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20岁要懂的100条人生哲理
461000000079

第79章 勤奋绝不是“治穷”的特效药

有首歌是这么唱的,人间自有公道在,付出总有结果。但实际上这句话也只不过是一相情愿的自我安慰而已,付出肯定会有结果,但可能是好的结果也可能是坏的结果。在美国企业界流行这样一句话:“上帝不会奖励努力工作的人,只会奖励找对方法工作的人。”美国的时间管理之父阿兰·拉金也说过,“勤劳不一定有好报,要学会聪明地工作”。卓越的人往往是会找方法的懒汉,所以,要想以后风光“悠闲”,那么现在你就必须主动思考、勤于发现总结并掌握快速高效的方法,否则只是穷忙瞎折腾。

卓越的人往往是会找方法的“懒汉”

“忙忙忙,忙到白了头。”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我们都能明显地感觉到生活节奏的加快,无形的压力让大多数人陷入无可奈何的忙碌,忙于工作、开会、应酬、充电……忙得不可开交,似乎总有做不完的事。这种忙碌让很多人感觉很累,身心疲惫,甚至会感到整个生命能源都被耗尽,找不到生存的意义。但是,正如付出不一定就有回报一样,这样高负荷的忙碌也不一定就能收到成效。

有首歌是这么唱的,人间自有公道在,付出总有结果。但实际上这句话也只不过是一相情愿的自我安慰而已,付出肯定会有结果,但可能是好的结果也可能是坏的结果。在我们周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非常忙碌,非常努力,但就是换不来好的结果。

忙,左边一个“心”字,右边一个“亡”字——忙到一定程度,“心就死亡了”。无论你怎么努力都无法让别人满意,无论你怎么忙碌都无法得到高薪,无论你怎么没日没夜地忙碌,都还是事业无成、功名无就,捧着这种悲怆无比的结局,再看看那些整天优哉游哉却能成为优秀员工的人,你心里恐怕会有那么一些不平衡吧。

一名企管专家对公司进行评估之后告诉老板,“董事长,公司的运作进行得相当不错,除了三楼企划室的那个家伙。每次我经过,都看到他把脚搁在桌上,这家伙肯定是个吃闲饭的!”

但是老板告诉他,“那个人是我们公司最棒的员工,上星期还提出一个绝妙的构想,为公司赚了一大笔钱。我想,他在构思那个计划时,两脚也是搁在桌上吧。”

在我们的惯性思维里,勤奋工作、任劳任怨的员工就是最可爱的员工,是老板应该表扬的员工。而“偷懒”,悠闲的员工就应该受到指责,但上面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努力不等于成功,忙碌不等于效率,例子中的这位员工他之所以悠闲、自在,是因为他跳出了忙碌的怪圈,他知道怎样快速高效的完成任务,用最少的时间来获得最多的成果。

在工作中减少忙碌,以最少的时间圆满完成任务,超越公司既定目标,轻轻松松上班,快快乐乐下班,干得比别人少,成绩比别人好,不但能让老板满意,而且还能给自己多留些休闲的空间,给爱情和家庭多营造一些和谐的氛围。这是每个人都十分向往的工作和生活。 然而,在生活中,大部分人并不是不想做好工作,而是不懂得或者是找不到好的工作方法,在忙碌中造成了企业的低效能。

用时间来堆积利润的时代早已经过时。现代企业更需要忙到点子上,这样才能忙出效率、忙出成绩。在美国企业界流行这样一句话:“上帝不会奖励努力工作的人,只会奖励找对方法工作的人。”美国的时间管理之父阿兰·拉金也说过,“勤劳不一定有好报,要学会聪明地工作”。

卓越的人往往是会找方法的懒汉,所以,要想以后风光“悠闲”,那么现在你就必须主动思考、勤于发现总结并掌握快速高效的方法,否则只是穷忙瞎折腾。

经营自己,不做有才华的穷人

勤奋有才华却未有所成、依然贫穷是可悲的,但人生最大的悲剧与不幸却并不在此,而在于我们不知自己有什么样的能力,应该怎么经营自己的能力!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辛劳一生,见识无数,但却未能认识自我,不知道能够做什么,找不到自己的优势,结果所做的一切都变成了“瞎忙”,庸庸碌碌一生。

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优势,然后好好地经营它,久而久之,自然会结出丰硕的成果。所以,如果你是一个不甘平庸、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那么就在认识自己长处的这个前提下,扬长避短,认真地做下去吧。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在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但老师的评语是:“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德,也绝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时,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的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一事无成的瓦拉赫让大多数老师对他的成才失去信心,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试学化学。父母接受了化学老师的建议。这次,瓦拉赫的智慧火花一下被点着了。

后来,这种现象被人称为“瓦拉赫效应”。

人的智能发展都是不均衡的,都有智能的强点和弱点,瓦拉赫找到了自己智能的最佳点,才使自己的智能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取得惊人的成绩。幸运之神就是那样垂青于忠于自己个性长处的人。

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曾经在《唤醒心中的巨人》一书中非常诚恳地说道:“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一位熟睡的巨人,等待着我们去唤醒他……上天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人,他给我们每个人以无穷的机会去充分发挥所长……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藏着可以‘立即’支取的能力,借这个能力我们完全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只要下决心改变,那么,长久以来的美梦便可以实现。”

如果一个人总想取长补短,想要在人生的平台上立住脚,恐怕是天方夜谭。换句话说,若想让自己成为一个别人无法替代的人物,你应当扬长避短,即想尽办法,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

那么如何发现我们的潜在优势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观察:

1.从生理看优势

科学家注意到,一个人的生理可以显示其优势所在。如俄罗斯的研究人员观察到,人的创造力与耳朵大小有关:右耳朵较长的人在数学、物理学等精密科学方面会有所作为。喀山国立大学穆斯蒂芬教授为此所做的解释是:“虽然人的两只耳朵大小相差不大,仅2~3毫米,但足以判断大脑哪个部位最发达。”因此,他建议:“在决定一个人学习某门知识之前,要先确定他是否具有学好这门知识的生理条件,假如人的耳朵表明他可能成为一位艺术家,那么他就不应该去学数学。否则人的其他能力就会降低,其优势就有遭到扼杀的危险。”

2.从兴趣看优势

人们的兴趣所在往往就是其优势的“闪光点”。以贝多芬为例,这位世界级音乐大师早在4岁时就对音响与旋律产出浓烈兴趣,喜欢在琴键上来回按动。其祖父及时抓住这一“闪光点”,有意识地去培养他,结果贝多芬8岁时就上台表演,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音乐家而流芳百世。

那么,我们的兴趣又如何去发现呢?主要是在于平时仔细观察。如一个人是否接连不断地提出某一方面的问题,或聚精会神地听某方面的讲述,或津津有味谈论某一领域的事情;是否主动地参加或观看某种活动;愿意做某方面的小实验;是否经常阅读某一方面的书籍;是否特别珍惜某些物品等。

3.从行为看优势

人在种种日常活动中会有不同的表现,所谓灵性,指人在某项活动中表现出色,优于其他人的特点。表现为对某些知识一点就通,容易入门,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强,热情长久不衰。如人开始说话很早,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对语言的记忆力较强,喜欢讲故事,表明他有语言优势,以后容易为语言着迷,不仅爱听歌曲,也爱听车或船的鸣笛声以及其他有节奏的声音与乐曲,学习新歌曲毫不费力,表明他有音乐优势,给此类人配置一架钢琴很能奏效;对分类与图形颇感兴趣,擅长下国际象棋或跳棋,喜欢问及抽象的东西,表明他有数学逻辑优势,在数、理、化等学科方面有优势;爱提各种各样的问题,对天文、地理和自然现象的知识更感兴趣,表明他有空间想象优势,可能成为自然科学领域的佼佼者;能较早地接受各种运动动作,熟练地掌握各种体育器械,表明他有运动协调优势;能观察到别人的微小变化,在阅读小说或看电视、电影时能很快认出其中的正、反角,表明他有管理方面的优势,此类人可能成为优秀的管理人才。

4.从性格看优势

据德国科学家研究,人的个性是其优势的“显示屏”,最突出的例子在于判断人的行为是理性还是感性。密歇根大学的专家曾经对此问题进行过问卷调查,依据人在同别人发生意见分歧时的态度予以性格分类,并与现在的情况进行对照研究,发现那些意见一旦被否决就直掉眼泪的人,感情脆弱敏感,这类人有艺术天分。汉堡的著名心理学家赫乐穆特尔勒的解释是:这类人从不试图解决冲突,因此长大后的内心世界比较丰富。而那些总想设法在语言上达到目的、喜欢作立论性发言、显得自信的人,许多人成了法官、新闻记者或律师。至于那些不经过深思熟虑就脱口而出,为证明自己正确而捶胸顿足、态度咄咄逼人的人,则容易成为独往独来的管理者。

众所周知:福特的专长是制造汽车,爱迪生的专长是搞发明,皮尔·卡丹的专长是服装的设计与制作,曾宪梓的专长是做质量最好的领带,阿迪·达斯的专长是制鞋,迪斯尼的专长是画动画,盖茨的专长是编写软件与管理,巴菲特的专长是玩股票。上面所提到的这些人一开始都不能算是重要人物,但由于他们专长的不断发展,加上其他条件的配合,他们获得了成功。

发现自己的优势并且挖掘自己的潜在能力, 你将成为你所在行业最出众的人物,你将获得名誉、金钱、权力或者智慧,只要你想得到的,你都能得到。关键在于你能否发现自己的优势,把握住自己的优势,是否会运用自己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