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决胜红海,生死转型
464300000039

第39章 打造企业软实力,靠人文精神温暖过冬 (3)

但是,这个具有预见性的大胆决策成功了。这条生产线投产之后,沙钢年产钢能力翻了一番,同国际水平一下子缩短了20年距离。从此以后,沈文荣带着沙钢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金光大道。

1994年,以胆大著称的沈文荣又宣布了一个震动中国冶金界的消息:投资22亿美元,兴建亚洲第一座具有国际水平的90吨超高功率竖式电炉炼钢、精炼、连铸、连轧高速线材生产线。很多人都知道这将面对着多少意料不到的风险。

所幸,这次大胆行动又获得了成功。投产第二年,沙钢的电炉钢产量就突破了百万吨大关。

2002年,沈文荣用22亿元人民币,买下了欧洲最大钢铁的公司蒂森一克虏伯的子公司——霍施钢厂,将这座世界上最壮观的工厂整体搬到中国,并投资150亿元对其进行改造,建成年产650万吨的炼铁炼钢连铸连轧项目。

不久之后,沈文荣又与韩国浦项联手,将不锈钢薄板年产能力扩大到35万吨。到2006年,沙钢已经成长为我国最大的电炉钢和特优钢材生产基地。

伴随着沈文荣一系列大胆的投资,沙钢成了世界级钢铁生产基地,传奇式的“沙钢速度”赢得了业界的喝彩。

勇立潮头敢先行,只要仔细数一下,你就会发现各行各业的领头人都是本行业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第一个敢于亮剑的人,第一个大胆冒险的人。他们的财富和成功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他们激励着追随的人,并带动着同行业的发展。

“敌人越强大,越要敢于亮剑”,在战争中,这是一条铁血法则。因为战争的结果只有两个:要么消灭敌人,要么被敌人消灭。那些畏缩不前、只想逃离战场的士兵,肯定会被敌人消灭;那些瞻前顾后、从不主动出击的士兵,最终也将被敌人消灭。

现实中情形虽然没有战场那样残酷,但也需要我们发扬面对困难、毅然亮剑的精神,以乐观和自信的心态面对工作中的一切挑战。

抗震精神——万众一心,同舟共济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80级大地震瞬间使原本美丽四川变成一片废墟,中国震惊、世界震惊。一场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也牵动了世界人民的心,上至国家领导,下至平民百姓,爱无阶层,爱无国界,全球关注地震灾区,全球支援地震灾区!为了支援地震灾区,大家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人出人,爱心涌动,情系地震灾区,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更体现了无比可贵的抗震精神!

地震发生时灾民之间互相帮助,携手抗震。在惨烈的地震中,北川中学2600名学生中半数死亡或下落不明,后来生还的学生告诉老师,在废墟里同学们互相鼓励,商量着出去考哪个学校,不停地说着,用团结来支持撑着生命,希望大家不要“睡着”,坚持下去等待救援。北川一中高二(九)班的教室在二楼,地震让它变成一楼,班上43名学生跨越栏杆,逃到安全的地方。已逃生的同学定了定神,重新投入到抢救校友的行列中。该校校长刘亚春在房屋倒塌前的一瞬间逃出。他的儿子正读高一,也被埋在废墟中。但为了救出更多学生,他强忍悲痛,坚持从大局出发指挥救援。同舟共济,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才能战胜地震灾难。这种博大的团结精神,使大家心连心、手牵手,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共同走出地震的阴影。

汶川地震发生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当日16时40分即搭专机赶赴灾区。20时30分左右,温总理抵达都江堰市,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开始运转。19时50分许,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和国家地震灾害现场工作队从北京乘机飞往汶川灾区。22时许,武警四川总队、武警水电三总队的3000余名官兵,携带救灾装备赶赴灾区。24时,已有近2万名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到达灾区开展救援。一场和时间赛跑的生死大营救就此展开。“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国家领导、武警、消防官兵、各兵种部队、各救援队、各医疗队等,都在第一时间到达地震灾区,争分夺秒地快速行动,在72小时里抢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这种快速的抗震精神拯救了灾民的生命,也赢得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和高度赞扬。

抗震救灾中,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处处体现了无私的奉献精神。自地震发生起,武警、消防官兵、各兵种部队、各救援队、各医疗队、志愿者等纷纷前往灾区救灾,各地政府、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各国政府捐款踊跃并不断追加捐款额度,各种救灾急需物资的捐助从全国各地、世界各地不断地运往灾区。江油市公安民警蒋晓娟两天哺乳八个婴儿,却把自己仅六个月大的女儿交给母亲,天天早出晚归忙在抗震一线。

抗震救灾中的团结互助、共渡难关的精神鼓舞和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在巨大的灾难面前,我们万众一心,携手同行。在那一刻,我们都是汶川人,我们共同承受灾难,我们共同战胜灾难。在经历痛苦后,灾区人民以顽强的毅力重新站了起来,积极建设新家园。

企业家要宣扬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抗震精神,使大家明白:这个世界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体。就像一棵树,无论它怎样伟岸、粗壮和挺拔,也成不了一片森林;一块石头,无论它怎样大,也成不了一面墙。任何人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把自己融入团队之中,与大家齐心协力,树方能为林,石才能成墙。只有与同事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

奥运精神——更快、更高、更强

自从两千多年前,奥林匹克运动在神圣的奥林匹斯兴起,它就成为古代希腊人奉献给人类的一种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今天,奥林匹克运动的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体育竞技的范畴,它成为全人类的文化盛会和文明遗产,它的丰富内涵和它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正与日俱增。

奥林匹克是一种竞技精神。奥林匹克精神是一种“更快、更高、更强”的自我挑战精神,同时它也是公平、公正、平等、自由的体育竞技精神。奥林匹克包含的自我挑战精神和公平竞争精神构成了当代人类自我完善和社会交往的基石。奥林匹克精神强调人通过自我锻炼、自我参与,从而拥有健康的体魄、乐观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这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是我们拥有完全自信和战胜一切挑战强大动力。

奥运赛场是职场的一个缩影,每天快节奏的工作就犹如一场激烈的竞争赛事,全体员工只有像奥运赛场上的运动员那样,全力以赴,不断超越,才能在“比赛”的过程中获得进步和成功。

“飞鱼”菲尔普斯在北京奥运赛场上,创造了一届奥运会上获得8块金牌这一前无古人的壮举,成为百年奥运第一人。这些骄人战绩的取得并不能仅用“游泳天才”概括,他的勤奋钻研和科学训练也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游速快是菲尔普斯技术的特点,为了苦练速度,菲尔普斯专门的技术教练会通过水下摄影机拍摄菲尔普斯的训练,并通过不断观看回放和输入电脑专业软件进行分析,从而帮助他改进技术,制订适合他的各项训练计划。

菲尔普斯在赛场上用速度证明实力,用速度赢得胜利,企业中每个员工都应该力求高效率地工作,高效率地获得佳绩。

素有“撑杆跳高女皇”之称的俄罗斯名将伊辛巴耶娃在北京届奥运会上,在第三次试跳中终于以5米05的成绩夺得金牌并创造新的世界纪录。这位26岁的俄罗斯姑娘第24次改写了世界纪录。不过,伊辛巴耶娃一直在努力让自己“飞”得更高。“撑杆跳高沙皇”布勃卡曾34次打破世界纪录,而伊辛巴耶娃迄今为止打破世界纪录的次数离前辈还有一定的差距。她把“超越和追赶布勃卡”当做座右铭。伊辛巴耶娃说:“这给了我无尽的动力,动力是我在比赛中必不可少的,它们让我保持前进。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够不断进步。”

伊辛巴耶娃用前辈布勃卡作为激励自己的原动力,不断提升自己挑战的目标,拼尽全力挑战极限,赢得成功。不管是挑战他人还是挑战自己,更高的目标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可以更好地鞭策每个员工付出更多的努力。

北京奥运会上,举重队为中国代表团夺得八金一银,这一辉煌成绩让世界看到了名副其实的中国力量。中国女子举重队是世界女子举坛当之无愧的霸主,她们在北京奥运会上留下了太多值得怀念的记忆,她们用自己的表现证明,中国女子举重队是不可战胜的。她们不仅具备了夺冠的强大实力,打破的世界纪录更是不计其数:第一金陈燮霞打破了奥运纪录,陈艳青多次退役多次复出仍能卫冕奥运女举冠军,刘春红五破世界纪录无敌手,曹磊举重若轻创造新的奥运纪录。一切的事实告诉我们,中国作为举重强国,没有因为自己的强大实力而故步自封,而是选择了挑战新的目标,让自己的实力更加强大,努力将自己锻造成一个真正的强者。

赛场上的胜利归根结底还是依靠自身的实力。企业所有成员都应明白,实力的培养,需要的是足够的学习、不断的充电,还有工作中的磨砺。只有通过不断积淀与累积,在不断进步与成功中总结经验提升自我,使自己拥有别人无法逾越的竞争力,最终成为真正的强者,最大的赢家。

奥运会向我们展现了人类生命不息、运动不止的执著精神,诠释了有勇气就会有奇迹的挑战理念。职场是一场接一场盛大的赛事,长达几十载,起起伏伏,对更快、更高、更强的不断追求,是走向成功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