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脏地密码
461400000005

第5章 五行五脏相对应,和谐平衡才健康

五行相生相克,五脏自成一体

在中医理论中有这样一种观点,就是人体各系统固有的机能活动是一个动态平衡,在此平衡下人体本身就存在着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对损伤组织的修复力以及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和自愈能力。也就是说,人体本身就是一个最和谐的灵体,它不需要任何外在的东西,只依靠自身的能力就可以达到和谐。

那么,人体内部的这种和谐存在是靠什么来维持的呢?中医们把这一切归结到脏器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密切关系上,古代的中医学家将五行理论整理后,再依照各个脏器的特性对应到五行之中就得出了: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在五行学说中,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而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传统中医理论正是根据五行学说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如木克土,联系到五脏,肝属木,脾属土,那么肝就可以抑制脾,所以中医治疗脾脏方面的疾病往往是肝脾共治,这也符合“扶土抑木”的原则。再比如,肝色属青,味属酸,如有面色发青、喜食酸味等症状,一般也可诊断为肝经受病。

五行生克的关系,也经常用于精神对五脏功能的影响。《黄帝内经·素问》说:“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也就是说,我们完全可以运用五行相克关系来调整情志,从而治疗精神性病症。

在五行关系中,讲究的是平衡,如果五脏中的任何一个脏器的能力较其他脏器强或弱,就会破坏这种平衡。例如夏天天气炎热,自然容易产生心火太旺的症状,但是冬天肾气不足时,水克不住火,也会造成心火太旺的症状出现。所以心火旺的人冬季应该早睡晚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多晒太阳,以保养肾阳。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知道,人体本身其实就是最和谐的灵体,五脏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它们共同维持整体内环境的稳定状态,脏腑功能正常协调,化生精气血津液充足,脏腑形神得以充养,是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五脏六腑间的协调,是通过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生克制化的关系来实现的。有生有制,就可以保持一种动态平衡,以保证生理活动顺利进行。

治未病:养护脏腑要遵照五行对应关系

《黄帝内经》有个最重要的医学理念:“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对这句话通常有两种解释:一是,中医注重预防,在没生病前就要把致病因素弄清楚,从而将疾病消于未形成之前。二是,高明的中医不治已经生病的这个脏器,而是要治还没有生病的脏器。举个例子,如果得了肝病,就暂时把肝放在一边不治。首先我们要弄清楚,肝病是由什么造成的。中医认为水生木,水是肾,木是肝,肝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肾精不足造成的,所以我们要先把肾水固摄住,让肾精充足了,肝病自然就好了。还有一点就是木克土,如果患有肝病,可能还会伤及脾脏,因为脾是土。公司管理也是一样,这里出现问题了,就要查明到底是什么造成现在的糟糕状况,同时还得要能管得住下面的一个环节,不要让它去影响其他方面,这就是“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真正内涵。

中医认为,人是一个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人身体的各器官以及意识状态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治疗疾病方面也要有整体的观念,不能只见局部,不见整体。中国人有句俗语叫“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是来形容医术非常差的医生。当患者出现疾病的症状时,医术高明的中医会仔细观察病人,利用医术和长期积累的经验,找出疾病的真正根源。在这一寻找根源的过程中,我们所根据的就是五脏六腑与五行之间的对应关系。比如上述例子当中,肾属水,肝属木,根本水生木的原则,相对应地处理肾脏与肝脏之间的关系,从而正确运用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中医理念。

中医是讲究整体的,身体的某处发生病痛,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只关注疼痛的部位,而要对其他部位做相应检查,因为此处的疾病可能是别的部位的病变引起的。肝脏发生病变,根源可能在肾脏上,这些就是五脏对应五行关系在实践上的运用,也是中医讲究整体的力证。

五行相生克,五脏有神明——养生要身心互动

前面我们提到了五行五脏的相对应关系,也说到了这种对应关系在中医养生上的运用价值。其实除了在各脏器间存在这种五行相生克的关系,在身心互动方面,这种五行关系同样具有运用价值。比如,木是肝,肝的神明是“魂”,火是心,心的神明是“神”。木生火,木如果强大的话,也就是肝气很旺的话,人头脑就很清楚,也很有理智,所以说一个人有没有理智跟他的肝好不好有关系。一个人有没有志向和智慧要看他的肾好不好,有些人没有远大的志向,实际上说明他的肾精不足。在中医里,魄是肺的神,神就是精气足的外在表现。而魄力就关系到肾。在中医看来,我们的力量都来源于腰、肾,所以有魄力指的是肺和肾两个脏器的精气都非常足,做事才能气壮山河,才能出大手笔。

腑脏顺安工程的核心部分就是中医学中的脏腑经络学说,因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之间各有专司,又互相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协调。而且在五脏与形体外窍之间,五脏与情志活动之间都有密切的联系。所以五脏之健康与脏腑之间生理功能的平衡协调,是维持人体内外环境相对恒定的关键所在。同时保持良好的情志状态又能稳定五脏六腑的正常活动,不同的情志异常,会导致相应的脏器气血运行异常,最终引起病理反应。现代医学也证实了生气、暴怒这些情绪的变化,会引起人体内分泌的相应反应,进而给机体带来影响。

五行土居中,五脏以脾胃为本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过于精细、工作压力大、烟酒过度、环境恶化等,导致消化道病患逐年增加。这都是不注意保护脾胃的结果。这里讲的脾胃,不是现代医学解剖学上的脾与胃,就生理和病理上而言,中医所讲的脾胃包括了整个消化系统,远远超出解剖学意义上的脾和胃的范畴。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关系到人体的健康以及生命的存亡。元气虚弱是内伤疾病的主要成因,且脾胃气虚,元气不足,则阳气不能固护体表,故易感受外邪,不任风寒,说明不论外感内伤,皆以脾胃元气的充盛与否有关,“脾胃乃伤,百病由生”由此而来。原因何在?这还要从五脏五行的对应关系说起。

在五行中,脾属土,而土位居中央,四方兼顾,土能生长以滋养万物。胃与脾,一阳一阴,互为表里,脾与胃共同参与饮食的消化吸收。《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里讲道:“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将脾胃的受纳运化功能比做仓廪,可以摄入食物,并输出精微营养物质以供全身之用。人以水谷为本,而脾胃又是受纳水谷,运化精微营养物质的重要器官,可见脾胃在人体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是人体自出生以后整个生命活动的“加油站”。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没有出生之前,是由先天之肾精为胎儿生长发育供应营养物质,出生后,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有赖于后天的脾胃摄入营养物质所供给。先天不足的,可以通过后天调养补足,同样可以延年益寿;但就算是先天非常好,如果不重视后天脾胃的调养,也会多病减寿。所以说脾为后天之本,是当之无愧的生命之源。脾主运化,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旺盛,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才能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足够原料,才能使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等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反之,若脾胃的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减退,则机体的消化吸收机能亦因此而失常,故说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居中土,是脏腑的中心,与其他脏腑关系很密切,脾胃有病很容易影响其他脏腑,而且根据五行关系,很容易出现相生相克的疾病传变现象。正如《慎斋遗书》所说:“脾胃一伤,四脏皆无生气。”例如脾生血心主血,脾气足则生化气血功能旺盛,心血充盈;脾气虚则化源不足,心血亏虚。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先天与后天相互滋生相互促进,肾阳可以温煦脾气,以发挥其运化功能;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又可资助肾的藏精。故在治疗上,应该考虑到疾病的传变规律,顾此及彼。

“四季脾旺不受邪”,说明了在一年四季中,如果脾胃的功能旺盛,则不容易受到病邪的侵袭,强调了调理脾胃在疾病治疗和养生的重要性。另外,在西医、中医治疗方面都十分棘手的疑难危重病人,调理脾胃虽不能挽救生命,但可缓解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延长患者寿命。如恶性肿瘤晚期的恶病质,中医认为是严重的气血不足。此时注意调理脾胃,使脾胃健运,气血化生有源,则可补其不足。正所谓 “得胃气者生,失胃气者亡”,认识到脾胃的重要性,能做到“不治已病治未病”,及早预防,这样“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就离我们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