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20岁要懂的100条人生哲理
461000000018

第18章 做得精彩也要说得漂亮

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高度评价过口才的作用:“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春秋时期,毛遂自荐使楚,口若悬河,迫使楚王歃血为盟;战国时的苏秦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游说东方六国,身挂六国帅印,促成合纵抗秦联盟;三国时诸葛亮出使东吴,舌战群儒,终于说服吴主孙权和都督周瑜联刘抗曹,而获赤壁大捷;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多次在谈判桌上,以他那闻名世界的“铁嘴”挫败敌手,捍卫了祖国的尊严……无数的事实表明,好的说话方式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做得精彩也要说得漂亮,年轻人一定要懂得这一点,注意说话方式和技巧。

“弹性语言”避免“祸从口出”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有的不看重语言的力量,认为多说话是自找麻烦,没必要。事实上,在人的一生中,时刻都面临着谈话,不仅仅是在生活中,在商务、婚姻、战争、国际关系等方面,都存在着语言的空间。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那就要付出代价,为了避免给你的生活带来诸多麻烦,有时候需要用弹性语言来化解祸端。

有这样一个善于闪躲质问的人,他回避问题的本领简直让人叫绝。例如,如果有人问他:“你可曾读过《堂吉珂德》?”他会回答:“最近不曾。”其实他根本没读过,然而谁会杀风景地去破坏融洽的谈话气氛呢?

还有一次,有人问他可曾读过但丁《神曲》中的《地狱篇》,他回答:“英文本没读过。”旁人不禁肃然起敬。他这句百分之百的真话会让人产生两种误解:他读过这诗篇,他精通14世纪的意大利文;他是文学纯粹主义者,不屑读翻译本。真高明。

毫无疑问,这个人是个说话高手,他正是利用了弹性语言的妙处为自己成功消除了对方的疑问。

在生活中还常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正面回答别人的问题不行,反面回答对己也不利,不回答根本就做不到。面对这种让人颇伤脑筋的问题,最佳的办法便是采取迂回战术,让语言保持适当的弹性,使别人的问题有如打在海绵上一样。这是一种高超的说话技巧,有心的年轻人可以尝试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大家都知道一个人如果吃得不卫生,便极可能生病,这叫做“病从口入”。与之相对应的是,一个人如果说话不注意分寸,不懂得技巧,便极有可能得罪别人而遭殃,这就叫做“祸从口出”。想要避免“祸从口出”并不难,关键还在于让语言保持一定的弹性。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百兽之王的狮子想吃其他兽类,但得有借口。于是张开大口让百兽闻自己的嘴巴是香还是臭。首先是狗熊,它闻后如实地说:“有股肉的腥臭味。”

狮子怒道:“你不尊重我,留你何用!”于是将狗熊吃掉了。

第二天,轮到猴子来闻。鉴于头天狗熊的教训,它乖巧地说:“哟,好一股肉的清香味啊!”

狮子又怒道:“你溜须拍马,留你何用!”又将猴子吃掉了。

第三天,轮到兔子来闻。它知道,说臭要被吃掉,说香也要被吃掉,于是它凑到狮子嘴边,故意闻得十分认真,却老不开口说话。

狮子急了,催它快说。

它便说道:“报告大王,我昨晚受了风寒,感冒鼻塞,闻了这么久,实在闻不出是臭还是香。等我好了,鼻子通了,再来闻吧。”狮子无奈,只好放了兔子。

兔子在这里巧妙地回避了狮子所提出的问题,而用“无可奉告”来表明自己的态度,这种走“第三条”道路的方法,实在是它求得生存机会的唯一出路。

另外,当你想指出别人某些缺点的时候,最好不要直接说出来,而要避开问题的关键,换一种方式来表达。

巧妙回避不宜直言的问题,还有很多种不同的方式,你可以采用类比的方式,借助事实说话,也可以含糊其辞,在一些不必要、不可能或不便于把话说得太实、太死的时候,利用“模糊”语言让你的表意更有“弹性”。这样就会让别人的问题犹如打在海绵上一样,瞬间失去冲击力。这种说话的技巧如若合理运用,便能化解生活中的许多烦恼和尴尬,也能将即将到来的祸端化解于无形。

让你的语言充满魔力

这是一个开放的年代,世界这个舞台是大家的,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当众演讲就是一个很普遍的方式。当你有一个当众演讲的机会时,要运用口语化为自己的演讲增添魅力。按说,当众讲话主要是口语表达,语言的口语化本该不成问题。但由于当众讲话总要比一般的随意交谈或在非正式场合的说话更规范、文雅和生动,也由于许多人在准备稿子的时候常常要堆砌辞藻、雕章琢句或摘抄报章,还以为是讲求文采,这就容易使演讲的语言“文章化”。

那么,怎样做到让演讲的语言口语化并彰显你的魅力呢?

第一,尽量选取双音节词,并注意词语的音节搭配。口语是线性语流结构,以声传意,瞬间即逝,不像读书看报,一遍看过去没弄清,还可以再看两遍,所以同义的词最好用双音节或多音节的,而不要用单音节的。古汉语之所以难懂,多用单音节的词是原因之一。好在现代汉语的词语大多由原先的单音节变为双音节或多音节了,这就容易让人听清楚,更适合于“口传”或“耳收”。例如,说“我初次谈恋爱时”就不如说“我第一次谈恋爱的时候”更为顺口入耳;说“因我没经专门的演讲训练”,就不如说“因为我没有经过专门的演讲训练”显得清晰舒畅。当然,单音节的词并不是一概不能用,而是表达同样的意思最好少用单音节的词,多用双音节或多音节的词。

第二,在用词风格上,多用通俗生动的“现成话”,而不要文白夹杂。口语也要修辞,多用俗谚俚语和选用职业术语、绝妙类比。也就是说,口语要多用浅易通俗、生动活泼的“现成话”。诗人艾青按说是十分精通典雅语言的,但他在《诗论》中强调说:“最富于自然的语言是口语。”

语言要通俗不单是为了简明易懂,更不是浅薄庸俗、单调乏味,而是为了既通俗易懂,又具体、生动、活泼、形象。老舍在他的作品中之所以尽量多用口头,不仅是为了叫人明白易懂,还是为了令语言生动活泼。这正如秦牧在《艺海拾贝》中说的:“历代以来,开一代文风的杰作,起前代之衰的妙文,都在一定程度上一反因循守旧的书面语的习惯,勇于运用活生生的口头语言。古代的说书人,讲到故事中的人物心头不安时,不说忐忑不安,却说‘心里有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讲到羞耻时,不说满面羞赧,却说‘恨不得有个地洞钻下去’;讲到赶快逃跑时,不说赶快逃跑,而说‘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讲到着急时不说着急,却说‘急得像只热锅上的蚂蚁’。所有这些都博得听众的赞赏和喝彩,而且流传至今仍有强烈的形象性、新鲜感。”

人们往往有一种习惯性的看法,认为口语简单粗浅,而书面语应当完善而文雅。实际上,现代实用语言在口头和书面两大方面并无多大差别,也不该有多大差别。有些人讲话、致辞或答问总要按照稿子念。如果你的口语不生动,不善于脱稿讲话,那么你写出来的稿子也往往是平板冗长、干巴乏味的,当然也就不具备口语的特点。不是口语化的东西却又用嘴说,这就是某些人的口语表达既不通俗又不生动的主要原因。而另一种倾向是只求简单明白,不求细致生动,这就流于粗俗和浅陋。正确的理解和做法是,书面语言要尽量多用通俗而生动的口语,而在口语表达上要尽量吸收书面语中那些精炼而严谨的词语。只有这样,我们的语言才会既通俗易懂,又生动活泼。

第三,句式要简短而灵活。我们先来看看一个外国人的一篇汉语作文:

我,叫施吉利,加拿大人,很喜欢汉语。我买了许多书,特别是汉语、方言、成语方面的辞典。我发现成语、谚语、俗语很好,准确、生动、幽默、风趣。

有一天,很热,我到楼下散步,看见卖西瓜的,是个个体户。我说:“你的西瓜好不好?”他说:“震了!”

我问:“什么叫震了?”

他答:“震了就是没治了!”

“什么叫没治了?”

“没治了就是好极了!您看我的西瓜多好!”

这时,我用了两句俗语,刚学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我的瓜皮儿薄、子儿小、瓤儿甜,咬一口,牙掉啦。”“咔嚓”一声,他切开一个。

我一吃,皮儿厚,子儿白,瓤儿是酸的。我又说了两句成语:“你要实事求是,不要弄虚作假。”

他的脸“唰”地红到脖子根。我说没有关系,买卖不成仁义在。他一听急眼了:“这个不算。”“嚓”地又切开一个。我一看,皮儿倍儿薄,子儿倍儿黑,瓤儿倍儿甜,我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他说:“好吃不好吃?”

我一伸大拇指:“盖了帽儿了!”

这位外国人学汉语也真学得“盖了帽儿了”,一是采用了生动的俗语,二是句式简短。这虽然是用笔写的作文,但语句大多是五六个字,最长的才有十来个字,体现了口语的特点。

所以,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要想让自己的在公众场合的讲话收到良好的效果,一定要学会把握语言的风格,注意文采,使讲话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