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两只船的做法,总是让人鄙视,但如果将其运用到生存上,却不失为一大方略。看问题也不能只看到眼前顺利的局面,看不到可能造成的不利后果而一相情愿地去处理问题,要做到“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人生只有一次,我们万万不可断掉自己的后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应该学会给自己留下重新开始的机会。
脚踩两船,有备无患
脚踏两只船的做法,总是让人鄙视,确实,如果运用到情感问题中,这种做法很不明智,到最后必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但如果将其运用到生存上,却不失为一大方略。漫长而多舛的人生中,谁也不知道在前方等待我们的是什么,所以,为自己预留后路是聪明人的做法。
春秋时期,管仲与鲍叔牙以及召忽三人很要好,决心在事业上互相合作。他们曾经合作做过生意,但他们更想合作治理齐国。
当时齐王有两个儿子,一个叫纠,一个叫小白。召忽认为公子纠是长子,一定能继承王位,因此对管仲和鲍叔牙说:“对齐国来说,我们三人就像大鼎的三条腿,缺一不可。既然公子小白不能继承王位,那干脆我们三人一同辅佐公子纠吧。”管仲说:“这样等于吊死在一棵树上。万一公子纠没继位,我们三人不是都完了。国中的百姓都不喜欢公子纠的母亲和公子纠本人。公子小白自幼丧母,人们必定可怜他。究竟谁继承王位很难说,不如由一个人侍奉公子小白,将来统治齐国的肯定是这两个人中的一个。这样,不管哪一个当了齐王,我们当中都有功臣,可以相互照顾,进退有路,左右逢源。”于是他们决定由鲍叔牙去辅佐公子小白,由管仲和召忽辅佐公子纠。
后来,管仲射杀小白,鲍叔牙叫小白装死。管仲以为小白已死,从容地陪公子纠回国继位。不料公子小白已先回国当了国王,成了齐桓公,鲍叔牙成了功臣,管仲和召忽成了罪人。
正因为管仲事先想到了退路,所以,鲍叔牙可以在齐桓公面前说情。齐桓公不但没杀管仲,反而让管仲当了宰相,协助自己干出一番霸主的事业。
如果当时管仲三人全辅佐公子纠,那么一旦公子小白掌权,他们三人就都没命了,历史上也就不会留下管仲这么多的政绩和言论了。管仲脚踏两只船的历史故事启迪我们:凡事不可做绝,“留有余地”实际上是给自己留条后路。看问题也不能只看到眼前顺利的局面,看不到可能造成的不利后果而一相情愿地去处理问题,要做到“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
“宁为瓦全”才是上策
有一句话乍听上去颇为苍凉,却也大有深意:一个不成熟的男人想要为他的事业献身;一个成熟的男人愿意为了他的事业卑贱地活着。
这句话说出了现实中的一种“事必如此”时不得不“忍辱负重”以求他日辉煌的悲壮心态。在一个人的事业或者人生遭遇困境的时候,意气用事是不成熟的表现,只有能承受屈辱和苦难的人,才能真正笑到最后,成为真正的胜利者。从这个角度讲,“宁为瓦全”才是高策。
在此,讲一个关于刘勰的成名逸事。
刘勰是南朝梁时期的文学理论家,他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生活极为贫穷。但他笃志好学、博经通史,《文心雕龙》就是他的代表作。他生活的年代盛行门第制度,一个人出身的贵贱决定了这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像刘勰这样出身低微的平民,自然默默无闻,无人知晓。因其社会地位,《文心雕龙》写成后也根本得不到重视。但刘勰本人十分自信,深知自己著作的价值,他不愿意看到自己用心血写成的书稿被湮没,便决心设法改变这种局面。
沈约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有着很高的声望,刘勰想请他评定写成的《文心雕龙》,借以赢得声誉。但是沈约身为名流,哪能轻易见到?于是刘勰想出了一个主意。他事先打听到沈约外出的时间,背上自己的书稿,装成卖书的小贩,早早地等在离沈府不远的路上。当沈约乘坐的马车经过时,刘勰便乘机兜售。沈约喜欢读书,当即停下来,顺手取出一部《文心雕龙》,见是自己没有读过的书,便随手翻阅起来。这一看,沈约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当即买了一部带回家去,放在案头认真阅读。在以后上流社会举行的聚会中,沈约还不时地向别人推荐这本书。当时文坛的人见沈约对这本《文心雕龙》如此推崇,也注意到此书的价值,继而争相传阅,刘勰很快名声大噪。
如果没有借得沈约之力,刘勰是无法成名的,他的文艺思想也大有可能被湮没于浩瀚书海,何谈流传千古?
讲述这个故事,看起来是教人使用手段,事实上任何人、任何时代都应该借鉴于此。虽然有时为了获得他人的帮助,甚至要不惜承受巨大的损失。
乍一看,这好像是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观念相冲突,细细思量,却不尽然。大丈夫要能屈能伸,当你的力量还很薄弱的时候,你只有背靠大树。以卵击石只能徒伤元气,还谈什么理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