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有病治病,无病防身
461300000008

第8章

先说作为五谷之首的小米,抗日战争时期,红军就是靠着小米加步枪打跑了侵略者,现在很多地方的妇女坐月子的时候还要喝小米粥,在民间,小米有“代参汤”之称,有滋阴养血的功效。此外,小米可防治消化不良,也是老人和病人的绝佳补品。民间常将小米同桂圆煮粥,再加入红糖,空腹食用,可补血养心、安神益智。对心脾虚弱,气血不足、失眠健忘、惊悸等症有治疗作用。

我们用小米熬粥时,千万不要扔掉上面的那层“粥油”,这是小米粥最精华的部分,主要作用是益气健脾。小孩脾胃生发力最弱,常常会腹泻,喝了粥油以后,很快就会好了。

再说大米,我们生活中经常吃的就是大米,大米粥可补脾、益胃、清肺,米汤可以养气、养阳、润燥,有助于消化和促进脂肪的吸收,用米汤给婴儿冲米粉是不错的育儿方法。

粳米具有调和五脏等作用。取粳米熬粥成乳汁状,喂养初生婴儿,可开胃助食,此粥也适用于脾胃不好的老年人。

小麦是北方人的主食,具有安心养神去烦躁的作用。可将小麦洗净,加水煮熟后将麦粒捞出取汁,再加入粳米、大枣等量煮熟,此粥有健脾养胃的作用。

玉米是全世界公认的“黄金作物”,常吃玉米可加速致癌物质和其他毒物的排出,还能延缓衰老,降低血清胆固醇、抗眼睛老化,增强记忆力。

荞麦是自然的“消炎粮食”,用荞麦粉反复涂敷可以治疗痘疮溃烂。将苦荞麦皮、黑豆皮、绿豆皮做枕芯,可以起到健脑明目、促进睡眠的作用。

大豆是人们不可缺少的长寿食品。除了平时多吃豆制品,还可将大豆研碎涂在疮肿处,有一定疗效。将其煮成汁喝,能除邪毒并能治水肿。把大豆炒黑再放入酒中饮用,可治疗瘫痪、口吃、产后伤风头痛。大豆皮可治疗痘疮和眼睛昏暗视物不清。

绿豆可谓“济世神谷”。用绿豆粉蒸成糕取皮食用可解酒。将绿豆粉炒成黑色,用醋调和敷在肿块上,可治疗肿毒初发。绿豆荚可有效治愈血痢。绿豆芽可解酒毒和热毒。绿豆叶绞出的汁与醋隔水顿热可治上吐下泻。

高粱为“五谷之精”。将高粱米加葱、盐、羊肉汤,煮成粥食用,可治疗阳虚盗汗。

芝麻更是强身健体的必备食物。取半汤匙黑芝麻,细嚼后吞下,每日3~5次,连用7天,对鼻出血有奇效。将黑芝麻晒干后炒熟研碎,和粳米同煮成粥,可补肝肾,润五脏,还可治疗身体虚弱,头晕目眩,大便干燥、贫血等症。

在中医上,谷物的不同颜色也都反应了不同的属性。我们知道黑豆有补肾作用,为什么呢?先看黑豆的形状,长得像肾,又是黑色的,中医讲黑色入肾,所以多吃黑豆能补肾。还有红豆、赤小豆养心都是一样的道理。所以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自己心里要大体有数。

世界第一补人之物——粥

粥被古代医家和养生家称为“世界第一补人之物”,古往今来,人们不仅用粥来养生,还用它来治病。李时珍是明代的医药学家,他活了75岁,在古代这已经算是高寿了。李时珍的养生保健方法,与他的粥养是分不开的。李时珍非常推崇粥养生,他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也。”

的确,粥是不错的养生佳品,对养护脏腑很有好处。宋代诗人陆游就赞誉:“人人个个学长年,不意长年在眼前,我以宛(平)商(丘)平易法,即将食粥致神仙。”对健康的人来说,经常喝粥,可以滋养脾胃,保护元气。粥还可以健体治病,年老体衰之人、身体还没有发育成熟的婴儿、青少年,或者大病初愈、久病体弱、脾胃功能虚弱的成年人,都应该多喝粥,这样可以加快气血的生成,促进身体的健康。

在中国三千多年的粥文化中,粥有很多种,各有不同的功效,但归纳起来主要分两类:养生类与治病类。

1.养生类粥

大米粥:选择好大米熬制而成,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对保护胃黏膜、促进胃溃疡的愈合有很好的疗效,脾胃虚弱者可常服用。

小米粥:具有健脾、益气、补血的功效,可保护胃气,对产后和大病体虚之人最适宜。

玉米糁粥:新产玉米碾成的糁子熬制而成。香甜可口,养脾胃,利大小便,对预防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有一定作用。

绿豆粥:用大米和绿豆熬制而成,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还可以养脾清胆,解暑止渴,润肤消肿,利小便。称得上高营养、多疗效的食粥佳品。

赤豆粥:用红小豆和大米熬制而成,营养价值高,有健脾利水作用,对脚气病、心脏病引起的水肿疗效较好,也可治老年肥胖病。

莲子粥:用莲子、大米、江米熬制成的粥。具有益精气、强智力、聪耳目之功效;也可以清热泻火,对降血压有一定的疗效。

腊八粥:我国农历腊月初八家家都要喝这种粥。比粥用多种谷类、豆类、果仁、大枣、粟子、莲子搭配熬制而成,营养极为丰富,对气虚乏力,气短多咳有疗效,特别是在冬季,服用此粥可以养胃气,益气血,益健康,它是一种食疗佳品。

2.治病类粥

治病类粥就是在粥中有选择地加入相应药物,这种养生方式不同于常用药物祛邪治疗,也不单纯靠米谷饮食来扶正调理,而是一种以食扶正,以药辅疗的简便易行、双重效应的食疗佳法。按其治疗保健的作用可制成各种“药粥”。

补血药粥:糯米阿胶粥、桑仁粥、菠菜粥、益母草粥、何首乌粥、海参粥、花生粥等。

壮阳药粥:韭菜粥、芡实粥、菟丝子粥、羊骨粥、鹿鞭粥、狗肉粥、虾肉粥、益智仁粥等。

妇科病药粥:麻雀粥、白狗骨粥、安胎鲤鱼粥、肉桂粥、茴香粥、猪蹄粥等。

清热药粥:无花粉粥、绿豆粥、芹菜粥、决明子粥、生地黄粥、竹叶粥等。

散寒药粥:椒面粥、干姜粥、防风粥、附子粥、吴茱萸粥、荆芥粥等。

止咳药粥:枇杷叶粥、真君粥、百合粥、乌梅粥、珠玉二宝粥等。

健胃药粥:山楂粥、梅花粥、生地粥、山药粥、苡仁粥、豆蔻粥、芋头粥、橘皮粥等。

养心安神粥:枣仁粥、小麦粥、龙眼肉粥、莲实粥等。

益气药粥:补虚正气粥、人参粥、大枣粥、黄芪粥、鹿尾粥等。

滋阴药粥:木耳粥、黄精粥、天门冬粥、沙参粥、枸杞叶粥、银耳粥等。

冬令进补:投资少、见效快

中国人最讲究进补,当你生病身体虚弱时,爱人会给做些好吃的给你补补;当你学习累了,或者考试、升学时,父母会给你调配营养,给你进补……冬天天气冷了,进补更是变得频繁起来。

冬令进补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智慧结晶。冬天人们食欲大增,脾胃运化转旺,此时进补可谓是投资少、见效快。但是,进补有道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1.进补应选在何时最好

有人说在立冬后至立春前,也有人说是三九天,但专家认为,在冬至前后进补为最佳。

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易经》中说“冬至阳生”,节气运行到冬至这一天,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充分说明在这一天前后进补最为适宜。当然这不是绝对的,要因人而异。患有慢性疾病又属于阳虚体质的人需长时间进补,可从立冬开始直至立春;体质一般而不需要大补的人,可在三九天集中进补。

2.进补食物

冬季进补的总原则是:适量进食高热量的饮食以补充热量的消耗;增加温热性食物以增强机体的御寒能力;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每种食物都有其特性,为安全起见,进补要尽量多吃常见的食物,如红枣、莲子、桂圆、山药、鸡、鸭、鱼等,同时要荤素搭配,多吃蔬菜与水果。

3.滋润防燥是关键

冬天虽然清爽,但过于干燥,空气干燥,气候寒冷,容易咳嗽,而此类咳嗽多是燥咳,所以应以润肺生津为主,如煲老糖水,将凉水、陈皮、冰糖放入煲2小时就成了。

4.采用药物进补时的饮食禁忌

冬天进补以食物为佳,但也有人选择药物进补,那么就要注意饮食中的禁忌,以提高补益效率。在服用人参等补气药物时,忌食萝卜,特别是生萝卜。进补期间,要少饮浓茶和咖啡,因为它们会使补品中的有效成分分解而降低补效。

进补时要少吃寒凉滋腻的食品,如冷牛奶、肥肉、糯米点心等,以免败伤胃气,造成积滞,影响补品的消化和吸收。进补中,不能过多食大蒜、辣椒等辛辣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不仅与补阴类药物不搭配,还会使补气、补阴药降低效果。

有许多药物制成了补酒,患有高血压、肝病或者孕妇千万别用。

5.罹患疾病者进补注意事项

减肥者:尽量选择鱼类,吃肉前先将皮或脂肪去掉、将汤上层的油撇掉再喝、多吃蔬菜、水果等高纤食品。

糖尿病患者:选择脂肪较少的肉类、将汤上的浮油撇掉再饮用、摄取均衡饮食、避免食用过多肉类。

高血压患者:勿喝太咸的汤(汤中最好不要加盐)、汤温勿太高、选择低脂肉类、勿吃太多加工品并减少沾酱的使用。

高血脂症患者:禁食肥肉、尽量选择鱼类、不喝含油量高的补汤、多吃蔬果等高纤食物(有助降低胆固醇)。

痛风患者:勿喝炖煮过久的浓汤(如火锅汤或久煮的补汤等)以及鸡精、少吃香菇、内脏以及干豆类、多喝水(帮助尿酸排泄)、避免喝酒以及吃过多肉类和豆制品。

抵抗疾病入侵儿童的饮食疗法

与大人不同的是,孩子身体发育比较快,对食物的需求比较全面、多样。但孩子脏腑比较娇嫩,饮食稍有不当,身体就会出现问题,引发疾病。所以父母要特别注意孩子的饮食,让孩子做到饮食有节,能够很好地抵御外邪。具体可包括以下几点:

1.让孩子少吃寒凉食物

小孩子是纯阳之体,火力比较旺,所以爱吃凉的东西。但是生冷之物会直接伤害脾胃,让孩子气血两亏,最后导致体内寒湿过重,影响健康。所以对于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父母一定不要再让他们贪凉,而应该让他们多吃一些性温平的食物。

2.完整的食物才最有能量

现在的东西不知道为什么都长得特别大,好像切一小块就能吃饱了。而且食物极大丰富,一个果子还要充分利用吃出几种花样来。有些人还专门只吃食物的一小部分,比如只吃鱼唇、鸭舌。其实一个完整的食物的能量和效用是完整的,分割开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比如一个鸡蛋,蛋白是凉性的,蛋黄是温热的,加起来吃,鸡蛋是性平的,这对身体最好了。橘子吃多了会上火,可是橘皮可以清热化痰。

所以,父母一定要给孩子多吃完整的食物,吃小小的食物,小豆子、小芝麻、小鱼小、虾之类的,因为它们的能量是最完整的。

3.给孩子吃应地应季的食物就绝少生病

现在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反季节、跨区域的食物,物资的极大丰富,目的并不是为大家的健康着想,而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为了赚钱。父母要想让孩子保持健康,就要让孩子所吃的食物始终与所处的环境、季节保持一种平衡,因时、因地选择不同属性的食物,这样才能让孩子不生病或少生病。

另外,孩子在十岁之前的饮食是非常重要的,它关乎着孩子一生的健康,所以身为父母,一定要知道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些饮食禁忌。

1.三个月内不要咸

3个月内的婴儿从母乳或牛奶中吸收的盐分已足够了。3个月后随着生长发育,宝宝肾功能逐渐健全,盐的需要量逐渐增加了,此时可适当吃一点点。原则是6个月后每日可将食盐控制在1克以下。

2.一岁以内不要蜜

周岁内小儿的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完全建立,吃蜂蜜后易引起感染,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宝宝周岁后,肠道内正常菌群建立,肉毒杆菌孢子可被肠道内的有益菌双歧杆菌等抑制,故食蜂蜜无妨。

3.三岁以内不要茶

3岁以内的幼儿不宜饮茶。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会干扰人体对食物中蛋白质、矿物质及钙、锌、铁的吸收,导致婴幼儿缺乏蛋白质和矿物质而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茶叶中的咖啡因是一种很强的兴奋剂,可能诱发少儿多动症。

4.五岁以内不要补

5岁以内是宝宝发育的关键期,补品中含有许多激素或类激素样物质,可引起骨骺提前闭合,缩短骨骺生长期,造成个子矮小;激素能干扰孩子生长,导致性早熟。此外,年幼进补,还会引起牙龈出血、口渴、便秘、血压升高、腹胀等症状。

5.十岁以内不要腌

10岁以内的儿童不要吃腌制食品。原因一是腌制品(咸鱼、咸肉、咸菜等)含盐量太高,高盐饮食易诱发高血压病;二是腌制品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亚硝酸盐。研究资料表明:10岁以前开始吃腌制品的孩子,成年后患癌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3倍,特别是咽喉癌的发病危险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