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未来发展的六大趋势
463300000016

第16章 经济市场化与民营化 (2)

计划与市场作为两种经济手段或两种资源配置方式,可供我们根据经济的实际情况而选择使用。但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两种不同的经济体制,则不可能并存。这是因为,计划经济体制是以计划作为资源配置主要方式的体制,市场经济体制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主要方式的体制。以这种资源配置方式为主就不可能又以另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为主,所以两种经济体制之中,只能选择其中一种。改革,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替代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计划经济体制,解放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

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下,可以结合使用计划与市场两种经济手段或两种资源配置方式,正如计划经济体制也可以兼用这两种经济手段或资源配置方式一样。区别在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资源主要用中央计划进行配置,市场只不过起着“拾遗补缺”的作用,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经济被人为地分成两块,一大块由计划调节,一小块由市场调节;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下,市场对资源配置的调节是基础性调节,而政府则起着高层次的宏观调控作用。市场经济体制对计划和市场的兼用,既可以充分调动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按照市场供求状况来配置资源和重新组合资源,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又可以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使社会主义经济在持续、稳定、协调中前进,兼顾效率与公平。长时期以来,正由于那种认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必定相互排斥的观点,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占据支配地位,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受阻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4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证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必须有相应的保证。这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关系的处理。

(1)关于社会稳定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小平同志总结了近年来的国际国内经验,指出稳定是压倒一切的,社会不稳定,什么经济建设也无法进行,人民生活水平只会下降而不可能提高。因此,社会稳定是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当然,经济发展是需要资源的,例如资金、技术、人才、自然资源等,但关键不在于有没有这些资源,而在于有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以便组织这些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发掘潜在的资源,引进国外的资源。假定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已有的资源会流失,或者资源无法被利用,或者资源遭到破坏,再多的资源也无济于事。

(2)关于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而言,两种文明建设一起抓,既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性质,又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这是因为,一个缺少精神文明的社会,不管经济发展程度多么高,物质产品多么丰富,那只是一种畸形的社会、病态的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所要求达到的境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果应当体现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的提高,而生活质量的范围是广泛的,它包括物质产品的丰裕、社会风气的良好、群众道德水平的提高、环境的舒适、犯罪率的降低、人们文化教育程度的增长,等等。只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并重,才能真正提高生活质量,才能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

(3)关于经济建设与民主、法制建设的关系。过去,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虽然也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但通常是在民主、法制建设不健全、不完善的条件下进行的,对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对加快发展生产力的意义认识不足。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抓民主、法制建设。这是因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指令性计划在国民经济中占据支配地位,在这种情况之下,再加上民主、法制建设不健全、不完善,那么计划经济很容易转变为“权力经济”、“审批经济”,经济建设项目也很容易转变为“长官意志项目”,结果,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受到挫伤,资源被浪费,经济效益下降,使生产力不能迅速发展,甚至滋生腐败现象。

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所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是注重法制的经济体制,也是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经济体制。民主的发扬,不仅调动亿万人民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而且有利于加强经济工作的监督,使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得更好。法制的健全,不仅促进市场主体行为的规范化,促进市场秩序的正常化,而且也把政府的经济行为,包括宏观调控,纳入法制的轨道,有法可依,违法必究。这就可以避免出现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历史上那种凭长官意志做出决策,违背科学,违背客观经济规律而造成的大起大落、大浪费、大折腾等现象。

(4)关于经济建设与党的领导的关系。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没有党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根本不可能取得成绩。在这里,特别应当认识到,党的领导既体现于党的基本路线成为一切经济工作的指导,又体现于党的各级机构、全体党员都应当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而努力。国内国外某些人,出于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对中国经济发展以后的前景有各种各样的揣测,其中一个较普遍的揣测是:中国经济的多元化必定会在政治领域内引起重大的变化,于是中国社会制度的性质将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将取代社会主义制度。他们甚至认为这是不可改变的发展趋势。

如何看待这些观点?从邓小平同志的论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是否加强党自身的建设,是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否有足够的力量把各族人民团结在党的周围,领导他们坚定不移地循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保险箱之中。不要以为只要发展经济,就万事大吉,从此高枕无忧了。如果党不注意自身的建设,党的战斗力削弱了,人民对党的信任消失了,那么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是没有可能出现我们所不愿看到的那种局面的。这是当代社会主义所面临的迫切问题,也是前苏联和东欧的剧变引起我们深刻思考的迫切问题。邓小平同志根据新的形势对经济建设与党的领导之间关系的论述,使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增添了崭新的内容。

在现阶段,以物质需要的满足为特点的物质财富的极大增长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条件,也是人民群众的最大幸福所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在人类的这个历史时期是不可超越的。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观点正是在清醒地判断了社会主义现阶段的目标的基础上提出的,他把发展生产力(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活动)和实现共同富裕(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物质需要 )有机地统一了起来,并以市场经济是比计划经济更有效率的经济形式的判断为基础,从市场经济是一种社会制度的传统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创造性地提出了市场经济也是一种社会体制、一种资源配置方式的观点,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开创了社会主义的一个新阶段。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到现在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目前正处于完善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

改革从农村起步,然后推进到城市,推进到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引进了市场机制。这一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要从根本上变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因而是一个历史性的变革。特别是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认识到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不是根本对立的,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改革目标。尽管当时强调,改革要建立的是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但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上已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邓小平对此有过高度的评价。到十三大,进一步明确了,在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计划和市场都是覆盖全社会的,要通过“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来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

第二阶段,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到20世纪末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由于在改革中引进了市场机制,于是,引发了计划与市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究竟是什么关系的争论。长期来,人们总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强调,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破天荒地提出了关于计划与市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问题上的全新观点。根据邓小平这一重要思想,1992年6月9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级干部进修班上作了《深刻领会和全面落实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精神,把经济建设和改革搞得更快更好》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