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未来发展的六大趋势
463300000009

第9章 政治民主化 (1)

社会主义与民主政治

能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最核心的政治问题,也是关系到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的问题。从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战略基点出发,我们必须以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为指南,深入进行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在内的全面的改革,努力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一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战略目标之一。当前在我国,我们已清楚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的建设,不仅可以为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更好的政治环境,同时也可以为对外开放创造更加适宜的制度条件,这对于正日益融入国际社会的中国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要想在21世纪立于不败之地,社会主义不仅要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经济增长率和生产力,而且要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仅是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所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努力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

首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高形态和根本目标,是实现高度的人民民主。因为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本质上都是为了实现和保障人民民主。我们正在推行的依法治国,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因此,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一个本质属性和价值要求。

其次,人民民主的实现,需要党内民主的支撑和配合。在坚持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条件下,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内民主是人民民主赖以发展的基础,也是民主政治发展的起点和关键。党内民主的不断推进,必将带动整个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这是由中国共产党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核心地位所决定的。因此,我们要实现人民民主并加强依法治国,首先必须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努力发展党内民主,做到依章治党。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规党法。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没有党规党法,国法就很难保障。

”党内民主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按照党章的规定,健全和发展民主集中制特别是其中的党委制和集体领导原则,按照民主集中制的要求把党内民主具体化、制度化、规范化并落到实处。我们过去往往把民主政治建设看作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实际上,民主政治也应当成为新世纪党的建设的基本内涵和要求。深刻理解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应当从新世纪开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来探讨党作为人民利益忠实代表所赖以实现的制度化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说,正确辨明和处理党的建设和民主政治、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关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二 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文明,在广义上讲,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成果和财富的总和,它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活动和政治文化进步的成果。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历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的一个崭新阶段,包括社会主义政治意识、政治制度、政治活动、政治组织、政治管理机制、政治传播方式等内容。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代表人类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具有较高的自觉性、广泛的人民性和前途的光明性等特点,其核心和精髓就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保证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理想目标得以实现。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坚持从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三个方面全面推进,使这三个方面的建设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和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以后,一直在努力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通过总结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到党的十三大,正式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条路线明确规定,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四大做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决策,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十五大又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纲领。中国共产党在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同时,积极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来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来加以安排,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是完全正确的。

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提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强调要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已经有20多年了,而明确提出政治文明建设则是近几年的事。在十六大报告中,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的三大基本目标,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更加成熟和完善。

马克思主义在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上所做出的伟大贡献在于,它拨开层层迷雾,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深刻地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在矛盾的斗争和解决中得到实现的。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一定的生产力总是同一定的生产关系结合在一起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经济基础。一定的经济基础要求包括政治和意识形态在内的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并为它服务。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在阶级社会中,这种矛盾又集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当一种政治上层建筑成为严重束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桎梏时,推翻旧政治上层建筑的政治革命则是新社会的催生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从其典型形态来看,已经历了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这样几种社会形态,随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社会全面而巨大的进步,人类社会必将经过社会主义社会而进入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的这些基本原理,科学地阐明了经济、政治、文化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共产党人团结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在今天,则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正确的途径。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自觉地创造历史的过程。努力掌握和自觉运用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中国共产党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正是因为这个理论和这个重要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我们找到了在中国顺利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使中国共产党制定的路线、纲领和各项方针政策有了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我们经过艰辛探索,才认识到中国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所要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个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需要经过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艰苦奋斗。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取得成功,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物质文明建设的不断进步,而这种发展和进步,离不开政治文明提供的政治动力和政治保障,离不开精神文明提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在内的社会不断全面进步的过程。深刻认识这一点,对于我们自觉地把握和运用客观规律来加快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牢牢把握这一点,我们就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前进,就能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同心同德、步调一致地来推进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各行各业,直至每一个立志献身于祖国现代化建设的人,就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所处的历史地位和所肩负的历史责任,更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和聪明才智。

20多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从总体上来说,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各项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全国人民自觉地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丰硕成果。十六大报告总结的十条基本经验,提出的推进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和政策措施,既是20多年来我们大力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伟大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我们继续全面推进这一伟大实践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和努力完成的任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实现现代化伟大目标必经的一个发展阶段。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目标,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深刻含义。在政治方面,就是要使“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在研究和加强政治文明建设的时候,我们要正确地判断它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既要看到它的发展会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制约和影响,又要看到它会反作用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符合社会前进要求的政治文明可以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而且会影响以致决定它们的发展方向和进程。这就是说,在整个文明系统中,政治文明会起着规范和保证的作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目标,不仅是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各项奋斗目标提供重要保证的需要,也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顺利发展提供保证的需要。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指针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这一精辟论述,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作了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表明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本规律的认识、掌握和运用达到更高的层次和水平,不但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而且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指针。要想发展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统一。

一 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的辩证统一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和坚定维护者,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