,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也带来了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全面上升,造成了新一轮的通货膨胀。
而在此过程中,还有很多因素在加剧着通货膨胀的演变。
第一,随着新《劳动法》的实施,企业聘用劳动力的直接成本显著上升,同时还必须对劳动力提供更加完善的社保和医疗条件,这意味着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将会发生较大幅度的上升。第二,随着农产品价格上涨,重新调动起了农民工返乡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民工劳动力供给减少,企业不得不提高薪酬。而劳动力工资水平的提高无疑是通货膨胀最有力的助推器。第三,国际原油价格的暴涨,显著地提高了企业的原材料成本和生产成本,推动成品价格上涨。第四,中国政府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的推出,也使企业的土地成本迅速增加。如果污染税得以实施,那么企业的运营成本将会再显著提升。这些因素都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和宏观调控的难度。
在国内发展战略调整导致的要素价格重估以及美元贬值导致的全球要素价格飙升的双重背景下,中国经济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面临的通胀压力十分巨大。
为了治理通货膨胀,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大量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包括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行票据、提高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实施贷款数量管理等。人民币升值的速度显著加快,相当程度上抑制了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在国家货币从紧政策的抑制下,CPI在2008年5月份开始出现较大回落。
中国的粮食安全吗
2008年4月16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一对母子在国家粮食署销售点把刚刚购买的低价大米小心地装进口袋。面对国际市场大米价格大幅上涨的局面,菲律宾政府决定在两周内实行一项限购低价米的政策。菲国家粮食署将不再向市场投放每公斤18.25比索(约合0.45美元)的低价大米,而是改由粮食署在各区市公共场所设立大米直销点等新的销售渠道,直接向贫困家庭销售政府补贴的大米,以保障贫困人口的口粮供应。届时,贫困家庭将凭借政府颁发的“购粮卡”购买这种低价大米。
在下一场农业革命尚未到来时,各国应付眼下的“粮荒”已想出奇招。
粮食都到哪儿去了?全亚洲人都在问同样的问题。在整个亚洲地区,从小麦到大米的价格都以疯狂的速度上涨。
据联合国统计,2007年底,大米价格飙升至20年来的最高点,大米价格上涨了40%。全世界面临一场粮食危机,而在局部地区这种危机已经到了悲惨的地步。由于粮食收成不理想,朝鲜正面临一场迫在眉睫的粮食以及人道危机。
面对全球粮荒愈演愈烈的局面,中国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