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没有人告诉你的50条权力法则
464400000023

第23章 法则12 利用诚实去攻破人心 (2)

东汉末年,社会动乱,在黄巾大起义的沉重打击之后,东汉王朝摇摇欲坠。一时间四处豪杰并起,纷纷割据,其中就包括大军阀董卓。董卓为人粗中有细,勇猛强悍但又善于用计谋,能用各种方法收买人心。他年轻时候闯荡天下,在羌中地方不遗余力地结交当地的羌族人首领,送的礼物都很贵重,态度也很真诚,赢得当地人的欢心。后来董卓以退为进,在乡下积聚势力,号称归耕田亩,但是他的名声早已在外了。有一次一个羌族小头目特地远道而来拜访他,董卓显出蓬荜生辉的高兴样子,十分热情地招呼他入堂就座,嘘寒问暖,让羌族人大受感动,董卓越告诉他说,隐居乡下没什么好吃的,只好让手下人宰头耕牛招待吃饭了,董卓和小头目面对面就座,叫人献上歌舞来饮酒取乐,小头目被董卓的真诚待人感动,回去后四方搜罗了猪、羊、牛等1 000多头牲畜送给董卓作礼物。这件事被纷纷扬扬地传开了,董卓一时名闻四野,羌人中没有一个不信服他的。后来董卓逐渐成为一方军阀,他的部队与其他人的相比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有不少羌族人,羌汉士兵相处十分融洽,战斗力大大增强。

董卓如此热情招待羌族首领,目的是想求得羌人的支持,补充兵力、物力。这一点明说难免会受到抵触,可董卓以真诚为竿,以耕牛为饵,付出一点点无足轻重的东西,轻易“钓”得了羌人的人,让他们心甘情愿前来加盟,不可谓不高明。

不要吝惜蝇头小利,更不要吝惜你的真诚,睁开慧眼去发现那些现在或将来可能对你有帮助的人,即使目前他看上去还很落魄,你的一点恩惠将使他铭记终生。对一个身陷困境的人,一点小钱的帮助可能会使他抖擞精神,或许还能干一番事业,闯出自己富有的天下。对于一个执迷不悟的浪子,一次促膝交心的帮助可能会使他建立做人的尊严和自信,或许在悬崖前勒马之后奔驰于希望的原野,成为一名勇士。就是在平和的日子里,对一个正直的举动送去一缕可信的眼神,这一眼神无形中可能就是正义强大的动力。对一种新颖的见解报以一阵赞同的掌声,这一掌声无意中可能就是对革新思想的巨大支持。就是对一个陌生人很随意的一次帮助,可能也会使那个陌生人突然悟到善良的难得和真情的可贵。在一段时间之后,你将发现之前所做的一切投资已为你赚取了丰厚的利润。

生活中有许多人抱着“有事有人,无事无人”的态度,把朋友当作受伤后的拐杖,复原后就扔掉。此类人大多会被抛弃,没人愿意给他帮忙;他去施恩,大概也没有人愿意领受他的情。不肯付出,总是太看重自己丝丝缕缕的得失,这样的人目光中不免闪烁着麻木的神色,心中也会不时地泛起一些阴暗的沉渣。别人的困难,他却当作自己得意的资本,别人的失败他却化作安慰自己的笑料;别人伸出求援的手,他会冷冷地推开;别人痛苦地呻吟,他却无动于衷。至于路遇不平,更是不会拔刀相助,就是见死不救,也许他还会有十足的理由。自私,使这种人吝啬到了连微弱的同情和丝毫的给予都拿不出来。也许这样的人没能给人帮助倒是其次,可怕的是他不仅可能坠落成一个无情的人,而且还会沦落为一个可悲的人。因为他的心只能容下一个可怜的自己,整个世界都不关注和关心,其实,他也在一步步堵死自己所有可能的路,同时也在拒绝所有可能的帮助。

一个没有心计、没有人情味的人,是永远不懂“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这看似简单则微妙的人情关系术的。比如说,给人帮助不能过于“挑明”,以免伤人自尊;施恩于人不可一次过多,否则会成为对方的负担,双方再难维持关系。这种人只会用“互相利用,互相抛弃,彼此心照不宣”来推挡,而不去深思人情世故的奥秘之处,所以无法达到人情操纵自如的境界。

施恩于人时,要掌握以下基本要领:

1)施恩时不要说得过于直露,挑得太明,以免令对方感到丢了面子,脸上无光;给别人已经帮过的忙,更不要四处张扬。否则会使人觉得你不够真诚,功利性太强。

2)施恩不可一次过多,以免给对方造成还债负担,甚至因为受之有耻,与你断交。把握分寸,突出“真诚”的用意,切勿给人造成压力。

3)给人好处还要选择对象。像狼一样喂不饱的人,你帮他的忙,说不定还会被反咬一口。慧眼识人,遇到贪婪的人,走为上策。因为你付出再多也不可能从他那里得到什么,实在不划算。

以诚为幌 大胆蒙蔽

“真诚”可以是助你攻破他人心防的利器,也可以是掩盖你真实的幌子。当你在他人心中已经是一个最为可靠、值得依赖的人选之时,你便可以大胆地蒙蔽它们,将他们玩弄于股掌之中,达到你自己的目的。

元末农民起义中,群雄割据,其中以朱元璋、陈友谅和张士诚较为强大。1366年5月,朱元璋受到陈友谅和张士诚联合对应天的两面夹攻。在双万正进行一场血战的险恶形势下,江北形势骤变。小明王韩林儿和刘福通派出的三支北伐军,遭到元军反击而惨败。小明王退兵安丰后,张士诚却派大将吕珍围攻安丰,情况十分危急。小明王多次派人向朱元璋征兵解围。朱元璋与部将商议,众将都反对派兵,连军师刘基也坚决不同意。朱元璋这次力排众议,阴险地对大家说:“我自有安排!”于是毅然派兵去救安丰小明王。

朱元璋为什么愿冒此风险?他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其实,狡猾奸诈的朱元璋自有他的鬼算盘。他认为安丰是应天的屏障,安丰失守,自己的应天就暴露在敌方攻击下,救安丰就是保应天。至于小明王,他在红巾军和群众中影响最大,有号召力,是一面旗帜。他朱元璋尊小明王为主,打他的旗号,一来是利用小明王影响,争取人心;二来敌方打击的矛头首先冲着小明王,是为了实现他今后的更大图谋。于是,他亲自率军北上,杀退吕珍,保住了安丰。小明王对朱感激涕零。朱元璋乘胜回师,和陈友谅在鄱阳湖经过一场激战,陈友谅兵败身死。朱元璋获得大胜后,打着小明王的旗帜,又被封为吴国公。此后,他要利用小明王的旗号,达到更大的目的。

安丰战后,朱元璋决心把小明王控制在自己手中。他先把小明王迎到滁州。在滁州给小明王建造了巍峨的宫殿,安排了威武的銮驾仪仗、丰厚的食物和华丽的服饰。对小明王态度十分恭谨,完全是真心诚意地顺服。小明王本来对朱元璋已是感激不尽了,对滁州这样的安排,使他由感激简直发展到感恩。他哪里想到,朱元璋迅速安排亲信,对小明王实行封锁、隔离,甚至把侍奉小明王的宫中人员全部换上自己的部下。从此,小明王的一切,统统在朱元璋的掌握之中。

随着朱元璋节节胜利,兵多地广,他野心大发,干脆取消小明王给他的吴国公封号,自立为吴王。朱元璋觉得小明王已无多少利用价值,而且越来越成为绊脚石,他不甘在名分上还是别人的臣子,于是策划了借刀杀人的诡计。不久,朱元璋派专使到滁州晋见小明王。专使在朱元璋的指使下,对小明王说,朱如何关心小明王的身体、生活,如何日夜企盼与小明王在一起,又如何在应天已做好准备,迎接小明王回驾应天,等等。小明王听得心花怒放,他感到朱元璋安排如此周到,如此忠心,真是难得的忠良!他满口答应下来,准备回应天过皇帝的安乐日子。

小明王准备停当,高高兴兴坐上了专使派的船,向应天进发,行进中,江上风平浪静,小明王兴致勃勃地站在船头观赏水天景色。突然,船身一震,颠翻在江中,小明王及随侍宫女掉进江中,全部被淹死。临死时,小明王还念念不忘感激朱元璋的迎驾之德呢!他哪里知道是朱元璋的密令害死了他。

朱元璋接到小明王淹死的消息后,为掩人耳目,把船工斩首示众,还假惺惺地痛哭了一场。两年后,朱元璋在应天正式登上皇帝宝座,国号大明,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称帝的野心。

朱元璋的奸计之所以能够得逞,缘于他自始至终以“真诚”为幌,实行蒙蔽手段,先是临危救主,继而周到侍奉,就是在小明王丧生之后,朱元璋也不忘“真情”演绎一场哭戏,在世人眼中留下一个“忠心事主”的光彩形象。

朱元璋的歹毒、阴险当然是要摒弃的,但用真诚的态度来帮助自己成功却值得仿效。无论你有多么直接的目的,也要让自己多一些真诚,多一点实在,才不会被别人抗拒。你表现得越真诚,就越容易让对方产生浓厚的好感。“人心都是肉长的”,谁会忍心拒绝一个真诚的人呢?真诚在手,你会轻易打开紧闭的门,踏平难走的路,登上陡峭的山……