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最棒的员工(修订版)
460400000024

第24章 最棒的员工,拥有最认真的工作精神(1)

准备充分:1%的工作,100%的准备

凡事做好准备的员工,每一天都可以很轻松地达到工作的目标,而受企业欢迎的员工,也一定是凡事都有准备的人。

——富兰克林

我们都知道史玉柱的经历,1997年他在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仓促上马号称当时“中国第一高楼”的巨人大厦,最后造成了中国第一“烂尾楼”。但他痛定思痛,经过三年的潜心准备,终于在2000年靠脑白金东山再起,第二年脑白金的销售额就达到了10亿元。对史玉柱来说,真是成也准备,败也准备。

同样一个“准备”,当忽视它的时候,失败来了;当重视它的时候,成功来了。因此说,“每一次差错皆因准备不足,每一项成功皆因准备充分”,就是对准备的最好注解。无论在任何一个领域,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

计划赶不上变化,在很多时候,我们只一味地按惯例办事,你认为自己已经准备好了,但是还可能存在很多问题,那说明我们还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工作。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这样做:用心去考虑工作的流程,哪怕只是1%的工作,我们也要做好100%的准备。如果你抱着多些准备不留后患的想法去做事情,那么,你就能圆满地完成你的任务。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诺曼底登陆是非常成功的。为什么那么成功呢?原来美英联军在登陆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他们演练了很多次,他们不断演练,演练登陆的方向、地点、时间以及一切登陆需要做的事情。最后真正登陆的时候,已经胜券在握,登陆的时间与计划的时间只相差几秒钟。这就是准备的力量。

机会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但它更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因为机会的资源是有限的,给一个没有准备的人是在浪费资源,而给一个准备工作做得非常好的人则是在合理利用资源和增加资源。

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的人,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我们常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也是一种准备哲学。

薛文与陈亮在同一部门——销售部做销售助理。两个刚来到新的工作岗位的年轻人都跃跃欲试,工作都很积极卖力,但成绩却有天壤之别。

有一次,薛文预约的一个客户按时来到公司,找到正在忙碌的薛文。此时的薛文正低头埋在一大堆客户资料中,焦头烂额地分类。看到已经到来的客户,才想起这宗早已预约好的签单业务。

薛文满怀歉意地请客户来到洽谈室,这才发现应该复印的文件和资料以及产品的说明书都还没有准备好,不禁大惊失色,连声道歉,匆忙跑去复印。等一切准备就绪后,发现客户已经十分不耐烦了。

当薛文满怀歉意地向客户介绍产品的性能时,又发现在慌乱中,他把产品说明书复印错了。这次客户没有再等待,直接转身离去了。

薛文的懊丧可想而知,但经理没有过多地批评他,只是告诉他,明天陈亮也有一个签单业务,让他去看看陈亮是怎样做的。

第二天,陈亮按照预约的时间,笑容可掬地站在洽谈室门前等待客户的到来。客户没有迟到,但还是对陈亮的等待多少有些意外。可以看得出来,这种被重视的感觉让客户心里很满意。薛文不禁想起昨天自己的表现,脸不由得红了起来。

只见陈亮不慌不忙地打开文件夹,里面的产品资料、使用说明、文本合同一应俱全。陈亮有条不紊地一项一项地向客户介绍产品的情况,并把近期公司举行的优惠活动详细地告诉了客户,并站在客户的角度上提出了一些非常有益的建议。

最后,陈亮对客户说:“听说贵公司最近又要在西雅图开设一个分公司,我想,贵公司一定在短期内还要引进我们公司的设备。如果您愿意的话,可以在这次订货中一起购置所需设备。这样,不仅可以因数量多而有更多的优惠,而且可以省去一些不必要的装运费用,你看怎么样?”客户显然是动心了,马上给总公司的负责人打了电话,当得到肯定的答案后,将最初要订100万美元的货物增加到了200万美元。

薛文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怎么也想不到会是这样的顺利。不久,陈亮因为一直把每项工作都做得相当圆满,便被提升为部门经理,并得到了公司的嘉奖,薛文却仍然原地踏步。

许多员工常因为做事没有准备,而错失大好机会。其实,只有准备充分,后面的工作才能真正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机会总是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机会敲门的次数比人们意识到的多得多,所以当它来临的时候如果没有被抓住,可能是因为人们不知道那是机会或还没有准备好去抓住它。

如果你今天还没有成功,一定是你还没有为成功做好准备。上帝永远只会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当东风来临时,你万事俱备了吗?

做事到位,只有100%才算合格

世界上没有什么事小到不需要我们用心去关注,世界上也没有什么事大到我们用心也无法达成。

——杰克·韦尔奇

水温升到99℃,还不是开水,其价值有限;若再添一把火,在99℃的基础上再升高1℃,就会使水沸腾,并产生大量水蒸气来开动机器,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100件事情,如果99件事情做好了,一件事情未做好,而这一件事就有可能对某一单位、某一宿舍、某个人产生百分之百的影响。

我们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的确只是一些小事上做得不完全到位,而恰恰是这些小事的不到位,带来了一些不可估量的影响。对很多事情来说,执行上的一点点差距,往往会导致结果上出现很大的差别。很多执行者工作没有做到位,甚至相当一部分人做到了99%,就差1%,但就是这点细微的区别使他们在事业上很难取得突破和成功。

一位管理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从手中溜走1%的不合格,到用户手中就是100%的不合格。

国内某房地产公司的老总曾回忆道:“1987年,一个与我们公司合作的外资公司的工程师,为了拍项目的全景,本来在楼上就可以拍到,但他硬是徒步走了两公里爬到一座山上,连周围的景观都拍得很到位。当时我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只回答了一句:‘回去董事会成员会向我提问,我要把这整个项目的情况告诉他们才算完成任务,不然就是工作没做到位。’”

这位工程师的个人信条就是:“我要做的事情,不会让任何人操心。任何事情,只有做到100%才是合格,99分都是不合格。60分就是次品、半次品。”

因此,要想把事情做到最好,你的心目中必须有一个很高的标准,不能是一般的标准。在决定事情之前,要进行周密的调查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尽量把可能发生的情况考虑进去,以尽可能避免出现1%的漏洞,直至达到预期效果。

生命中的大事皆由小事累积而成,没有小事的累积,也就成就不了大事。人们只有了解了这一点,才会开始关注那些以往认为无关紧要的小事,开始培养自己做事一丝不苟的美德,力争成为深具影响力的人。

做事一丝不苟,意味着对待小事和对待大事一样谨慎。生命中的许多小事都蕴涵着令人不容忽视的道理,那种认为小事可以被忽略、置之不理的想法,正是我们做事不能善始善终的根源。

俗语说“一滴水,可以折射整个太阳”,许多“大事”都是由微不足道的“小事”组成的。日常工作中同样如此,看似繁琐、不足挂齿的事情比比皆是,如果你对工作中的这些小事轻视怠慢,敷衍了事,到最后就会因“一着不慎”而失掉整个胜局。所以,最棒的员工在处理小事时,都应当引起重视。

工作中无小事,要想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无懈可击,就必须从小事做起,付出你的热情和努力。

许多人都因为事小而不屑去做,对待事情常常不以为然,抱有严重的轻视态度。有一个关于古希腊著名先哲苏格拉底和名徒柏拉图的故事,说明了做与不做之间的巨大差别,也使善于做“小事”可以成就“大事”这个观点更具说服力。

开学第一天,苏格拉底站在讲台上,对他的学生们说:“今天大家只要做一件事就行,你们每个人尽量把胳膊往前甩,然后再往后甩。”说着,他先给大家作了一次示范。接着他又说道:“从今天开始算起,大家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自得地笑了,心想:这么简单的事,谁会做不到?可是一年过去了,等到苏格拉底再次走上讲台,询问大家的完成情况时,全班大多数人都放弃了,而只有一个学生一直坚持着做了下来。这个人就是后来与其师齐名的古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

这也许正说明了柏拉图认真做“小事”的态度,为他以后闻名世界,在哲学领域有所建树奠定了最起码的“精神基础”,虽没有直接联系,但可以说,二者之间也不无关系吧!“这么简单的事,谁会做不到?”这正是许多人的共同心态。但是,世界上所有人与事,最怕“认真”二字。所有学有所长的成功者,虽然一开始,他们与我们都做着同样简单的微不足道的琐事,但是结果却大相径庭。细细分析,唯一的区别是,能成功者,他们从不认为他们所做的事是简单的小事,他们始终认为,现在所做的“小事”是为今后的“大事”做准备,他们目光所及之处,是十分辽阔的沃野,是浩瀚无边的大海,而在常人眼中,现在所从事的工作,只是毫无生机的蓑草和茫茫无际的沙漠。

成功并非偶然,没有什么“随随便便的成功”,也没有什么结果是没有原因的。一些看似偶然的成功,其实只是我们看到了事物的表象,而其本质却巧妙地隐藏起来了。聪明人会透过现象,直抵事物的本质,所以他们能准确把握自己,取得最终的胜利。对小事情的处理方式,从另一个角度昭示了成功的必然性。无论是“把胳膊往前甩”,还是“爬到山上拍全景”,它们都要求我们必须具备锲而不舍的精神,坚持到底的信念,脚踏实地的务实态度,本着小事也做到位的原则,把事情做到100%的合格。而且,小事如此,大事当然概莫能外,古语“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也是一个绝佳 的佐证。如果你想飞得更快更高,那么就从眼前的“小事”做起吧!

不留瑕疵,追求品质零缺陷

如果大家做得不好,那么,微软离破产就只有18个月。

——比尔·盖茨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必须建立顾客利益至上的思想,完全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这就要求任何公司产品的质量都不允许出现半点瑕疵,对产品的品质追求“零缺陷”。因为“差不多就好”,对产品质量进行妥协,都可能对顾客造成百分之百的损失,而这对公司信誉造成的损失更是巨大的。

“差不多就好”是我们在工作中经常抱有的一种心态,而“零缺陷”则意味着我们每一次都要满足工作过程的最高要求。“零缺陷”是克劳士比最先提出的思想,他要求员工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零缺陷”的思想是一种新的科学思维方式,是一种积极心态,是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唯一途径,也是一个人提高个人能力和公司整体素质,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司整体功能,弘扬公司企业文化的契机。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只有追求产品的“零缺陷”,才能被大众所接受。

日常生活中,我们购买电视机、电冰箱等商品时所用的挑剔眼光,就是“零缺陷”的眼光、就是“零缺陷”的标准,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用“零缺陷”的思想来指导我们的工作,检查我们的工作呢?只有将“零缺陷”的思想与我们所倡导的精细的工作作风有机地融合起来,才能走出“差不多就行”、“马马虎虎”的思想和工作误区。

实际上,“零缺陷”表达的是一种绝不向任何不符合最高要求的做法妥协的决心。它要求人们努力工作,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做,达到“零缺陷”的境界。推行“零缺陷”管理思想是欧美企业界当前的一项日常工作,他们追求的产品质量标准都是“零缺陷”,而不是“差不多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