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策划那些事儿
460800000005

第5章 “影子帝国”的中国局(4)

悄悄偷窥中国核能

有人说日本的三洋洗衣机厂可以在短短几天之内转换成军火制造商,这是完全有可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制造最可怕的04战斗机的是三菱,偷袭珍珠港的飞机也是三菱制造的。日本财团的威力非常之大,在日本的经济结构中,财团是最为核心的内容。

更可怕的是,日本目前虽然还没有核武器,但是就连日本外相麻生太郎也公开表示日本有能力制造核武器。其实,也没有人会怀疑日本拥有制造核武器的能力。早在2005年,日本就拥有核电机组54台。到2008年,已经突破70台,其中有11台是第三代核电机组。日本还计划每年兴建2台到5台第三代核电机组。目前,日本以核电站需要为名,共保管约1万吨铀-238。在石墨减速反应堆或重水减速反应堆中对铀-238进行 3至6个月的照射、冷却、再处理和冶炼加工就可以得到可用于制造核武器的钚-239。日本目前已经储备了5吨以上钚-239,至少可以制造数百枚核弹。

早在2002年,日本老牌政客小泽一郎曾说:“日本制造核武器非常简单,我们的核电厂里有足够的钚元素,足以制造三四千枚核弹头。日本一夜之间就可以拥有上千枚核弹头。”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多次扬言,日本如果觉得必要,就可在极短的时间 ——三四个月内制造出原子弹。

并且,在根植中国电力市场多年之后,三井已经嗅到了中国核电站这个巨大的市场。根据规划目标,中国争取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比例提高10%。国内外有关企业可从中获得1000多亿元的商机,并且中国将在2020年前建造40座核电站,这意味着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

2004年9月,中国将浙江三门、广东阳江四台百万千瓦的核电机组进行国际招标。尽管竞标结果一再推迟公布,但美国西屋电器公司获得其中部分项目的可能性非常大。与此同时,与东芝关系密切的哈电集团(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也正在为投标做积极准备。不久之后,20位中国著名的核电专家聚首在哈电集团,商讨中国核电发展,表明了中国把核电发展作为今后20年的重点开发领域。这坚定了东芝进军中国核电的信心和决心。

2004年11月30日,在在岭澳二期扩建项目核电常规岛投标中,东芝和三菱重工分别与哈电集团作了投标方案,将标书交给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表明东芝的“中国核电战略”正在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

在国际商业竞争中,做一个“保守”的企业无异于自杀,因为像能源建设等无法直接与最终客户接触的项目,广告是没有任何作用的。贿赂、公关等手段一向都是三井的撒手锏。据《法制与新闻》2001年12月披露,美籍华人方复明、日本人永濑国在东芝公司参与的浙江北仑港发电厂、嘉兴火电站等重大国际招标项目中,涉嫌替丸红、三井物产等日本商社贿赂国家电力层高层官员。

三井有着强大的综合运营业务网络,非常擅长从人脉入手打通各级关系,他们在争取项目上的功力是相当深厚的。例如,他们很敏锐地发现,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对政府产业政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政府代表管理和决策的权威,高校和研究院代表了专业和技术的权威。因此,他们积极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展开一系列的交流合作。与北京大学创办了“北京大学三井创新论坛”,分别于2001年、2004年起,在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设立了东芝专项奖学金。因为清华大学在核能源领域有着很强的优势。例如,2004年3月,中国华能集团、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清华大学达成合作意向,共同推进高温气冷堆的产业化工作,并力争在2010年建成一座HTR-PM示范电站。所以,三井的东芝与清华大学的关系更为密切,除了清华东芝奖学金,东芝公司还向清华大学捐款已经超过了130万元。

2005年12月6日,东芝新任社长西田厚聪刚上任就访问了清华大学。12月13日,东芝公司首席技术官东实先生受聘清华大学顾问教授。而此时,东芝(中国)核能部部长金子到手上有大量的翻译成中文的介绍资料,抓紧机会向中国推荐他们的核能技术。

2005年7月,美国西屋电器公司即将出售的消息传来,东芝大喜过望。其他15个买家也蜂拥而至,美国总统和商务部长甚至通过外交渠道,为本国竞标公司向英国政府游说。因为美国西屋电器是“核电鼻祖”,曾经是全球最大的核电设备制造企业。20世纪80年代以前,西方国家所使用的民用核能技术,几乎都来自这家公司。当然,西屋电器之所以这么抢手,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它已经参与中国第三代核电站依托项目的核岛技术招标,并且极有可能中标。为了能收购西屋电气,东芝连续抛出高价甩开了对手。2006年1月,东芝以高出对手10%的价格获得独家谈判权。

为了打消美国对于日本收购西屋电气可能会影响美国国家安全的顾虑,东芝组建了由若干家日本公司和美国公司参与的收购联盟。2006年,东京时间10月17日凌晨一点,东芝在美国出资41.58亿美元正式收购了美国西屋电气,拥有西屋电气77%的股份,三井的另一个企业石川岛播磨重工业公司拥有3%的股权。东芝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首屈一指的核电集团,不仅持有了西屋电气目前掌握的先进的第三代、第四代核技术,亦将成为民用核能技术的发源地。

就在东芝真正完成收购西屋电气仅仅两个月后,中美两国于2006年12月16日在北京签署先进压水堆核电技术转让谅解备忘录,中国引进西屋公司AP-1000技术。东芝收购西屋电气,为三井获得这次关系中国能源战略的浙江三门、广东阳江核电机组面向国际招标起到了决定性作用。2007年7月,中国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与东芝率领的西屋电气联合体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了80亿美元的合同。另外,三井的石川岛播磨重工也在核电领域积极地配合着三井的整体战略,通过与中科院建立联合研发中心,切入中国重大装备制造和工程建设领域。而三井财团旗下的三井造船还将部分核电资产出售给韩国斗山重工,曲线进入中国核电设备市场。

事实上,中国已成为东芝乃至整个三井财团不可放弃的市场。在核电建设方面,东芝计划结合西屋电气尚未商用的AP-1000反应堆,以及东芝已有建设业绩的第二代沸水堆技术,以美国和中国为中心,在亚洲扩大销售规模。其最终目的是与日本各核电制造商联合形成全球垄断。目前,日本在核电技术和市场的垄断雏形已经形成。中国加快发展核能应用的能源战略调整必然受制于日本,特别是在铀矿资源上面。

因为日本综合商社的频繁行动,国际铀价应声而起,从2003年的每磅7美元涨到了2008年的60美元。更神奇的是,当东芝收购西屋电气的时候,三井物产也在投资方的名单中。可收购完之后立即就没有了他们的踪影。因为他们已经开始为大肆收购核电厂需要的铀矿资源繁忙起来了。日本是一个资源赤贫的国家,积极获取铀矿的开发权和控制权是三井等综合商社的首要战略。

就在东芝宣布收购西屋电气的一周后,三井就已经和哈萨克斯坦国家原子能公司签订合同,双方共同开采萨克斯的梅古杜克铀矿,在2010年之前,阿巴克的铀开采量可达到每年1000吨,原料将主要销往日本。哈萨克斯坦的铀储量约占世界储量的25%,在世界上位居第二。为了获得更多的铀矿来源,当时的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还亲自进行了战略性外交。

除此之外,俄罗斯的铀矿资源也是非常丰富的。三井甚至在正式完成西屋电气收购的前夕,就已经与俄罗斯签署协议,开采雅库特南方铀矿区的合资项目。雅库特的埃利孔斯克矿区被认为是俄境内已探明的最丰富的铀矿区,蕴藏着俄罗斯一半以上的探明铀矿储备,将近34.4万吨。雅库特南方铀矿区已探明的铀矿储量达25万吨。

三井物产发言人说,日本之所以大规模在全球收购铀资产,是为了抵消未来铀价格的上升。但是,三井物产也不经意地透露,“我们必须在中国竞争到来之前,确保铀的份额”。由此可见,日本的目标其实还是中国。除了三井,日本三菱、第一劝银等大批财团也在世界各地蠢蠢欲动。

也许是受到东芝的启示,中国也很快与哈萨克斯坦达成了以铀矿换股权的合作协议。但还是姗姗来迟了,因为中国的这个项目每年只能获得500吨铀精矿。捕获到这个消息之后,日本综合商社抢先于哈萨克斯坦尽快达成了更多实质性协议。

中国国内目前已探明的铀矿只有7万多吨,但中国现在的核电厂每年需要的铀为1500吨。当40座核电站建成之后,每年需要的铀将达到7500吨。算下来,中国现有的铀矿不到十年就耗尽了。中国势必将原料寄托于海外,可铀矿资源和定价权已经有很大一部分掌握在日本等国的大财团手里,如果不占领上游的铀矿资源,以后中国花巨资建成的核电站很有可能成为三井等掌握铀矿资源的日本财团的提款机。就如同现在中国在石油、铁矿上面的窘境一样。三井的布局很深远。

影子帝国行动图

抓住中国建设宝钢的机会,进行多方渗透,蓄势待→全方位纵深发展,借四通等壳资源带领大量内部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悄悄潜伏→借壳资源成长壮大,瞄准市场精准出击,抢占中国钢铁物流、汽车市场→占据上游制高点,与巴西淡水河谷走向联合,掌握铁矿石定价权;与高盛等炒家相互持股,掌握世界开始有定价权→ 卡死中国的铁矿价格、石油价格→吞并美国西屋电气,携技术优势进入中国核能市场

小链接:日本财团的组织模式

日本财团的组织模式起源于中国的商帮,但又远远地超过了中国的商帮。它在全球范围内争夺原料、技术和市场,是日本国家的生存之道。财团内部的主办银行、综合商社和制造业之间虽然不存在从属关系,但是各成员通过交叉持股、互派经理、共同投资、交换情报等方式建立了紧密的联系结构。拥有高度忠诚和丰富实战经验的职业经理人是日本财团生存的关键,而终身雇佣、年工序列、企业内工会等形式是培养员工的忠诚、归属感的重要方式。

财团的整体是围绕着“全套完整产业链”来构造的,目的是促使整个产业统一协调地发展,而不是某个行业的超常发展。日本大学经济专业的参考书把这种模式叫做“日本型社会主义”。它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为了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而采取的企业团体捆绑模式,通俗地说,就是大企业之间合并、协作以及产业再组织。这种体系保留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模式,将现代战争中以集团军组织结构为基础的“多兵种协同作战体系”引入经济活动中。

财团里面的综合商社是日本经济的总参谋部,是日本国家经济战略的制定者,同时也对日本政治、外交和军事等方面具有很强的政策影响力。日本政府对世界经济事务的认识和研究几乎完全依赖于财团的研究机构。它是日本财团中最核心的部分,说白了就是财团的情报机构,它是拓展海外市场的先锋,在财团内部有着巨大的协调能力。日本的企业在刚进入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时候,他们一定会先找到本财团在当地的分支机构,寻求协助。而各财团为了发展和壮大自己的综合商社,都会不遗余力地提供各种支持。

财团中的主办银行是借款企业的主要资金供给者,是企业结算的中心银行,通常也是企业的主要股东,向企业派遣重要职务的人员。银行帮助企业稳固其经营权,在企业经营业绩恶化时,企业将经营权移交给银行,由主办银行负责进行救助。

而在同一个日本财团的关系公司之间,他们都会在自己分工负责的领域内,为其他兄弟公司提供资金、技术、原材料、上游产品、金融服务、销售等多种支持。同时,财团内的主要制造商和全国几千个零售商之间还存在着销售联盟,局外人要想打入系列内部,比登天还难。由此,中小企业也被纳入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轨道,在互补、互利的基础上,增强抵御外国资本和产品的能力。这与富有日本特色的法人交叉持股体制一起,形成了保护国内产业和市场的复杂自我保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